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 希
(福州大学至诚学院,福建 福州 350002)
2010年以来,国家开始倡导地方普通高校向应用型高校转变。2014年后,全国大规模推进地方院校与不同学科向应用型转变。2019年2月,国务院印发《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明确提出“加大应用型、复合型、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比重”的高校办学思路。各专业如何实现向应用型转变成为学界研究的热点问题。
从中国知网的研究数据来看,近年关于高校“应用型”转变的文章不胜枚举,其中关于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应用型”转变研究从2014年以前每年不足10篇文章,到目前,仅2019年上半年就有53篇,可以看出“应用型”转变是当前研究热点问题。现有关于汉语言文学“应用型”转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冯海英认为“核心就业能力”就是“核心能力”,指出广博人文涵养和能写会说的专业技能是中文学生应聘就业竞争能力[1]。段茂升围绕口语交际、文字处理、文本解读等能力设置课群组“平台+模块”实现核心竞争力,同时强调汉语言文学培养的未必是作家,而是可以训练的“写手”,为汉语言“应用型”转变提供可行路径[2]。
陈娇芸认为,汉语言文学专业可以与“新媒体运营人才”相结合[3];田德芳强调在学科融合背景下,汉语言可以与广告、影视、出版、产品设计甚至医学等学科融合成为“文化创新性人才”[4]。值得注意的是,这一类院校在办学中仍然强调与政府、宣传、教育、出版、影视等机构的合作,因此,虽然有特色专业,但是可复制性并不强。
孙永以滨州学院为例,探索文科实验室的开放模式,例如开设外国文学、社交礼仪、新闻学概论、语文学科教学论、广告学等5门非独立设置的实训课程,使5类30个项目得到综合训练[5]。刘美娟从目标导向的教育模式出发,重新设计汉语言师范类课程的教师教育模块,给应用型教学带来借鉴意义[6]。
相关研究从转型理念、培养路径以及具体课程等方面对汉语言文学应用型转变提供了有价值的建议,研究强调在应用型转变的同时不能丢掉汉语言文学专业的“魂”——写作能力。写作能力本就是应用能力,古大勇提出,应该强调的是汉语言的特殊性,不应该在“应用型”的“焦虑”下,盲目缩水汉语言文学的理论课程,“一味强调应用型而忽视专业特性”[7]。
上述研究以及背后的教学改革尝试丰富汉语言文学的专业内涵与实践技能,但是缺乏顶层设计的整体性。陈星认为,在应用型高校产教融合的诸多主体中,政府属于推动者,学校管理人员属于改革方,教师属于改革对象,行业企业属于配合方,学生属于改革的受益方和服从者[8]。内因(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本原因,外因(事物的外部矛盾)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独立院校内部的动力主要包括学生、教师和学校管理者;外部的动力因素是与高校产生直接联系的政府和企业。只有内外动力因素的有机结合,才能实现专业的完美转型。
福州大学至诚学院是二级学院。2014年,响应国家号召,学校倡导教学开始向“应用型”转变。学院在专业转型中发挥推动作用:提供教研立项,鼓励各专业进行自主探索专业调整,鼓励教师带动学生进行创新创业尝试。2016年以来,学院获得省教育厅向应用型转变专业项目7个,并从教育厅下拨给学院的项目资金中抽取部分经费,用于设立院级向应用型转变试点项目。汉语言文学专业是2016年院级应用型转变试点项目。在学院的指导以及项目实践中,专业调整了培养方案,提出汉语言专业考核模式的创新设想,开始尝试与业界联系。“应用型”转变过程中,学校层面的作用是宏观的,是以国家教育部的路径为指导,依托专业自身的探索尝试,给予专业建设一定的探索空间与经费支持。
对学生的深入调查访谈发现,“应用型”定位与大学生对大学的定位认知存在错位与偏差。
“应用型”人才强调的是思维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潜移默化的过程。目前大学生进入社会的目的是就业与能力提升。思维训练的潜在性与长期性无法在短时间内显著增加学生的利益,不符合现代大学生对“找好工作”“就业赚钱”的目的。
社会盛行的“大学无用论”“进入大学,就可以放松”的观念以及新媒体时代信息的碎片化与媒介的娱乐性、便携性,导致学生在学习上产生惰性,投机取巧,以“应用型”之名忽视专业基础的练习。譬如汉语言的学生大部分未能完成经典文本的阅读,大多选取文本的影视版本以及缩写版来应付课程。对专业基础课的荒废,造成后续应用实践课程中“能力本位”缺失,如无法使用完整的语句创作,无法撰写逻辑严谨的文章,无法领会文学名著深刻的内涵,而这些内容恰恰是汉语言文学“应用型转变”的“立身之本”。这种情况下,专业“应用型”转变的美好愿景也只是镜花水月。
大学生对汉语言专业“应用型”发展的认知与理解,能够使其更好地融入汉语言文学的“应用型”技能学习,积极、主动参与到“应用型”转变中,是专业转型的关键。而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改革恰恰应该从思想意识、培养方式、考核方式三个层面帮助学生参与到专业改革。
教师是“应用型转变”的参与者,学界一般认为将教师“送出去”,实现教师“双师双能”,能够使其在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方面更加侧重应用。同时,大部分学校也聘请相关业内人士进入大学,参与课堂教学、开展讲座论坛的形式弥补传统教师与“应用型”脱离的缺憾。
但是, “走出去”“请进来”的理念在实践中却显得偏于理论化。独立院校教学管理中,存在“一个萝卜一个坑”,教师“走出去”必然存在“教学空位”无人替代的问题。教师的“外出培训”与独立学校的教学时间相冲突。以至诚学院为例,国内访学教师访学期间必须完成教学工作,外出读博能免除一年教学工作量,参加学术培训也必须在完成教学工作的情况下进行。因此,教师“走出去”需要面对职业发展与职业存续的选择。
“请进来”也存在理想化的情况。校外人士没有教学经验,大多停留在经验传授,经验传授以讲座形式就可以完成,无法涵盖整个学期的教学量;业界人士在高校教学还存在教学时间不稳定的情况,经常因出差与教学安排冲突。目前部分高校对外聘教师教学资质的审核不严也是制约专业与实践接轨的一个因素。
高校专业转型的外部动力主要来自政府和企业,对国家政策以及企业人才需求的正确把握有利于推动专业转型。根据国家对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坚持需求导向,服务地方,通过校企合作,产学融合,对外连接不同的企业与单位,探索业界整理专业“应用型”的转变的思路。
高校通过与一些企事业单位建立联系,能够获得业界的人才需求信息,教师获得教学方式的启发,在实践教学环节做到针对性教学。福州大学至诚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针对目前的市场需求,开设了文秘课程、影音媒体写作、文本创意开发、办公自动化以及相对应的实践课程。由此学生拥有了实践经验,能够较好地衔接学习与工作。
但是目前关于如何在实践中保护学生与教师的权益,如何与企业建立长期的共建关系,如何确保产学融合,这些问题在专业转型研究中较少涉及。在深化“应用型”转变过程中,企业与高校的经费分配、权责问题是核心问题。
从2016年开始,福州大学至诚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在内部通过4次培养计划调整,不断协调学校、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形成扎实的理论基础;有针对性地细化实践课程;强调实践环节与专业方向课程的对应实现;创新评价考核标准;不断拓宽和深化校企合作通路等,延伸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型”的外延,提升专业的“应用型”能力,实现专业的初步转型。
2010年,学院以“第二课堂”方式实施应用型转变,在汉语言文学专业开展导师制与“四大团队”——采写、编导、表演以及后期剪辑为主要形式的应用型尝试。随着学院相关专业(网络与新媒体专业、表演专业)的设立,“四大团队”使命结束。自2016年至2019年,汉语言文学专业尝试通过修改培养计划,落实学院的转型要求。
培养计划的修改围绕总学分由180调整至160,专业技术技能型实践环节占总学分比例增加到30%的总要求,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专业改革:专业基础课保持不变——保持核心能力;专业方向课程由原本的秘书学与传播学转变为以创意文本开发为主的单一方向——应用型转变;专业选修课方面,加入特色课程,包括艺术赏析、音乐美学以及新媒体文艺等跨专业课程;在专业技术技能实践环节,汉语言文学专业缩小原本偏重单一文学采风的学科实践分值,对应专业方向课程设置了秘书学实践、文化产业概论实践、文本创意开发实践、影音媒体写作实践以及公文写作实践等。新的培养计划将汉语言文学“核心能力”与用人单位对汉语言文学专业能力的要求相结合,突出时代特色。
《指导意见》提出,要“扩大学生的学习自主权,实施以学生为中心的启发式、合作式、参与式教学,逐步扩大学生自主选择专业和课程的权利”“全面推行案例教学、项目教学”。针对大四学生基本在外实习的情况,汉语言文学专业提出创新性的毕业考核标准,打破传统以毕业论文为单一考核标准的形式。部分高校汉语言专业从大三开始进入毕业环节,学生在大三可以开始选择以毕业设计或者毕业论文作为毕业要求之一。毕业设计以两位同学一组,与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或者企业横向项目相结合,完成创作。在毕业环节实现毕业设计多样化,满足不同学生的实际需求,同时满足学生考研、考公务员、找工作等需求,教学安排更加灵活。
汉语言文学专业通常采用的是大一入学阶段开始“学科导论”课程,就研究方向、学习方法以及就业展望与大一新生进行讲座研讨,让学生在入学初就对汉语言专业特性、业界要求有所了解。在四年的学习过程中,通过参加4次学科实践,利用专业采风、业界访谈等方式,加深学生对社会的认识,提升专业能力。
通过“项目”锻炼学生的“应用”能力。从大一开始,8位学生一组,根据教师的研究特长与科研项目、自己的学习兴趣选择导师,跟随导师参加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与“互联网+”项目。从纵向弥补横向课程的理论化。目前汉语言文学专业已经完成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1项,省级项目8项。
2017年开始,至诚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与中讯东方、福建省少儿图书馆以及三坊七巷旅游管理公司等签订校外实践基地建设协议,探索培养方案与服务地方经济相结合的专业转型路径。在实践过程中,学生自主发现就业的兴趣点,提出相关的研究构想。
专业转型的教学项目实践,无论是高校还是专业的应用型转变,都不是单一因素就能够发挥作用。即使汉语言专业不断改变培养方案与课程体系,仍然需要学校的支持、教师的配合、学生的认同、社会与企业的对接,只有将内外动力的需求与学校实际情况有机结合,才能为学生、为专业创造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