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如春
【摘要】低年级小学生处于学习的启蒙阶段,体育的学习也同样是开端——而在这个体育开头的教育活动中,最重要的,也是最核心的教育任务,就是引导学生喜欢体育运动、建立主动参与体育活动的意识。这个任务,在这个阶段比教学生运动技巧更重要。
【关键词】低年级 主动体育 意识 培养
【中图分类号】G62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15-0208-02
对体育运动的价值认同和兴趣是学生们学好体育、锻炼好身体的前提条件,特别是新课程改革之后,提出了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教育目标,对学生进行体育意识的培养就更值得我们体育教师去认真落实。对低年级小学生来说,他们自律性差、学习价值观还没有形成,再加上一些意志品质弱的问题,使他们在体育课堂上表现出懒散、无序,态度不积极等现象——在这个体育素养的启蒙阶段,笔者认为,对学生进行主动体育意识的培养要比向他们传授体育技能要重要且急迫得多。解决了学生的意识问题,其他体育教学活动其实都是很容易组织推进的。
那么,怎样来培养低年级小学生的主动体育意识呢?下面,谈自己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设计有趣的内容
体育运动的基本内容,其实无非就是跑、跳、投这三个运动内容。而越是基础的体育运动,我们发现其运动的趣味性越低、训练的形式越枯燥——我们看到,一些专业的田径运动员,就是每天不断地重复奔跑、跳跃、投掷,非常的枯燥,需要极强的意志品质。而低年级小学生显然是没有这种品质的。那怎么办呢?教师可以将这些基本的运动内容进行趣味性处理,使运动的过程变得活跃、有生机。
比如,我们要训练学生奔跑,不是让他们围着操场一圈圈跑,而是给他们设置一些障碍,比如圈子、垫子等,让他们进行障碍跑——如果再加上一个警察抓小偷的情境,学生们肯定是特别乐于参与的。再比如,对学生进行投掷能力的训练,不是让他们站成一排反复地投沙包,而是在适当的距离上(低年级3到5米的距离是比较合适的)放几个字纸篓,让学生比赛,看谁投得准——同样是训练学生的投掷能力,比起单调的训练来说,这种内容上的调整使学生们乐此不疲。
二、注意要保护心理
体育运动往往会伴随着竞争,又需要一定的意志品质。低年级小学生的好胜心理比较强,他们参与任何學习活动都有个争胜的愿望——而由于学生的身体发育情况并不均衡,一些学生可能在体育活动中很少能体验到胜利的感觉。这样一来,体育素养好的学生越来越喜欢体育活动,而身体条件不太好的学生则会越来越对体育失去兴趣——而这个群体,正是我们体育教学的重点照顾对象。同样的,低年级小学生的心理素质不高,他们参与体育主要是玩的心态,如果一旦需要付出体力、汗水才能完成训练,他们往往会体现出退缩、畏惧的情感——对这一部分学生,体育教师需要特别关照他们的心理需求,给他们提供、创造获得胜利的机会,并在评价的时候,多使用鼓励、表扬,使他们体验到体育的快乐、建立信心。
比如,在组织学生进行一些比赛活动的时候,注意按学生的体育素养水平进行均衡分组,把跑得快的和跑得慢的平均分布到各组。这样,在比赛中,大多学生都有机会体验到获胜的快乐;再比如,一些跑跳能力弱的学生,往往身体比较“壮”,我们可以利用他们力量大的特点,有意设计一些呈现他们优势的体育活动。比如拔河、投掷、负重等运动——让这些孩子有机会展示自己的体育特长。经过一段时间成功、胜利的体验之后,这些学生往往能够将对某个项目的兴趣迁移到整个体育活动上,从而建立主动体育的意识。
三、营造锻炼的氛围
低年级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喜欢“热闹”一些,或者是有一定的情感因素。而体育运动因为大多是户外活动,所以在形态上主要是“形”的热闹,操场上蹦蹦跳跳的,形态上很活跃,但缺少一些情感特征。这样,他们的体育参与热情很容易变得低落,而失去动机。基于这个问题,我们在体育教学中,可以有意在构建锻炼氛围上下一些工夫。
比如,我们可以把音乐引入课堂。如在带领学生进行队列训练的时候,为了避免学生产生枯燥无趣的心理,我们可以给学生播放运动员进行曲,让孩子们踏着音乐的节拍进行队列训练,既利于学生把握行进的节奏,又使训练过程变得充满生机。
再如,我们对学生进行平衡能力的训练,给学生构建一个“小动物收粮食”的情境:秋天到了,森林里的水果都成熟了,大象伯伯组织大家把这些水果运回家储藏起来。这个过程中,大家需要把“水果(气球)”运过小河(横杆)、小独木桥(低平衡木)、山洞(钻圈)——在这个情境中,学生们玩得不亦乐乎。
综上所述,对低年级的体育教学来说,培养学生的主动体育意识比传授体育技能更迫切一些,是体育教育的奠基工作,需要教师尽快落实。根据低年级小学生的心智特征,我们可以注意将教学的内容趣味化处理,注意保护学生的锻炼自信,积极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运动氛围——这些,都是培养小学生主动体育意识的有效策略。
参考文献:
[1]文小飞.小学体育教学激发学生兴趣之我见[J]. 东方教育,2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