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美玲
在互联网时代,随着微电影、微博、微信的兴起,“微写作”成为新兴的受大众关注的文化现象。什么是“微写作”呢?利用各种媒体写作微型作品,就叫“微写作”,包括“微小说”“微诗歌”“微故事”“微笑话”等多种形式。“微写作”作为一种新兴的写作模式,对写作教学也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尤其是在培养小学生写作能力方面,进行多元化的“微写作”练习,能够促使学生从害怕写作转变为喜欢写作,也能进一步提高作文教学的效率。
一、“微写作”对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作用
1.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
“微写作”是让学生在短時间内写一篇小短文或者片段,不会占用学生太多的时间,当然对于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写作功底仍有较高的要求。为了让学生从多角度、多方面锻炼写作能力,教师应布置多元化的写作任务,尽量让学生接触多种主题、体裁的文章,让他们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最多的知识,拓宽其视野,为提高写作能力奠定基础。
2.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微写作”的起点是真实的生活。学生处于熟悉的生活环境中会比较放松,更有利于认识事物和写作。为了写作,学生必须寻找写作素材,寻找写作素材的过程就是锻炼观察能力的过程,只有具备良好的观察能力,能发现生活中容易被忽视的细节,才能写出人无我有的佳作。
3.可以锻炼学生的写作技巧
提升写作水平最直接有效的途径就是练笔,而“微写作”短小、快速、方便,可以随时随地开展,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教师可以运用“微写作”的形式,让学生写不同内容、体裁的作文或片段,给学生提供大量的写作训练机会。
二、适合小学生的“微写作”形式
1.微日记——记录生活
微日记有话题小、内容真、形式多、题材广、用时少、易坚持等优点,对小学生来说,是理想的“微写作”形式。而且微日记还能将生活引入到学生的写作中,给学生提供自由表达的机会,让他们尽情表达所见所闻、所思所感。
2.微练笔——规范学生的语言
结合阅读内容进行小篇幅的写作练习就是微练笔,如模仿文章“总—分—总”的结构方式写作,模仿“春风吹绿了柳梢,吹绿了小草,吹皱了河水,吹鼓了杏树的花苞……”的句式写作,或者给文已尽意未穷的文章续写结尾,抑或编写童话故事。这些微练笔可以规范学生的语言,提高其语言运用能力。
3.微特写——让描写具体化
细节描写是对细小事物、人物、细微举止或景物片段做具体细腻的描写,但很多学生并不擅长,所以需要进行微特写的训练,消除学生对细节描写的恐惧。如针对静态描写,可以仿照电影中的特写镜头,指导学生聚焦于某一特定的画面,将画面定格并放大,选取合适的词汇具体描述;针对动态描写,可以仿照电影中的慢镜头,指导学生将动态过程分解,然后再聚焦、定格、放大、描写。
4.微命题——让表达个性化
可以让学生根据固定或半固定的命题写作,让他们在审清题意的基础上深入思考,发散性选材,对共性主题进行个性化表达。
三、“微写作”在小学写作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1.让学生仿写
“微写作”练习可以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那么如何将“微写作”应用到小学写作教学中呢?仿写是行之有效的途径。在教学过程中,讲解了课文中的美句或者修辞手法、写作技巧后,可以要求学生仿写。例如,“华灯倒映在湖中,宛如无数的银蛇在游动”这句话生动形象,可以让学生试着用比喻修辞,描写溪流、湖水等,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
2.增加实践活动,积累写作素材
教师可以组织一些实践活动,丰富小学生的阅历和生活体验,让学生积累更多的生活素材。例如,带领学生走进大自然,让他们认真观察,感受大自然中蓬勃的生命力,去观察花的颜色,花瓣的特征,去闻花的香味,去听鸟的鸣叫,观察之后,让学生记录所见所闻,表达所感所想。
3.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激发学生的写作灵感
除了观察和记录身边的事,教师还应注意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学生的想象力比较丰富,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写童话,以激发其想象力。例如,可以展示一系列童话图片,让学生猜图片中的小动物之间发生了什么事,说说自己的想法,或者让学生根据故事情节猜想结局,这些方法能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学理如筑塔,学文如聚沙。”“微写作”,虽然形式微,容量微,篇幅微,但它的作用却不“微”!相信,有了“微写作”这双翅膀,学生定能在作文的天空自由翱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