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翠凤
摘要:教育作为社会生活的组成部分,又受到社会环境的密切影响。而性别作为社会学研究的基点,为教育教学研究提供了一个关键点。性别教育的一个最主要问题就是性别平等教育。性别平等教育的理论涵义仍有质疑和误解。在我们的小学教育实践中也存在着显性或隐性的性别不平等现象。本文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作为理论支撑,教师从课堂实践中通过对人生观、价值观等方面进行潜移默化的引导教育,理解课程等思想理论解释性别平等教育的合理性和必要性;第二部分将从师生关系的友好入手,发挥主题和谐、平等的关系;第三部分建立性别平等课堂,建立平等合理的科学性评价机制,运用合适的教学方法及有效实施异性互助小组,实现高效的课堂教学效果。
关键词:性别平等教育;课堂教育
性别平等教育从“娃娃抓起”很重要。从小学就开始将性别平等意识深埋于学生的幼小心灵,在他们养成科学的“三观”阶段,学会尊重异性,这对他们长大成人后处理婚恋家庭乃至社会关系方面都将会起到积极的意义。在实际的小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可能会偏向于生理卫生教育、性教育等方面的内容,从而忽略了男女平等教育的本质。因此,在小学课堂教学中,要重视内容的丰富性、形式的灵活性、教育的有效性等,让孩子们真正把性别平等观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一、要强化小学教师的性别平等意识
将性别意识教育融入小学课堂教学中,小学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播者和参与者,也是性别平等意识教育的主要引导人。教师是知识文化的传授者,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健全人格形成的影响者,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还要教会立足社会的能力、懂得做人的道理等等,教师就是学生的榜样,每天在学校接触时间最长,教师在行为、人生观、价值观等方面在课堂教学过程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尤其是小学教师的性别平等意识对小学生性别平等观念的形成、行为的发展有着莫大的影响。比如,可以通过在职继续教育开设与性别平等教育相关的课程,让教师能够系统地学习性别平等教育理论。小学教师本身要有科学的性别平等意识,才能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发掘出学科教材里内涵丰富的性别平等内涵,对现实生活中存在的性别歧视和不公正行为进行分析和批判,及时纠正所偏颇性别观念,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性别平等意识,才能更好地实现平等的教育。
二、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在小学生心目中树立良师益友的良好形象,不能让教师成为家长性质的模仿,传统的师生关系有着类似于家庭中的父母与子女的权力关系结构,老师和家长一样,既有教育和批评学生的权利,也有保护学生的义务,而学生被要求像对待自己父母一样,必须完全尊敬和服从老师的意志,不能违背老师的意愿,无差别的对待老师和家长,老师的话都成了绝对的权威。而女老师的慈祥可亲在学生心目中会对应家庭中的妈妈角色,男老师的威严可畏对应爸爸角色,这也就在学生心中初步建立了男女性别差异的想法,男女老师对待不同性别学生的方式,好像都在告诉学生,性别是有区别的。所以,只有建立一种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才能真正保证学生的主体地位,才可能在课堂教学中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性别平等教育。因为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处于什么位置,其主体性发挥得如何,取决于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所表现出来的、处理师生关系的态度。教师应该是师长,传授知识,做好榜样;应该是朋友,在学生遇到困难时,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应该是参谋,指导学生如何做一个健康的人。
三、要建立性别平等课堂
在小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性别差异是确实存在的。性别差异所存在的问题是需要小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寻找有效的方法来弥补的,在小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将学科教学跟游戏教学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在性别差异上建立公平合理的科学性评价机制,帮助学生学習更加轻松,同时根据男女学生的性别差异,寻找合适的教学方法,降低学生的学习不平等性,从而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发展,更加有利于小学的学科教学。
首先,应明确学科教学目标。课本是固定的,如果能够整体了解教材,并能够深入的挖掘教材,可以找到很多关于性别平等教育的议题,更有利于老师创设形式新颖的课堂教学情境。
其次,科学引导课堂互动。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在对男女学生的要求、目标上,要克服传统的性别平等偏见。如在小学数学、小学科学的课堂教学中,多鼓励女生参与到课堂互动中来,培养学科学习兴趣;同理,在语文、英语、美术、音乐等学科的课堂教学中,引导男生更加主动的展示自己。必须克服因学生性别不同,造成学习任务分派不同的现象,在课堂互动上要特别注意学生性别平等意识的灌输。
第三,建立异性互助小组。教师要考虑到不同性别学生表现的差异性,针对男生空间思维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动手体验需求强和女生知识记忆、规范表述、语言表达强等各自优点,充分利用学生资源,由于学生之间的生活经历和心理特点相似,采用学生互助辅导的方式可能更容易被学生接受,而且还可以实现优势互补的效果。另外他们为了在异性面前树立自己良好的形象,在一定程度上他们会更加努力学习,以缩短他们在学科成绩上的差距。
总之,小学性别平等教育进课堂就是要创建一个平等、和谐、开放、活动的课堂教学环境,这也是课堂教学中渗透性别平等教育非常重要的一环,要鼓励学生尊重差异,发展自我,彰显个性发展,并且以平等的心态和别人互动,在学科课堂教学中实现性别平等教育的有机融合。
参考文献:
[1]4~8岁儿童特质推理中的性别刻板效应[J]. 闫秀梅,王美芳,杨玉玲.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19(03)
[2]中国的性别与教育研究:现状、趋势及政策含义[J]. 王雅韵.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 20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