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洪龙
(南京大学环境规划设计研究院股份公司,江苏 南京 210093)
近年来, 国内企事业单位突发环境事件时有发生,对生态环境、社会经济、公众利益造成了严重的损害。 为有效预防和减少突发环境事件的发生,控制和减轻其对社会的危害,国家和各级政府陆续颁布了各类法规与标准,推进企业突发环境风险评估和应急预案编制工作的有效开展。 2020 年,江苏省颁布了《企事业单位和工业园区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编制导则》,进一步指导应急预案编制工作,提高预案编制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在此背景下,本文以江苏南通某食品制造企业为例,对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编制工作的技术要点进行探索和研究,重点对环境应急综合预案编制进行探讨。
企事业单位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体系, 可包括环境应急综合预案、专项预案、现场处置预案。 以该食品制造企业为例,根据其环境风险评估结果,其环境风险等级为“较大”,结合该企业内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及其影响程度, 其应急预案体系共包括环境应急综合预案、专项应急预案、现场处置预案。 企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与内部生产安全事故预案等其他预案清晰界定、相互支持,与政府环境应急预案有机衔接[1]。
环境应急综合预案是指从企事业单位层面总体阐述如何处理突发环境事件的应急预案, 是应对各类突发环境事件的综合性文件。 专项应急预案既可针对危险废物、废水和废气等污染要素进行编制,又可针对化学品泄漏等突发事件类型的应急处置进行编制[2]。以该食品制造企业为例,可能存在的环境事件类型主要包括化学品泄漏事故、火灾和爆炸事故、危险废物、废水和废气风险事故、环境风险防控措施失灵事故等。 现场处置预案主要结合企业重点环境风险单元,针对特定的装置、场所、设施或岗位,制定相应的现场处置预案,企业需要重视预案中应急处置卡的制定和应用[3]。
监控:明确对于企业内部环境风险源的监督管理以及环境风险预防措施。以该食品制造企业为例:(1)明确对环境风险源监测监控的方式方法、 设备数量、位置等,如视频监控系统、消防火灾报警系统、有毒气体监测报警系统、废水在线监测系统等;(2)明确企业对环境风险源的监督管理要求, 如日常巡检制度、环保设施操作规程等管理防护措施。
预警: 结合事件危害程度、 紧急程度和发展态势,明确预警信息的获得途径、预警分级、预警发布与解除、预警措施等。 根据该食品制造企业突发环境事件严重性、紧急程度和可能波及的范围,将预警分为三级。
信息报告程序包括内部报告、信息上报、信息通报,明确联络方式、责任人、时限、程序和内容等[4]。
内部报告:(1)明确企业内部上报流程。以该食品制造企业为例,企业突发环境事件发生后,现场人员初步判断事故情况,并及时告知车间负责人或应急值班人员;由车间负责人或应急值班人员立即向应急办汇报,最终上报给应急指挥部。(2)明确企业内部报警方式, 以及应急组织机构人员的职责和联系方式,必要时与周边应急救援单位取得联系。
信息上报:(1) 明确企业突发环境事件不同分级条件下,向当地政府和环保等部门进行信息上报的责任人、程序、时限方式、内容等,辅以信息报告格式规范。 (2)明晰外部联系单位的应急联系方式,包括政府、公安、消防、医疗、交通等部门。
信息通报:对周边可能受影响居民和单位进行信息通报,及时向公众发出警报或公告,告知事故情况、保护措施、疏散时间和路线、注意事项等。落实汇总周边环境敏感目标的应急联系方式, 确保信息通报及时、准确、全面。
(1)应急监测方案:避免笼统地对监测方案只做原则性规定, 应根据企业实际可能出现的突发事件,按照《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监测技术规范》制订较为详细的监测方案。 以该食品制造企业为例,针对其大气污染应急监测,根据泄漏、火灾、爆炸等事故,针对氨、氯化氢等监测因子,说明排放口和厂界气体监测的一般原则,确定具体的采样位置、监测频次、监测方法等。 同时应注意污染物的跟踪监测。
(2)应急监测能力:明确企业现有的监测能力,具体核实企业自身监测项目、监测方式、监测仪器等。自身监测能力不足时,应依托外部有资质的监测单位进行应急监测,并签订环境应急监测协议。
响应分级:应急预案中需要理清预警分级和响应分级两个概念[5]。 预警分级根据发生事件的可能性大小、紧急程度及可能波及的范围进行分级;响应分级是根据事件影响范围、危害程度、需要调动的应急资源和企业单位内部控制能力进行分级。以该食品制造企业为例,响应分级分为Ⅰ级响应(污染超出厂界或企业自身无法处理)、Ⅱ级响应(事故在厂界内且能独立处理)、Ⅲ级响应(事故在作业区内可控制)。
应急处置:按照内部污染源控制、污染范围研判、污染扩散控制、污染处置应对的流程,制定相应的应急处置措施。(1)明确具体应急措施的实施方法,明确应急处置负责人,根据应急人员的专业背景、涉及的应急职能进行责任的合理分配[6]。 (2)涉及大气污染的,明确受威胁范围、组织公众避险的方式方法,涉及疏散的一般应辅以疏散路线图。(3)涉及水污染的,重点说明企业内收集、封堵、处置污染物的方式方法,配有废水、雨水、清净下水管网及重要阀门设置图。 (4)应急物资种类应完善、数量应充足。 明确应急物资使用流程和方法,配有应急物资表/分布图。
以该食品制造企业为例,应急预案中说明了危险区、事件现场隔离区的划定与隔离方式;涉及大气污染和水污染, 绘制了企业事故污染物内部控制图,并明确了企业内部和外部疏散线路;并对事件处理中产生的次生/衍生污染制定了消除措施。 同时,对企业内部应急设施和外部应急救援单位的应急物资进行了详细的统计。
应急预案是事先识别突发环境事件形成风险、强化事件应对有效性的一种重要工具[7],因而提升应急预案的合理性、科学性、实效性至关重要。本文从应急预案体系出发, 通过对环境应急综合预案中监控预警、信息报告、环境应急监测、环境应急响应等技术要点研究以及重难点分析,旨在为企事业单位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编制提供一定的技术支持。应急预案不仅强调事故现场的响应和处置,更强调企业的监控预警和风险防控。企事业单位应当落实企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的编制和备案工作,加快企业内部应急资源的配置和应急管理体系的建立,全面提升企业应对突发环境事件的应对和防范能力,从而最大限度上减少企业突发环境事件对生态、社会、经济、公众带来的负面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