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融合、网络嵌入与中国制造业创新

2020-07-14 02:15姜博
社会科学 2020年7期
关键词:产业融合

摘 要: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是实现“中国制造2025”的重要举措。产业融合和网络嵌入对中国制造业创新绩效意义重大,深入探讨网络嵌入对产业融合和制造业创新绩效的调节效应,并通过构建面板数据模型对产业融合与制造业创新绩效之间关系以及网络嵌入的调节作用进行检验。结论显示:产业融合对中国制造业创新绩效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网络嵌入与制造业创新绩效之间具有倒U型关系,归因于网络嵌入导致的业绩提升效应和业绩损害效应的共同作用;网络嵌入对产业融合和制造业创新绩效的关系具有倒U型调节效应,这主要通过网络嵌入引起的扩张效应和钝化效应得以实现。文章揭示了产业融合和网络嵌入对制造业创新绩效影响的微观作用机理,为探索产业融合提升中国制造业创新能力的实现路径提供了一定的参考和启示。

关键词:产业融合;网络嵌入;制造业创新

中图分类号:F12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7-5833(2020)07-0074-12

作者简介:姜 博,沈阳工程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讲师、经济学博士 (辽宁 沈阳 110136)

一、引 言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加速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现实需要,也是实现“互联网+”和“中国制造2025”的重要举措。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制造业全球竞争力指数位居全球第一,是目前最具竞争力的制造业国家,2017年制造企业研发投入强度达到1.1%左右,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但与这些成绩相对应的现实困境是,中国制造业质量的提升明显滞后于规模的增长,大而不强的特征依旧显著,面对国外制造业再回归战略和国内传统比较优势弱化的双重压力,既不能适应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也难以满足人民群众对高质量产品的切实需要,在这种形势下,中国制造业必须提升创新绩效,推动质量变革。与此同时,新一轮技术革命带动现代信息技术、数字经济迅猛发展,加速制造业向数字化、服务化、智能化方向发展,致使产业之间出现边界模糊、相互渗透的发展态势。如何把握这场工业变革,推动制造业与相关产业高质量融合,通过产业融合途径提升制造业创新绩效,是当前亟需解决的核心问题,也是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中之重。

产业融合是现代产业演化发展的必经之路,也是社会生产力进步以及产业结构高度化的必然结果,它能够打破产业格局,通过改变产业间资源配置、要素流动以及供需结构等因素影响企业的创新方向、创新方式和创新绩效。诸多研究表明,产业融合是增强产业竞争优势,优化产业结构,助推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Youngjung G,Moon K,Sungjoo L. “How industrial convergence happens:A taxonomical approach based on empirical evidences”, Technological Forecasting & Social Change,(107),2016,pp.112-120.。此外,网络嵌入是影响这一过程运行的重要因素,通过网络联结构筑信息流通管道,有助于企业扩大多样化知识搜寻深度与广度,广泛联结外部资源建立关系性资产,进而优化知识结构、降低交易费用、提升创新绩效。因此,产业融合的过程,既是产业创新绩效提升的过程,也是企业间网络嵌入的过程。基于此,针对目前中国制造业的发展困境,产业融合是否以及如何影响制造业创新绩效?二者之间具有怎样的关系?以上关系是否受制于网络嵌入的影响?网络嵌入与产业融合交叉在一起会对制造业创新绩效产生怎样的影响?本文将通过理论分析,提出研究假设,运用制造业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本文研究成果不仅对缓解中国制造业创新绩效低下困境、提升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增强产业自身竞争优势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对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产业融合理论体系、拓展产业创新理论体系应用范畴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

二、文献综述

迄今,国内外鲜有关于产业融合与制造业创新绩效关系的研究,相关文献主要集中于如下领域:第一类是产业融合与产业转型升级关系研究,LangLang G,Time K.“ Einige uberlegungen aus volkswirtschaftlicher Sicht,Universitat Augsburg:Institut Fur Volkswirtschaftslehre ”,

Working Paper,No.234,2003.认为产业融合能够延长产业生命周期,实现关联产业协同效应,提高企业生产效率。Sang Cheol Han和Youn-Hee HanSang C H,Youn H H.“IT convergence with traditional industries and short-term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strategy in  Korea”,Intelligent Automation & Soft Computing,35(2),2014,pp.3-14.以韓国五大核心产业与信息产业融合为例,得出产业融合是提升传统产业竞争力的重要推动力量,而技术创新是实现产业融合的主要途径。赵玉林和汪美辰赵玉林、汪美辰:《产业融合、产业集聚与区域产业竞争优势提升——基于湖北省先进制造业产业数据的实证分析》,《科技进步与对策》2016年第3期。运用投入产出法测算了湖北省先进制造业与电子信息业以及服务业的融合态势,得出产业融合对产业转型升级具有促进作用。第二类是产业融合与产业结构优化关系研究。HacklinHacklin F,Marxt C,Fahrni F.“Coevolutionary cycles of convergence: An extrapolation from the ICT industry”.  Technological Forecasting and Social Change,76(6),2009,pp.723-736.等以信息产业为研究对象,发现不同产业间采用相同技术有助于搭建公共研发平台,进而节约创新成本,提升产业创新能力。渠慎宁和吕铁渠慎宁、吕铁:《产业结构升级意味着服务业更重要吗——论工业与服务业互动发展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财贸经济》2016年第3期。认为,工业与服务业相互融合能够推动产业结构转型,但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各有不同,服务业占比侧重于影响经济增长潜力,而工业占比侧重于影响经济增长速度。陶长琪和周璇陶长琪、周璇:《产业融合下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效应分析——基于信息产业与制造业耦联的实证研究》,《产业经济研究》2015年第3期。基于信息产业与制造业耦联效率,得出产业耦联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具有空间相关性及区域经济发展一致性。第三类是产业融合与产业绩效关系研究。徐盈之和孙剑徐盈之、孙剑:《信息产业与制造业的融合——基于绩效分析的研究》,《中国工业经济》2019年第7期。发现,中国制造业与信息产业的融合程度低于多数发达国家,提升产业融合程度是改善制造业产业绩效的重要途径。汪芳和潘毛毛汪芳、潘毛毛:《产业融合、绩效提升与制造业成长——基于1998-2011年面板数据的实证》,《科学学研究》2015年第4期。通过采用投入产出法测算了制造业与信息产业的融合程度,进而证实了产业融合对产业绩效具有提升作用,对制造业成长存在促进作用。张捷和陈田张捷、陈田:《产业融合对制造业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制造业与服务业双向融合的视角》,《产经评论》2016年第2期。通过测算制造业与服务业双向融合程度,得出不论正向融合还是反向融合,均能够促进制造业产业绩效提升。

现有文献在产业融合评价及其效应测度等方面为后续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借鉴,但也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第一,缺少对产业融合理论更加系统、更加深入的普适性研究,测度方法仅侧重静态的产业关联,而忽视动态的产业特性;第二,缺少对产业融合与产业创新效率提升作用机理与微观机制的系统研究,相关研究成果尚未形成体系;第三,缺少基于网络嵌入视角探究产业融合对制造业创新效率的影响研究,因而无法有效指导中国制造业的产业融合实践,进而影响了制造业创新效率提升和产业转型升级。因此,基于产业演进理论和社会网络理论,本文将网络嵌入作为调节变量,试图构建产业融合与制造业创新效率提升的影响机理模型,继而采用实证研究方法对理论假设进行检验,以期为现有理论提供有益扩充,从而为提升制造业创新效率提供有效的政策建议。

对比以往文献,本文主要存在两点边际贡献:第一,理论阐述并实证考察了产业融合和网络嵌入对制造业创新效率的影响,并探讨了网络嵌入与制造业创新绩效之间的倒U型关系及内在机理;第二,引入网络嵌入调节变量,实证检验网络嵌入两大类型——关系嵌入和结构嵌入对产业融合与制造业创新绩效之间的倒U型调节效应。现有文献分别对产业融合和网络嵌入进行研究,没有同时关注这两种因素对制造业创新绩效的影响,也没有涉及产业融合与网络嵌入之间的交叉作用,因此本研究进一步拓展了产业融合及其经济效应的经典理论,为制造企业创新绩效提升提供更具针对性的政策建议,具有理论和现实双重价值。

三、机理分析和假设提出

(一)产业融合与制造业创新绩效

产业融合是现代产业发展的新趋势、新特征,同时也是社会生产力进步以及产业结构高度化的必然结果,诸多研究表明,产业融合将对企业经济行为和产业绩效产生重大影响。产业融合通过改变产业间资源配置、要素流动以及供需结构等因素影响企业的创新方向、创新方式和创新绩效。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产业融合能够提升共用资产利用效率,降低交易成本。作为一种要素流动壁垒,资产专用性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产业间的进入退出效率,产业融合进程能够降低资产专用程度,提升资产替代或结合使用程度胡永佳:《产业融合的经济学分析》,中共中央党校2007年博士论文。,企业通过对共用资产的调整与充分利用,加速创新要素积累,提升创新资源产出效率。第二,产业融合能够促进有效竞争,改善竞争性合作绩效。随着产业融合进程的不断推进,先进的通用知识和通用技术将向相关产业扩散,企业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边界扩张,推动生产可能性边界向外移动,进而缩短产销距离和迂回生产路径,避免了无效创新和过剩库存马健:《产业融合论》,南京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第三,产业融合能够优化创新资源配置,实现范围经济效应。作为产业融合发生的充分条件,成本弱增性能够引导企业调整业务边界,降低制造业内部创新生产率的非均衡程度,催生出一系列跨产业新型产品和服务周振华:《产业融合中的市场结构及其行为方式分析》,《中国工业经济》2004年第2期。,这些融合式新产品的出现还会进一步扩展需求空间,提升产业联合生产效率,最终发挥创新收益乘数效应。

基于上述分析,提出假设1:产业融合与制造业创新绩效之间具有正相关关系。

(二)网络嵌入与制造业创新绩效

网络嵌入是企业构筑外部关系的重要方式,不仅能够帮助企业获取和配置资源,也可能导致企业创新资源挤占与浪费Peng M W,Luo Y D.“Managerial Ties and Firm Performance in a Transition Economy: The Nature of a Micro-macro Link”,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10(43),2000,pp.486-501.,对创新绩效的作用存在提升效应与损害效应。

关系嵌入对企业创新绩效的提升效应主要表现为:第一,帮助企业获取资源。依据资源依赖理论,关系嵌入中蕴含着丰富的社会资本,可以帮助企业建立多元化的资源获取渠道,加速创新要素积累,形成具备竞争优势的业务体系,进而促进创新绩效提升和企业成长田利辉、张偉:《政治关联影响我国上市公司长期绩效的三大效应》,《经济研究》2013年第11期。。第二,规避经营风险。在正式制度微弱的情况下,企业往往选择寻求非正式的社会连带关系以获取制度性支持,尤其是通过与地方政府建立外部联系,以克服市场和政府失灵,降低企业创新和经济政策不确定性风险,明确创新方向,进而增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因此,适度的关系嵌入有助于提升企业创新绩效。但当关系嵌入超过一定限度时,也会对企业创新绩效产生负面效应,主要原因在于:第一,关系维护成本增加。关系的建立与维护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随着关系嵌入强度与密度的增加,这种维护成本也会随之增长,将减少企业创新投入,进而降低创新产出盈利水平。第二,网络运行效率低下。随着关系嵌入程度的提高,社会网络将变得复杂多变,信息不对称程度和风险水平也会随之加剧,导致信息与资源传递反应迟缓,从而降低创新要素流动效率。因此,当关系嵌入超过一定限度后,随着关系嵌入的提升,企业创新绩效将会受到损害。

结构嵌入对企业创新绩效的提升效应表现为:第一,资源凝聚作用。结构嵌入强度会加快信息与资源的传递速度,中心位势越强、桥连接越多的企业往往更有机会获取互补性知识与异质性资源,多样性创新要素的不断积累增加了创新的深度与广度,提升创新针对性与有效性。第二,协同作用。结构嵌入中的结构洞关系能够促使企业获取更多的合作资源,有助于企业间知识资源的互通与共享,扩大创新要素流通空间,产生“1+1>2”的协同效果。因此,适度的结构嵌入有助于提升企业创新绩效。但当结构嵌入超过一定限度时,也会对企业创新绩效产生负面效应。主要原因在于:第一,陷入认知偏差,导致创新决策失误。结构嵌入在为企业带来优质资源的同时,也可能使企业管理者出现过度自信和控制错觉,使他们过分依赖资源配置既有路径,忽视技术创新潜在规律与趋势,形成行为约束。第二,引发知识结构冗余,降低信息传递效率。结构洞虽然为企业接收与传递异质性资源提供了渠道,但结构洞数量过多也可能造成知识关联单一,互补性资产减少,企业需要面临更多的成本、更高的风险以及更长的技术回报期杨博旭、王玉荣、李兴光:《厚此薄彼”还是“雨露均沾”——组织如何有效利用网络嵌入资源提高创新绩效》,《南开管理评论》2019年第3期。,大大降低了企业创新的积极性。因此,当结构嵌入超过一定限度后,随着结构嵌入的提升,企业创新绩效也将受到损害。

基于上述分析,提出假设2:关系嵌入与制造业创新绩效之间具有倒U型关系,结构嵌入与制造业创新绩效之间具有倒U型关系。

(三)关系嵌入的调节作用

1.“政—企”关系嵌入的调节作用

“政—企”关系嵌入是指企业家的经济行为嵌入在与地方政府互动所形成的关系网络中,依据嵌入性理论,关系嵌入是影响企业经济行为与绩效的重要因素,政府与企业建立的合作机制能有效缓解企业创新绩效低下进而助推产业转型升级。但由于“政—企”关系嵌入自身成本和收益的演化规律,将会对产业融合与企业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产生复杂的调节作用。一方面,企业家与政府官员关系的维护有助于企业信息资源获取的合理性与合法性,对发展环境变迁以及创新不确定性起到相应的保护作用,以此降低企业的创新与经营风险。尤其是大型制造企业,政府的支持与帮助能够降低企业创新的机会成本Peng M W,Tan J and Tang T.“Ownership Types and Strategic Groups in an Emerging Economy”,Journal of Management Studies,41(7),2004,pp.2322-2380.,促进产业融合对企业创新绩效的提升。另一方面,“政—企”关系嵌入可能会产生路径依赖,使企业形成嵌入惰性,呈现出“锁定”效应,这种网络的排他性和封闭性会致使用于关系维护的专用性投资增多,进而加重企业的机会主义风险郑方:《治理与战略的双重嵌入性——基于连锁董事网络的研究》,《中国工业经济》2011年第9期。。此外,当“政—企”关系过度嵌入时,还容易出现寻租行为,产生大量的额外交易成本,挤占创新资源,降低技术创新动力,影响产业融合对创新资源的配置效率,削弱产业融合与企业创新绩效之间的正相关关系。

基于上述分析,提出假设3a:“政—企”关系嵌入对产业融合与制造业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具有倒U型调节效应。

2.“企—企”关系嵌入的调节作用

“企—企”关系嵌入是一种拥有更多机会的非市场性机制,是指企业家的经济行为嵌入在与其他企业家互动所形成的关系网络中,具体表现为信任、承诺与优质信息共享。企业与上下游关联企业的关系嵌入可以为其带来生产性价值,节约信息搜寻整合等交易费用,其中,信任能够帮助企业更加灵活的应对外部环境变化,及时调整企业战略、利润边际等隐性知识;承诺与共同解决问题有助于转移隐形知识,提升知识获取、处理与使用效率杨玲丽、万陆:《关系制约产业转移吗? ——“关系嵌入—信任—转移意愿”的影响研究》,《管理世界》2017年第7期。。当网络关系嵌入达到一定密度后,就会产生生产性社会资本,这种互惠性投入能够有效避免搭便车和机会主义行为。因此,企业家之间的适度关系嵌入能够对产业融合和企业创新绩效的关系产生正向调节作用。然而,社会资本并不總是积极有益的,两个企业之间关系嵌入程度越深,越会出现信息同质化趋势,从而降低企业对外部信息获取的敏感度,出现重复投资现象,就制造业而言,多数重复投资发生于中低端技术层面,企业间低水平的从众模仿对创新行为产生一定的挤出效应,最终导致产能过剩问题。因此,企业家之间的过度关系嵌入将会削弱产业融合对企业创新绩效的促进作用。

基于上述分析,提出假设3b:“企—企”关系嵌入对产业融合与制造业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具有倒U型调节效应。

(四)结构嵌入的调节作用

1.网络中心性的调节作用

产业融合对企业创新绩效的作用不仅受到关系嵌入的影响,同时受结构嵌入的调节。网络中心性较强的企业通常占据着网络枢纽位势,他们能够与多种网络主体保持关联,因而更便于获取互补性知识和异质性资源,缓解产业的资产专用程度,有助于促进产业融合对制造业创新绩效的提升。此外,高度中心性的企业往往还具备更强大的资源配置能力和议价能力,能够扩大信息传递数量,加快创新要素流动性,提升创新投入与产出效率,有助于产业融合提升创新绩效的激励机制。但与此同时,网络中心性过强可能会出现交往重复、关系同质等问题,造成信息冗余度增加,网络运行效率降低,这会在一定程度上引发创新行为挤出、研发投入缩减等问题,降低技术创新动力。此外,网络中心性越强的企业,越有倾向通过并购的方式扩大生产规模潘红波、夏新平、余明桂:《政府干预, 政府关联与地方国有企业并购》,《经济研究》2008年第1期。,作为产业融合的固有特性,一旦成本弱增性由产业间向产业内转变,垄断经营就会出现,中心性企业市场集中度会大大提升,致使创新竞争效率损失,不利于产业融合对企业创新绩效的提升作用。

基于上述分析,提出假设4a:网络中心性对产业融合与制造业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具有倒U型调节效应。

2.网络异质性的调节作用

根据结构洞理论,占据相互隔离主体间非冗余桥连接的企业有更多机会获取异质性资源,享有信息利益与控制利益。其中,前者体现在多样性信息的获取,网络异质性强的企业有更好的条件筛选资源供应者,通过甄别信息的潜在价值选择合作伙伴,帮助企业掌握先机或规避风险;后者体现在多样性信息的安排,网络异质性强的企业更有机会整合资源,通过桥连接作用获取超额回报,有助于促进产业融合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效应。然而,也有研究指出,网络异质性的控制利益可能会因中国集体主义文化所抑制Xiao Z,Tsti A S.“When Brokers May Not Work: The Cultural Contingency of Social Capital in Chinese High-tech Firms”,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52(1),2007,pp.1-31.,在这种特殊环境里,个体对集体拥有更高的承诺水平,这会削弱网络桥连接的中介作用,造成资源冗余。此外,高承诺环境中网络成员的信息共享机制更为广泛,甚至出现一损俱损、一荣俱荣的局面,这会加重信息冗余所带来的负面影响,致使企业陷入重复交往、道德风险以及搭便车等困境。削弱产业融合对企业创新绩效的促进作用。

基于上述分析,提出假设4b:网络异质性对产业融合与制造业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具有倒U型调节效应。

四、研究设计

(二)变量选取与处理

1.被解释变量:制造业创新绩效(IP)

现有关于创新绩效衡量的研究主要有两个方向,一个是以创新产出作为创新绩效衡量的代理变量,比如多采用专利、新产品销售额或新产品销售占比等指标;另一个是以创新效率作为创新绩效的衡量指标,传统上多采用DEA方法来测算效率值。本文沿用创新效率的测算思路,综合考虑创新过程的投入和产出,在借鉴Chung等和朱承亮朱承亮、刘瑞明、王宏伟:《专利密集型产业绿色创新绩效评估及提升路径》,《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8年第4期。等相关研究成果基础上,采用SBM-undesirable模型对中国制造业创新绩效及其变化予以衡量。具体测算中,投入变量选取新产品开发资本存量、科技活动人数和研发资本存量;产出变量选取新产品产值和专利申请数量。鉴于研发行为的滞后性,对新产品开发资本存量、科技活动人数和研发资本存量做滞后一期处理,其中,研发资本存量采用永续盘存法计算,资本折旧率参照吴延兵 吴延兵:《国有企业双重效率损失研究》,《经济研究》2012年第3期。的做法,设定为15%。

2.核心解释变量:产业融合(IC)

产业融合是产业间相互交叉融合的过程,直观上反映出特定产业之间的关联程度,因而现有研究多采用投入产出法、专利系数法和赫芬达尔指数法对产业融合程度进行度量。虽然上述方法能够从直观上或侧面反映出产业融合的某些特征,但简单以产业间投入产出消耗系数或交互技术应用占比来判断产业融合程度尚不够准确,无法全面反映产业融合的复杂过程。考虑到现有测量指标的不足,本文从产业融合的技术融合、产品融合、机构融合、业务融合和市场融合过程着手,突出体现生产要素在不同层面产业融合主体间的交互流动,期望从生产投入、组织结构以及制度要素等多层面反映产业融合的全过程。基于此,本文参考唐晓华等唐晓华、姜博、马胜利:《基于ISCNFI分析框架的我国区域产业融合发展研究》,《商业研究》2015年第5期。做法,将产业融合视为产业发展过程中所呈现的多维度综合特性,基于投入信息化、流程低碳化、产出服务化、组织网络化、创新集成化以及融资多元化六个单项指标构建产业融合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进而借鉴王玲玲和方志耕王玲玲、方志耕:《分层构权灰色主成分评价模型及其应用》,《控制与决策》2018年第1期。采用的分层构权灰色主成分评价模型,对中国制造业产业融合指数进行测算。

3.调节变量:网络嵌入(NE)

现有关于网络嵌入的研究中,测量网络嵌入的普遍做法是将复杂网络中的中心性概念和结构洞概念引入社会网络嵌入理論中。原因在于网络中心性侧重于刻画网络节点对资源的掌控能力和节点间的紧密联系程度,结构洞系数则聚焦于网络联结和资源获取的异质性与多样性,两者准确全面的体现了网络嵌入的属性与特征。鉴于此,本文借鉴Burt和李德辉等李德辉、范黎波、杨震宁:《企业网络嵌入可以高枕无忧吗——基于中国上市制造业企业的考察》,《南开管理评论》2017年第1期。的做法,用中间中心性、点度中心性、紧密中心性和结构洞系数这四个指标分别测度“政—企”关系嵌入、“企—企”关系嵌入、网络中心性和网络异质性。

4.控制变量

为减小因遗漏变量而造成的估计偏差问题,本文参考既有文献做法,引入一组可能影响制造业创新绩效的控制变量,包括:①R&D经费投入(RD),选取制造业R&D投入经费占其总产值的比重作为衡量指标;②R&D人员(RDC),选取制造业各子行业R&D人员全时当量作为衡量指标;③产业规模(SIZE),选取制造业工业总产值与企业数量的比值作为衡量指标;④外商直接投资(FDI),借鉴徐宏毅等徐宏毅、黄岷江、李程等:《生产性服务业FDI生产率溢出效应的实证研究》,《管理评论》2016年第1期。对FDI知识溢出的衡量方法,选取制造业外商投资额与制造业当期总产出的比值作为衡量指标;⑤行业资产负债率(DAR),选取行业负债与资产总额的比值。此外,本文还对时间效应和行业效应进行了控制。

(三)数据与样本

基于数据的最大可得性,本文选取2005—2016年中国《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7)中制造业(C13~C43)的28个子行业(剔除C16烟草制品业、C42废弃资源综合利用业和C43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修理业)作为研究样本。所用数据主要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中国工业统计年鉴》、《中国科技统计年鉴》以及联合国UNcomtrade数据库。由于不同统计年鉴存在统计口径和产业分类差异,本文对部分数据进行了转换和替代等预处理。基于各变量采集的样本数据描述性统计结果见表1所示。

五、实证结果分析

(一)产业融合对制造业创新绩效的影响

为了检验产业融合与制造业创新绩效的关系,本文首先采用混合面板的OLS估计作为基准模型,考虑到可能存在的异方差情形,继而采用异方差与组内自相关均成立的聚类稳健的标准误。表2 第(1)列的回归结果显示,产业融合的回归系数为正,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显著,表明产业融合程度与创新效率显著正相关。由于制造业各子行业的特征存在差异,可能存在不随时间而变的遗漏变量,以及可能的时间效应,故而采用个体固定效应模型和双向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回归,结果也都支持产业融合对制造业创新绩效正相关的假设。其中,第(3)列结果显示产业融合的回归系数为正,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显著,表明产业融合程度与创新生产率同样显著正相关。尽管豪斯曼检验显示应采用固定效应,但作为对照,随机效应回归结果在第(4)列显示,与固定效应结果一致。多种回归模型一致显示,制造业的产业融合进程显著推动了创新绩效的提升,本文假说1得到验证。

(二)关系嵌入的调节作用

为了检验关系嵌入对产业融合与制造业创新绩效关系的调节效应,我们分别将关系嵌入的两种类型放入回归模型,分别检验“政—企”关系嵌入和“企—企”关系嵌入的调节效应。根据调节效应成立条件,调节变量与被解释变量的系数要显著。因而,我们同时检验了网络嵌入与制造业创新绩效的关系(见表3)。第(1)和(3)列结果显示,制造业创新绩效指标对网络嵌入平方的回归系数显著为负,表明网络嵌入与制造业创新绩效之间具有倒U型关系。这是因为,适当的网络嵌入性能够帮助企业获取和配置资源,提升创新资源整合效率,进而提升创新绩效水平,而当网络嵌入超过一定界限时,也可能导致企业创新资源挤占与浪费,陷入过度嵌入陷阱,最终损害创新绩效。因此,假说2得到支持。

进一步,表3中第(1)~(4)列的交互项lnIC*NE2显著为负,说明关系嵌入的两种类型都对产业融合与制造业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具有倒U型的调节作用。这说明制造业各子行业关系嵌入水平的提升,其对产业融合与创新绩效的调节效应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在适度范围内,“政—企”关系嵌入或“企—企”关系嵌入能够为企业带来丰富的政治资源和创新资源,并通过改善资源配置效率以提升产业融合对制造业创新绩效的促进作用。然而,当关系嵌入超过一定限度时,将会出现过度嵌入陷阱,此时“政—企”关系嵌入或“企—企”关系嵌入将会产生钝化效应,导致网络运行效率低下,风险水平增加,过多的维护成本也会挤占创新资源,对企业创新产生不利影响。因此,过度的关系嵌入会削弱产业融合对制造业创新绩效的影响。因此,本文假说3a与3b得到验证。

(三)结构嵌入的调节作用

为了检验结构嵌入对产业融合与制造业创新绩效关系的调节效应,我们分别将结构嵌入的两种类型放入回归模型。表3中第(5)~(8)列的交互项lnIC*NE2显著为负,说明结构嵌入的两种类型都对产业融合与制造业创新绩效关系具有倒U型的调节作用。当结构嵌入性较弱时,结构嵌入对产业融合与制造业创新绩效关系具有正向调节作用。这是因为,较强的网络中心性和网络异质性能够加快产业融合释放创新要素积累的边际效应和创新资源互补的边际效应,加速创新要素集聚效应的生成,进而提升创新多样化产出比率;而当结构嵌入性较强时,结构嵌入对产业融合与制造业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具有负向调节作用。这是因为,网络中心性和网络异质性过强可能会阻碍产业融合释放资源配置的边际效应和要素流动的边际效应,产生资源柔性与协调柔性之间的矛盾,由此降低要素流动效应的发挥,削弱了产业融合对创新绩效提升的正向作用。因此,过度结构嵌入会削弱产业融合对制造业创新绩效的影响。因此,本文假说4a与4b得到验证。

(四)稳健性检验

为确保估计结果的有效性,减小双向因果和变量测量偏差造成的内生性问题,本文采用工具变量法和更换变量测度方式进行稳健性检验。①双向因果关系讨论。为了克服产业融合与制造业创新绩效双向因果关系造成的内生性影响,本文选择一个产业外生性管制政策(regulatory policy)冲击来构造工具变量。②变量测量偏差。采用制造业创新产出的有效专利和创新效率的滞后一期替代创新效率指标,重新进行回归检验结果的稳健性。③行业异质性。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7),将制造业各子行业划分为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三类,以此考察本文结论对不同行业的影响是否一致。

检验结果如表4所示,第(1)列为采用工具变量估计的第一阶段结果,其中工具变量IV_policy的系数显著为正,满足工具变量相关性条件,第二阶段回归结果的lnIC系数显著为正,说明在控制了潜在内生性问题后,产业融合对制造业创新绩效的结论依然稳健。回归结果中第(3)列是用专利替换制造业创新绩效的回归结果,显示与被替换变量的结果一致,亦证明本文结论的稳健性。第(4)、(5)和(6)列考察了行业异质性特征,回归结果说明三类行业的系数是显著的,即使分为三类不同的子样本,本文的主要结论依然是稳健的。

六、研究结论与启示

本文以2005—2016年制造业28个子行业为研究样本,探究了产业融合和网络嵌入对中国制造业创新绩效的影响,以及网络嵌入对产业融合和制造业创新绩效的调节效应。研究发现:第一,产业融合对制造业创新绩效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当制造业创新绩效较低时,随着其产业融合程度的持续加深,制造业创新绩效会显著提升,这一结论十分稳健。第二,网络嵌入与制造业创新绩效之间具有倒U型关系,这是适度网络嵌入的业绩提升效应和过度网络嵌入的业绩损害效应共同作用的结果。第三,网络嵌入对产业融合和制造业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具有倒U型调节效应,其原因在于适度网络嵌入能够产生扩张效应,而过度网络嵌入则易造成钝化效应,导致不同的资源配置效率,以实现网络嵌入调节效应的传导作用。其中,适度的“政—企”关系嵌入和“企—企”关系嵌入有助于促进产业融合对制造业创新绩效的提升,但随着关系嵌入性的增强,这种提升效应将会被削弱。此外,一定强度的网络中心性和网络异质性也能够对产业融合和制造业创新绩效产生正向调节作用,但结构嵌入性过强将会降低产业融合对制造业创新绩效的促进作用。

由此,本文得出如下启示:

第一,產业融合是提升制造业创新绩效的重要途径,需要进一步加快制造业产业融合进程,加大产业融合对创新绩效的提升力度。现阶段中国制造业产业融合综合指数中投入信息化、产出服务化以及融资多元化发展较为均衡,但流程低碳化指数却相对较低,这也充分说明了制造业下一步的发展重点应当围绕降低碳排放和提升能源利用效率等方面展开,着力强化低碳化融合发展方向,努力破解资源约束瓶颈,切实提升产业融合层次,确保产业融合对创新绩效提升效应的充分发挥。

第二,强化关系网络建设,构建有效的网络治理机制,防范关系嵌入悖论风险。一方面,制造企业应积极合法的主动嵌入到地方政府关系网络中,与政府保持密切的互动关系,善于利用各项平台扩展企业影响力,同时政府也应当扮演积极角色,为企业构筑多种途径提供政治资源与政策支持。另一方面,制造企业应当积极参与新一轮全球产业分工,努力嵌入更高层级的生产关系网络中,避免信息冗余引致的投资趋同和追随模仿,通过嵌入外部高层级网络,促进优质信息的交换与共享,实现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升。

第三,加大對核心制造企业政策扶持力度,培育核心企业社会责任意识,建立多元化、多层次的复合型创新体系。鉴于中国国情,大型制造企业往往都是国有企业,政府应集中优势资源向龙头企业倾斜,引导其充分发挥成本弱增效应,进而加快产业创新资源更迭速度与频率,增强网络中心性对产业融合提升创新绩效的正向作用。与此同时,制造企业还应积极参与创新主体间的集聚发展,主动营造良好的信任氛围,维护企业间合作秩序,辐射带动相关配套企业发展,激发协同创新效应。

(责任编辑:晓 亮)

Abstract: Promoting the deep integration of Internet big data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nd the real economy is an important measure to achieve made in China 2025. Based on this, this paper systematically explains the influence of industrial convergence and network embedding on the innovation performance of manufacturing industry, and probes into the regulating effect of network embedding on the innovation performance of manufacturing industry. Adopts multi-layer weighted grey principal component evaluation model measure integration of manufacturing industry, the use of SBM undesirable model innovation performance measure manufacturing level, and then through the panel data model of industrial convergence and manufacturing innovation performance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network embedded test adjustment. The conclusion shows that the industrial integration has a significant promoting effect on the innovation performance of Chinese manufacturing industry. There is an inverted u-shaped relationship between network embedding and manufacturing innovation performance, which is attributed to the combination of performance improvement effect and performance damage effect caused by network embedding, Network embedding has an inverted u-shaped regulating effect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dustry convergence and manufacturing innovation performance, which is mainly realized through the expansion effect and passivation effect caused by network embedding.

Keywords: Industry Convergence;Network  Embeddedness;Manufacturing  Innovation

猜你喜欢
产业融合
美食旅游产业融合发展路径研究
美食旅游产业融合发展路径研究
地区弱势文化产业发展模式构建及路径选择
产业融合背景下文化旅游产业发展问题探讨
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融合研究
加快农业产业化经营步伐 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大数据时代广告产业融合发展的模式与机制分析
基于贸易转型背景下的大连服务贸易发展对策研究、
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路径选择
旅游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