广中路街道:建设智慧社区,推进智慧治理,打造智慧生活

2020-07-15 09:03:46蒋霜胤徐熊杰
中国建设信息化 2020年13期
关键词:中路物联街道

文|蒋霜胤 徐熊杰

广中路街道不断深入推进智慧社区建设工作,全面丰富了发现方式,提升了处置效率,简化了事项流程。运用物联、数联、智联三位一体破局社会治理的难点痛点。

上海市虹口区广中路街道(以下简称“广中路街道”)将智能化与社会综合治理相结合,将信息化和城市精细化管理相融合,社区治理由人力型工作方式向科技型信息化手段转变,由单一的依靠人员去发现问题处置问题向人技相结合转变,由传统的社区管理模式向“数据主导”的综合治理理念转变,努力将广中打造成为市民有认同感、归属感、幸福感的“智慧社区”。

一、广中路街道智慧社区建设背景

广中路街道辖区面积2.89平方公里,实有人口11.5万,居住小区137个,实有人口密度高,达到3.9万人/平方公里,且辖区内有虹口龙之梦商场、虹口足球场3号线、8号线地铁换乘站等人流量大的公共场所,城市管理难度大、任务重。

针对问题,街道以“需求导向、问题导向、效果导向”为出发点,结合“公共安全、公共管理、公共服务”职能,紧紧围绕“物联、数联、智联”的全要素连接体系,将“热点、重点、难点”工作作为切入点,以“多渠道精准发现、全要素精细分析、分层次精心处置”流程创新,开展并深化“综合执法+城市大脑+流程再造”的社会治理新模式。

二、广中路街道智慧社区的建设内容

广中路街道根据智慧社区建设的一般要求和自身特点及实际需求,从体制建设、技术应用、流程再造、数据共享四个方面来推进智慧社区建设。

(一)加强整体规划,精细推进智慧社区建设

广中路街道作为上海市的智慧社区、新型无线城市试点街道,按照“问题导向、需求导向、效果导向”的工作原则,结合社会治理工作、城市综合管理、高标准管理等元素,积极探索社会治理、综合管理与智能化的充分融合,打造“物联、数联、智联”的全要素连接体系。运用智能化手段在“公共管理、公共安全、公共服务”三大领域不断提升社会治理能力,目前基本形成线上数据整合、线下队伍融合、流程再造复合的社会治理智能化工作模式。下阶段将在区委区政府的统筹安排下,继续深入推进该项工作,在组织结构、物联场景、流程再造等方面进行改良提升,力争在上半年提升至社会治理智能化工作2.0版。

(二)健全组织体制,实现多维度精细化治理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基层还是综合一些好,不要分得过细”。广中路街道顺应管理学上“越往上越专业,越往下越综合”的规律,按照“资源整合、条块联动、重心下移、实时监督”原则,建立综合指挥中心,整合形成“8+5+X”队伍力量,全面提升社区综合执法效能。

(三)优化物联布局,打造实时动态感知社区

广中路街道以“公共安全、公共管理、公共服务”为基本架构,有效加强物联传感应用的合理布局。比如:在高层建筑消防栓安装水压监测设备,在近5年多次发生盗窃案的小区安装微信开门和电控门闭合监控,在道路上设置保洁巡更“锚点”装置,在跨门营业高发路段安装无桩“电子围栏”,在店铺安装防范“三合一”问题烟感温感报警器。

立足实际合理做好智能设备布局的“加法”和“减法”,通过一年多的试点运用,广中路街道辖区内目前共安装应用场景39种,点位9165个。其中围墙内(小区)8235个,围墙外(街面)930个。特别是在水电路191弄(何家宅小区)进行多方位、多场景布点,在该小区共安装了10种681个物联传感设备,基本形成可复制可推广模式。

(四)构建社区大脑,开发“精智广中”系统

广中路街道秉承打破数据壁垒、整合信息孤岛的原则,在智能化设备建设达到一定规模的情况下,开发了一套“精智广中”系统,这套系统主要由3个相互依托、关联、支撑的平台组成。所有的平台均围绕“公共安全、公共管理、公共服务”的工作维度,运用静、动态数据之间的相结合互关联开展日常运行。

图1广中路街道社区大脑的基本结构

(五)对接行业部门,全面开展数据共享

基层街镇与行业管理部门之间属于“条块关系”,犹如“手”与“眼”。但一直以来普遍存在“手”“眼”不协调的情况,其中信息不对称是其中重要原因。广中路街道在开展智慧社区的过程中,非常注重与行业管理部门信息系统之间的数据融合、资源共享、互通共享等对接工作。

(六)推进流程再造,实现多层面社会化参与

广中路街道紧扣“需求导向、问题导向、效果导向”主线,运用数据智能化与管理精细化的高度融合,完善“发现、立案、派单、处置、核查、结案”闭环管理,全面推进工作机制革命性“流程再造”。

三、广中路街道智慧社区建设的主要成效

广中路街道将智能化与社会综合治理相结合,将信息化和城市精细化管理相融合,社区治理由人力型工作方式向科技型信息化手段转变,由单一的依靠人员去发现问题处置问题向人技相结合转变,由传统的社区管理模式向“数据主导”的综合治理理念转变,推动社区由被动式管理向主动式管理、预见式管理跃进。

(一)主要特色

广中路街道开展智慧社区建设,不仅仅依托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化手段,而是将智能化与社会治理工作同步开展同步完善,切实践行了智慧社区建设的重要意义。

一是物联、数联、智联三位一体破局精细化管理。物联打造深度感知的全要素连接体系,数联重构数据资源共享体系,智联创造管理智能化、精细化体系,从根本上解决长期以来数据缺乏、供给失配等问题,促成管理者建立“发现广、处置快、协调合、考核准”的社会治理精细化管理架构。

二是促成前端主动发现、后端联动处置的闭环治理。从“数据到、判断到、预测到”三个维度对数据进行跨领域、跨平台、跨应用的深度分析,数据驱动管理效能提升。

三是针对独特场景进行智能应用的落地。问题、需求和效果为导向,需求、供给两端发力,针对场景开展产品功能的叠加或者结合数据分析的应用创新。

(二)主要成效

通过上述特色做法,广中路街道的智慧社区建设达到了以下三方面效果:

1.综合效能不断提升,发现问题更快速

智慧社区建设促进发现问题更快速

智慧社区建设促进管理执法更高效

智慧社区建设提升了群众满意度

运用“五位一体”全方位的发现渠道,一些跨门营业、占道经营,乱倒垃圾等城市顽疾都在第一时间得到了感知,从而倒逼违规市民更为自觉的遵守城市规范。以往问题出现后再去解决的情况,随着物联感知与大数据精准预判的出现,保证了问题“早发现、准预警、快处置”,特别是对一些隐患较大问题在萌芽中就得以解决。2019年第一季度,广中路街道综合管理实效评分连续3个月位于全区前3位,与去年同期的全区第7、8位形成鲜明对比。通过线上物联感知告警与线下人员巡查发现的综合手段,辖区内“三合一”场所纷纷自行搬离,数量明显下降;通过安装地磁感应装置,违规占用消防通道的情况明显减少。运用“五位一体”的发现体系,极大提高问题发现的主动性、及时性和准确性。

2.问题处置快速合理,管理执法更高效

以往凡涉及多部门管理执法事项,经常会出现推诿扯皮、拖拉敷衍情况。现有综合管理指挥中心依托智能化手段,“统一资源、统一调度、统一管理、统一执法”,使得管理执法流程更顺畅、力量配备更合理、运营效益更显著、处置问题更高效。目前,案件平均处置时间从试点前的5-6天缩短至2-3天,案件处置及时完成率达到94.21%。综合管理执法人员平均日处理24.55件,环比增长60.8%,效率显著提高。

3.城市顽疾有效治理,居民群众更满意

通过安装智能设备,对城市顽疾做到了及时发现、迅速处置,辖区内群租问题、“黄赌毒”情况、“三合一”底店上铺、用电隐患等顽疾均得到有效解决。据统计,2019年第一季度城市综合治理中的顽疾现象均有所下降,12345市民服务热线受理总量减少7.29个百分点,满意率月平均值为69.78%,提高5.27个百分点;跨门营业、占道堆物等城市管理顽疾下降了81.58%。辖区居民对广中的智慧社区建设高度认可,并表示生活在广中真幸福,社区代表大会上居民对街道评价满意率高达99.11%。

猜你喜欢
中路物联街道
《智能物联技术》征稿启事
王永岗:改造物联服务链助力现代农业
今日农业(2021年8期)2021-07-28 05:55:52
当奥迪RS5 Sportback的性能,邂逅乌鲁木齐中路的潮流与复古
车迷(2021年12期)2021-04-19 12:18:26
《智能物联技术》征稿启事
热闹的街道
瞌睡虫找朋友
基于中船中路项目谈深层软基处理设计要点
中华建设(2019年8期)2019-09-25 08:26:36
吃火锅的发现
创享物联时代新风潮
商周刊(2018年16期)2018-08-14 01:51:52
热闹的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