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根据市场和企业需求加强职业培训

2020-07-12 07:17:29江苏南通刁小羽
现代企业 2020年1期
关键词:高技能职业技能岗位

□ 江苏南通 刁小羽

政府部门、市场、企业发挥各自优势,积极创新对接机制、对接方式和平台,推动技能人才服务从单向向互动,从短期服务向长效服务转变,一定程度上可打破供需脱节的尴尬局面。本文以南通市通州区为例,介绍了民营企业吸纳人才的客观状态和当前职业培训的不适应之处,提出相应对策。

一、民营企业吸纳人才的客观需求

据南通市通州区城调队调查,2018年年末,营业单位户均吸纳就业人员7.4人,比2017年增长4.7%,其中企业户均吸纳10人,个体户因以家庭成员经营模式居多,吸纳人数较少,户均吸纳4人。从行业看,制造业营业单位户均吸纳12人;非制造业单位户均吸纳5人。随着南通市通州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倡议,强化陆海统筹江海联动开发,金融业、海洋生物医药、房地产业、现代物流、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设备制造业的需求呈现整体升温的态势,产生了大量的人才需求。随着分享经济与各个行业的结合,引燃了“互联网+”发展新模式,互联网、电子商务行业的发展空间进一步加大,人才需求加大。而加工制造业等传统产业受到去产能的影响,人才需求持续走低。从岗位来看,销售作为最典型的通用型岗位和技术岗位的人才需求也非常迫切。从就业人员构成情况来看,农村劳动力所占比重最高,为62%;从技能方面看,初级及以下的占90%,高级技术人员仅占4%;从从事行业看,制造业和建筑业为主要渠道,占比分别为42%和25%。民营企业在薪资、职业生涯规划及后勤保障等方面越来越具有竞争力。从民营企业招聘人才的需求来看,民营企业招聘高层次、高技能人才的数量有所增加,招聘人员条件也从以往片面要求有一定工作经验转变为注重技术能力。随着产业体系的提档升级,企业对人才的学历、素质、技能的要求明显提高,“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等高技能人才需求紧俏,智能制造相关行业人才尤为紧缺,而市场上具有职业技能等级与工作经验的技能人才难以满足需求。

二、当前职业培训与市场、企业不相适应之处

职介机构的数据统计表明,34%的岗位因无合适的人员匹配而浪费,与此同时,又有25%的求职者找不到合适的岗位。劳动力市场存在的这种结构性矛盾,究其原因主要是劳动者数量供大于求,素质供不应求。在就业需求方面,城乡新生劳动力、失业人员、农村转移劳动力由于缺乏技能难以找到合适的岗位。在企业用人需求方面,企业招不到急需的有技能的人员,关键岗位上的职工技能水平不适应要求,急缺高技能的带头人,并且流失和年龄老化严重。“技工荒”已经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瓶颈。比如南通市通州区的家纺产业十分发达,但在纺纱、印染、设计、缝纫等工种上,缺工的现象越来越严重,既缺少一般流水线上的工人,也缺少有一定技术含量的设计制版工、打样工。在机械行业,钳工、车工、电焊工也十分紧缺。

三、根据市场和企业需求加强职业培训

1.培训提高劳动者素质。在技术技能越来越重要、越来越吃香的今天和明天,要改变劳动力的结构性短缺现状,职业技能培训是治本之策。要把提高劳动者就业能力、职业转换能力、创业能力放在更重要的地位,加大培训对就业的推动作用,逐步形成开发岗位与素质就业并举的新格局。立足于促进就业,对就业困难的人员,分别开展技能培训,不断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对城乡新生劳动力,主要是针对其缺乏职业技能和实践经验,提高其市场竞争能力;对下岗失业人员,主要是针对其再就业能力较弱,增强其面对市场参与竞争的勇气和适应职业转换的能力;对于农村转移劳动力,主要是针对其文化技能水平偏低,增强其获得专项技能和城市生存发展的能力。

2.加强高技能人才培养。在整个世界产业链的利润环节中,一般企业的利润仅占5%。只有培养大量掌握技术的高端人才,拥有自己的核心技术,才能在全球产业链上占据高位。 为此,必须抓紧培养一大批企业急需的技能人才,特别是掌握先进知识和技能,具有带动作用的高技能人才,既要满足企业急需,也要实现高端带动,带动中级、初级技术工人的梯次发展。①充分利用基地,实现办学形式多样化。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是高技能人才培养的主阵地。要发挥职业院校的基础作用,不断整合资源,特别是根据市场和企业的需求改革办学模式,扩大技能人才培养规模。如校企联合,校校联合,与民企合作甚至与国外院校合作办学。要调动企业、学校和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来缓解企业技能人才,特别是高技能人才的短缺问题。在校企联合培养高技能人才方面,借鉴南京市公用事业技工学校,根据企业对技能人才的需要,专门成立人力资源派遣公司,成为企业与学校的桥梁,学校还为毕业生建立招回和托管制度,从这个学校毕业的学生,只要企业需要更新技能,就可以回来继续学习。这一方式为学校与企业建立一个长久的关系和技工的职业生涯发展铺设了通道。

②发挥企业在培养高技能人才方面的作用。实践证明,企业培训是高技能人才成长的重要通道。2019年通州区培养的2300名高技能人才,90%以上是由企业培养出来的。实践证明,发挥企业的主导作用,通过建立技能人才业务进修和培训制度,开展岗位培训、职业资格培训,能有效提升职工队伍的技能水平;利用企业的职工培训中心和采取岗位练兵、名师带徒、成立大师工作室等形式培养人才。在南通市通州区有很多传统工艺,如蓝印花布、风筝制作、乳腐酿造等,基本上是企业内部通过师傅带徒这种形式得以流传的。

③利用职业技能竞赛选拔高技能人才。近年的职业技能竞赛极大地推动了劳动者学习技能和企业职工岗位练兵的积极性。继续开展多种形式、多种层次的评选表彰活动,大力表彰和奖励具有高超技艺,掌握绝招绝活,为企业发展做出贡献的高技能人才,并通过媒体向社会广为宣传,积极营造“技术工人也是人才”的氛围,促进全社会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技能、尊重创造,真正形成崇尚技能学习,尊重技能人才的良好风尚。

④加快构建劳动者终身职业培训体系。引导职校根据全区产业布局及企业需求,合理设置专业,全面提升职业教育质量。引导定点培训机构结合市场需求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与产业发展相融合、与企业需求相衔接,提高培训的有效性。引导企业完善员工职业发展通道和人才培养计划,完善有利于技术技能型人才成长的引导机制、培养机制、评价机制和激励机制。

3.推动大中型企业开展技能等级认定。积极指导企业自行开展能力水平评价活动。可综合运用理论知识考试、职业技能考核、综合业绩评审、技能竞赛选拔等多种鉴定考评方式,突出生产过程和工作业绩表现等综合职业素养的评价,评考权重由用人单位结合实际自主确定。用人单位对取得相应职业技能等级并受聘于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岗位的职工,比照本单位助理工程师、工程师、高级工程师落实相关工资福利待遇。

四、构建中职教育现代学徒制

现代学徒制是一种在校企不断深化合作的前提下,理论联系实际,整合企业和学校的资源优势,通过教师和师傅联合教授学生,以培育高素质的技术技能型人才为目的的一种新型人才培养的职业教育模式。

1.“三元一体”培养。“三元”指的是通州职业中专、通州职中在校生和企业,一体指的是通州职中、学生和企业三方全过程、深层次、互动式地人才培养模式。在运行模式之前,精心选择开展校企合作试行点,然后一起制定的招生专业、规模及教学方案。并在行业协会的监督和引导下,必须签订“学校——企业——学生”联合培养人才的协议,明确各方的主要职责和义务。

“三驱联动”。企业与职中互动,企业派出技术专家亲自到学校开展专业指导教学,让同学们了解企业文化和服务理念,企业与职中开办订单冠名班。企业与学生互动,学生根据企业实际需求和企业文化特点进行定向培养,建设有专业特色、高水准、设施和管理水平都先进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企业与教师互动,推行“从企业中请进来”“从校园里走出去”的交流活动,通州职中常年聘请企业总经理、部门总监、经理、领班等不同层级的专业人士来校给学生开展职业素质和专业理论与实践讲座活动,校教研组也积极派出专业教师前往企业开展挂职锻炼学习。

2.建设内容与目标。建立校企“三主体”育人机制。三方实施并完善现代学徒制工作任务书;共同召开现代学徒制工作协调会议,明确各方工作职责;与企业签订实施现代学徒制的合作协议;初步建立通州职中、企业、学生三方在人才培养成本方面的分担机制;明确双方的职责、分工;初步形成校企人才培养机制。通过“互聘共用、专兼结合”的管理机制,建立管理师资、专业师资、企业师傅人才库。形成一支多元制导师队伍。建立与现代学徒制相适应的教学管理制度和学徒管理办法,修订学分制管理办法;初步形成学生(学徒)企业轮岗实训和综合实践管理办法、师傅管理考核办法。建立大资源库,共享资源,用微课、微视频、PPT等形式建立各专业数字化学习资源,初步搭建现代学徒制网上学习平台;加强对现代学徒的走访与管理,探索更适合人才成长的学徒机制。

猜你喜欢
高技能职业技能岗位
大英县职业技能培训调研
太仓市服装定制职业技能竞赛举行
工会信息(2020年21期)2020-02-28 07:19:36
实施“五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 打造高技能人才队伍
在保洁岗位上兢兢业业
乡村地理(2018年2期)2018-09-19 06:44:06
走进“90后”岗位能手
中华儿女(2016年14期)2016-12-20 18:22:28
努力开创职业技能培训的新局面
学习月刊(2016年14期)2016-07-11 01:54:48
补齐高技能人才“短板”
公民与法治(2016年3期)2016-05-17 04:08:47
现代学徒制培养焊接高技能人才的探索与实践
焊接(2016年6期)2016-02-27 13:04:58
实施HR岗位轮换 打造复合型HRM团队
现代企业(2015年4期)2015-02-28 18:48:18
张晓东:倒在岗位上
中国卫生(2014年12期)2014-11-12 13:1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