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当前素质教育不断深化的背景下,学生不但重视各科成绩的培养,同时还需要全方位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学生家长与學校在这一过程中需要不断提升学生对体育训练指导的重视。体育田径课余训练在体育日常教学中有着极高地位,在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方面更是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基于此,本文对初中阶段体育教学中学生的田径运动训练有效开展进行分析。
关键词:初中阶段;体育教学;田径运动训练;趣味教学
一、 前言
田径是一项运动项目,该项目主要涉及跑、走、跳等。学生的力量以及速度和灵敏度等多方面在这一过程中会得到快速发展和提升。学生在真正意义上实现运动技能获取过程中需要开展相应的田径运动,这对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运动精神和坚韧不拔的品质有着促进作用。由此可见,对学生开展相应的田径运动有着极高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二、 田径项目教学的重要性
田径项目是初中体育课程中的重要组成,与此同时,田径项目在整个初中体育课程中更是有着重要位置,该项运动有着十分丰富的内容,在充分发挥这些项目功能的基础上学生的身体素质能够得以快速提升,与此同时对于锻炼学生的精神意志来说更是有着深刻意义。
在当今经济和社会不断发展的背景下,物质生活水平得到不断提升,营养物质也变得越来越丰富。但是,学生的运动水平并未得到提高,甚至呈现出一种逐渐降低的现象,身体素质也变得越来越差,而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就是当代生活方式的转变、学生学业紧张以及缺少必要的锻炼。开展合理的田径运动能够对上述现象进行良好改善,这在一定程度上就要求体育教师需要充分结合学生本身特点开展适当的教育教学活动。
三、 田径训练的合理教学
(一)训练强度要保持适中
由于初中生的身体还处于发育阶段,因此,体育教师需要首先对学生实际身体情况和健康情况进行充分了解,随后再根据实际把握好学生的训练强度,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我也充分突出田径活动的适中性。例如:体育教师可以通过小测验的方式了解学生的身体状况,将学生进行大致分类,身体素质相对较好的学生可以适当增强其训练强度,身体素质相对较差的学生可适当减少其训练量。另外,体育教师还需将男生女生分开训练,根据男生女生资深不同的身体特点安排具有差异性的活动量。在整个训练过程中,体育教师需要纠正学生的错误动作,避免学生出现受伤现象。与此同时还需对学生进行语言上的激励,找出需要完善的地方。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田径训练更需要分层次和分阶段地进行。例如:开始进行田径训练过程中强度避免过大,目的就是为了能够避免学生出现受伤现象,防止学生出现逆反心理。根据学生训练时间的延长适当增加训练强度,随后为了能够达到训练效果需要进行必要的高强度训练,但是训练难度需要适当下降,照顾学生的心理情绪波动,给学生适当的夸奖和鼓励,从而对学生心理素质培养、身体素质提升以及体育成绩上升提供良好帮助。
(二)充分调动学生田径训练积极性
为了能够确保学生田径运动达到预期效果,体育教师不能只关注学生的田径训练完成情况和最终训练成绩,需要利用恰当的方法从心理方面对学生进行正面引导。灵活调整学生的训练强度,以此不断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不是突然间向学生布置难度高的任务,让学生出现消极心理,而无法达到训练效果。另外,在进行实际训练过程中体育教师也可以涉及一些比赛及游戏,让学生自己努力争取获得小奖品,通过增加训练趣味性的方式提升学生的训练积极性,进而培养学生的拼搏精神。不仅如此,体育教师还可通过对学生进行分组的方式进行田径训练,将不同身体素质的学生安排在一个小组中与其他小组进行常规比赛,从而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互帮互助精神,也可以让学生在不断提升自身身体素质的基础上获取团队意识。
(三)充分结合田径理论知识教学
学校的体育教学大部分都是一田径运动为核心进行多方面开展,同时为了能够较大程度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必须合理应用田径运动。针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行全面发展已经成为当今我国新课程改革工作中的新要求,这在一定程度上就对体育教师提出了全新的挑战。故而在针对初中阶段的体育田径训练教学活动中,体育教师需要进行教学改革已经成为学生培养综合素质工作中的必然要求,在这一过程中体育教师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实现对多个教学途径的利用,从而促使初中阶段的体育教学改革能够顺利进行。
另外,针对田径运动理论知识的比例还需进行有意识和有计划地加强,尤其是在实际教学中更需要提升对学生田径运动理论知识教学比例的提高。田径运动的发展历史以及发展趋势和具体的项目等已经成为田径理论知识当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就是说在实际田径理论知识教学中需要实现对上述内容的整体考虑。
(四)以学生为根本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无趣而单一的传统初中体育田径运动教学模式有着明显的不足,而这也正是造成初中体育田径运动教学课堂中效率低下的重要原因,在实际教学中学生只能消极而被动地接受田径运动知识,因此学生缺少对田径运动的兴趣。为了能够真正改变学生被动接受体育知识的现象,需要对学生充分提升其自主探究能力,而这也正是体育教师提升学生主动学习的重要手段。例如,在讲授推铅球这一课时时,体育教师就需要充分凸显出整个课堂中学生的主体性。
首先,体育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让学生自主观看运动员推铅球的精彩瞬间,随后向学生介绍铅球运动的发展以及相关技术要领。其次,将推铅球的技术要领通过利用动态图的方式展现在学生眼前,让学生仔细观察并且加强学生之间的探讨和交流,在此基础上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强化训练。最后,在对学生进行综合性推铅球训练后,让其各自讲述体会,其他学生可适当进行补充,并且总结出理想的推铅球训练方法。教师需要充分结合课程开展情况对学生进行点拨,积极引导学生寻找较好的推铅球训练方法。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能够有效培养其对田径项目的兴趣,从而促使学生能够全身心地投入训练中,实现预期教学效果。
(五)合理分层教学内容
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实际学习过程中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为了能够充分满足不同学生的训练需求,体育教师在进行实际教学过程中需要将教学内容进行合理分成。任何一个田径项目对于技术都有着极高要求,同时更有着一定难度。通过对当前初中阶段体育田径训练教学现状分析后发现,目前只有少数教师能够在真正意义上实现对体育教学内容的分层,部分教师还始终停留在传统的教育教学中。
通常情况下,体育教师都会使用统一的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跑步教学,同时在进行实际训练过程中,对于学生的训练要求也有着过度的统一性。针对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来说,这种传统的教学方法不利于其充分发挥出自身潜能;针对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来说,这种传统的教学方法会导致其无法完成训练任务,进而造成训练效果无法达到预期目标。因此,这一现象就要求体育教师在开展实际训练教学中务必对学生进行针对性分析。
(六)合理使用趣味田径教学法
一方面,对于体育锻炼来说,热身训练十分重要。学生在课前进行体育热身运动不但能够到达舒展身体的目的,同时还能够起到加强血液循环的效果,进而有效避免学生课堂中由于训练运动过大而造成身体损伤。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学生常见的热身运动内容包括操场慢跑和热身操等,这种热身运动方式较为单一,并且内容缺少创新性,从而使得部分学生无法积极地参与到课前热身活动中。因此,初中体育教师可以将趣味田径教学法应用于学生的课前热身训练中。例如:在进行短跑内容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可以在课前热身过程中插入趣味性运动,例如:“蛇形跑”“螺旋跑”“听数抱团”等活动。另外,体育教师还可以利用其他具有趣味性的活动促使学生增大肢体活动幅度,以此提升学生运动激情,集中注意力听讲,比如:“有效无效口令”“人手一球”“取球比赛”等。
由于田径项目运动量较大,每次在针对初中学生进行实际训练过程中不但要着重关注我对于学生体能的训练,同时更应当重视提高学生的综合体能训练。但是,当今大多数运动项目都需要学生对其方法和技能进行有效掌握,同时对于教师的教学内容来说更是不可或缺。因此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合理利用趣味训练法就显得十分重要。对于传统的跳远课堂来说,教师通常情况下,主要是通过讲解的方式来迫使学生掌握相关技术要点,随后再由学生进行自主训练,这种教学方法在一定程度上会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导致教师无法有效掌握教学效果。但是,如若在实际跳远教学中应用趣味教学法,例如选择多人跳远接力赛等趣味活动教学,一方面通过学生完成游戏的方式使其能够掌握跳远的基本技巧,从而提升教学方法的灵活性;另一方面还能够提升跳远教学的趣味性,促使学生能够更加积极地参与活动中。
四、 结语
通过本文研究发现,田径运动属于一种通过负荷强度进行训练,该项运动不但能够提升学生身体素质,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团结意识,放松学习压力,这对于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成长有着极大帮助。在进行田径运动训练过程中机体器官会得到良好训练,加速机体血液循环,促进细胞生长,从而挖掘学生的肌肉潜能。然而,在针对初中学生田径运动训练中,体育教师需做到训练强度要保持适中、充分调动学生田径训练积极性、充分结合田径理论知识教学、以学生为根本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合理分层教学内容以及合理使用趣味田径教学法,继而提升训练质量。希望此次研究能够被当代学者所关注,并且在此基础上创新应用,继而为初中学生田径运动训练质量提升、促进学生综合发展,为国家培养优秀运动员献出绵薄之力。
参考文献:
[1]杨灵.新视野下的初中体育田径教学策略探讨[J].拳击与格斗,2016(16).
[2]钟万山.浅谈初中体育教学过程中田径运动的开展[J].人文之友,2018(4):159.
[3]黄斌.初中学生课余田径运动训练兴趣的培养研究[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8(3):147-148.
[4]韦斌.初中体育教学中田径训练的强度控制[J].文渊(中学版),2019(3):90.
[5]赖云锋.初中体育教学中田径训练强度及训练量[J].读与写,2019,16(28):217.
[6]索南多.初中体育教学中趣味田径教学法的應用[J].商情,2019(49):239.
[7]赵凤岚.初中体育教学田径训练强度及训练方法分析[J].南北桥,2020(5):8.
作者简介:
曹宏,江苏省苏州市,苏州工业园区莲花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