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州师范学院
大运河孕育了宝贵文化资源,沿线城市由于历史沉淀形成了众多地域性较强的文化性符号。国内对于大运河文化建设的研究自2014年6月大运河申遗成功后逐年高涨,国家从多个层面,通过多项文件和政策支持大运河文化全面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要充分挖掘大运河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大运河这一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打造大运河文化带,是新时代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部署。
符号作为人与环境能够沟通的物质载体和精神媒介,兼具历史性和现代性两种属性。符号作为强大的信息传播载体是由生活中的人进行界定并设置的,属于约定成俗的存在,为大众所共享。1984年瑞士结构主义语言学家索绪尔开创了符号学的相关研究,并于20世纪初开始逐渐被应用于各学科领域,取得良好的发展效果。德国设计理论学家克略克尔在1981年《产品设计》一书中,从语义学、语构学、语用学角度对产品造型体现符号学规范提出了具体要求,提出了一些观点,例如,产品语言不能够存在语言障碍,应该符合人类的生活习惯与习俗;各种符号要素之间要易于辨认、易于识别记忆;产品造型符号应该具有联想性且指向内容明确,并有足够的文化信息含量;产品类型的造型应该考虑市场消费人群的可接受度等。
纵观大运河沿线省市的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漫长的千年历史中,通过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孕育了无数极富内涵的符号。如建筑园林、民俗剪纸、皮影木偶等文化遗产的造型、颜色、材质、工艺中所体现出来的符号特性都独具特色。河北大运河穿过邯郸、邢台、衡水、沧州、廊坊共五市及周遭,沿线不仅包含了河道、码头、古城等物质文化遗产,还有武术、杂技、民俗习惯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文化遗产本身就具有较强的符号性特质,需要通过合理的设计方法将其系统化、具体化。
国内因故宫文创产业的出现,带动了一波国内文旅产品的视觉设计浪潮,但大运河旅游文化资源符号的发掘和设计目前除北京外,主要集中在南方沿岸的南京、扬州、苏州等城市。它们借助内涵丰富、形式多样的运河文化资源,着力发展具有当地特色的相关文化产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经济文化建设优异成绩。河北大运河文化艺术资源极为丰富并带动了相关旅游业的良性发展。立足河北燕赵文化发展的实际情况与近年来相关部门推动的各类文创产品大赛的整体情况来看,省内运河文化资源符号在面对“后申遗”时代的形势下,如何系统科学甄别、合理充分挖掘资源符号、形成串点连线式的符号体系、打造优势文创品牌效应成了当下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
首先,从理论层面上分析,研究河北大运河符号有助于进一步明确河北省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意义,完善文化带的发展机制,符合国家的各项政策要求,能够最大限度挖掘沿线各市、县地域文化符号而有助于形成系统性的设计资源库,对于相关文旅部门的市场发展态势分析及政策制定提供一定的借鉴。其次,从应用价值上分析,河北大运河文旅产业符号系统可以直接或间接转化为实际产品,有实际的经济价值,有助于在全国传播燕赵文化内涵,符合国家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帮助河北文旅产业跨区域发展,为沿线高校教学、公司开发设计、企业生产提供一定的发展契机点并产生良性效应。
河北大运河符号的文创设计路径需要从实际出发,多视角、多维度地进行符号资源机制的建构。首先要形成系统文化符号资源库体系,然后选择合理的符号提取设计方法,同时要分析国情当下的旅游市场消费定位,并建立良好的反馈改进机制。主要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河北大运河是一个多维度、立体化的文化母体,包含着地理、历史、人文、艺术、民俗等多方面自然与社会内容。面对如此众多的文化素材想要精准进行符号设计,需要形成庞大的特色符号资源库。资源库的建立要选择合理的分类标准,对众多各类符号进行有效调研、搜集并细致梳理。主要通过造型、工艺、色彩等因素将高认知度的文化符号进行科学系统的编码,借鉴树状结构厘清素材之间的主次关系,形成一套共同的编码与解码规则,能够在产品设计初期及时高效地将符号信息进行筛选,并选择合理有效的设计方式进行旅游文创产品开发。
旅游文创产业的发展人才是关键,人才的培养是延续大运河文化发展的保障。河北大运河所流经的五市有多所高校,并开设了相应的设计专业,高校之间的交流也因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而逐渐加强。因为省级部门推动文创大赛使各校师生积极设计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创产品,推动家乡运河文化的进步,并在人才培养模式、课程设置、项目实践、艺术考察等方面加入运河文化资源,能够让学生在资源中认识符号、理解符号、设计符号、应用符号。高校同时推进与当地设计公司、工作室的校企合作培养模式,通过实地观察、第二课堂、名师讲座等方式开发相关运河文化资源,逐步培养具有特色的文化传承者。
河北大运河沿线城市蕴含丰富多样的文化艺术资源,为文创产品的设计开发提供了大量的素材和工艺,可以将大运河作为视觉符号IP应用于河北旅游文创产品设计中,逐步建立具有燕赵特色的运河文化品牌,提升河北旅游品牌核心竞争力。同时应该看到河北旅游文创产品设计需要立足时代,充分展现地域文化精髓,通过与市场的不断结合创新,建立本土知名品牌,寻找一条资源保护与旅游开发的发展与共建之路。品牌理念下的文创设计产品最终将要进入市场,要建立各种类型的高效反馈机制,随时检验大众对文化产品的接受度,以便于全面提升品牌效应。以运河符号作为产品的设计点,为文化创意产业开发源源不动地提供动力,持续推进燕赵运河文化艺术产业化。
大运河文化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文化资源,面对新时代、新形势下的发展要求,我们要通过各种方式进行传承。它不仅仅只是一项中华民族的伟大水利工程,千年以来所形成的文化更是值得我们继续研究。而符号从古至今作为识别性较高的一种社会存在与当下的文旅经济产品一结合,便有了自身的载体优势。以文旅产业为契机,立足河北实际发展情况,通过多种设计发展路径进行符号体系构建、打造河北的文创品牌、加强同类市场的核心竞争力是提升河北民众的文化自信和省内相关企业产品发展的必然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