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彩霞 刘庆华
[提 要]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东固革命根据地的红色标语宣传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宣传面广,影响深入人心,为东固革命根据地的创建、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为中央苏区标语宣传工作打下了良好基础,是极其珍贵的革命历史文化遗产。
[关键词]东固革命根据地;红色标语;研究
[作者简介]杨彩霞(1973—),女,中共吉安市青原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研究方向为中共地方党史;刘庆华(1963—),男,吉安市青原区档案史志馆四级调研员,研究方向为中央地方志。(江西吉安 343009)
东固革命根据地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创建的最早的革命根据地之一。1927年9月开始扩大党的组织、恢复农民协会、组建工农革命军,至1928年4月根据地初步形成。1929年2月,毛泽东、朱德率领红四军转战赣南,来到东固革命根据地,举行了著名的“东固会师”。东固革命根据地因其独特的“秘密割据”形式、“漂浮不定”的游击战术、卓有成效的经济文化建设经验,被毛泽东称之为“李文林式”的根据地,也被陈毅誉为“东井冈”,是创建中央苏区的重要起点之一。
东固革命根据地的红色标语是指东固革命根据地范围内的中共党组织、革命政权、红军队伍、地方武装以及各种革命团体在各村庄、街市的墙壁、门窗等各种场所刷写的大量通俗易懂的具有宣传鼓动作用的对联、口号、短语,如今我们习惯地称之为“红色标语”。东固革命根据地在创建发展过程中十分重视以标语为主的宣传工作,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为其创建、发展和融入中央苏区作出了重要贡献,在革命根据地宣传工作史上写下了光彩夺目的一页。
一、东固革命根据地党和红军十分重视标语宣传
东固革命根据地的党和红军十分重视宣传工作,特别是使用因陋就简,随时可写、随地宜写的标语进行宣传。毛泽东论红军的宣传工作时指出“红军宣传工作的任务,就是扩大政治影响,争取广大群众。由这个宣传任务之实现,才可以达到组织群众,武装群众,建立政权,消灭反动势力,促进革命高潮等红军的总任务。所以红军的宣传工作是红军第一个重大工作。若忽视了这个工作,就是放弃了红军的主要任务,实际上就等于帮助统治阶级削弱红军的势力。”,毛泽东的这一论述,正是赣西南、闽西转战期间,结合东固革命根据地土地改革开展的包括标语的各种宣传后在古田写下的。
陈毅同志曾经领导了红军的宣传发动工作,他在向中央的汇报中说:“凡是军队每一个机关(如连队、营部、军政治部、卫生队等)均须派五个人担任宣传工作,这五个人不背枪、不打杖、不服勤务,名叫宣传兵。此五人分两组,一组为演讲队,……其外一组为文字宣传组。”陈毅同志的报告详细介绍了红军的宣传工作,这是红四军在井冈山、东固赣西南革命根据地转战期间红色标语宣传的真实写照。
东固革命根据地内诞生的红六军、红二十军都有专门的宣传队,他们转战到哪里,就要在哪里开展标语宣传,扩大红军影响。东固、赣西南苏区的各级党组织,都设有宣传部或宣传科,每个支部都有宣传干事。赣西南特委还专门举办过宣传工作训练班,“赣西南的党配合了土地革命的口号,普遍的宣传、发动群众了。于是赣西南的工农群众,由零星的日常斗争,汇合到一个武装斗争,普遍的(地)抗租抗债,分配土地,没收豪绅地主财产,捕杀豪绅地主反动分子,围缴豪绅地主的直接工具——靖卫团的武装,把赣西南的农村,及小镇市的政权,都夺回到工农贫民手里来了。”东固根据地的苏维埃政权、群团组织也都有宣传工作安排与布置,主要是以刷写标语的形式发动群众。有许多落款“中共纯化区委”“赣西南特委”的标语,也有落款为“东固区苏维埃”“富田区苏维埃”“富田区苏维埃政府”的标语。渼陂村的毛泽东旧居和古街上分别留有落款“共青团”“妇女工作委员会”的标语。苏区内还流传着曾山同志在富田区横坑村写标语的佳话。
第一次反“围剿”战争前夕,紅一方面军前敌委员会为使标语宣传取得对敌斗争的更大成效,特别对每个乡政府、每个工会和每个士兵会都发布了《宣传动员令》。该动员令为广泛组织标语宣传,胜利粉碎敌人的“围剿”发挥了重要作用。第一次反“围剩”战争胜利后,标语宣传的组织领导工作由红军直接扩大到了地方。为取得第二次反“围剿”的胜利,1931年初,江西省赤色总工会也颁布了《宣传动员令》,该动员令中提到,“第一次革命战争取得了胜利,活捉张辉瓒,击败谭道源,敌人说:红军固然厉害,红军的标语更厉害”。并再次强调了标语的规范写法和列举了十八个标语范本。
古田会议后,红军标语宣传工作走上了制度化的轨道。1930年4月16日,红军第四军政治部在会昌发布了《宣传员工作纲要》,纲要共十八条,前三条规定:“每一个宣传员必须备副〔付〕写标语的用具,用白(或黑)的颜料,根据本部规定的各种标语,随时随地写于通衢大道行人易见墙壁上。根据本部规定的标语本子,除每个都要在墙壁上书写外,字数较多的标语得用有色纸写好,张贴于通衢大道行人易见之处。每到一个城市,要用红布写上本部规定之主要标语,悬挂于街道中间。”古田会议后,标语宣传发生的另一重大变化是,过去单纯以红军宣传员为主体的宣传队伍逐步扩展为“乡村由苏维埃领导写,城市由工会领导写,红军由士兵会领导写”的新的宣传主体格局,扩大了标语宣传的范围和规模。
二、东固革命根据地红色标语的主要内容
东固革命根据地红色标语内容极其丰富。既有抗租抗债的,又有土地分配改革的;既有宣传共产党和红军的,又有抗击国民党蒋介石的;既有宣传红军政策的,又有策动国民党军倒戈的;既有宣传单一工作的,又有综合部署安排的;既有针对敌军的,也有内部肃反的;既有宣传革命道理的,也有发动群众运动的。还有外省外县苏区的党和苏维埃组织来东固革命根据地参观学习的代表团写的相互学习、共同勉励的红色标语。
根据东固革命根据地红色标语书写内容和年代,作一简要分类,将部分保存较完整的红色标语作一介绍。
(一)“推动土地革命”类
这类标语大多书写于土地革命前期,号召工农群众起来闹革命,推动土地革命的开展。标语内容简单明了,很有鼓动性、战斗性。如:
1.东固螺坑云汉堂:“不还租、不还债”“反对苛捐杂税”。
2.富田陂下村古街:“打土豪,分田地”。
3.富田匡家崇孝堂外墙:“国民党就是刮民党”。
4.文陂渼陂村二七会议旧址:“彻底实行土地革命”。
(二)“宣传政策主张”类
向广大人民群众大力宣传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政策主张,唤醒阶级觉悟,凝聚革命力量。如:
1.富田王家村王氏瞻公祠:“拥护三民主义共产主义”。
2.富田陂下村推行亭:“土地革命八大要求”“十大政纲”。
3.富田奁田村存性堂:“反对帝国主义政(进)攻苏联”。
4.文陂渼陂村毛泽东旧居外墙:“共产主义青年团是为青年无产阶级谋利益的”。
(三)“号召攻打吉安”类
根椐中央“中通49号通告”,中共江西省委决定于1929年10月提出“攻取吉安”口号,发布了“攻吉”宣传标语。1929年底至1930年10月,赣西南军民开展了九次攻打吉安战斗,进行了大量的标语宣传。如:
1.富滩张家渡村古街:“会攻吉安,保……”。
2.文陂渼陂村永慕堂东侧门对面的墙壁:“会攻吉安保……”。
3.青原山阳明书院墙壁:“会攻吉安,彻底分配土地”。
4.文陂渼陂村二七会议旧址:“捕杀敌人侦探”“捕杀反动首领”。
(四)“打破敌人‘围剿”类
1930年底至1931年9月,红一方面军选择东固革命根据地作为粉碎国民党军第一、二、三次“围剿”的主战场,发布了《宣传动员令》,广泛进行标语宣传。如:
1.东固平民银行旧址:“全体动员起来扩大民族革命战争,粉碎敌人的大举进攻”。
2.东固螺坑村中美上官宗祠:“反对军阀进攻苏区和红军”。
3.东固螺坑村中美上官宗祠:“活捉蒋光鼐、蔡庭(廷)楷、上官云相”。
4.文陂渼陂村原中学对面外墙:“消灭残余白匪活捉何逆应钦”。
(五)“瓦解敌人军心”类
反“围剿”期间,红军注重对白军士兵的宣传,利用红军标语开展革命教育阶级教育,取得了明显效果。敌军官感叹共军的“一支笔抵得上一支毛瑟枪。”如:
1.新圩毛家村:“欢迎白军士兵下级官长来当红军”。
“白军兄弟暴动起来杀尽压迫你们的官长”。
2.富田奁田村玉竹堂:“进攻蒋介石就是为白军弟兄谋解放。——中国共产党纯化区委”。
3.富田王家毛泽东旧居:“白军弟兄们。你们在山东河南苦戰得到了什么?为什么又来打工农”。
4.富田陂下村敦仁堂廊下:“军阀打仗升官发财,白军弟兄打仗白白送死,红军打仗分得田地”。
(六)“鼓舞军民士气”类
面对艰难困苦和险恶的斗争环境,通过红色标语的宣传,时刻唤醒民众,保持昂扬斗志,充满必胜信心。如:
1.富田陂下村瑞公祠:“□□(进行)民族革命斗争,以推翻帝国主义的统治”。
2.富田陂下村竹隐堂:“纪念九二一,黄公略同志精神不死”。
3.富田陂下村竹隐堂:“纪念九一八,反对断送满州的国民党”“纪念九二一,动员配合红军作战”。
4.富田匡家古街匡生明家大门板标语群:“反对军阀的AB团,消清□□□□”“中国共产党万岁,红军的官长士兵胜利万岁”等。
(七)“扩大红军武装”类
为壮大红军队伍,发展革命力量,东固革命根据地开展了一次又一次的“扩红”运动,为红军输送了大量优秀兵员。同时赤卫队、游击队等地方武装也相继成立。如:
1.富田陂下竹隐堂:“纪念‘九一八猛烈扩大红军”。
2.富田匡家古街:“纪念二七创建红军铁军”。
3.文陂渼陂村梁昌镁北墙:“扩大工农武装”。
4.文陂渼陂村万寿宫北墙:“消灭军阀混战”。
(八)“保卫苏区政权”类
东固革命根据地建立了各级政权组织,开展了各项经济文化建设。为防止敌人破坏,开展了有针对性的宣传,以保卫胜利果实,维护红色政权。如:
1.富田匡家村匡复公祠外墙:“闽赣革命势力联系起来。——闽西参观团”。
2.东固螺坑中美上官宗祠:“拥护省苏大会”。
3.富田匡家村匡建云外墙:“拥护召开第一次工农兵代表大会”。
4.文陂渼陂村启公祠旁墙上:“建立全国苏维埃中央政府”。
三、东固革命根据地红色标语的特点
一是宣传持续时间长。从1927年9月,敖上会议召开,开始创建东固革命根据地,至1935年5月,东固苏区完全被国民党军占领,历时七年零八个月。都是红色标语宣传的持续时间。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持续不间断时间如此之长的根据地,在全国范围内是不多见的。特别是“一苏大”召开前,苏区中央局、中共江西省委、江西省苏维埃政府、中共赣西南特委、赣西南苏维埃政府等重要领导机构曾经或长期驻扎于此,也是历次对敌斗争的可靠后方。红色政权存续时间长,红色标语的宣传持续时间也长。
二是分布面广。东固、赣西南苏区的各级党组织,在随处可见的房屋墙壁上刷写各种各样的革命标语和口号。“最普通的要算是红军的标语,随处墙上都五六尺大的石灰写的标语,大家写的字都写得很好而且公正。”至今,青原辖区内的各个乡镇(街道)都保存有红军标语,其中东固、富田、文陂分布集中。有的一条街巷可见数百条,有的一幢祠堂或民居可见数十条,有的一个村前后左右都有遗存,分布面极其广泛。
三是数量众多。东固革命根据地范围内,红色标语的确切数目,现无法准确统计。但从各乡镇街道初步上报情况及党史和文物部门的专题调查情况来看,全区红色标语的总量有3000多条。其中较清晰的有2000多条,可辨识整条标语内容的有800多条。这一数量在全国范围内是仅有的。
四是载体形式多样。从红色标语的不同载体看,有碑刻标语、石壁标语、桥板标语、墙体标语、立柱标语、横幅标语、布告标语、渡船标语、车体标语、竹片标语等等十几大类。既有固定的标语,又有流动的标语;既有手写的标语,也有印刷和刻制的标语……可见,当时东固苏区军民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形式和载体来把标语宣传工作做好。第一次反“围剿”战争前夕,红一方面军前敌委员会在为每个乡政府、工会和士兵会发布的《宣传动员令》中,不仅制定了对白军宣传的十二个口号,而且特别强调“立即动员全体工友、全体农友、全体红军兄弟官长,个个都拿起笔来,写那12个口号。不但在屋外写,还要在屋内写。工友、农友在自己的屋子内,红军在宿营地屋子内,前壁后壁左壁右壁、堂屋内、睡房内、厨房内、茅厕内一概给他写得满满的”。1931年2月发布的《江西省赤色总工会宣传动员令》更进一步提出,要“发动每一个同志”都来写标语,“无论墙壁、桥板、渡船、堂屋、房间、茅房、树林、石壁,只要可以写的地方都要写好”。
东固、赣西南苏区军民还用木刻、石印、钢板等刻写标语、口号、歌谣、布告、宣传单等,到处张贴和散发,并不断改进革命宣传的方法和手段,“如发明河流宣传,制许多的木板写上宣言标语放在各处的河流里,即随流水流到吉安以及他处去了,空中宣传,制一孔明火灯,把宣传品系在灯上听他飞去,有时从吉安的对河高山上可以放到吉安城里去。”这种别具一格的宣传手段,充分体现了东固苏区军民的聪明才智。
五是重要地域开展重点宣传。根据地不同地域之间,红色标语宣传情况相差较大。在乡镇之间,东固、富田、文陂、富滩的红色标语数量多;同一个乡镇,不同村之间也相差很大,东固畲族乡的螺坑村,文陂镇的渼陂村,富滩镇的张家渡老街,富田镇的王家村、匡家村、陂下村、奁田村、江背村、横坑村、花岩村、水口村、云楼村等红色标语集中分布。特别是匡家村,古街前后,民居内外,布满红色标语。2007年,被原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中央党史学会会长石仲泉同志形容为“红色标语的大海洋、革命教育的大课堂”;2013年,被到此参观的时任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的曲青山同志称为“没有围墙的红色博物馆”。
六是保存较完整。东固革命根据地的核心区地理位置较偏僻,经济相对欠发达,老旧房屋保存较完整,古村落形态也较完整。有2个古村被确定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有3个古村被确定为省级历史文化名村。此外,东固革命根据地区域内是庐陵文化的核心区之一,自古建祠之风盛行。如渼陂一村有大小祠堂10座;陂下村有大小祠堂36座,保存完整的还有17座。这些大大小小的祠堂,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大多为苏区党政机构的驻地,红军、地方武装的营房,红军学校、农民学校的教室和宿舍,是红色标语宣传的重要载体。这些祠堂建筑大都保存较好,因而书写于其上的红色标语保存也较好。
七是与国民党军标语并存,彰显国共争夺激烈。这一现象主要出现在富田镇匡家村和匡家古街。在匡家村崇孝堂,除有大量红军标语外,也有许多可清晰辨认的国民党军标语。还有在红色标语之上用不同颜色的笔涂改1-2个字,变成国民党军标语的奇特现象。如我军用红笔写“医治白军伤兵”,国民党军就将“白”字涂掉,用蓝笔改写成一个“红”字,变成医治“红”军伤兵等等。
这一现象主要发生在第一、二次反“围剿”时期。1930年12月底,红军撤离富田、东固,国民党新编第五师(师长公秉藩)占领富田,在此涂改红军标语,书写白军标语。1931年5月,国民党军第二十八师(师长公秉藩),第四十七师(师长王金钰),占领富田。又一次在富田涂改红军标语,书写白军标语,最终形成这一奇特景象。
四、东固革命根据地红色标语宣传的历史作用
红色标語以丰富的内涵,多样的形式,昂扬的斗志,有力宣传了党的任务、方针和政策,扩大了党和红军的影响,启发了苏区军民和白军士兵的阶级觉悟,凝聚了广泛的社会力量,回击了国民党的反动宣传,动摇了敌人的军心,是动员群众的有力工具,瓦解敌军的锐利武器。
(一)加大了东固军民对革命思想的认识
人民群众认识了中国共产党,从而紧跟共产党;明白了中国革命,从而主动投身革命;理解了阶级矛盾,从而渴求得到解放。
党团组织、农会、赤卫队,如雨后春笋般建立起来。“当时的统计,群众的组织,由三十几万的数目,发展到八十万。”
共产党在群众中的威信迅速提高。“共产党的政治主张深入群众,无论穷乡僻壤,都普及了党的政治主张的标语,群众到处找共产党,拥护共产党的标语群众自动的张贴,‘拥护苏维埃‘反对帝国主义‘推翻反动的国民党政权‘继续建立苏维埃的主张,几乎成了每个群众的家常便饭,党的诚信,陡然在群众中提高起来。”
人民群众自发参加对敌斗争,而且热情高涨。“在打吉安口号之下,中鹄区的农民,自动地组织加入攻吉安的有一万”
(二)使土地革命深入人心
1930年二七会议后,通过深入的宣传动员迎来了又一次土地分配的高潮,至1930年底,东固赣西南各地普遍完成了分田,苏维埃政权普遍建立。以下是毛泽东在取得九打吉安胜利后,对赣西南土地革命情况的调查(节选):
纯化:
远的十里一乡,一乡好歹搭匀分。去年(一九二九)十二月分第一次。本年三月分第二次,以原耕为单位,抽多补少。现在分第三次,抽肥补瘦,已开始分,还要十多天才能分完。
至1930年11月,东固革命根据地已经开展了三次,有的是四次分田。
(三)促使扩红支前热情踊跃
1929年11月,在中共赣西党组织的宣传动员下,促成了著名的吉安“罗炳辉起义”;1929年初至1930年7月,组建了二支主力红军部队,红六军(1930年6月改为红三军)、紅二十军。1930年10月“九打吉安”胜利后,又进行了扩大红军的总动员。中央苏区成立后,又组织了数次扩红运动,东固苏区人民均超额完成了任务。《红色中华》报1934年1月1日刊登通讯,标题是:学习第一模范区东古(固),副标题是:“七年中扩大红军二千七百余,全区精壮男子都上前线去。”富田区花岩乡荣获中华苏维埃中央政府颁发的“扩大红军模范乡”银质奖章一枚(原件存吉安县烈士纪念馆)。
在“支前”的宣传中,为反“围剿”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老红军廖明同志回忆:“1930年军阀混战结束,我写了一条标语,叫做‘白军弟兄们,你们在山东河南苦战得了什么?为什么又来打工农?这条标语对敌军起了很大的瓦解作用。”从第一次反“围剿”时期,国民党将领回忆和战场报告对反“围剿”的贡献可见一斑,时任国民党军新编第五师师长公秉藩回忆:苏区标语很多,用白粉写得很清楚。如“穷人不打穷人”“缴枪不打人”“优待白军俘虏”“欢迎白军士兵投降”“拖枪来归者赏洋十元”“杀死白军官长来归者有重赏”。在富田宿营时,室内发现“活捉公秉藩枪决”的标语。新五师第九旅旅长王懋德对我说:“我很害怕‘穷人不打穷人这个口号,如果我们的士兵一旦觉悟,枪口向着我们,那可不得了”。在这地区,还有“反对AB团”“打倒反动分子”的标语。
“战区漆黑一团,如同在敌国一样”。1931年国民党军第十八师在《第十八师失败之检讨》中则更详尽地描述了蒋军在东固“剿匪”的遭遇:东固暨其以东地区,尽属山地,蜿蜒绵直,道路崎岖,所有民众,多经匪化,且深受麻醉,盖匪即是民,民即是匪,对于我军进剿,不仅消极地认为恶意,且极端仇视,力图抗拒。如是,对于我军作战上发生下列之困难:(一)我军行师所至,农匪坚壁清野,悉数潜匿山中;(二)潜伏山中之匪徒,对我军状态窥探无遗,如是,我军企图完全暴露;(三)我军不仅不能派遣一侦察,即欲寻百姓问路,亦不可得,以故我方对于匪情全不明确,即对友军之联系亦不容易;(四)山地道路崎岖,行军已感困难,而匪徒对前进之道路亦无不大加破坏,我之前进,几使我无路可走……。
这样的群众基础和地理条件,蒋介石军队在东固怎能不连吃败仗?
(四)促进了根据地经济建设
东固革命根据地强有力的标语宣传工作,极大地调动了人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
1928年10月,建立了当时苏维埃区域内第一家红色金融机构——东固平民银行。银行刚落成,就在外墙上书写了一幅醒目的标语:“全体动员起来,扩大民族革命战争。”先后办起了工艺厂、锅炉厂、油墨蜡纸厂等企业。
在历次购买经济公债的运动中,东固苏区人民圆满完成了任务。富田区花岩乡苏维埃政府荣获公略县苏维埃政府颁发的“购买公债模范奖”银质奖章一枚(原件存东固革命根据地博物馆)。
(五)使根据地精神风貌逐渐改善
随着东固革命根据地的日益巩固和扩大,以及土地革命的逐步深入,红色标语宣传对于教育农民,提高农民的政治水平,帮助农民克服封建迷信思想,提高农民的阶级觉悟,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到1930年10月,“苏维埃的胜利地,斗争较久的地方,没有人敬神,菩萨都烧了,庙宇祠堂变成了农民工人士兵的政府办公室,或者是游戏场。许多农民的家里以前供着家神‘天地君亲师位的,现在也换以‘马克思及诸革命先烈精神,以前过年庆节,写些封建式的对联,现在都是写的革命标语。”那些束缚劳动人民的封建伦理道德、封建迷信等宗法思想受到不断批判、抵制乃至铲除,广大苏区工农劳苦群众思想水平得到普遍提高,精神风貌逐渐得到改善。
五、结语
东固革命根据地的红色标语是革命前辈留给青原人民的革命历史文物,也是我们党极为珍贵的精神财富,同时也是东固革命根据地红色历史的活化石,见证了根据地人民为革命付出的巨大牺牲和作出的历史贡献,是珍贵的革命文化遗产。
保护与利用好这一珍贵文化遗产,对于牢记初心使命,传承红色基因,对于开展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对于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开创新时期宣传思想工作新局面,均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柯华.中央苏区宣传工作史料选编[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18.
[2]江西省档案馆,中共江西省委党校党史教研室.中央革命根据地史料选编(上、中、下)[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82.
[3]江西省教育厅.江西苏区教育资料选编[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60.
[4]江西省、福建省文化厅.中央苏区革命文化史料选编[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94.
[5]沈谦芳.东固·赣西南革命根据地史料选编 上、下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7.
[6]陈毅,肖华等.回忆中央苏区[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81.
[7]中共江西省委党史资料征集委员会,中共江西省委党史研究室.江西党史资料第6辑[M].南昌:中共江西省委党史研究室,1988.
[8]中共江西省委党史资料征集委员会,中共江西省委党史研究室.江西党史资料第10辑[M].南昌:中共江西省委党史研究室,1989.
[9]中共江西省委党史资料征集委员会,中共江西省委党史研究室.江西党史资料第18辑[M].南昌:中共江西省委党史研究室,1991.
[责任编辑:熊文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