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微创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研究

2020-07-13 10:11高永利
甘肃科技 2020年9期
关键词:髓内螺钉股骨

高永利

(甘肃合水县人民医院骨科,甘肃 合水74500)

股骨粗隆间骨折是临床较为常见的一种髋部骨折,为临床常见病,由外力作用导致,大部分为粉碎性骨折,好发于老年群体中。由于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基础疾病较多、症状严重且病程较长,加之,老年患者多伴有严重骨质疏松,行手术治疗时,极易发生内固定松动、假体下沉等并发症,最终影响到手术治疗疗效[1];因此,在行手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时,应选择适宜的手术方式,以保证治疗的效果。PFAN内固定术具有切口小、出血量少与恢复快速等特点,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有效方法。本文为了深入探究股骨近端髓内钉微创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将收治的80例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作为主要研究对象,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本资料

80例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均于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纳入时间由2018年6月开始,到2019年5月结束,根据治疗方法将纳入患者分成两组,各40例。对照组男22例,女18例,年龄60-79岁,均值(68.7±2.7)岁。观察组男 23例,女 17例,年龄61-80岁,均值(68.2±2.8)岁。对比两组各项临床资料,其结果显示(P>0.05),符合对比需要。

入组标准:研究已将参与研究患者病历资料送入伦理委员会,并获得同意,患者及其家属也支持研究;所选患者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活动功能受限、患肢疼痛、无法站立或行走;研究均经CT、DR等确诊。

排除标准:本研究均排除手术禁忌症者,排除麻醉风险较高、无法耐受手术者,排除病理性骨折或无法行肢体功能锻炼者,排除术前伴有类风湿关节炎、严重骨性疾病者,排除腰椎疾病或一侧肢体瘫痪者

1.2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利用X线进行检查确定骨折部位。对照组行动力髋螺钉治疗,给予连续硬膜外麻醉麻醉方法,并指导患者仰卧在骨科的多功能床上,在患者的患侧臀部放置软垫,确保患者患肢和躯干轴线之间呈10-15°的内收角;消毒骨折部位切开皮肤,将骨折处充分暴露出来,并在C型臂机透视下复位骨折块,并通过动力髋螺钉固定骨折部位,处理和关闭切口,处理完以后消毒,必要时可以通过引流。观察组患者行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麻醉方法、体位选择均同对照组;连接牵引床,助手固定患者骨盆,术者外展外旋位牵引患髋后再内收内旋复位骨折,并患足置于牵引床足部固定装置上,棉垫保护足部并妥善固定。稍内收髋关节,躯干部向对侧侧屈,同侧上肢屈曲悬吊固定于胸前。透视骨折复位满意。麻醉起效后,常规消毒、铺巾,选取患侧股骨粗隆处上方切出一个5cm长度的切口,在股骨大粗隆顶点植入直导针,透视导针位置适宜,依次开口、扩髓,更换带球头长导针,髓腔逐级扩髓,选取适宜直径髓内钉,透视对髓腔钉深度进行调整,调整髓内钉髓腔内旋转,保持适宜前倾角,于近端瞄准器导引之下将螺纹导针旋入,调整至侧位片位于股骨颈中部,正位片位于颈部中下,后依次钻孔、螺旋刀片旋入、锁定;于患者的股骨远端入将锁钉旋入,并进行锁钉尾帽的安装。上述所有操作全部完成后,进行创口止血与冲洗处理,留置引流管,之后将创口逐层缝合。

1.3 评价标准

1)对两组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估[2]:显效:症状基本消失,骨折愈合佳,髋关节活动范围正常;有效:症状明显改善,骨折接近愈合,髋关节活动范围得到改善;无效:上述标准均不满足。

2)对两组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进行记录比对,主要包括: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以及术后引流量。

1.4 统计学分析

将SPSS19.0统计学软件作为本次研究中所有数据的主要分析工具,其中包括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以及各项临床指标,上述数据统一由(±s)的方式呈现,采用t检验,当最终结果显示P值小于0.05时代表该项数据对比具备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38/4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0%(30/40),详见表1,两组数据对比具有明显差异(P<0.05)。

表1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

2.2 对比两组各临床指标

观察组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以及术后引流量与对照组对比均具备显著差异(P<0.05),见表 2:

表2 对比两组各临床指标

3 讨论

股骨粗隆间骨折多发于老年患者,发病机制多为外力刺激,如跌倒、扭转等,以局部压痛、肿胀为临床主要症状,使患者正常活动受到严重限制,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需要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方案帮助患者恢复髋关节功能[3]。动力髋螺钉是临床治疗股骨粗隆骨折的常用髓外固定疗法,此种治疗方法能够起到加压、滑动等作用,进而促进患者骨折的愈合;但动力髋螺钉属于偏心性固定,若负重过大,也会导致其折弯,最终影响到患者关节的功能;此外,在行动力髋螺钉手术时,需充分显露出骨折端,这样,不仅会增加伤口感染的几率,而且创伤也比较大,失血量较多[4]。

近些年来,骨科微创技术不断发展,在早期进行手术治疗能够促进患者的恢复,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但是适应症的选择当中存在比较大的争议。由于老年患者机体代偿能力比较差,对创伤较大手术治疗的耐受性比较差,因此临床中提倡进行微创治疗。

股骨近端髓内钉属于中心性固定术,与动力髋螺钉外固定相比,股骨近端髓内钉的抗旋转、拉力及折弯等能力均较强;同时,股骨近端髓内钉具有操作简便以及创伤性小等优势,能够负担股骨近端内侧的大部分负荷,提升固定的稳定性,可有效降低对患者髓内血供系统产生的破坏,减少术后骨折的愈合时间。术中出血量也较少,有利于术后患者的康复。此外,股骨近端髓内钉在固定好后,无需再行钻孔,大大减少了骨质丢失的几率,有利于增加铆合力;将其运用到股骨粗隆骨折治疗中,能够减少应力性集中于骨折风险[5]。从本文的研究结果中可知,采用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的观察组患者,其治疗后的治疗总有效率以及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等临床指标均明显优于采用动力髋螺钉治疗的对照组,上述数据行组间对比结果显示具备统计学价值(P<0.05)。

综上所述,与动力髋螺钉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相比,采用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的疗效更为确切,可推广。

猜你喜欢
髓内螺钉股骨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对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并发症的影响
侵彻弹体尾部联结螺钉失效的影响因素
股骨近端纤维结构不良的研究进展
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与PFNA治疗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比较
Multiloc髓内钉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
椎弓根螺钉设计与其生物力学稳定性的研究进展
椎体强化椎弓根螺钉固定与单纯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老年性胸腰段椎体骨折的远期疗效比较
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治疗转子间骨折的临床分析
股骨粗隆间骨折采用PFNA和倒置股骨髁LISS钛板治疗的临床观察
DHS与ALP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