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 凯
(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五象新区医院建设工程管理科,广西 南宁 530021)
近年来,由于社会经济持续增长,城市化进程快速推进,进而有效刺激了医疗科学技术以及社会保障体系的整体进步。 相关医疗机构立足实际,加快了新建及改扩建医院建筑的步伐。 实践表明,医院设计是一个十分复杂的工程,医院定位、功能布局、医疗流程,以及污物走向、排水排污等均需要考虑周全。医院建设工程不同于常规民用项目,具有极强的专业性和综合性。 EPC 总承包模式,主要是由业主将工程项目的设计、采购、施工等相关工作交由一个总承包单位予以完成[1]。涉及的工程总承包单位,要对该工程项目的具体质量、安全、工期以及成本等完全性负责。在项目正式竣工完成后,及时向业主提交达到合同标准和约定事项的建筑成果。 实践表明,EPC 总承包项目具有明显优势,造价控制好,可以边设计边施工,进度快[2]。EPC 总承包项目的合同关系比较简单,可以在最大程度上缩短工期、 有效缩减业主单位的协调工作量,便于高效完成投资控制、提升项目价值。 本文积极开展研究,探索分析医院建设工程EPC 总承包实施重点,促进医院建设项目达标增值。
现阶段情况下,综合医院核心部门由急诊部、门诊部、住院部、医技科室、保障部门、行政管理、院内生活用房等相关机构和科室组成。因为医院的服务对象以及诊治病种等存在多样性和不确定性,决定了医院内部功能设置方面必须具有复杂性。病人、医护人员、行政管理人员、陪护人员、探视亲友及其他人员等,共同组成了医院内多样、复杂而交错的人流,加之医院每天都要产生大量的生活垃圾、污染物品及医疗废弃物等,具有较高的处置要求。为有效降低病菌感染率,提升工作效能,医院建设工程设计一定要充分考虑人流、物流及履行职责等现实需要,最大化确保洁污分流以及医患分流。 作为医院建筑功能布局,要形成严格的空间秩序。
医院复杂的功能布局,决定了建筑技术必须高端。医院建筑不但存在传统建筑的共性, 还有特殊医疗用房以及专有系统。 诸如手术部、消毒供应中心、影像中心、核医学科、放疗中心、检验中心、病理科等。 这些特殊机构的存在, 均对机电设备以及环境提出了相对特殊的要求。 相关系统都同建筑相关专业在工程上以及技术方面紧密配合衔接。 同时,医院针对不同的人群,规划设计有不同的内外部环境。其所选用的工程材料、医疗工艺流程等, 均必须达到相应的医疗管理和卫生学要求[3]。 这种项目技术的高端性,不容置疑。
实践工作中,医院建设工程项目往往是使用政府资金,表现为明显的公益性特点,属于纳入民生项目重要工程,具有极高的社会关注度以及施工质量要求。 作为医院工程项目,极大比例建设规模大、投资多、周期长,所产生和存在的不确定性风险高。医院建设工程项目中所列入的改扩建项目普遍施工条件相对受限,且较大程度上要求在施工过程中必须要实现医院诊疗活动的正常开展。 因此,作为医院的建设工程项目,较之于常规民用建筑,其风险管控必须更加严格。
鉴于医院建设工程项目的上述显著性特点,积极推行EPC 总承包操作模式,能够有效发挥设计在全部工程建设过程中的主导能效,保障设计、采购以及施工操作的准确性和时效性,切实提升工作效能。 业主在项目协调的工作量得以明显减少,有条件可调整更多的精力置于医疗功能的完善以及大型医疗设备采购配合,持续优化工程建设项目的整体方案以及医疗工艺流程,确保工程项目的实际价值。
积极实施EPC 总承包,让承包单位具体抓好抓实工程项目的设计、采购以及施工等相关工作,有助于最大化规避三者之间的相互制约、相互脱节,切实增进设计以及施工工作的科学有效衔接,提高工作效率,高效达成项目建设进度、建设成本及质量控制效果,可取得明显的投资效益。
总承包单位拥有自身所具备的设计以及管理工作方面的显著优势,能够更加有效地协调好各专业分包单位以及医院相关医疗专项工程项目的深化设计以及施工。完善重点领域以及部位的设计、施工协调,科学落实总体的进度把控,实现项目如期高质量完成并交付验收[4]。
(1)充分发挥设计优势,做好协调衔接。较之于常规的工程建设项目,医院涉及的建设项目的功能布局更加复杂,其医疗流程以及设备配置等均更为复杂。一般情况下,仅仅承建基础工程项目建设的EPC 单位,在推进医院工程项目建设操作实践中,会面临一定程度的技术方面问题;尤其是在项目设计时,如对医院功能布局、医疗流程不了解、不熟悉,将会导致其使用功能设计不够科学和完善; 同时在施工过程中,由于不完全符合实际,将产生一系列变更,进而导致工程质量受损、工期延长甚至投资失控。所以,在医院工程相关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必须要熟悉医院功能布局、流程走向等,要积极汇总整合医院管理方、使用方的意见以及要求; 在修订设计以推进施工过程中,必须及时同医院相关业务部门、工程管理人员等开展有效的沟通衔接,对施工开展功能和技术交底,避免施工人员盲目施工导致不必要的修改以及返工,防止资源浪费的产生; 要科学预计和明确大型医疗设备的具体型号和规格要求,保障技术与施工良好配合[5]。
(2)切实加强统一管理,推进项目建设。医院工程项目往往建设工期长,参建单位多。相关单位、部门以及工程工序之间,均有一定程度的关联和衔接,离不开有机的配合与协作。 所以,应当积极协调好相关参建单位之间的关系。 对于工程项目的EPC 总承包单位而言, 必须严格遵循相关施工安排落实项目组织,严格遵照总进度计划,合理协调工序以及工作时间,确保相关单位履职尽责、进场施工。 要持续高效强化对相关班组以及专业化施工的总体协调和把控;要及时了解和协调解决进度滞后问题;要有效促进设计、采购以及施工过程的有机整合协调,最大化提高施工效率,促进和改善与现场实际匹配度;设计深入现场,及时解决技术问题,及时协调解决施工中的图纸问题,减少中间环节和保证质量,充分有效地发挥设计技术优势; 加强总承包对现场的统一管理和协调,推进项目建设进度。
(3)高度重视项目管理,保障项目质量。要高度掌握BIM 建筑信息建模技术的重要价值,并将其有机引入EPC 管理中。 实践结果显示,该技术可以有效促进EPC 项目团队整合为集成化平台,提升医院建设工程设计科学性,有效保障设计的效果和质量[6]。该技术在完成相关设计后,能够较为直观地模拟设计、施工、运维等整个过程,便于更加科学高效地预计和判断设计方案对于最终建筑产品的把控效果,便于及时进行纠正处置。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能够科学模拟施工组织以及场地管控,便于更加合理地设置施工流水以及相关操作工序,更高效地推进物料采购以及进退场组织。积极推进BIM 建筑信息建模技术的事业,还有助于科学模拟综合管廊,实现可视化的技术交底。 这能够在更高的层面上提升工作效率、保障工程项目质量[7]。
综上所述,既往医院建设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施工图纸设计往往不能很好地与采购、施工阶段相融合,造成施工图纸缺项、漏项或图纸不满足使用而修改等,造成项目窝工、返工和进度滞后等及造价控制不好;医疗专项如氧气、净化、辐射防护等专业内容往往是由医院另行招标施工,而执行招标的专项在设计和施工上往往跟不上总施工单位的进度,造成影响项目整体施工进度。 积极推行医院建设工程EPC 总承包模式,有助于规避上述弊端,促进项目的设计、招标以及项目施工等相关过程有机整合,最大化体现医院建设工程实施管理能效[8]。 该模式值得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