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仁塔娜
摘要:基于对艺术院校“课程思政”建设中存在问题及对策的研究,首先要明确艺术院校“课程思政”建设中的主要问题,然后与其中内容相结合,对处理艺术院校“课程思政”建设中问题的策略进行分析。得出教育工作者需从细节中建设“课程思政”、确保教学效果考核评价的合理性以及促进教学方法的不断创新这三点对策,同时本文还在此基础上对艺术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的创新发展进行了简要探讨,希望能够为有关人士提供帮助。
关键词:艺术院校;课程思政
中图分类号:J12;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20)06-0225-01
一、引言
随着新课程理念在我国教育领域的不断深入,“课程思政”也逐渐进入艺术院校的视野,多数艺术院校的教育目标已不只局限于成绩,更希望能够达成“立德树人”的目的,在有机融合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基础上形成协同效应。另外,现如今多数艺术院校在建设“课程思政”的过程中,也均明确办学特色的重要性,在教学中贯彻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的同时,构建具备自身特色的思政教育大格局。
二、艺术院校“课程思政”建设中的主要问题
(一)对课程思政建设的了解不足
站在我国艺术院校教育理念发展的角度上来看,“课程思政”概念出现并应用的时间并不长,在仍处于探索与尝试阶段的现如今,还有部分艺术院校对课程育人理念的重视程度远远不足,一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并未明确价值观教育对于专业知识的重要意义,这对价值观教育及专业知识传授间的联系是非常不利的。实际上,我们可以将导致上述问题的原因分成两方而,首先是院校内专业课教师思想政治教育观念不强,在教育思维未及时更新的情况下,德育意识也难以融入到教学中;其次,部分教师受到教学与科研任务繁重的影響,能投入到研究德育元素中的时间与精力并不多,难以确保思政课与专业课长效且协同的发展。
(二)评价体系的系统性较差
考核评价体系的系统性较差,也是导致部分艺术院校“课程思政”建设受阻的主要原因。首先,考核评价标准与评价方法都不够统一与规范,部分专业甚至并未设立考核评价机制,进而致使“课程思政”建设没有明确的目标,教学效果自然也难以提升。其次,考核管理工作也不够严格细致,在监督力度相对较小的情况下,考核过程能明显观察到漏洞。如此一来,教师很难接收到来自于学生的反馈,对“课程思政”育人效果的消极影响不容忽视①。
三、处理艺术院校“课程思政”建设中问题的策略
(一)从细节中建设“课程思政”
艺术院校若想确保“课程思政”建设的全而性,与自身发展特色及艺术专业特征相结合非常关键,教师需在专业课教学过程中不断发掘并融入德育元素,选择新时期学生感兴趣的方法展开教育教学工作。首先,教师可以将红色艺术作品作为基点进行德育教育,通过对作品创作历史背景、涵义以及对以往现今重大影响等因素的系统分析,深刻挖掘其中的德育元素,使艺术生能够在欣赏作品的同时,潜移默化的接受思想政治教育②。
其次,在艺术院校专业课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采取音乐、舞蹈、戏剧、美术、影视等多种形式进行德育教育,在将教学放在思想政治教育高度的基础上,生动、形象的向学生展示传统文化、爱国主义以及时代精神等,经实践证明,如此能使学生德育教育的接受过程更加全而且直观。
四、艺术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的创新发展
第一,艺术院校在“课程思政”建设中的思想认识必须强化,帮助思政课与专业课教师树立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的紧迫意识,再在此基础上加强师资建设,重视师德师风教育。与此同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融合渗透也不可忽略,结合十九大精神及习近平总书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系列讲话精神。
第二,总体设计的科学合理需得到保证。艺术学院需根据新时期社会发展特点,创建科学完善的大学生思政教育师资体系,同时通过对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应用,为思政课与专业课教师、辅导员以及教辅人员提供定期分享交流的平台。另外,艺术院校也应定期组织专业教师与辅导员展开交流活动,营造共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良好氛围。
第三,相关制度与教学模式等,需确保落实的严格性与全而性,这是相关人员进行课程思政教育研究的重要基础,也是探索思政课程创新举措的必要途径。艺术院校可以定期展开校内外培训交流,也可以向学生发放调查问卷,在树立典型后再逐步推开。
五、结语
综上所述,新时期下的“课程思政”建设对艺术院校来讲意义非凡,同时受到教育特色与人才培养模式的影响,艺术院校在推进“课程思政”的过程中,也必然会存在一定程度的特殊性。教育工作者只有结合实际情况,不断查找问题并制定合理有效的解决策略,才能探索出更适合艺术院校“课程思政”建设发展的模式,进而确保教学的高效性与针对性,为社会输送更多高质量的人才。
注释:
①马欣,“课程思政”与艺术院校公共教育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新疆艺术学院学报,2019(04):107-110.
②郭瑶月.思政课程与艺术形式融合机制的探索研究[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9(06):185-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