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振楩
【摘要】 目的:分析针灸联合康复疗法在老年脑血管意外后遗症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笔者所在医院于2018年10月-2019年7月收治的107例老年脑血管意外后遗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52例)和联合组(5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联合组给予针灸联合康复疗法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联合组治疗3个月后神经功能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治疗3个月后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联合康复疗法用于老年脑血管意外后遗症的治疗,可改善其神经功能及生活质量。
【关键词】 针灸 康复疗法 老年脑血管意外后遗症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therapeutic effect of acupuncture combined with rehabilitation therapy on sequelae of cerebrovascular accident in the elderly. Method: A total of 107 elderly patients with cerebrovascular accident sequelae admit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October 2018 to July 2019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s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control group (52 cases) and the combined group (55 cases).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routine treatment and the combined group received acupuncture combined with rehabilitation therapy. The therapeutic effect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 After 3 months of treatment, the neurological function of the combined group was bett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After 3 months of treatment, the quality of life of the combined group was bett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 total satisfaction of the combined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 Acupuncture combined with rehabilitation therapy can improve the neurological function and quality of life in the treatment of sequelae of cerebrovascular accident in the elderly.
近年来,随着老年脑血管意外发病率的持续升高,老年脑血管意外患者的预后状况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关注[1]。发病后,老年脑血管意外患者容易受治疗不及时、病情危重等因素影响,而产生语言功能障碍、运动功能障碍、吞咽功能障碍等后遗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2]。针灸作为经典中医技术,其可借助针刺穴位产生的刺激,发挥良好的治疗作用[3]。而康复疗法则可参照患者的功能障碍类型,制定系统性的康复方案,以促进患者的康复。为确定针灸联合康复疗法的价值,本研究主要针对107例老年脑血管意外后遗症患者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笔者所在医院于2018年10月-2019年7月收治的107例老年脑血管意外后遗症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符合脑血管意外后遗症诊断标准。排除标准:(1)伴其他严重脑部疾病;(2)精神障碍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52例)和联合组(55例)。对照组男29例,女23例;平均年龄(69.6±8.4)岁。联合组男31例,女24例;平均年龄(69.9±8.6)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患者及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参照老年患者的原发病,给予患者降压、抗血小板聚集、降血脂、营养神经及血糖控制等治疗。持续治疗3个月。
联合组实施针灸联合康复疗法干预:(1)针灸治疗。头针针灸:根据患者的后遗症障碍表现选择头部感觉区或语言区等。针灸方法选用提插捻转法,连接电针后,借助连续波刺激,纠正其功能障碍。头针留针时间为0.5 h,1次/d。体针取穴:足三里、尺泽、合谷、极泉、天柱等。以泻法实施针灸治疗,得气后,每穴留针0.5 h。1次/d。(2)康复疗法。参照患者的功能障碍表现,制定系统性的康复方案。①吞咽功能康复。唇部训练:指导伴吞咽功能障碍患者快速进行发音训练,即重复发出“一屋”声,3次/d,5~10 min/次;舌训练:指导患者按照舌尖伸向左侧唇角、右侧唇角、舔唇一圈的顺序,进行舌训练。1~2次/d,10 min/次。腭咽闭合训练:为伴吞咽功能障碍患者提供一根一端封闭的吸管,嘱患者含住吸管作吸吮动作,1~2次/d,5~10 min/次。②运动功能康复。局部按摩:给予伴运动功能障碍的患者局部按摩,参照患者的耐受状况,适度按摩患者患肢肌肉。1~2次/d,10~15 min/次;活动锻炼:辅助伴运动功能障碍的患者进行被动运动锻炼。锻炼内容包含踝关节外展、膝关节屈伸、肩关节旋转训练等。3次/d,15 min/次。桥式主动康复训练:指导患者通过辅助双桥运动、双桥运动、单桥运动进行锻炼。1次/d,10~15 min/次。③语言功能康复。语音训练:陪同伴语言功能障碍的患者于镜前进行语言训练,治疗师对镜发音,引导患者模仿治疗师的口型发音,对于无法正确发音的患者,耐心为其讲解发音时牙齿、舌及唇部的位置變化、气流变化。1次/d,30 min/次。口语表达训练:指导患者按照复述单词、复述句子的顺序,逐渐提高其语言功能。1次/d,
30 min/次。治疗时间与对照组一致。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比较两组神经功能情况。以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进行评估,总分0~42分,得分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呈正相关。比较两组生活质量。以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74)进行评估,总分0~100分,得分与生活质量呈正相关。比较两组满意度,分为完全满意:患者对康复方法、康复过程、康复效果均满意;基本满意:患者对康复方法、过程、效果中的1种或2种满意;不满意:患者对康复方法、康复过程及康复效果均不满意。总满意度=(完全满意+基本满意)/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数据采用SPSS 23.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神经功能比较
治疗前,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对照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高于联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生活质量比较
治疗前,两组生活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低于联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满意度比较
对照组总满意度为82.69%,低于联合组的96.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老年人是脑血管意外的高发群体[4]。随着我国老年脑血管意外患者的持续增加,出现后遗症的老年脑血管意外患者数量也随之增加。脑血管意外后遗症的危害在于:吞咽功能、语言功能、运动功能障碍等的形成,可干扰患者的正常生活,如未能及时治疗,功能障碍的持续存在,可进一步降低患者的康复自信,影响其社交功能,引发患者生活质量的持续下降[5-6]。因此,选择恰当的治疗方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针灸作为经典中医技术,其主要借助针灸针刺激特定穴位,形成治疗作用。老年脑血管意外后遗症的针灸治疗中,分别通过头针、体针进行针灸。头针治疗方面,根据患者的后遗症障碍表现选择头部感觉区或语言区等,以针刺针进行刺激,以促进患者感觉、语言等功能的恢复。而在体针方面,选择合谷、足三里、尺泽等穴位进行针灸。如针刺合谷穴,可形成良好的通经活经、镇痛清热功效;针灸足三里穴可起到一定的通经舒络、行气活血功效。
康复疗法的特征为:该方法主要参照患者的功能障碍表现,运用不同的康复训练手段,促进其功能障碍的改善[7-8]。在老年脑血管意外后遗症患者的治疗中,这种治疗方法可运用唇部训练、舌训练等一系列方法,纠正老年患者的吞咽功能障碍;并借助肌肉按摩联合康复锻炼,改善其运动功能。
老年脑血管病后遗症患者的治疗中,针灸联合康复疗法的应用优势体现为:(1)改善神经功能。运动神经、感觉神经等受损是老年脑血管意外后遗症患者的关键病因[9]。常规治疗主要借助营养神经药物、降压药物等,修复患者受损的神经,但这种治疗方法的显效速度较慢。而针灸联合康复疗法干预模式下,针灸治疗可借助针刺穴位产生的刺激作用,促进老年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10];同时,老年患者按照康复疗法的要求坚持进行康复锻炼的过程,也可改善其受损神经功能。本研究表明,治疗3个月后,联合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19.18±4.72)分,优于对照组的(25.94±5.06)分(P<0.05)。(2)提升生活质量。脑血管意外发生后,后遗症的形成导致老年患者的自理能力、情绪状态、社交功能等均产生不同程度的改变,进而造成生活质量下降[11-12]。推行针灸联合康复训练治疗后,对患者受损神经功能的修复作用,可提升患者的自理能力及社交功能,并改善其情绪状态,进而提升其生活质量[12]。本研究证实,治疗3个月后,联合组生活质量评分(60.54±5.17)分,高于对照组的(56.79±5.98)分(P<0.05)。
综上所述,针灸联合康复疗法应用于老年脑血管意外后遗症的治疗中,可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及生活质量,提高满意度。
参考文献
[1]樊永磊.针灸联合康复疗法在老年脑血管意外后遗症的治疗效果观察[J].中国疗养医学,2019,28(10):1056-1057.
[2]高旭东,刘杰,何丽娟.针灸联合康复疗法在老年脑血管病后遗症的治疗临床疗效分析[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9,30(10):1182-1183.
[3]游远坤,赵嫦莹,赖雪燕,等.针灸联合康复疗法在老年脑血管意外后遗症的治疗效果观察[J].中国处方药,2019,17(3):122-123.
[4]强琳.系统康复治疗对脑血管意外后遗症患者的临床恢复效果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9,17(4):102-103.
[5]钟宣花.系统康复治疗对脑血管意外后遗症患者的临床恢复效果研究[J].基层医学论坛,2018,22(8):1125,1131.
[6]蔡洪川,盛红霞,张冰冰.针灸联合康复疗法在老年腦血管意外后遗症的治疗临床评价[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17(80):102-103.
[7]夏田,李江涛.探讨早期康复对30例脑血管意外后遗症患者的临床效果[J].上海医药,2017,38(9):33-35.
[8]张晓岐,严旭.针灸及康复训练治疗脑血管意外后遗症临床疗效分析[J/OL].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7,5(2):83-84.
[9]马献中,郑强霞.脑血管意外后遗症采用中药针灸联合运动功能康复治疗效果探讨[J].内蒙古中医药,2016,35(9):118-119.
[10]郝建慧.针灸及康复训练治疗脑血管意外后遗症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16,27(S2):269-270.
[11]李传印.中医治疗脑血管意外后遗症42例临床效果评价[J].中医临床研究,2016,8(15):45-46.
[12]臧同升.中医治疗脑血管意外后遗症效果探讨[J].基层医学论坛,2016,20(2):217-218.
(收稿日期:2019-12-31) (本文编辑:桑茹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