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利军
摘要:诗歌内容当中蕴含着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为了能够小学阶段的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到诗歌的意蕴,作为教师,应当积极配合新课改的步伐,对目前的教学策略以及方式进行科学改良,改变教学观念,运用立体化教学策略来完善教学。在进行诗歌课堂活动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始终坚持素质教育的精神,让学生充分理解诗歌。本文将根据当前的诗歌课堂教学现状展开具体讨论,希望能够为一线教育工作者提供有效意见。
关键词:小学语文;诗歌赏析;课堂策略;立体化教学
一、引言
现代诗歌与传统诗歌存在的较大区别,教师需要统筹教学方案,帮助学生实现文学视野的开拓。语文诗歌课堂旨在为了全面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以及做好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接续。运用立体化教学策略的过程中,教师能够帮助学生针对目前的诗歌体系进行全方位的梳理,所以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就要运用过往的教学经验来提升立体化教学策略的应用度。
二、小学语文诗歌课堂开展立体化教学的现状
基本上,在目前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大部分教师对学生在诗歌内容上的掌握都局限于死记硬背,并没有要求学生对社会内涵进行深人地了解,大部分的学生也只是能够背诵诗歌,却对诗歌中的内涵知之甚少,所以,在诗歌教学方面的教学效果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教师普遍都会在进行诗歌教学的过程中,对诗歌当中的字句进行逐个分析,重点讲解字词的含义,却没有帮助学生理解诗歌之间的具体联系。实际上在我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即使是面对同一个意象,也会被表达出不同的感情,诗人所采用的手法也各有不同。在缺乏对作品的了解与对比的情况之下,学生也就难以对此形成系统的认识。但是教师也要注意,在教学过程中产生过量的输出,也会有负面的影响,小学阶段学生的认知范围与理解能力都是有限的,超纲的内容过多反而会让他们产生疑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果不注重对学生进行兴趣的启发,也不能够让学生体会到诗歌的魅力。
三、立体化教学策略
(一)创设情境
对于教学情境的塑造,语文教师应当充分地引起重视,因为小学阶段的学生,在思维上主要以形象思维为主。所以从这一点出发,教师可以先创立起情境,让学生融入到古诗的氛围当中。例如,在《送元二使安西》中的“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在作者描绘的春色之中,教师可以运用细致的江南水乡画作来激发学生对于诗歌意境的想象,从而增强学生对学习诗歌方面的热情,让学生能够轻松的融入到诗人的思想世界當中。学生在这个年纪,会更加喜欢具体的事物,在领悟意境上也存在局限,所以教师一定要能够尽可能完整地将诗词的意味传达到学生的心中。
进行诗歌教学的过程中,也要注重与生活之间的联系。例如,教师在上课时可以引入岑桑写作的一篇文章《画杨桃》,在文章中,作者在画杨桃之前,从各个角度看杨桃头尾上来看,是一个五角星形状的水果,从侧面上来看却又不是,然后提问学生与此相关的诗句。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多层次思考,苏轼所写的《题林西壁》中,“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一整段诗句与《画杨桃》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实际上都是从不同的角度来看,学生就会看到不同的事物,也可以对生活中的其他现象再展开思考,在学生积极踊跃的回答过程中,对诗篇的记忆也会更加深刻
(二)点面结合
立体化教学策略主要就是一种以点带面、点面结合的教学方式来促进学生对于诗歌学习兴趣与热情,通过构建起综合性的知识体系,来让学生对诗歌文化喜闻乐见。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下,教师对于课本的讲述,总是更为重视诗歌中字词的意义,通过讲读的结合来提升学生对于诗歌的认识。在立体化教学策略落实下,教师则要学会运用解构的思维来帮助学生对诗歌产生理解与联想。也就是说,一首诗歌可以关联到其他的诗歌,教师要将彼此之间的共性与关联点展现出来,让学生对诗歌体系有更为深入的认识。例如,《渔歌子》当中的“桃花流水鳜鱼肥”和“斜风细雨不须归”,其描写水的景象,与《望洞庭》中的“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之间有着怎样的区别,在学生眼中会对两个作者所描写的水分别产生什么样的印象,这些都是可以进行深入探讨的。
(三)师生互动
可以尝试着改变教室内的布局,让学生和教师之间产生更多互动的机会,将学生分为多个互动小组,在教学过程中,确保组与组、小组内部,小组与老师之间都能够实现良好的沟通交流。减少之前因为教师绝对的主导地位而在课堂上所造成的压迫感,对课堂教学结构进行有效的优化,营造出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互帮互助共同进步的良好氛围。教师在与学生交流的过程中更加了解学生,而学生也从教师所表达的一切当中体味诗歌的美好。
(四)展开活动
小学阶段的学生思维在与成人之间存在的许多区别,季羡林老先生曾强调过,要将儿童作为自己终生的老师。教师通过诗歌活动的开展,在与学生实现思维上的交流碰撞之后,既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同样也让学生在交流与共情能力得到综合提升。
教师要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够享受到实践学习的机会,例如,在学习与春天相关的诗词歌赋内容时,就可以将多种具有代表性的春天景物作为标志性词汇,要求学生找到相符的诗词,并在课堂上进行分享,在这些相同意象的诗词之间,是否存在一定的联系,如果现场达到了充分热烈的氛围时,再展开诗歌赏析比赛,让学生之间产生竞争与合作意识,对诗歌展开更为深入的探索,从而贯彻落实立体化教学策略的内容。在比赛结束后,给予学生适当的鼓励与奖励,对其形成正向刺激,让学生能够地对诗词产生了解的欲望,从而在探究学习的过程中,不断的搜寻新的学习途径。
四、结束语
随着现代教育的深入推进,广大教师逐渐意识到传统教学的不足,重视教学模式的丰富与创新,运用一体化教学策略来丰富教学的层次性。立体化教学策略在语文诗歌课堂当中的实践有助于提升教学的综合质量,需要所有相关的教育工作者共同推进,在实践的过程中,教师应当积极进取,重视探索与创新,努力开拓出一条能够逐步成长与发展的小学诗歌教学发展路径。
参考文献
[1]崔超,闫丽.论在小学语文诗歌课堂开展立体化教学策略[J].学周刊,2019(17):78.
[2]方琪.立体化策略在小学语文诗歌课堂教学的开展[J].文学教育(下),2018(12):106-107.
[3]胡永兰.立体化教学,让诗歌“活”起来[J].文教资料,2015(32):46-47.
[4]吴迪.小学语文诗歌“立体化”教学策略研究[D].聊城大学,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