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绘本的叙事要点,促进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

2020-07-14 16:54马建萍
中国教育科学 2020年2期
关键词:绘本法治道德

马建萍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是儿童学习的读本,对于教师来说,在实际教学中,充分运用孩子喜欢的绘本进行教学,从儿童立场出发,抓住绘本故事的内容要点,把绘本运用在教学实践中,通过看画面、讲故事等多种手段,能够将道德与法治课生动形象地展示到学生眼前,这样更加有助于对教材内容的理解。明确其与本课教材主题的关系,就能更好地帮助孩子理解教材,从而为“用好”教材奠定基础。

一、运用绘本导入,激发学生兴趣。

一年级下册第1课《我们爱整洁》用故事“皮皮的故事”叙事,以童话的方式说明不讲卫生、不爱整洁的孩子不受欢迎。这其中也蕴含着“整洁不只是个人卫生问题,也是人们在社会交往时的一种礼貌”的道理。

本节课教材一开始就出现绘本《小强的暑假快乐吗》,教师可以抓住这个特色,从绘本入手,让学生先看看绘本上小强的暑假是怎样的,再分享自己的假期是如何过的,让孩子知道父母不能陪伴也是为了生活,自己可以制定一个合理的暑假计划,有目的、有计划地去过每一天,也能过出一个精彩的假期。

运用好绘本导入方式,不仅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恰巧符合自己的状态,一针见血地揭示了主题,突破了重点,让孩子们感受到书上居然写的和我们的实际生活是一样的,多么的有趣,从而达到其他教学手段难以达到的效果。

二、立足繪本教材,助力教学目标达成

在《道德与法制》课堂上以绘本叙事辅助教学,要注意选择一定是围绕某一教学主题,它往往是对教材正文的延伸和拓展。其设计形式或是一组生活场景,或是一个童话故事,或是相互独立却主题明确的一组材料。不同的形式自然具有不同的目标指向,明确运用绘本的设计指向,我们才能确定具体的使用策略,使其更好地服务于本课的教学目标。

1.绘本对教材进行补充或拓展,丰富儿童的认知。

低年级儿童处在形象思维阶段,对于自己、他人、自然与社会的认知建立在感性基础上,而且存在不同的个体差异。教材呈现是遵循大多数儿童的一般规律,绘本故事引入则可以在“一般”的基础上进一步补充或拓展,丰富儿童的认知。

《小老鼠忙碌的一天》这本书里写了两只老鼠。大老鼠始终都在忙个不停:忙着翻土,忙着除草,忙着推车倒垃圾,忙着搬草莓,以至于“热得实在受不了,头也疼得嗡嗡作响”。而小老鼠呢,似乎始终都在淘气:悠闲地荡秋千,躺在车里望着天空发呆,采花穿成串,跑来跑去地找羽毛,完全置大老鼠的辛苦劳累于不顾。一直到他突然冲进花园,拿出了那顶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帽子,我们才明白:原来,小老鼠也始终在为实现自己的梦想忙个不停。小老鼠为什么要做一顶帽子呢?老师及时点拨:我们的生活中也有小老鼠的爱吧,说说你用什么特别的方式让她知道你是爱她的?爱是一种惊喜,用我们特别的方式送出自己的关爱吧,那么我们的生活就会像梦一样的美丽起来,让我们爱的梦想行动起来,今天回去别忘了给自己的妈妈和自己身边的朋友送去我们的关爱。

2.通过绘本故事讲解,深化儿童的情感。

关于孩子的礼貌,礼仪问题令很多老师不知道该如何教育,讲大道理孩子不一定能听懂,等到能听懂的年级说不定孩子又没有耐心听了,那么不妨在孩子心理成长期的时候给他看一些有趣的绘本,让他们能够直接在有趣的图画书中学会基本的礼貌!

绘本《你别想让河马走开》中,“如果河马不想走开,你别想让河马走开,这点千真万确!”那么,丛林里的动物们该怎样让这里懒洋洋的河马从桥上移开呢?狮子、猴子还有疣猪,他们试着命令河马走开,把河马推开,甚至把河马弹开,结果却都失败了。只有一只小老鼠找到了能让河马走开的好办法!

读这个故事,让孩子们明白,礼貌待人,将让他们拥有更大的力量。为处在性格形成关键期的孩子准备一份心理自助礼物。

《我和我的家》等课题,本身就具有很强的情感性。绘本《我和弟弟》讲述了一个双胞胎家庭中兄弟相伴成长的故事,兄弟俩穿一样的衣服,“一起玩”“一起做事”“一起畅享未来”“一起去航海”,形影不离,亲密无间的手足之情跃然图上。随着二胎政策的实行,班级部分孩子是独生子女,同时,有兄弟姐妹的孩子也在增多。教师可以根据班级学生实际,将这一微绘本作为正文的补充,让孩子们学会从和家人一起玩耍、吃饭、聊天等生活细节中体味亲情。

3、以绘本故事指导学生的道德行为

统编《道德与法治》将“向生活学习”作为重要的道德学习方式,向过去的生活学习,意味着服务于当下问题的解决,服务于当下学生的道德困惑,服务于对更美好的未来的憧憬。道德与法治教育最终要引领学生的道德行为,让儿童过更美好的道德生活。

绘本《汤姆走丢了》的故事中,汤姆在商场找不到妈妈时,我让学生说说这时汤姆该怎么办。学生能联系实际生活七嘴八舌,接着我提议:我们一起来摆一个小商场,玩汤姆走丢了的游戏好不好?孩子们一下子高兴起来,利用书柜当小货架,一个超市场景出现了:钱同学扮演着小汤姆焦急地在哭着找妈妈,小黄同学则成了商场里的营业员阿姨,当小钱同学哭着往外走时,孩子们七嘴八舌地讨论开了:“不能一个人走。”“妈妈不在外面,找保安。”“就站在那里等,别动。”……孩子们不停地讨论着,仿佛自己就是故事的主人公,置身故事情境,和汤姆一起焦急着,等待着。此时,我已经无需特别讲解,对于故事的情节、人物的情感,孩子们已经在游戏中不知不觉地进行了体悟。

道德的起源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人具有移情能力,当一个人能够设身处地为对方着想时,所谓将心比心,这就是道德感的出现。但想象力远不只是移情能力。更重要的是,在阅读绘本或故事书的时候孩子会凭借想象力构造了一个虚拟的世界,就像过家家,这就是游戏境界。在游戏世界里,动物、儿童天生都具有游戏能力,小狗们相互嬉闹;小猫会乐此不疲地追逐线团等。

在游戏境界里孩子会遵守一定的规则和秩序,在《艾玛的想象》里所述的那样,当奶奶扮演兔子时,爱玛不能容忍奶奶的慢跑,她要的就是假戏真做,“兔子后腿长,要高高抬起,往前跳!”爱玛在游戏中充分展现的想象力,正是儿童游戏的共性。

值得一提的是,在游戏中,儿童还凭借想象力创造不同的形象,比他平常所知道的更美、更崇高或更危险。因此在爱玛的游戏中,结尾之际,坏女巫必定要被警察抓去坐牢才罢休。同时游戏的过程还伴有对立双方的公平竞争及其对荣誉的追求。在演龟兔赛跑时,奶奶腿脚不便,主动要求承包乌龟角色,但爱玛不干,“凭什么总是你赢?”于是在公正的名义下,双方轮流坐庄。这就是游戏里的秩序和文明。

当然,许多绘本故事往往是几个维度的交叉融合。比如,绘本《团圆》讲述了一个农村儿童的新年故事。其中暗含了新年的传统习俗,如回家团聚,除夕夜包饺子,穿新衣服,正月里走亲访友,给长辈拜年等;此外,还透露着浓浓的亲情,有孩子盼望父亲回家的急切心情,和家人团聚的快乐,亲人间相互祝福的喜悦,父亲离家时的离别愁绪等。

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理解微绘本的内容要点和目标指向,立足学情准确制定并及时调整教学目标,才能激活微绘本的教学价值。

《周末巧安排》讲述了周末去书店的经历。紧接着,让孩子们畅谈自己的周末是如何过的。然后就出示了《小寶,不可以》的绘本,取材就是我们的实际生活。通过阅读,让孩子们知道日常生活中父母所反对的很多行为,这些行为正是大家喜欢交流和反思的话题。比如:周末我睡个懒觉;周末作业我晚点做……“早起?晚起?”和“先做?后做”,都是孩子们平时的表现,引导孩子们说说周末该如何做到这些。在绘本的每一个场景中,都出现了“不可以”,其实是一种隐形的来自家长的命令或者提醒,引导孩子一分为二的看待问题,如果有事先有约定,自己却有了懈怠之意不想坚持学习了,“不可以”这样的提醒和制止是有必要的。如果是家长强势让孩子“不可以”,作为孩子也要正确的和家长沟通自己的想法,把自己内心的真实感受说出来,有时也会有不一样的效果。

绘本《小宝,不可以》就是对正文的一个诠释,虽然文字少,但是充满着大道理,我们老师要用好绘本,不是机械的出示一张张图片,可以让孩子描述上面画了些什么,仅有的文字和画面有机的结合,想办法将图片串成小故事。在生动有趣的小故事中,引导孩子观察图片,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大胆想象、表达绘本故事。

三、寻找绘本故事,丰富教学内容

新编的《道德与法治》课本中已经有很多的绘本,用好教材的绘本也能上出精彩的课堂。作为教师可以在用好教材的基础上,围绕该主题,我们也可以补充一些相关内容的绘本,充实文本内容,让学生触类旁通,从而强化印象、加深体会。

《我妈妈》对儿童来说是一种情感催生宣泄系统的绘本,我们知道独生子女政策带来的最大问题就是,孩子是世界的中心,是每个家庭的中心,他从小习惯于由别人为他考虑,至于怎么去爱别人?去关心别人,缺少培养的机会。

我妈妈是这样一个形象,既不美丽也不优雅,但是却是孩子心中最可爱的妈妈,这是我妈妈,她真的很棒,我妈妈是个手艺特别好的厨师,也是个很会杂耍的特技演员,她不但是个神奇的画家,还是世界上最强壮的女人,我妈妈是一个有魔法的园丁,她是一个好心的仙子,我难过的时候,他总是把我变得很开心,她的歌声像天使一样甜美,吼起来像狮子一样凶猛,我妈妈像蝴蝶一样美丽,还像沙发一样舒适,她像猫一样温柔......不管我妈妈是个舞蹈家,还是个航天员,是个电影明星,还是个大老板,她永远是我妈,我妈是个超人,妈妈常常常常逗得哈哈哈大笑,我爱她,而且你知道吗?她也爱我,永远爱我。

这是一个很简单的问题,但是课堂上,我把这个故事讲完,所有的孩子都会以最神圣的态度说出来“这个绘本我喜欢!”

有些绘本与所学主题活动的题旨是不谋而合的,属相同或类似的道理,因此可用来作辅助性的材料,将绘本资源的价值充分利用,课内课外里应外合,不但教学目标轻松达成,而且能使孩子们从故事中汲取了丰厚的精神力量。

四、阅读绘本故事,引领生活实践

绘本作为一种新的阅读补充形式,具有内在独立价值和教学意义,是解决小学低年级阅读问题的途径之一。绘本中蕴含着很多的哲理,也成为老师们上课的抓手,恰当的运用也能成为课堂中的亮点。对于一节道德与法治课来说,课堂上能使孩子们的心灵受到了触动或震撼,将道理真正转化为孩子们的道德认识,并引发道德之行。但是,再完美的课也只局限在课堂中,课堂还是局限在有限的时间中,道德与法治的根本落脚点在实际生活中,教师讲到七分,还留下三分“韵”。所以教师需要适当拓展绘本故事,通过课后延伸的方式来对学生的思想行为进行教育。

当然,上好道德与法治课不是绘本故事会,也不是绘本串烧,绘本在课堂教学中只能起一个辅助作用,我们在操作的过程中,一定要根据所选的主题特点来选择适当的绘本,适时适量的运用,切忌喧宾夺主,本末倒置。只有这样,绘本才能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发挥出令人意想不到的效果,增强课堂的知识性、生动性和趣味性,最终让道德与法治课不是一门空洞的说教,一定要发挥到平时的道德言行中,促进学生塑造一个健全的人格。

(作者单位:新疆昌吉市第一小学)

猜你喜欢
绘本法治道德
走实“1+6法治同行”党建之路
法治护航杭州亚运会、亚残运会
绘本
绘本
绘本
跟踪导练(五)(2)
新时代道德与法治教师法治素养的培育
“一例多境”培育初中生法治意识
道德
道德认同感提高≠道德包容度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