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小晨
习近平总书记自党的十八大以来,就始终将立德树人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在全国教育大会和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习总书记也屡次谈到要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对于应用型高校而言,更应该注重提升学生品德修养和综合能力,引导广大学生树立崇高远大的理想,培养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养成教育是培养青少年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本文中所指的养成教育,专指在应用型高校开展的大学生好习惯培养过程。如何在大学期间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进而达到立德树人的根本育人目的,需要我们设计一定的实践清单,遵循一定的实施原则,做好大学生养成教育的组织实施,将养成教育的实践落到实处。
在应用型大学开展养成教育活动,对于学生们来说是非常抽象,也很难找到下手点。为了给学生提供抓手,让学生在养成教育活动的开展中有具体的项目可开展,我们设计了两类好习惯项目。一类是必做项目,另一类为选做项目。
(1)必做项目。养成教育的开展需要从学生的基础文明做起,从学生的日常生活习惯做起、从生活的一点一滴做起,养成日常行为好习惯。以文明为基础、以尊重为主线,以树立高尚的理想信念和道德情操为必做项目,养成良好的日常行为习惯,做有道德、有底线、有素质的当代大学生。
(2)选做项目。选做项目是综合考量大学生在大学期间及进入社会后所需具备的一些好习惯而设计的。共有18 项好习惯项目,分为品德素养类、性格气质类、学业素质类三个大方面。
在设计了好习惯项目的抓手以后,为了更便于养成教育的开展和活动的实施,特制定了养成教育的实践清单,帮助大家求知、认同养成项目的价值意义,提高活动开展的内在动力。实践清单引导大家坚持知行合一,既要求知,更要践行,强调重在实践,要持续坚持下去,好习惯只要坚持做下去就一定能养成。
在品德修养方面设计了感恩、自省、诚信、见贤思齐、助人为乐5 个好习惯项目;在性格气质方面设计了负责、自律、优化性格、调整心态、挫而不倒5 个好习惯项目;在学业素质方面设计了思考、勤奋、表达、读书、记日记、自主学习、做事认真、体育锻炼8个好习惯项目。
应用型高校养成教育活动的开展,需综合考量应用型高校的体制机制、育人特点和大学生的普遍共性和特性,遵循一定的教育和实施原则。在这里,我们制定了养成教育的十项基本原则,用以指导养成教育活动在高校的顺利开展。
(1)尊重选择的原则。养成教育开展的宗旨就是希望同学们能够充分发挥自我约束的作用,对自己认为需要行为养成的习惯进行有意识地培养和强化,因此,养成教育的第一点原则,就是给学生们充分选择的空间和权利,充分尊重每个人的特质。
(2)契约原则。契约包括与自己定下的契约,与同学之间定下的契约、与家长、老师之间所定下的契约。通过契约原则,唤醒同学内心的自尊和自觉,强化自己的行为养成。
(3)就近原则。为了提高养成教育最初的成功率,进而激励学生更加有动力坚持,养成教育遵循就近原则,同学们可以选择自己最容易完成的习惯项目,将自己的习惯养成从易到难排列,逐个攻破。
(4)长期坚持的原则。养成一个好的习惯需要时间的积累,在开展养成教育的时候,一定要鼓励同学们遵循长期坚持的原则,遇到困难不退缩,时间长了不懒惰,有条不紊、长期坚持,最终实现习惯的形成。
(5)自我教育的原则。大学生的养成教育与小学、初中有所不同,强调的不再是学校和老师的约束与管教,更体现了大学生自我觉醒、自主选择、自觉实践、不断自查、反复修正、获取成功的自我教育过程。在自我教育的过程中,不欺骗自己,不勉强自己,自觉反思养成教育项目完成情况。
(6)反复刺激的原则。养成教育习惯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更不是非常容易获得成功的,选定一种习惯养成目标,就是要反复的实践,持续的坚持,在遭遇困难和挫折的时候,需要有外部的力量给予一定的刺激和鼓励,或由本人不断在内心坚定自己的信念,最终完成目标。
(7)集体熏染的原则。学校和团委等各部门可以通过组织多种层面、多种形式的养成教育活动,使学生在各种集体活动中得到熏染,互相鼓励、互相督促,自觉强化习惯养成。
(8)自我奖赏的原则。养成项目完成的过程是非常漫长的,学生们需要给自己设定很多小的目标,一步一步完成,在完成每个阶段的小目标时,要学会肯定自己,感知进步,给自己一定的鼓励,不断保持自信心和完成目标的成就感。
(9)榜样的原则。大学生经常会被身边人的成功或较优秀人的成功事迹所感染,进而以此为目标,不断追逐、效仿。在同类项目中寻找身边的榜样,时时激励自己。
(10)团队作用的原则。养成教育虽然遵循自我教育的原则,但也同样提倡团队作用原则,号召同学之间可选择同类项目,大家互相学习、互相交流、互相监督、互相促进,形成团队的氛围和力量。
应用型高校养成教育的开展首先以学生的自我养成为主,通过学生自主选择和认领养成项目的好习惯,进而自我约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开展实行全覆盖,要求学校的每名学生都要参加,在选择必修项目,即养成日常行为良好习惯的基础之上,从18 个好习惯项目中重点选择X 项以上好习惯进行养成(X 大于等于3),对于未选择的好习惯项目也可同时兼顾。但在实施过程中,重点对选择的好习惯项目进行养成,监督、验收。对于所选的项目要落实在日常的学习、生活和各类活动中,实施有计划、有目的的行为习惯养成。每名同学都要制定自己的养成教育计划及实施方案,从细微处入手,做小做细做实。
养成教育活动的开展也离不开学校和老师的引导作用,为了实现养成教育在应用型高校的深入开展,有效地挖掘和整合学校养成教育的工作力量,学校和各学院、各学团组织采取了多方面的措施组建养成教育团队,形成全员育人的养成教育格局。首先由各教学院组织辅导员老师对本院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习惯养成项目的选择做相关调查,并以班级为单位统计学生选择好习惯的项目情况,按照各个好习惯项目组建养成教育团队,为同类项目的活动开展与相互交流搭建平台;发挥学生兴趣社团、“第二课堂”等作用,积极组织开展各种类型的养成教育活动,号召各养成教育小组及学生参加,把活动做实,持续扩大养成教育的覆盖面和影响力。
各基层教学院对养成教育实行6 级网格化管理,即“党总支副书记—团委书记—辅导员—学院学生干部—年级负责人—班级负责人”,各级负责人明确分工,落实责任。班级及年级负责人带头认领好习惯项目,担任养成教育习惯养成团队组长,以身作则;各教学院党委副书记为养成教育组织实施的第一责任人,制定学院整体活动方案,开展各级动员,统筹学院养成教育活动的开展落实;教学院团委书记负责组织设计养成教育活动、分组及实施;辅导员负责所带学生好习惯项目的认领,指导养成教育团队组长开展养成教育活动,负责设计项目抓手,具体负责开展及总结工作;充分发挥学生干部的作用,院级学生干部、年级负责人、班级负责人分别承担一项养成项目的落实和具体活动的组织开展,为同类项目开展活动与相互交流搭建组织平台。
养成教育活动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抓手,加强养成教育与文化育人的不断融合,才能提高广大学生的文化素养和道德情操。学校、各教学院、各学院组织在开展养成教育活动时,也始终注重挖掘和打造养成教育的精品项目,把养成教育的基本点落到实处,使活动的针对性更强,加强养成教育活动的系列化、品牌化、社会化,形成浓厚的养成教育氛围。
各养成教育团队在开展活动的过程中始终牢记既要结合实际,又要创新思路,不断探索养成教育的新形式、新途径、新方法。通过开展接力朗读经典著作、重温中国古代诗词等系列化养成教育活动,引导学生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崇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通过开展各类讲座、交流等活动,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学习和生活习惯、行为习惯等方面的教育,利用舆论导向营造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通过组织开展各种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走出去的活动,如参观伪满皇宫、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去养老院、孤儿院做义工等活动,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人生观、价值观教育;通过开展演讲比赛、辩论赛、征文比赛等活动,号召同学们主动交流和分享自己在养成教育活动中的收获和心得,帮助更多的同学在践行养成教育项目时有更大的收获,帮助其他学生确立人生目标,明确在校期间的奋斗方向。
3.4.1 制定科学、完备的养成教育规章制度
养成教育最初的开展还是要有一定的纪律约束。因此,对于低年级同学的活动开展要采用严格的纪律约束,帮助同学们形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高年级同学在纪律约束的基础上,要更加注重对学生自我行为习惯养成的引导,使养成教育由被动、到自发,最后成为自觉,引导学生自我服务、自我管理。通过活动训练、行为养成、环境熏陶和品质内化,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人美德。
3.4.2 持续完善养成教育考评机制建设
在注重学生智育发展的同时,养成教育的开展使学校更加注重对学生德育的培养,建立和不断完善德育分考评制度,使同学们在重视智育成绩的同时,更加关注自己的德育成绩,进而促进自己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养成教育德育分考评体系,主要采取“辅导员赋分+ 学生自己赋分+ 组长赋分”构成的多元多主体的评价机制,将学生的养成教育活动参与情况和德育分、期中期末考试成绩、干部任用、评奖评优、组织发展结合起来,对班级养成教育做到一周一考核、一月一月结、半学期一小结、一学期一总结、一学年一总评。
3.4.3 分阶段实施开展养成教育活动
养成教育的开展是循序渐进的,第一阶段以学校为主体开展养成教育活动;第二阶段以习惯养成小组为主导,由组长带领组员自发组织活动,自我规划、自我进步,逐步形成由学生主导、自觉养成的教育模式;第三阶段由学生自发树立自我养成的意识,培育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开展也是由学校和各教学院统一统筹,由第一阶段向第三阶段逐渐过渡。
养成教育在应用型高校的开展,对学生来说无疑是有利的,但养成教育也是一个艰苦积累的系统过程。习惯的养成过程需要具有一定的超前性,而养成教育的效益又相对滞后,我们很难在大学期间明显地看出习惯养成所产生的长期而又深远的影响,所以说养成教育的开展更像是前人栽树,后人乘凉。但我们依然愿意做这样的先行者,为国家、为社会培养出更多优秀的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