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时代西方“污名化”报道现象探析
——以新冠肺炎疫情为例

2020-07-15 08:14李沛瑶
新闻前哨 2020年5期
关键词:污名新冠肺炎

◎李沛瑶

自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 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 始终坚守在防疫一线。 通过及时向国内外发布疫情信息,分享防控经验,开展药物和疫苗联合研发,扩大贸易进出口等方式,向疫情严重和公关卫生体系薄弱的的国家、地区施以援手,多次得到国际组织、医疗专家和海内外人士的肯定。 然而,国外部分领导人、政客和媒体机构出于不良政治动机, 接连抛出种种不实言论, 将中国的善意和善行曲解,企图转移民众情绪、转嫁国内矛盾。 一方面将新冠肺炎疫情政治化,恶意诋毁中国共产党;一方面将病毒标签化,趁机抹黑污蔑中国,以此挑拨中国共产党与中国人民、海外华裔与本土国民、中国与世界各国的关系。 在这种情况下,中国亟需转变以宣传为导向的对外传播理念, 尊重传播规律,重视基于双方平等关系的跨文化传播,以国际通用语言和多种叙述方式,讲述中国抗疫故事,传播中国积极声音,塑造中国正面形象[1]。

一、“污名化”报道的分类

1.中国病毒源头论

随着疫情在国外持续扩散蔓延, 西方逐渐给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贴上各种标签, 执著于对中国发起一场猛烈的舆论战。 以美国为例,特朗普多次公开称新冠肺炎为“中国肺炎”,蓬佩奥直呼新冠病毒为“武汉病毒”,汤姆·科顿更是妄称新冠病毒泄露于中国实验室, 这些毫无根据的言论一步步将中国污名化。 事实上,中方早已声明,新型冠状病毒的源头问题需要听取专家的权威意见。 世卫组织也早已将肺炎正式命名为“COVID-19”,防止病毒同特定国家和地区相联系。个别国家无视中国反复声明、无视世卫组织再三强调的做法不仅损害了中国的国际形象,也折损了自身的信誉、形象和利益。

2.中国抗疫不透明论

在这场斗争中, 部分西方媒体妄称中方在疫情爆发初期刻意隐瞒真相、掩盖事实,瞒报、漏报、虚报、假报确诊、疑似病例和死亡人数,误导世界各国对新冠肺炎疫情的判断,造成新冠肺炎全球大流行的局面。事实上,根据我国目前发布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信息、 学术论文和国际合作纪事不难得出,中方始终本着公开、透明、高效等原则,及时发布疫情信息、公布相关数据、分享战疫经验、发表科研成果,深度推进国际交流与合作。 中方的有力举措为世界各国的疫情防控工作争取了宝贵时间,提供了良好示范。

3.中国转移责任论

抗击疫情期间,部分外媒由于存在信息、认知和价值偏差, 接连开展铺天盖地的负面报道, 一味地歪曲与抹黑中国。不仅妄称中国应该对疫情承担所有责任,还把中国的对外医疗援助看成一场“掠夺式帮助”,认为中国凭借出口大量检测试剂、呼吸机、口罩等医疗物资,从世界贸易中攫取高昂利润,推动本国经济复苏,并且趁机控制他国。实际上,中方遵循着人道主义精神,迄今为止已向百余个国家、地区供给核酸检测试剂、N95 口罩、防护服、呼吸机等医疗物资援助,其中不乏免费捐赠。西方媒体将援助贴上政治标签的做法既无益于缓解各国疫情,更不利于国际抗议合作。

二、“污名化”报道的表现

1.事实报道的失衡

所谓,一个健康的社会不能只存在一种声音。面对复杂的社会事件,记者必须从不同的消息源获取、分析和报道信息,才能使报道更加真实、客观、公正、准确。 坚持平衡报道原则,以一种不偏不倚的立场,给予矛盾双方尽可能相同的报道篇幅、版面和时长,在报道量或报道力度上使双方趋于平衡[2]。 此次新冠肺炎的相关报道中,不少国外媒体呈现以邻为壑的恶性思维,基于话语权的强弱关系,以阴谋论解读中国的抗议措施和援助国际社会的作为,甚至一味归咎、甩锅于中国。仅仅突出单方观点和态度,着重强调某一类主要意见,忽视事件涉及的多个主体所做陈述和所持立场,阻碍其他意见的正常表达, 从而导致事件的全貌无法得到完整呈现。 读者、观众、听众和网民接收到零碎化、片面化的信息,不自觉地产生对中国的污名化印象。

2.叙述的情感化

西方新闻界不懈追求的新闻专业主义中, 最显著的特征之一即遵守客观性原则。 记者作为事件的安静聆听者和忠实记录者, 需要通过如实描述社会现象以洞察事件的真相,反映事件的本质。 面对波及范围如此之广,影响如此之深的新冠肺炎,西方部分新闻记者自身定位不明,角色意识未清。受消费主义的影响和经济利益的驱动,记者在报道中往往掺杂强烈的主观色彩,甚至带有明显的嘲讽和敌意。凭借耸人听闻的标题、触目惊心的图片,加以情绪化的叙述、煽动性的表达恶意抹黑中国,不断炒作各种“阴谋论”、“威胁论”、“责任论”,提升话题热度,博取受众关注。 如部分媒体针对武汉方舱医院大肆炒作及抹黑,污蔑其为“剥夺人权的集中营”,造谣称“有大量死者被拉出”,极尽讽刺挖苦之能事。长此以往,中国在西方民众心中的负面印象不断巩固和强化。

西方并不存在统一指挥媒体的组织, 记者们往往基于共同价值观进行新闻报道。如对民主自由制度的绝对自信,对非白色人种的过度歧视。 中国作为实行社会主义制度的黄色人种国家,经常受到西方各界的无端指责和猛烈攻击。外媒恰恰利用欧美的共识,构建起西方独特的话语体系。疫情爆发以来, 西方部分新闻媒体因对特定人物和特定事件存在政治立场偏见,导致其丧失公正立场,违背报道原则,使新闻传递出错误的价值导向, 影响受众做出正确的价值评判和价值选择。 诸如英国《星期日邮报》等媒体公开表明中国应该对欧美疫情爆发负责和道歉, 并且援引所谓的权威研究结果要求中国对疫情造成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进行巨额赔偿,挑起了新一轮的国际反华情绪。

三、“污名化”报道的原因

1.意识形态:对立的东西阵营

萨义德提出的东方主义即西方沿用欧洲帝国主义的视角理解东方,藐视东方文化,并任意虚构东方文化的一种思维体系,其本质是将东方置于西方的对立面,从而突出西方文化的优越性[3]。 本次新冠肺炎疫情事件,西方媒体受到政治意识形态的影响,延续把东方建构成异质、分裂、他者化的惯性思维,将中国定义为野蛮落后的国家。记者用观念强做新闻,通过片面的报道角度和事实选择,弱化、丑化、污名化中国的他者形象。 如妄称新冠肺炎爆发的源头位于中国武汉,病毒是由于中国人吃野味引起,感染的范围仅限于以中国为首的东方国家……种种负面的观念由媒体报道产出, 民众无形中掉进伪问题的陷阱, 跟着记者预设的立场走,从而丧失对事实信息的客观判断,产生带有偏见的认知和态度。

2.刻板印象:民众的有色认知

对于西方国家,尤其是第一世界国家的民众来说,凭借经济基础、科技水平、文化教育等方面的雄厚实力,在抵抗外来风险上有着超强的自信心。针对新冠肺炎疫情事件,民众出于对中国的刻板印象,基于第三人效应的认知,戴着有色眼镜解读、先入为主地判断新冠肺炎疫情,认为公共卫生体系落后、 社会抗风险能力差是疫情在中国大规模爆发的主要原因。 媒体进行新闻报道时常常输送一种带有偏见的认知,刻意迎合受众的阅读习惯和接受心理。当中国用两个月的时间与新冠病毒搏杀, 八万确诊人数的惨痛事实呼吁全世界联合抗击疫情时, 国外大部分的民众始终对新冠病毒视若无睹。以至于自诩先进、强大的西方国家真正面临新冠肺炎时, 由于缺乏强有力的应对措施而遭受巨大的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

3.媒体机构:报道的双重标准

中国和西方的媒体分处于不同的社会制度,媒介环境,媒体的话语表达方式和叙事修辞技巧均反映出整个社会对表达主体的需求和期待。 报道无国界,但记者有国籍。 疫情进展过程中,美联社、法新社、路透社等世界级通讯社,《每日邮报》、《华尔街日报》、《纽约时报》 等世界级报纸凭借庞大的团队、发稿量和订户数,第一时间将中国的抗疫信息传至西方,发挥着传递信息、教育科普和引导舆论的作用。 其中,一批标榜客观独立的媒体出于自身利益的考量,采用双重标准,选择性认知、选择性报道疫情相关事件,歪曲中国国家形象,满足特定读者群的情绪宣泄。如《纽约时报》发布新闻称“中国用严厉的手段隔离了六千万人,给人们的生活与自由带来了巨大损失”,却评价意大利封城是“冒着牺牲自己经济的风险在阻止这场欧洲最严重疫情的蔓延” 的伟大举措。

4.意见领袖:错误的信息导向

意见领袖指在特定群体中拥有威望的核心成员, 他们通过筛选、过滤、加工和传播信息,影响公众的意见、观点、态度和行为,从而保证内部意见和行动达成基本一致。随着脸书、推特、优兔等话语场域的迅速普及,虚拟话语空间培植出一大批意见领袖。其中,被誉为“推特治国”的特朗普属美国最有影响力的意见领袖之一。 疫情发展过程中,特朗普人为地筑起一道道掩盖客观事实的高墙,通过大造舆论的方式,在社交媒体、新闻报道中对中国形象进行污名化,将本国人民对政府举措不满的声讨转移到中国,恶意释放反华情绪、种族歧视和地域歧视。 民众的爱国热情逐渐演变为极端民粹主义和狭隘保守主义,加剧了国家、地区间的误解和隔阂。

四、“污名化”报道的对策

1.传播价值观念,构建命运共同体

“世界大同,和合共生”是几千年来中华文明一直秉持的理念。随着国内疫情逐渐好转,中国并没有独善其身,而是选择兼济天下。 在克服自身困难的同时,向疫情较重的国家施以援手,以实际行动帮助他国早日渡过难关。 习近平多次表示,人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真切感受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性[4]。 面对全球性流行病,中国需要抓住开展联防联控国际合作的契机,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姿态,以更加开放、客观的心态进行交流,实现中国议题的集中讨论,吸引全世界媒体聚焦中国。 在重大事件报道上,不断提升媒体对题材的掌握度、记者报道的专业度和对受众的熟悉度,建立全球信息沟通机制,抢占国际舆论场高地,加深各国理解,消除双方误解。

2.布局媒体矩阵,积极跨文化传播

跨文化传播中,国家形象的塑造主要分为主动的自我形象塑造和被动的由他国塑造两种方式。 过去几十年,我国双向互动模式尚未成熟, 国际形象较大程度受他塑影响。此次疫情报道中,中国采取“自塑、他塑相结合,且以自塑为主”的传播策略。以新华通讯社、中国新闻社、《中国日报》为主的国家级媒体机构积极承担报道任务,将协同传播与差异化传播相结合。 选取新闻价值密度大的事件,提高对题材的掌握度、报道事件的专业度以及对受众的熟悉度,站在客观公正的立场传播信息,吸引国外受众眼球,满足国外受众需求,最大程度增强传播效能,提升我国在国际舆论中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和公信力,增强我国对外传播能力。

3.借力“一带一路”,掌握国际话语权

新冠肺炎疫情的发生使国际经贸秩序面临重大挑战,西方部分媒体借机把矛头对准“一带一路”。 实际上,全球联防联控工作更加凸显出建设“一带一路”的必要性。面对多国的援助请求, 中国政府果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增加抗疫医疗物资和生活基本用品的出口,推动疫情国家的防控进程和经济复苏。 在此过程中,中国不断创新国际传播理念、内容、形式,运用现代化手段和国际通用规则,采用沿线各国人民喜闻乐见的形式、 通俗易懂的语言符号,分层次、有针对性地向世界展示中国精神、中国价值和中国力量⑤。 如三峡集团员工李可玉创作抗疫歌曲《I'll Be There》(与你同在), 把感情寓于旋律中, 把思想嵌入词句里,表达出海外“三峡人”守望相助的心愿,诠释出中国企业深切的人文关怀和负责任的国际形象。

4.深化公众外交,传播中国好声音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移动网络的迅速普及,互联网已成为除海、陆、空、天之外的人类活动第五空间。 网民可以随时随地表述个人意见, 公开自由讨论和辩驳,开展观点的争论和交锋。 无论是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赵立坚先后以个人名义开通推特账号,还是中国普通网民成为Facebook、YouTube 等西方主要社交媒体用户, 现今人人皆可发声,激发全民共情,实现舆论共振。针对外媒报道的不实言论,全国公民尤其是青年知识分子和海外留学生作为信息的生产者和传播者,需要自觉确立国家形象人人有责的理念,坚定道路、制度、理论和文化自信,理解习近平新时代外交思想, 认真学习各类新闻理论和传播技能,提升新闻媒介素养。借助国际公共外交平台,综合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和大众传播等多种方式,让中国的声音被全世界人民听到,让中国的主张让全世界人民理解,向着实现提高国际话语权,提升国家软实力的目标共同努力。

结语

全球化背景下,危机无处不在,风险社会已然成为常态。 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之际,外媒随意给病毒贴上地域、国家、种族标签的恶劣行径,不仅引发了种族歧视、激起了国家矛盾,甚至激发了国际社会仇华情绪,造成了全球抗议阵营的内部分歧。 面对重大国际舆论和社会关切,中国必须加快形成跨文化传播的独特机制, 结合社交媒体、官方媒体、民间媒体的不同渠道优势和不同关注角度形成传播合力,实行精准传播,提升传播效果,引发海内外强烈而又广泛的共鸣。 针对西方的污名化报道,中国要坚持国家站位,敢于亮出立场、突出观点、提出视角,说出主张,建立中方话语体系,牢牢掌握国际话语权,构建国家正面形象。 通过引导国际舆论向健康积极的方向运转,强化国家形象的亲和力和吸引力,争取到更多国际组织、民族国家、国际友人的认可和支持。

注释:

[1]孙详飞:《媒介热点透析与前瞻》,人民日报出版社2019 年版

[2]蔡铭泽:《新闻传播学》,暨南大学出版社2014 年版

[3]爱德华·W·萨义德、王宇根:《东方主义》,三联书店,1999 年版

[4]《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外文出版社2014 年版

[5]《传播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年版

猜你喜欢
污名新冠肺炎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四)
职业污名与离职倾向:牵连家人污名与家庭卷入的作用*
新冠疫苗怎么打?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护小知识
您想知道的新冠疫苗那些事
即刻停止以新冠病毒行污名化之举
宁愿死于新冠,也要自由?
认识肺炎
珍爱生命,远离“新冠”
大国“制”理:中国用制度优势回应西方污名化言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