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村小学小班化语文课堂的有效教学策略

2020-07-14 16:40李海峰
考试周刊 2020年59期
关键词:小班化农村小学语文教学

摘要:《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语文课程的发展需要以学生的身心发展为基础,注重个性教育,因材施教,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当今,农村由于大量的人员进城务工,学校班级学额以小班为主,如何发挥小班教学的优势、提高农村小学语文的教学质量就成为广大农村教师面临的主要课题。本文就小班化背景下如何实施有效教学、实现学生的自主发展浅谈一点自己的看法和见解,以其推动农村小学语文教学工作的全面进展。

关键词:农村小学;小班化;语文教学

小班化教学的最大优势是教师可以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有针对性的实施帮扶,照顾到每个学生的学习需求,让不同程度的学生都能在原來的基础上有所提高和发展,从整体上提高教学质量。特别是对于语文学习来说,由于知识内容较琐碎,常常需要学生自主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加深记忆和理解。小班教学,教师可以通过指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让教学目标精准地落实在每个学生身上。同时教学资源也能实现最大限度的发挥利用,让语文教学取得最大效益。在本文中,我将结合教学实践和教学案例就如何开展农村小班语文课堂教学做出如下探讨。

一、 创设有效情境

情境是课堂教学中教师常用的一种教学手段,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诱发学习动机。小班化背景下,教师创设有效的情境可以更好地践行个性化学习、自主性学习的教学目标。便于师生的交叉交流。更能充分发挥情境的价值和功效。

(一)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

小班化教学由于人数较少,教师可以针对学生的不同个性特点采取科学有效的管理措施,提高课堂管理的有效性。而课堂管理是实施课堂教学的先决条件,只有课堂管理井井有条,教学秩序井然有序,才能加速教学进程,确保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大班教学由于人员较多,教师在组织管理中为了节约时间,通常采取“一刀切”的方式,容易引起学生的不满情绪,进而影响教学效果。小班化背景下,教师通过关心每个学生的心理需求、尊重学生的个性表达,营造一种平等宽容、健康和谐的课堂氛围,更有利于师生之间的知识和情感交流,让学生可以放松身心,轻松自由地学习,从而让语文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

(二)创设和谐的班级环境

随着新课改的发展,自主探究、动手操作、合作交流成为语文教学的主要方式。课堂教学只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才能切实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大班教学人员较多,自主学习时教师无法照顾到每个学生,合作学习时由于教学场地和时间的限制,小组合作的形式受到一定的限制,学生的学习潜能得不到最大限度地挖掘,影响合作效果。小班化背景下,教师可以在课桌的摆放上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采取不同的形式,如自主学习需要学生借助字典、词典等学习工具解决生字词,就可以一人一桌;需要对重难点问题讨论时,就可以将课桌围成一圈;需要辩论时,就可以摆成相对的两列……。圆形、方框形、辩论形式等切换自如,方便学生独立思考、课堂检测、互动交流。

如教学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荷叶圆圆》一课时,教师就充分利用小班独特的优势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方式,为学生营造一个趣味盎然的教学情境。如在朗读课文时,教师根据文本内容将学生分为4小组,4个小组围圈而坐,分角色朗读小水珠、小蜻蜓、小青蛙、小鱼儿。别的小组朗读时其他组一方面要认真倾听、注意朗读的语气、节奏。发现问题时还可以及时指出来,在互相学习、互相评价中提高朗读效果。另一方面,小组之间还可以展开竞争,比一比、赛一赛,看哪组读的最好。这样通过角色互换加速了学生与文本的融合,让他们从形状、颜色、用途等不同的角度体会荷叶的特点,获得情感体验,感受夏天的美好。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落实教学目标。

此外,教师还可以巧妙布置教室环境,营造一种积极向上、努力向上的学习氛围。如可以将每个学生的名字写在黑板上或教室墙报上,由于人数较少,教室空间足,可以满足这一条件。课堂上表现积极的学生可以在该学生的名字上方张贴一颗小红花。如积极回答问题、坐姿端正、作业干净整齐、检测满分的等等,都可以张贴红花。红花的数量达到一定的数量可以兑换奖品,如五彩橡皮、小贴画等等。看到一朵朵小红花张贴在自己名字上面,学生心里比吃了蜜还要甜。为了得到更多的红花,学生一个个努力上进,认真学习,想办法努力表现,不仅学习热情高涨、还提高了综合能力,养成了认真思考、勇于发言、书写规范的良好习惯。就这样,教师无须反复强调、呵斥批评,学生的听课习惯、书写习惯都得到有效地改善和提高。

(三)营造良好的教学情境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源泉,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值得每个教师思考的主要话题。学生只有对学习内容感兴趣,才能全身心投入到学习活动中,感受学习的乐趣,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为此,教师要采取各种方法激发他们强烈的求知欲,引导学生进入最佳学习状态,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新知识的探索。情境符合小学生直观形象的认知方式,因而能够产生积极的课堂效果。小班化背景下,教师可以为每个学生“量身定做”符合他们性格特点的学习方式,让他们在学习活动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定位,从而充分发掘学习潜能,激发学习热情。

例如,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小壁虎借尾巴》是一篇富有童趣的童话故事,为了让学生了解小鱼、牛、燕子、壁虎的尾巴特点,获得“动物尾巴都有用”的科学知识,教师充分利用小班教学的优势,将学生分为三组,每组成员自选喜欢的角色,在熟读文本的基础上,演绎故事情境。小学生爱模仿,喜欢表演,因而这一活动充分调动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凭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创造性地配上自己的神情、动作、语言,将课文中人物表演的形象逼真、活灵活现。只见,摇着又宽又扁的尾巴上场的“小鱼”欢快的舞动着、拖着又细又长尾巴的“老牛”慢吞吞地走着……。学生精彩的表演将学习的氛围一次次推向高潮,表演结束后,他们还沉浸在故事情节中意犹未尽,各个动物尾巴的形象特点以一种生动活泼的形式印刻在学生的脑海里,使课堂教学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这样每个学生都可以通过角色互换体验表演的乐趣、学习的乐趣、创造的乐趣。真正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二、 引导自主探究

尊重和落实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注重学生在课堂内的自主探究、还学生学习的主动权、让他们有独立认知、思考的过程,是新课改的重要理念之一,也是提高教学有效性的主要途径。在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下,学生自主探究、发现和解决问题,不断增强自主学习能力。

(一)开展课堂自学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是语文教学的主要目标,学生只有学会主动获取知识,才能不断扩充知识储备,在学习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语文教学中的很多内容都可以让学生自学,如借助教材、工具书解决生字词、读通课文等。教师要多为学生搭建自主学习的机会和平台,实现学生的自主发展。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及时巡视、适时点拨,对自学中可能遇到的疑难问题要事先有所估计,再有意识地去关注、倾听、引导,保证自学的力度、深度。对学困生要进行个别指导。

(二)引导学生课堂质疑

教师要引导学生围绕课文题目、课中文字、课中插图、课中标点、课中空白等质疑,发散学生的思维,培养他们思维的灵活性和深刻性。并且进一步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例如,教学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小壁虎借尾巴》一课时,学生在自主阅读课文中教师鼓励学生大胆质疑,结果有的学生在朗读过程中发现课文在描述不同动物的尾巴用时,用了不同的动词。如“他看见小雨摇着尾巴”“他看见老牛摔着尾巴”“他看见燕子摆着尾巴”。并提出问题:“为什么用摇、摔、摆,三个不同的动词呢?”就这一问题教师并没有直接给出肯定或否定回答,而是利用多媒体课件为学生出示小鱼、老牛、燕子的尾巴图画,学生直观地发现小鱼的尾巴宽宽的、扁扁的,当然是“摇”着尾巴了,就这样,学生不仅明白了各种动物的尾巴特点,还体会到作者用词的准确性,深化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三、 实施分层教学

学生由于家庭环境、性格习惯等因素的影响,在学习上存在不同的差异,教师要承认差异、尊重差异、善待差异,利用差異、改变差异、实施差异性的教学。在这一方面小班化教学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一)学生分层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习惯、认知水平等将学生分为优、中、差三大组,对不同程度的学生提出不同的教学目标,采取不同的教学手段,布置不同的练习,满足不同程度学生的学习需要,让不同程度的学生都能在“最近发展区”获得成功的喜悦,激发学习的动力,学习有意义、有价值的语文。让不同程度的学生都能在原来的基础上有所提高和发展,实现“培优补差”的教学目的。

(二)目标分层

教学目标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起着积极的指引作用,就像指明灯为学生的学习指明方向。由于不同程度的学生认知能力有差异,因此,教师可以制定基础目标、发展目标、创新目标。对于小学语文来说,基础目标主要是对字词句的掌握、课文的朗读。发展目标是指对课文的深度理解,重点句子的理解等。创新目标是对课文内容的补充和延伸,如一些读后感、仿写、续写等。这样让不同程度的学生有不同的目标,做到“统一性”和“层次性”相统一。

四、 结语

总之,农村小班化教学为农村语文教学拓展了广阔的空间,能够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一优势,选择合理的教学策略,确保语文教学的有趣性、有序性、有效性,为学生搭建自主、合作学习的平台,让新课改理念在农村小学语文课堂落地生根,为农村小学语文教学注入新的活力,不断提高农村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赵菊珊,廖旭梅.卓越小班化教学的典型特征与教学策略研究[J].中国大学教学,2019(3).

[2]马媛媛.基于差异化教学理论的小班化教学[J].教学与管理,2017(15).

[3]华小菊,张启树.当前农村小学小班化教学:优势、困境及对策[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8(8).

[4]杨玲娜.推进农村学校小班化教学的思考[J].甘肃教育,2014(15).

作者简介:

李海峰,甘肃省平凉市,甘肃省庄浪县南坪镇王沟小学。

猜你喜欢
小班化农村小学语文教学
农村小学作文教学策略
农村学校构建书香校园的有效策略探研
当前农村学校实施“新教育实验”的研究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
让语文教学更接地气
核心素养下的语文教学
小班化教学的几点思考
小班化教学方法体系的探索
农村学校如何应对小班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