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本文根据1950年代中国作家协会文学讲习所的油印史料——课程表、学习计划、讲义、辅导材料与学员作业,重点考察了中国作家协会文学讲习所俄苏文学课程的设置情况和讲义中对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讨论情况。如何从苏联的文学资源中寻找理论依据,服务于本国的现实需求,实现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中国化,深深扎入中国的现实生活中,这是主讲者最大的关切。周扬的几份没有公开的材料和张光年、刘白羽的讲稿,弥补了公开史料之间的裂隙,形成更为完整的证据链,为我们理解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在中国的发展变化,提供了新的史料佐证和观察角度。
文学教育是近年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领域一个广受关注的话题,也陆续有一批成果面世,在史料发掘和研究方法等方面都有新意。要深入研究文学教育,有两个问题要处理好。一是必须有可靠的原始史料。那些回忆录、印象记或泛论一类的成果固然有其自身的价值,但主观性较强,容易有自己的倾向性,甚至显得虚浮,说服力有欠缺。二是研究对象要有代表性和典型性。中学语文教育既是社会热点,也是学术热点,这当然会牵涉文学,但其主要目标并不是培养文学人才。文学课程在大学中文系或文学院的课程设置中占据重要地位,有一些中文系或文学院的毕业生也成了或即将成为作家,但其比例并不高。因此,研究一所大学中文学科培养的作家群与这所大学的文学传统的关系还能站稳脚跟,如果放大视野与关联度,研究某个时期大学文学教育与文学思潮、文学发展脉络的关系,就很容易顾此失彼,毕竟有不少作家大学时修读的专业跟文学不沾边。有别于中文系或文学院的学历教育,从中央文学研究所、中国作协文学讲习所到鲁迅文学院,其教育目标始终是培养文学创作人才,它们在中国当代文学教育中具有特殊地位。本文根据笔者掌握的一大批中国作协文学讲习所的油印课程表、教学计划、讲义、辅导材料和学员作业,针对俄苏文学与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等具体的教学内容,以及俄苏文学对新中国文学的深层影响,进行实证性的梳理与考察。
根据中央人民政府文化部的工作计划和全国文联第四次扩大常委会的决议,中央文学研究所于1950年创立,丁玲任所长。从机构性质来说,文学研究所既是教学单位,又是文学创作与研究活动的中心。1950年秋天,52名第一期研究员班学员入学,毕业时间为1953年6月。根据徐刚的回忆,正式开学已经是1951年1月8日。①学员的水平和条件参差不齐,其中有马烽、陈登科、徐光耀、胡正、李方立、李纳等已有一定成就的作家,也有刚开始发表作品的胡昭、杨润身、李若冰等文学新人;有文联和文协的干部,也有剧院院长和解放军军官、大学讲师;大部分学员的教育水平相当于大学文化,也有6人为高中文化程度,4人为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1952年秋天招收了第一期第二班(研究生班),结业时间为1953年8月,24名学员多数为北京大学、复旦大学、辅仁大学、燕京大学等高校的毕业生,“二班的宗旨是培养文学编辑、教学工作者、理论工作者”②,经过一年学习后多数走上了编辑出版、教学科研岗位,较有代表性的如龙世辉、许显卿、玛拉沁夫、张凤珠等。其中的刘真、玛拉沁夫、张凤珠、颜振奋继续跟着第二期学习。
中国作协文学讲习所第二期学员1953年8月入学,1955年6月结业,学员共有45名。在总结了第一期办学经验的基础上,这一期学员的水平比较整齐,学员中绝大多数已经发表了文学作品,九成以上学员都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参加革命工作,有丰富的生活经验,文化程度上都有自学能力。在学习内容上比第一期更加系统化,“除原有的政治理论、文学史、文艺理论、作家与作品研究等课程外,增设了文学概论、语法修辞、中共党史、世界近代史、联共党史等。还重点进行鲁迅研究、《水浒传》研究以及契诃夫研究”③,任课教师有冯雪峰、胡风、李何林、丁玲、萧三、艾青、宋之的、叶君健、孙家琇等。教学中实行创作辅导制,给学员配备辅导教师,老作家和学员建立固定的联系,譬如丁玲辅导玛拉沁夫、谷峪、李涌,艾青辅导张志民和安柯钦夫,张天翼辅导邓友梅,严文井辅导刘真,田间辅导苗得雨、和谷岩、胡尔查,宋之的辅导白刃等。刘真在学期间写出短篇小说《春大姐》、中篇小说《我和小荣》,并由中国青年出版社、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小说集。少年参军的董晓华写出了电影文学剧本《董存瑞》,和谷岩的短篇小说《枫》、谷峪的短篇小说《一件提案》也受到关注。
1954年2月中央文学研究所改称中国作协文学讲习所,接受中国作家协会领导。鉴于缺乏必要的教学师资,1952年就有人主张停办文学研究所,后来采取了缩小规模的思路,第三期调整为短训班。1955年底中国作协指定文学讲习所负责筹备1956年3月召开的第一届全国青年文学创作者会议,会后选留其中61名业余作家为第三期学员,其中有吉学霈、李学鳌、敖德斯尔、胡万春、流沙河、曲延坤、阿凤、朋斯克、谢璞等。第三期的学习时间为1956年4月至8月。1956年10月入学的第四期为文艺编辑班,共招收103名学员,第四期原计划为短训班,后来经过学员多次请求,中国作协党组同意延长为一年,结业时间为1957年6月。1957年11月,中国作协书记处决定停办文学讲习所。
丁玲在征求各方面意见后,确定了中央文学研究所的“十六字方针”——“自学为主,教学为辅;联系实际,结合创作。”第一期的教学很不系统,经常被各种运动中断。第一期学员胡昭在散文《灯》中回忆:“大约每周有一两堂大课,其余时间围绕课程范围自己读书”,“一九五一年秋天,所里组织生活实习,有的去工厂、有的去农村。当时朝鲜战争正酣,我和十几名同学一起申请赴朝被批准了”。④根据学员回忆和邢小群《丁玲与文学研究所的兴衰》披露的资料,第一期授课内容的重点是中国古典文学和现代文学,第一期学员徐刚和胡昭回忆冯雪峰讲授俄国文学,内容精彩,但课时不多。1953年9月,第二期学员入学,此时丁玲已经辞去所长职务。第二期的学习逐渐正规化,“在联系生活上,只要求学员在寒、暑假期间到生活中去,平常学习时间组织一些有意义的观摩,再不全力以赴紧跟社会上的各种运动了”,“二期真正按教学计划进行教学,学期两年,共分四个单元:‘五四’以来的新文学、中国古典文学、世界文学、俄罗斯与苏联文学”。⑤第四期学员胡维汉回忆,文讲所有时还邀请来访的外国作家讲学,给他留下深刻印象的是苏联作家卡达耶夫和田德里亚柯夫。卡达耶夫是著名的小说家,还担任文学杂志《星》的编辑。“卡达耶夫说编辑的心中一定要有读者,因为杂志是要读者读的。他说他有一条座右铭:请可怜可怜读者吧。”田德里亚柯夫谈了自己的代表作《女婿》的构思与创作过程——“这就是作家的灵感,它是莫名其妙的,不可理喻的,但却促使他写出了名作《女婿》。”⑥
笔者收藏了一份1954年7月中国作协文学讲习所教务处制订的《俄罗斯、苏联文学学习计划》、一份《俄罗斯、苏联文学季度政治学习计划》和一份《中国作家协会文学讲习所第二期俄罗斯、苏联文学季度课程一览表(1954.9.1—12.31)》,下面以这三份材料为核心,考察文学讲习所的俄苏文学课程设置情况。以整整一个学期的时间专门学习俄苏文学,这在作家培训中绝无仅有。就学习重点来看,教学时间分配上“俄罗斯文学占三分之一强,苏联文学占三分之二弱”,突出苏联文学。就学习目的来看,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是贯穿俄苏文学教学的一根红线:“在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理论学习的基础上,通过具体作品的研读与讲授,领会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优良传统和先进的创作方法。”就授课方式来看,以授课为辅,学员研读作品为主;组织32次专题报告,授课教师带领学员“较系统地研读各个时期的主要代表作品,重点放在十月革命以后的文学,并以《被开垦的处女地》作为重点研究对象,进行小组讨论”。⑦就教材使用情况来看,以油印材料为主,笔者看到的有一大批讲稿和作品选,俄苏文学作品选有文学讲习所印制的《俄罗斯文学参考资料(一)》(1954年9月)、《莱蒙托夫诗选》(1954年9月)、《马雅可夫斯基诗选》(1954年10月)、《契诃夫短篇小说选》(分为一、二册,1954年)、《波列伏依学习参考资料》(1954年12月)、《关于伊萨科夫斯基的生平及其著作的资料》(1954年12月)、《关于拉普派问题的参考资料》(印制时间不详)等。孙家琇的两次专题报告《〈万尼亚舅舅〉》(1954年10月26日)和《高尔基的〈母亲〉》(1954年11月27日)对文本的分析都很细致。由此可见,文学讲习所较为严格地按照教学计划设置教学内容,但开课时间略有调整。
从第二期俄苏文学季度课程表中可以看出,专门组织三次专题报告详细分析萧洛霍夫的《被开垦的处女地》;在作品研读进度表中,从第九周到第十一周“研读《被开垦的处女地》”,从第十二周到第十三周“重点研读《被开垦的处女地》”,第十四周“研究并讨论《被开垦的处女地》”。由此可见,研读《被开垦的处女地》是俄苏文学教学的重中之重。笔者收藏了蔡其矫的两份讲稿——《〈被开垦的处女地〉作家作品介绍》(1956年5月印制)和《〈被开垦的处女地〉艺术分析》(1956年6月印制),以及一本《〈被开垦的处女地〉参考资料》(1956年5月印制)和一本《〈被开垦的处女地〉学习笔记》(1956年6月印制),这些材料可以让我们较为深入地了解围绕《被开垦的处女地》的教学情况。《〈被开垦的处女地〉参考资料》包括以下文献:萧洛霍夫的《祖国颂》(片断),《真理报》在1955年5月24日(萧洛霍夫五十诞辰)发表的专论《创作为人民服务》(严洪译),列兹内夫的《萧洛霍夫论》(周立波译),维诺格拉多娃的讲稿《苏联杰出的作家——萧洛霍夫》(邹宁译,此文为维诺格拉多娃1950年5月24日在北京市中苏友好协会、北京苏联对外文化协会联合主办的“萧洛霍夫四十五岁诞辰庆祝会”上的报告),苏联E.多宾的《论题材的典型化》(黄大峰译)。在《萧洛霍夫论》的篇首位置,编者加了一则按语:“萧洛霍夫是苏联最杰出的作家之一,也是中国人民最珍爱的一位现代伟大小说家。他的长篇小说《静静的顿河》、《被开垦的处女地》,许多优秀的短篇小说,以及尚未完成的长篇小说《他们为祖国而战》的已经发表的一部分,都译成了中文,流行很广。本文是比较深刻的分析萧洛霍夫的生平、思想和艺术的介绍到我国来的一篇出色的批评。”
蔡其矫在讲稿《〈被开垦的处女地〉作家作品介绍》中,介绍了萧洛霍夫的生平、《静静的顿河》和《被开垦的处女地》的基本情况。《被开垦的处女地》写真实的历史事件,反映苏联顿河地区格内米雅其村走上农业集体化道路的过程,表现了哥萨克农民群众在充满矛盾的转型过程中复杂的心理感受。在创作选材与组织材料方面,蔡其矫认为这是“一部解释政策的作品”,并“取得巨大成功”,“而我们自己所写的企图解释政策的作品,却是如此地易于夭折呢”?他的解释是萧洛霍夫“曾经细心研究党的政策”,“党的政策也是从现实生活中经过概括集中的过程来的”。他强调:“学习萧洛霍夫,应该使作品中的主人公与自己生活周围的人结合起来,应该像他那样敢于处理这样困难的任务。同时也看到萧洛霍夫所以这样熟悉他的人物,关键又在他生活在他所要写的环境里,集体化对他来说并不是突然来的。我们却常常在某一运动中,轰轰烈烈下去,回来后又脱离生活,我们跟人物始终了解不深,一写起来自然就会漏洞百出。”蔡其矫认为从《静静的顿河》到《被开垦的处女地》,“萧洛霍夫的共产主义的党性立场更加巩固了,这表现在他描写共产党员方面大大前进了一步”,“《被开垦的处女地》自始至终贯穿着一个思想:党和人民团结一致,社会主义事业的胜利是历史的必然性和规律性,如果工作上犯了错误受到暂时挫折,那是因为干部的政治水平不高和经验不足,当他们克服自己的缺点而与人民站在一起时,那是无往而不胜的。《被开垦的处女地》的这些成就,与作者的共产主义思想越来越成熟是分不开的,就在写《被开垦的处女地》这一年,一九三〇年,萧洛霍夫成为共产党的候补党员”⑧。在讲稿《〈被开垦的处女地〉艺术分析》中,蔡其矫以达维多夫、拉古尔洛夫、拉兹米推洛夫、梅谭尼可夫、西奚卡、代米德、波罗夫则夫等为例,重点分析了作品的人物塑造,高度评价作家在新的生活中塑造新的典型的艺术探索——“作者把他的全部才华放在描写在这变革中的农村干部和农民群众的生活变化和心理变化上面,这是在广阔的背景上来描写新人如何产生的作品”。这份讲稿还分析了“矛盾冲突和结构情节”,在十年前发生血战的地方“敌人已经隐藏起来,伪装起来,这就构造了集体化时农村阶级斗争的全部复杂性和紧张性”;在结构方面,蔡其矫认为“对比法是这部作品结构的基本手法”,“用对比来使现象集中而且尖锐化”。讲稿还对作品的风景描写进行细致分析,认为作家“不但有着画家画风景画的高度技巧”,“而且具有异常精细的观察力和对自然界细腻的感觉力”。⑨
《〈被开垦的处女地〉学习笔记》是第三期学员的论文汇编,这也说明第三期的教学继续执行第二期的计划。其中包括周学南的《忠实于生活》、郭梁信的《三个共产党员的形象及其它》、马春阳的《〈被开垦的处女地〉给我的启示》、清波的《典型与个性》、王丕烈和尹一之的《关于〈被开垦的处女地〉艺术技巧的几点体会》、仇智杰的《达维多夫》、管念祖的《从达维多夫看萧洛霍夫刻画人物的手法》、杨世元的《在斗争中成长》、闫瑶莲的《从拉古尔洛夫说起》、陈智的《一点心得》、任大林的《关于拉古尔洛夫》、满汝毅的《对梅谭尼可夫的几点看法》、谢真成的《梅谭尼可夫的典型意义》、李岸的《试说雅可夫·洛济支》、陈鉴尧的《〈被开垦的处女地〉关于会议的描写》,共15篇。除了周学南对作品进行整体把握、王丕烈和尹一之讨论作品的艺术技巧、陈建尧分析作品的会议描写之外,其余12篇都在谈论作品的人物形象,而且观点都以蔡其矫的讲稿为基调。值得注意的是周学南的观点:“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是一种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为基础,用以为千百万劳动人民服务的创作方法;它要求作者能以典型化的方法,从生活的革命发展中客观地再现出生活的真实来。”他认为《被开垦的处女地》的真实性在于每个人物都有鲜明个性,描写了人们思想发展变化的曲折复杂过程,表现了人物丰富复杂的内心世界。文末有这样的总结:“党不需要我们捏造生活,做个胆小鬼。党需要我们能对我们的生活斗争充满胜利信心,敢于从革命发展中客观地再现出生活的真实来,去教育人民和压服敌人。”⑩
中国作协文学讲习所于1956年5月油印了一册《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参考资料》,其中包括《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致第二次全苏作家代表大会贺电》、高尔基的《论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周扬的《关于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和1953年4月8日的《周扬同志报告》。同时印行的还有一册《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理论学习参考资料(二)》,其中包括苏联《共产党人》杂志专论《关于文学艺术中的典型问题》和法捷耶夫1949年10月8日在全国文联大会上的报告《论社会主义的现实主义》。两册油印材料的题目略有差别,但有系列性。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文学讲习所印制的三份讲稿,即1956年6月印制的张光年主讲的《关于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和典型问题》、1956年8月印制的周扬的《目前创作中的几个问题》和1956年9月印制的刘白羽的《当前文艺创作中的问题》。有趣的是,刘白羽的《当前文艺创作中的问题》内文标题和封面标题不一致,内文标题为《当前文学创作中的问题》。客观地讲,内文标题与正文内容更为贴合。
周扬的讲课时间为1956年8月10日,他结合双百方针的提出,以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为核心线索,重点谈了三个问题:(一)作家对生活和典型的认识问题;(二)如何对待传统的问题;(三)对于文学艺术的行政领导问题。他的一些观点,至今还值得我们深入思考。他认为:“我们应该把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了解为一种新的方向,而不能把它当作教条,或者当作创作上的一种公式。不然的话,就有很大的危险。但是,过去乃至于现在,在我们的创作上是存在着把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当作教条和公式的情况的,苏联也是如此。”“把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当作创作的教条和公式的害处,还在于对不是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作家起了排斥的作用,因为他们不符合教条。不是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作家,在世界上多得很,因为这样,就不能跟他们建立正确的关系,只有打击他们,而不是在创作上相互合作。我们认为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是最先进的倾向和最好的创作方法,但这并不等于世界上除此以外就再没有别的好的文学,要么就是社会主义现实主义,要么就是反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不应该是这样的。”11
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五卷本《周扬文集》第二卷收录了周扬的这份讲稿(题目改为《关于当前文艺创作上的几个问题——在中国作协文学讲习所的讲话》)和周扬1951年5月12日在中央文学研究所的讲演《坚决贯彻毛泽东文艺路线》,但没收录周扬在1953年4月8日中央文学研究所第一期毕业仪式上的讲话——《周扬同志的报告》,因而这个毕业寄语具有更高的史料价值。首先,周扬在讲话中强调文艺工作者要“向生活学习”,“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基础头一条就是生活,艺术的真实头一个要求就是忠实于生活”,忠实于生活就要“反对这种不客观的、虚伪的、不实际的”现象,“我们社会主义现实主义要求作家要真正的深入到实际生活中去,但是不能光看到缺点,而是要看到先进和落后的斗争,抓住先进的东西,并且自己也要站到先进方面来,而不是脱离实际地空想,设计出一个高尚道德品质的形象,这样设计的性格,一看就知道不是真的,所谓高尚品质,只有在阶级斗争或生产斗争中才能表现出来,而不能离开斗争,它是在斗争中推动历史前进的”;周扬主张要用辩证的、发展的眼光看待先进和落后的关系,“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是要创造先进人物,但这人物绝不是抽象理想的化身,而是在和落后现象做斗争、和缺点做斗争中产生的人物,这样的人物不一定完全没有缺点,他身上也可能有缺点,但他也在不断地和自己的缺点做斗争,不断地克服,这是一个成长过程,但这并不是说写先进人物就非有缺点不可”。在这次讲话中,俄罗斯文学和苏联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实践是重要的参照系,譬如周扬谈到古典作品中的积极因素时就说:“凡是古典作品在群众中流传的,都是因为创造了人物,创造了先进的人物。不能说古典作品中就没有积极人物,像《死魂灵》《巡按》中虽没有一个好人,但这中间也包含了好的东西,作者有一个理想是明确的,就是‘大家都不要这样子吧!’或‘大家都起来反对它吧!’一个作品中必须有推动前进的东西,否则作品便不能存在。很多旧现实主义的典型有着进步的意义,如‘罗亭’,他也有理想,比起饱食终日无所用心的人还强,还开明些,这是他们阶级中先进的,眼光看得远些的。”其次,周扬认为“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思想基础是马列主义”,重点向学员推荐了列宁的《做什么》、斯大林的《无政府主义还是社会主义》《列宁主义基础》《语言学》等书籍,鼓励学员“下去以后书要多看,笔也要勤动”。最后,周扬认为“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是古典现实主义的发展”,他在论证时引述了日丹诺夫的表述——“凡不重视自己遗产的人,就不是国际主义者”。周扬主张“在文学上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问题也就是党性问题”,既要实现“政治修养一代比一代强”,也要避免“文艺修养就有些一代不如一代”的现象。在文末,周扬这样总结:“假若不接受民间传统,不承继民间传统,是无文学基础的;无马列主义是无思想基础的;无生活是无社会基础的。所以我们必须要具备这些基础,才能有条件成为合格的文艺工作者,才能把中国文学事业推进一步。”12
张光年的《关于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和典型问题》也是一篇没有公开发表的集外文。他在讲课时谈到了对斯大林所制定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著名公式的理解,评价了马林科夫和《共产党人》“专论”关于典型问题的两种权威意见,对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宣传、解释和创作实践中的“教条主义的思想方法”进行了反思,倡导“创造性地学习”。“从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形成和发展的道路看起来,高尔基、萧洛霍夫、法捷耶夫、A.托尔斯泰、费定等人都是经过各自不同的道路走向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在无产阶级新的革命时代,在工人阶级思想指导之下,作家艺术家往往经过各自不同的道路走向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走向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路不是只有一条。就我国今天的经验来说,在为工农兵服务的总方针的指导之下,经过文艺的百花齐放,旧时经过各种文艺形式各种艺术风格的自由竞赛,作家艺术家只要忠实于生活忠实于人民,条条大路都可以通向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关于典型的塑造,张光年认为“典型可以和一定社会力量的本质相一致,但也可以不一致,或不完全一致”;“把典型仅仅看成是某种社会本质的体现,是那个社会集团代表,某种社会现象的例证,这都是狭隘的刻板的庸俗的理解。根据这种简单化的理解,创造人物一定创造不出具有深刻的思想内容和艺术力量的典型”;“关于正面人物与反面人物,有人对它也有简单化的理解,艺术家应当表现先进的阶级性和党性,要爱憎分明,有肯定,有否定,但并不等于回到孩子似的简单的头脑中去。我们对生活的鲜明的肯定与否定,爱憎分明,并不等于简单化的把世界变成两种类型,一种是一切皆好的好人,一种是什么都坏的坏人,这不是说写好人都应该要写缺点,事实证明董存瑞、李有国、赵铁柱、周大勇等人没什么缺点,同样是有生命有个性的人物,就是说不要把复杂的生活内容简单化了”;“看环境是否典型,一方面看他是否通过环境的描写表现出一般的时代的社会的意义,另一方面也要看他对典型人物是否典型,是否有利于典型人物的描写,是否和典型人物是有机的结合,如果脱离典型人物来孤立地看环境描写是否典型,一定会达到片面性的理解”。13
周扬、张光年的讲稿都有较强的理论性,刘白羽的讲稿则相对感性一些,与创作实践结合得较为紧密。他谈到有些作家此前几年热衷于模仿波列沃依、安东诺夫的作品,写过“波列沃依式”或“安东诺夫式”的作品,他主张“我们讨论国外或国内的作家作品是想从中吸取经验,丰富我们的创作,我们自己要站在生活冲突中去,而不是模仿那些作品”。他认为创作者不能简单化地处理生活中的矛盾冲突问题,要对生活进行深入的提炼,改变“作品就是没有生活丰富”的灰色状态。他强调:“一个作家是个思想家、哲学家,一个作家所追求探讨的是对生活中还不能满足的东西。我们生活在这样时代,马克思列宁主义、文艺理论都有,而缺少的是对生活的追求,对生活的观察停留在表面现象,不知道在作家的终生中,比什么都重要的就是深入生活,不断追求新的没探讨过的东西。”他还以A.托尔斯泰的《苦难的历程》为例,讨论作家的思想发展同作家的艺术成就的关系,“以托尔斯泰的经历来看,一个作家如果在经历当中,在生活当中没有深刻的追求,就很难产生那样的作品”。他还以苏联电影《生活的一课》和小说《青年近卫军》为例,认为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也要表现性格、情感和社会发展过程的复杂性,“如果认为社会主义只能写乐观主义,那实际就造成了公式主义,不仅在写作方面,甚至在生活方面都有一些简单化的倾向,一切都乐观,看不到阶级残存在人身上的影响,看不到共产主义伟大的任务是改造人,看不到社会主义人的性格的复杂性,过去有简单化的写法,觉得社会主义现实主义领域内只能写快乐,这是不恰当的、简单的想法,因为人的性格的成长有一个复杂的过程,我们是生活在复杂的前进的过程当中,在这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我们创造了新人的优美的品质,我认为尽管在苏联也有很多写的不好的作品,但也不能随便否定苏联写的好的作品”。14
俄苏文学对中国当代文学的影响,这是中国当代文学史研究无法忽略的重要课题。中央文学研究所的建立,其参考样板就是苏联的高尔基文学院。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不仅被视为一种创作方法,而且被认定为社会主义文学的特质。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形成与发展,离不开对苏联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理论与创作的借鉴,更为重要的是与本土的社会现实、文化传统、文学实践的有机结合。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在新中国的落地,也伴随着不同观点的碰撞与对话。冯雪峰与周扬对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理解就有明显的差异。针对俄苏文学的评价,冯雪峰更为看重俄罗斯文学的现实主义成就,周扬极为重视苏联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文学实践。第一期学员胡昭这样回忆冯雪峰的授课情境:“他分析着托尔斯泰、屠格涅夫和契诃夫,感慨于当时的苏联文学还远远达不到俄国那些大作家的水平,而我们要赶上去更要花极大的力气……”15冯雪峰的《中国文学从古典主义到无产阶级现实主义的发展的一个轮廓》和《中国文学从古典主义到无产阶级现实主义的发展的一个轮廓(续)》连载于1952年《文艺报》的第14、15、17、19、20期,这是新中国首篇系统论述现实主义来源和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基本问题的长文。冯雪峰重视本国文艺发展的历史进程,认为“五四”新文学中的现实主义有两种来源,即宋代以后“平民文学”中的古典现实主义,以及“欧洲近代和现代文学中的现实主义,特别是十九世纪和二十世纪初的俄罗斯文学的现实主义”。以俄苏文学为例,他认为如果没有果戈理、托尔斯泰等人的现实主义,“根本就不会有苏联文学”。他主张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应当以唯物辩证法为指导,首先从现实(客观)出发,其次不把现实表面化、简单化,认识事物的复杂性,“即从事物的发展中、矛盾的运动中去看事物和现象”。
在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周扬是一个关键人物。早在1934年,周扬就在《现代》第4卷第1期发表了《关于“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和革命的浪漫主义”》,介绍了苏联关于“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主要理论观点和最新进展。1932年5月23日苏联《文学报》的报道首次提到格隆斯基(周扬译为古浪斯基)对“社会主义现实主义”这一术语的界定,周扬的回应可谓及时而深入。周扬1951年5月12日在中央文学研究所的讲演中指出:“我们必须向外国学习,特别是向苏联学习,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文学艺术是中国人民和广大知识青年的最有益的精神食粮,我们今后还要加强翻译介绍的工作。”16周扬也强调中国文学必须继承传统,具有自身独特的、鲜明的民族风格,但他始终把文艺与政治关系作为把握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首要问题,他在首发于苏联《旗帜》1952年12月号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中国文学前进的道路》一文中说:“判断一个作品是否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主要不在它所描写的内容是否社会主义的现实生活,而是在于以社会主义的观点、立场来表现革命发展中的生活的真实。”17他把斯大林关于文艺的指示、联共中央关于文艺思想问题的历史性决议、日丹诺夫关于文艺问题的讲演、联共十九次党代会马林科夫的报告中关于文艺的内容视为“最正确的、最重要的指南”。181953年召开的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二次代表大会正式把“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确立为过渡时期文艺创作与批评的最高准则,这也意味着周扬的观点上升为主流意志。在1954年3月29日的一篇讲话中,周扬强调“文学是宣传总路线的重要手段,应该以宣传总路线为主要工作”,“现在我们进入社会主义革命阶段,因此对文学就提出了新的、文学史上从来没有过的任务,要求作家反映社会主义革命的内容。这样也就要求作家,特别是革命作家,一定要具有高度的社会主义觉悟、社会主义思想水平”。19
中国与苏联的文学关系,和中苏关系的总体进程具有同步性。苏共二十大上赫鲁晓夫的报告也在中国激起了连锁反应。陆定一在著名的讲话《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中反对“民族虚无主义”和“全盘西化”倾向,对片面崇拜苏联科学发展的做法也提出了批评。佛克马认为:“苏联文学一度被看做中国生活和文化的榜样,陆定一这样讲实质上是对其功能进行重新定位。”20周扬在中共八大上的发言和1956年8月10日在文学讲习所的讲稿中,都反对把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当作简单的教条。他说:“现在我们一方面要感谢苏联,他们给了我们很多的作品和理论,使我们得到很大的帮助;可是对有些东西,我们作了机械的搬运,没有看出它是教条主义。”21大的文化氛围波及方方面面,也渗透到文学讲习所的教学当中。徐刚在访谈中提到:“在四期学习期间,有的同志对联共关于《星》与《列宁格勒》两杂志的决定和日丹诺夫的报告提出质疑。当1957年苏联作家巴甫连科和田德尼亚科夫访华,来文学讲习所作报告时,有的同志递条子询问苏联作家左琴科的情况,可见当时思想解放的程度。”22
值得注意的是,在“双百”时代的氛围中,何直(秦兆阳)的《现实主义——广阔的道路》和周勃的《论现实主义及其在社会主义时代的发展》对教条主义的反思,引发了1950年代另一次关于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重要论争。张光年批评何直、周勃意在取消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用“社会主义时代的现实主义”取代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他认为“解除了教条主义的束缚(我们为此还要进行一系列的斗争),将使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在我国自由的天地中成长得更快更好”23。卷入这场论争的还有周扬、邵荃麟、蔡仪、巴人、蒋孔阳、以群、李希凡等人,这从收入《社会主义现实主义论文集》(第一集)(新文艺出版社1958年版)和《社会主义现实主义论文集》(第二集)(上海文艺出版社1959年版)中的论文中,我们可以更为细致而深入地了解当时的观点分歧和论争情况。
从中央文学研究所到中国作协文学讲习所,就其俄苏文学课程设置、社会主义现实主义问题讨论而言,当时文学界对苏联文学的态度存在微妙的起伏与变化。1950年2月中苏两国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之后,中苏文学关系处于蜜月期,文学界习惯从苏联文学中寻找可供借鉴的样板,但机械照搬也带来了简单化、教条化的弊端。第二期学员邓友梅就有这样的回忆:
有人把苏联“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理论捧为文艺工作者的不二法门,把信奉不信奉这套学说看做革命不革命的分界线。在这个政治性的前提下,不同艺术门类又搬来各自样板。如演戏的,就要照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路子演。有个京剧班要排《群英会·借东风》,新派来的“导演”就要演员写诸葛亮“角色自传”,替曹操找“内心独白”!科班出身的老伶工一夜之间忽然都变成“丸子”。要写诗,不学马雅可夫斯基也要学莱蒙托夫、普希金,甚至模仿他们的造句(大家不懂俄文,实际上模仿翻译的文字)。有同学开玩笑,模仿“苏式诗”编了个顺口溜:“某某诗来作,看见马雅可,厕所讲卫生,保卫那和平……”
听课也听出一套程式:以“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理论为指导思想,不管讲屈原、曹雪芹还是讲歌德、但丁,内容都相似:一、时代背景;二、作者生平;三、主题思想;四、故事结构;五、人物塑造……(也就是丁玲说的“主题、构思、人物、场面”)论述词汇也多为苏联式的套话,再生动的作品经这么一讲也变成一篇政治图解,枯燥无味。24
1956年2月苏共二十大以后,周扬、刘白羽、张光年在讲稿中都对这一变动作出了迅速的反应与调整。周扬说:“在中国,艺术理论上的教条主义方法,完全是搬的苏联那一套,至于东欧国家,比我们还要搬得厉害,几乎是苏联怎样讲,他们也就怎样讲。所以要注意,对于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学习,决不能陷入教条主义的泥潭。”25刘白羽说:“如果我们光根据教条而离开时代背景——苏联和中国的存在——去分析,那是得不出答案来的。所以我们对于典型的分析,不能离开时代特征,不能离开阶级间的相互影响,也不能离开个性的特征。”26张光年回应了当时苏联对斯大林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著名公式的质疑:“在今天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创作方法还是我们创作的根本要求,如果不是把公式当成为绳子捆住我们的思想,我认为斯大林的公式在今天还是有很大的积极意义的。”“思想绑在一根绳子上,这样对我们的创作和理论批评工作都是不利的,现在要搞一点实用主义需要做化繁为简的工作,使理论学习的结果有助于创作和研究工作,替我们开辟了道路,使我们感到路子宽了而不是窄了。”27从三人以上相近的表述中,可以较为明显地感受到当时的精神气候与思想氛围。
从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到“两结合”的转变,在某种意义上是因应中苏关系变化的本土抉择,从而提升了本民族的文学传统和民间资源在文学建构中的地位和作用。其实,周扬在1956年8月10日的讲稿中已经涉及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关系的问题:“对于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我还有一点感觉,就是对浪漫主义强调得好像不够。高尔基把浪漫主义作为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一个因素和一个部分包括在里面,这是很好的,把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这两个向来都是对立的概念统一了起来。但是我又觉得,浪漫主义在历史上也是一个流派,并且是一个独立的流派,浪漫主义作为一个独立的流派,对它的估价似乎还不够,过去在这方面有些忽略,提倡得比较少。”周扬引入浪漫主义这一重要文学元素,在某种意义上是为了拓展向自己的传统学习的道路。他说:“在中国的传统里有这样一个特点,即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比较结合在一起。我们看一些中国的戏曲,艺术的魅力是非常强烈的,很容易使人感动。”他对迷信和照搬国外资源的倾向也提出了尖锐的批评:“现在青年中有这样的倾向:只看苏联书,对中国旧东西知道得很少,有的不知道《西厢记》是什么”;“外国的艺术有它的特点和发展规律,企图以外国东西来代替中国东西,忽视了自己的特点和发展规律,这也是非常错误的”。28张光年的讲稿中也有类似表述:“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是工人阶级的创作方法,是受工人阶级的社会主义思想指导的,它继承了过去的现实主义的一切经验,同时不仅是描写社会主义新人,而且还是被有社会主义革命感情与共产主义理想的作家所掌握的新的现实主义,它不但尊重生活的真实,同时又满怀信心地展望未来,这就使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包括革命浪漫主义的成份。”29这就表明,对于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理解的转变,在文学界高层已经不是个别现象,但这种转变潜滋暗长,并没有完全明朗化。1958年3月22日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成都会议讲话中指出:“中国诗的出路,第一条民歌,第二条古典,在这个基础上产生出新诗来,形式是民族的,内容应是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对立的统一。太现实了就不能写诗了”。301958年6月1日周扬公开了这一提法,并进行了详细的阐述与释义:“毛泽东同志提倡我们的文学应当是革命的现实主义和革命的浪漫主义的结合,这是对全部文学历史的经验的科学概括”;“没有高度的革命的浪漫主义精神就不足以表现我们的时代,我们的人民,我们工人阶级的共产主义风格。人们过去常常把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当作两个互相排斥的倾向:我们却把它们看成是对立的而又统一的。没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就容易流于鼠目寸光的自然主义”。31
如何从苏联的文学资源中寻找理论依据,服务于本国的现实需求,实现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中国化,深深扎入中国的现实生活中,这才是重中之重。文学讲习所的教学计划中之所以不选萧洛霍夫《静静的顿河》,而是把《被开垦的处女地》设定为重点研讨对象,关键在于这部作品一方面反映了苏联的集体化实践,这为中国作家表现当时如火如荼的农业合作化运动提供了范本;另一方面正面塑造了共产党员的形象,刻画了一群“新生活的建设者”。蔡其矫对达维多夫的形象就赞誉有加——“他是苏联文学中工人共产党员的经典性的形象,在他的性格中,萧洛霍夫把集体化时期共产党员的基本特征典型化了”。32刘白羽就倡导写“新的英雄人物”,认为第一个五年计划时代是“动人的时代”,有不可替代性,因为“这个时代的英雄是第一批动手创造社会主义的人”。33周扬把塑造新人的重要性提升到更高的高度:“我想写新的人物应该是我们最主要的任务,因为这是从前没有过的,而艺术作品也只有这样才能产生作用。决不能因为写新的人物比较难,就去改写别的东西。”34
综上,借助中国作家协会文学讲习所关于俄苏文学课程设置和社会主义现实主义问题讨论的油印史料,让我们较为详细地了解了文学讲习所在这方面的教学情况,看到了当时文艺界领导、讲授者和学员对待这些问题的态度及其变化,感受了俄苏文学在中国当时语境中的地位与影响,观察到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从外来资源向本土话语转换的曲折轨迹。尤其是周扬的几份没有公开的材料和张光年、刘白羽的讲稿,弥补了已经掌握的公开史料之间的裂隙,形成更为完整的证据链,为我们理解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在中国的发展变化,提供了新的史料佐证和观察角度。另外,1950年代中国文学界面对俄苏文学的选择,如果与1980年代面对西方文学的态度进行相互比较与参照,我们会清醒地意识到开放的态度对文学发展有积极的推动作用,但必须摆脱机械照搬与简单模仿的怪圈,确立并保持自己的主体性。当然,还有一个待解的问题是:中央文学研究所与中央文学讲习所的学习经历,对学员们后来的创作究竟产生了什么影响?尤其是对俄苏文学的学习如何影响他们的文学观念与创作实践?
附录一:
中国作家协会文学讲习所第二期俄罗斯、苏联文学季度课程一览表(1954.9.1—12.31)35
续表
附录二:
俄罗斯、苏联文学学习计划
中国作家协会文学讲习所教学研究室编
(一)学习时间比重:预计从九月到明年一月,实有时间约为四个月。俄罗斯文学占三分之一强,苏联文学占三分之二弱。
(二)学习目的:
(1)一般了解俄罗斯、苏联文学的发展概况;
(2)在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理论学习的基础上,通过具体作品的研读与讲授,领会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优良传统和先进的创作方法。
(三)学习方法:
(1)较系统地研读各个时期的主要代表作品,重点放在十月革命以后的文学,并以《被开垦的处女地》作为重点研究对象,进行小组讨论;
(2)同时组织三十二次专题报告,以辅助深入学习。
(四)学习内容:
(1)学习提纲与讲授者参考要点。
说明(一):本提纲系根据本所实际情况、包括目前资料情况,参照斯维特拉耶夫主编的俄国文学研究提纲编写而成。
第一部分:十九世纪到二十世纪初俄国文学
十九世纪,是俄国文学的灿烂时期。十九世纪后半期,世界革命运动中心移到俄国。俄国文学一直与革命运动有着密切的联系,并在社会思想发展中起着推进的作用。十九世纪的俄国文学,站在世界文学的领导地位。
日丹诺夫:“苏联文学的优良传统是十九世纪文学优良传统的继续。”
俄国文学对中国新文学的影响。鲁迅与俄国文学的关系。
说明(二):十九世纪以前的俄国文学也有它丰富的宝藏,如俄罗斯民族史诗《伊戈尔王子出征记》,是文学上重要的纪念碑;如十八世纪的罗蒙诺索夫与拉狄谢夫,西蒙诺夫称之为“有力而富有独创性的俄罗斯天才”,但目前还很少资料,故从略。
一、十九世纪二〇—三〇年代(在十二月党标志下)的文学
十九世纪初俄国资本主义关系的发展与封建农奴社会的瓦解。一八一二年卫国战争。十二月党人运动。
克雷洛夫的寓言。普希金说他是“俄罗斯民族精神的体现者”。
格里鲍耶托夫的喜剧《聪明误》。作品中反抗的英雄查兹基对贵族社会的攻击,被作为宣传十二月党人的思想。《聪明误》至今还打动着苏联观众的心。
普希金(一七九九—一八三七年)
普希金是俄国新文学的奠基人和俄国文学语言的创造者。普希金带来了“外国文学的春天”(卢那卡尔斯基)。普希金与十二月党人。
普希金的抒情诗。普希金的叙事诗。普希金的散文小说。普希金的戏剧作品。普希金的童话诗。
诗体小说《欧根·奥涅金》是普希金创作中最重要的作品。小说中典型概括的广度。这一小说在俄国文学中的意义。别林斯基论《欧根·奥涅金》。
中篇小说《上尉的女儿》。普希金对普加切夫的深切同情。小说中农民起义的描写。
普希金与俄国文化。普希金的世界意义。
莱蒙托夫(一八一四—一八四一年)
莱蒙托夫,普希金的继承者。《诗人之死》一诗引起的震动。莱蒙托夫歌颂人民英勇的过去的诗《鲍罗金诺》,托尔斯泰称之为“我的战争与和平的种子”。热望斗争与伟业的诗《姆采里》。反抗专制维护人权的诗《关于商人卡拉希尼科夫之歌》。
长篇小说《当代英雄》。主人公毕乔林的典型性。
说明(三):这时期主要研读普希金的作品,其余仅作一般性浏览即可。
二、十九世纪四〇年代(革命民主派产生时期)的文学
四〇年代社会斗争的尖锐化。革命民主派的产生。
果戈里(一八〇九—一八五二年)
果戈里是俄国文学讽刺批判流派的创始人。果戈里的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的交织。《狄亢加乡村的夜晚》《密尔格拉德》。中篇小说《塔拉斯·布尔巴》对爱国主义品质的歌颂。
中篇小说《外套》描写小人物的悲剧。屠格涅夫说:“我们都是从外套传下来的。”
喜剧《巡按》对官僚的嘲笑。别林斯基认为这讽刺“具有世界意义”。这喜剧对俄国戏剧的意义。
史诗《死魂灵》。从全部俄国生活选取社会典型。地主的各种类型。城市官吏阶级。乞乞科夫资产阶层的本性。这种作品中抒情的穿插;对祖国光明未来的无限信心。
别林斯基(一八一一—一八四八年)
别林斯基为俄国社会民主党的先驱。(列宁)
别林斯基开创了俄国文学批评的新纪元。别林斯基文学批评的唯物论基础。别林斯基的哲学与政治的联系。
别林斯基的文学批评观点,别林斯基论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别林斯基论文学的高度思想性与人民性。别林斯基关于文学的社会作用的思想。
别林斯基对当代作家的帮助。别林斯基在俄国文学发展中的意义。
三、十九世纪六〇—七〇年代(民主革命运动高涨时代)的文学
一八六一年“农民改革”的本质。民主派与保守派的斗争。
赫尔岑是俄国解放运动中出色的活动家。列宁论赫尔岑。赫尔岑的回忆录《往事与沉思》,屠格涅夫称之为“用泪与血写下来的”。
屠格涅夫(一八一八—一八八三年)
屠格涅夫是右倾的西欧主义者,他与革命民主派的分裂。
《猎人笔记》在农奴制崩溃时起着社会政治的作用。它的高度艺术性。屠格涅夫艺术技巧的特点:人物性格的深刻与生动;叙事的抒情诗化;描写的鲜明;语言的纯粹与优美。
长篇小说《罗亭》和《父与子》的社会意义。
冈察洛夫(一八一二—一八九一年)
长篇小说《奥勃洛摩夫》的重大意义;奥勃洛摩夫形象的普遍性。杜布罗留勃夫对这形象的揭露,列宁论奥勃洛摩夫精神。
冈察洛夫世界观的局限性。冈察洛夫小说的艺术独创性。
奥斯特罗夫斯基(一八二三—一八八六年)
奥斯特罗夫斯基与俄国民族戏剧。
戏剧《大雷雨》。在卡杰林娜这形象中表现的俄罗斯妇女刚毅性格。杜布罗留勃夫对奥斯特罗夫斯基的评价。
奥斯特罗夫斯基的戏剧原则。奥斯特罗夫斯基的戏剧语言。
车尔尼雪夫斯基(一八二八—一八八九年)
车尔尼雪夫斯基是六〇年代革命民主派领袖,马克思称之为“我们的导师”。
这位“文学上的普罗米修士”(普列汉诺夫语)的艺术观与文学观。《艺术与现实之美学的关系》一书对美学的新解释,主张艺术应成为“生活的教科书”。
长篇小说《怎么办?》。空想社会主义思想。革命的浪漫主义。肯定的英雄及职业革命家的形象。“新妇女”的形象。这小说在革命运动史中的巨大作用。
杜布罗留勃夫(一八三六—一八六一年)
杜布罗留勃夫是车尔尼雪夫斯基的学生与战友。马克思、恩格斯、列宁论杜布罗留勃夫。
杜布罗留勃夫的文学批评。
涅克拉索夫(一八二一—一八七七年)
涅克拉索夫是农民民主主义诗人。涅克拉索夫是车尔尼雪夫斯基和杜布罗留勃夫在农民革命斗争中的战友。
人民叙事诗《严寒·通红的鼻子》。
长诗《在俄国谁生活得美好》。农民和农民革命者的形象。
涅克拉索夫的诗歌广泛采用民谣和平民知识分子民主语言。他的诗歌对以后革命诗歌的影响。
萨尔蒂科夫·谢德林(一八二六—一八八九年)
谢德林讽刺的深刻、广阔和生动。高尔基:“没有萨尔蒂科夫的帮助,要懂得十九世纪后期的俄国历史是不可能的。”
长篇小说《戈罗夫略夫老爷们》。猷杜希加·戈罗夫略夫的典型性。
故事《一个农奴怎样喂养两位官老爷》和《理想主义者的鲫鱼》。
L·托尔斯泰(一八二八—一九一〇年)
托尔斯泰在十九世纪五〇—六〇年代文学斗争与政治斗争中的立场。
托尔斯泰小说中的战争主题。《塞巴斯托波尔故事》的战争的真实描写。
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这小说结构的复杂,人物的繁多,心理分析的深刻。小说中描写的一八一二年卫国战争是人民战争,小说的真正主人公是俄国人民。人民精神力量与人民意志的领袖库图佐夫的形象。各主要人物的形象。农民拍拉东·克拉脱耶夫。
长篇小说《安娜·卡列尼娜》。小说的结构,小说中的贵族社会。安娜·卡列尼娜的形象。其他各主要人物的形象。小说的思想内容。小说的艺术形式。
托尔斯泰主义。“勿以强力抗恶”的说教。长篇小说《复活》是托尔斯泰学说中“绝顶矛盾”的最鲜明表现。
列宁论托尔斯泰。托尔斯泰的世界意义。
四、八〇年代与九〇年代前半期(民粹派崩溃与俄国境内马克思主义初步传播的时代)的文学
八十年代是极反动的年代。民粹派的破产。普列汉诺夫与民粹主义的斗争。
契诃夫与柯洛连科创作活动的发展。36
柯洛连科的短篇小说。为高尔基所称赞的《嬉闹的河》。柯洛连科是高尔基第一个文学教师。
高尔基第一篇小说《马加尔·周达》发表(一八九二年)。
契诃夫(一八六〇—一九〇四年)
契诃夫是十九世纪末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最著名的代表。契诃夫的短篇小说《套子里的人》。
契诃夫的戏剧《樱桃园》。
契诃夫的艺术风格。
五、九〇年代后半期与二十世纪初(无产阶级革命运动时期)的文学
工人运动的增长。列宁的革命活动。无产阶级政党的创立。
列宁关于文学的论文(《党的组织与党的文学》,关于托尔斯泰的论文)。这些著作对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形成的意义。
高尔基的文学活动。《鹰之歌》(一八九五年)。《伊席吉尔婆婆》(一八九五年)。
象征主义。日丹诺夫论象征主义。
布洛克的长诗《十二个》。
第二部分:苏联文学
苏联文学是世界文学发展中的新阶段。
日丹诺夫在第一次苏联作家代表大会上(一九三四年)对苏联文学的解释。
苏联文学的主要英雄,就是新生活的积极的参加者。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高尔基和马雅可夫斯基在苏联文学发展中的作用。
苏联文学是多民族的文学。
苏联文学发展中的几个阶段:国内战争时期,经济恢复时期,建设社会主义经济时期,完成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卫国战争时期,战后复兴时期。
说明(四):苏联作家是如此一致,他们的作品又如此丰富与多样,不可能按时间来划分。底下的提纲只能就他们的重要性参照作品的时间顺序排列。
高尔基(一八六八—一九三六年)
高尔基创作初期的特征,革命浪漫主义。对人的信仰。对人民斗士的歌颂。对生命的赞美。他的批判现实主义。流浪者的形象。抗议的力量。他的短篇小说的艺术特色。
第一次俄国革命时期的高尔基。《海燕》。
长篇小说《母亲》显示革命斗争中新人物的诞生。母亲的形象。无产阶级革命者的形象。这小说对当时革命运动的巨大作用。列宁论《母亲》。
剧本《下层》。
《意大利童话》。
自传性的三部曲:《我的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
十月革命后的高尔基。高尔基的政论文章。
长篇小说《阿尔达莫洛夫家事》和《克里姆·萨姆金的一生》。
高尔基与苏联文学。高尔基的世界影响。
马雅可夫斯基(一八九三—一九三〇年)
马雅可夫斯基与未来主义。高尔基对马雅可夫斯基的帮助。
马雅可夫斯基早期诗作的特点。人的苦难。对资产阶级的憎恨。对革命的狂热。抗议帝国主义战争。马雅可夫斯基诗歌改革的民主性。
十月革命后的马雅可夫斯基。《左翼进行曲》。《罗斯达之窗》的鼓动工作。讽刺诗《开会迷》。
长诗《列宁》。列宁的形象。列宁事业永垂不朽的表现。史诗的结构。抒情的因素。长诗的语言。
《好!》是关于十月革命和社会主义祖国的长诗。诗中强烈的爱国主义情绪。另一爱国主义诗篇《苏联护照》。
马雅可夫斯基论诗与诗人的使命。
马雅可夫斯基的世界意义。
A·托尔斯泰(一八八三—一九四五年)
十月革命前的作品描写堕落的贵族。十月革命后最初几年的错误。
历史小说《彼得大帝》。高度的爱国热情。彼得的形象。
中篇小说《粮食》描写察里津英勇的保卫战。革命领袖的形象。
三部曲《苦难的历程》,展示了知识分子走向革命的道路。革命前后俄国生活的广泛描写。
萧洛霍夫(一九〇五—)
短篇小说集《顿河的故事》。
《静静的顿河》是国内战争的史诗。顿河哥萨克人生活与习俗的描绘。葛利高里·麦列霍夫的道路。阿克西妮亚的形象。
长篇小说《被开垦的处女地》。在农村建立集体农场的斗争。与私有心理的斗争。康德拉脱的形象是中农的典型性格。布尔什维克达维多夫的形象。共产党员的形象。阶级敌人的类型。长篇的艺术特点。
卫国战争年代的作品:《憎恨的科学》,《他们为祖国而战》。
法捷耶夫(一九〇一—)
长篇小说《毁灭》对苏联文学的意义。作品的主题与基本思想。布尔什维克莱奋生的形象:“新的美好人物的渴望”,对游击队员的热爱,领导队伍的机警。美谛克的形象: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自私、自负、极端的个人主义。游击队员的形象。小说中心理分析的技巧。
长篇小说《青年近卫军》,描写苏联人、苏联青年在卫国战争年代的英雄主义。小说的原型与艺术的形象。友情与爱情的题材贯穿全篇。长篇中的学校与家庭。小说的教育意义。
绥拉菲摩维支(一八六五—)
《铁流》的主题思想。群众与领袖。《铁流》的艺术特色。
富曼诺夫(一八九一—一九二六年)
中篇小说《夏伯阳》描写英雄产生的过程。夏伯阳是具有俄罗斯民族性格的典型的人民英雄。
革拉特考夫(一八八三—)
长篇小说《士敏土》。组织家与领导者的形象。工程师的形象。新型妇女的形象。
卡莲耶夫(一八九七—)
中篇小说《时间呀,前进》描写英勇的劳动竞赛。先进与保守思想的斗争。结构。
中篇小说《我是劳动人民的儿子》。民间传奇色彩。
奥斯特罗夫斯基(一九〇四—一九三六年)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自传性小说的巨大教育意义。这作品给予革命青年各方面的影响。新的人物,新的品质。
克雷莫夫
《油船德宝特号》。社会主义竞赛的主题。
伊萨柯夫斯基(一九〇〇—)
诗和歌词。诗歌中的爱国主义和乐观主义。抒情的风格。爱情的主题。
盖达尔
儿童小说。《铁木儿及其伙伴》。
说明(五):卫国战争时期及战后复兴时期的作品,为大家所熟悉,就不再一一列举。至于应选择哪些作品来研读,可见之于下面阅读书目中。
(2)专题报告
1.十九世纪到二十世纪初俄罗斯文学发展概况第一讲
2.十九世纪到二十世纪初俄罗斯文学发展概况第二讲
3.普希金
4.果戈里的《死魂灵》
5.别林斯基、车尔尼雪夫斯基与杜布罗留勃夫第一讲
6.别林斯基、车尔尼雪夫斯基与杜布罗留勃夫第二讲
7.屠格涅夫的《猎人笔记》
8.奥斯特罗夫斯基与俄罗斯民族戏剧
9.农民民主主义诗人涅克拉索夫
10.萨尔蒂科夫·谢德林与讽刺文学
11.L·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
12.L·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
13.契诃夫的短篇小说
14.苏联文学发展概况第一讲
15.苏联文学发展概况第二讲
16.高尔基
17.高尔基的《母亲》
18.关于马雅可夫斯基
19.马雅可夫斯基的长诗《列宁》
20.A·托尔斯泰及其作品
21.法捷耶夫的《毁灭》
22.萧洛霍夫的《被开垦的处女地》第一讲
23.萧洛霍夫的《被开垦的处女地》第二讲
24.萧洛霍夫的《被开垦的处女地》第三讲
25.伊萨柯夫斯基的诗歌
26.巴甫连柯的《幸福》
27.苏联短篇小说研究
28.苏联戏剧
29.苏联电影创作
30.史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介绍
31.苏联当代作家介绍
32.苏联文学对中国新文学的影响
说明(六):文学发展概况的报告,目的在于使学员先有一个概括的认识,对于未列入专题报告的重要作家与作品,在概况中也可作略为详细些的介绍。
(3)阅读书目
一、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著作
马、恩、列、斯论文艺。
列宁:《论大俄罗斯人民的民族自傲心》。
列宁:《各个阶级在解放运动中的作用》。
《列宁论作家》(包括《党的组织与党的文学》)。
斯大林:《列宁主义问题》。
斯大林:《马克思主义与语言学问题》。
日丹诺夫:《苏联文学是世界上最有思想、最先进的文学》(一九三四年在苏联作家第一次代表大会上的演说)。
日丹诺夫:关于《星》与《列宁格勒》两杂志的报告。
马林科夫:在十九次党代表大会上关于联共(布)中央工作的报告(论文艺部分)。
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毛泽东:《实践论》,《矛盾论》。
二、联共(布)中央关于文学与艺术问题的决定
关于写在文艺方面的政策(一九二五年)。
关于改造文艺组织(一九三二年)。
关于《星》与《列宁格勒》两杂志(一九四六年)。
关于剧场上演节目及其改进方法(一九四六年)。
关于影片《伟大的生活》(一九四六年)。
三、作品与批评论文(有※者为必读书)
普希金:※《欧根·奥涅金》,《上尉的女儿》,诗选。
莱蒙托夫:诗选。
果戈里:※《死魂灵》,《巡按》。
别林斯基:※《给果戈里的一封信》,《一八四七年俄国文学一览》。
车尔尼雪夫斯基:《怎么办?》,《艺术与现实之美学的关系》。
杜布罗留勃夫:《什么是奥勃洛摩夫性格?》。
屠格涅夫:※《猎人笔记》(选读),《门槛》。
冈察洛夫:《奥勃洛摩夫》。
奥斯特罗夫斯基:※《大雷雨》。
涅克拉索夫:诗选。
萨尔蒂科夫·谢德林:※《一个农奴怎样养活两个官吏》及其他。
L·托尔斯泰:《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
契诃夫:※《套子里的人》及其他,《樱桃园》。
柯洛连科:《嬉闹的河》。
布洛克:《十二个》。
高尔基:《海燕》,《鹰之歌》,《下层》,※《母亲》。
马雅可夫斯基:《左翼进行曲》,《开会迷》,《苏联护照》,※《列宁》。
A·托尔斯泰:《粮食》,《彼得大帝》。
萧洛霍夫:《静静的顿河》,※《被开垦的处女地》,《他们为祖国而战》。
法捷耶夫:※《毁灭》,《青年近卫军》。
绥拉菲摩维支:《铁流》。
富曼诺夫:《夏伯阳》。
革拉特考夫:《士敏土》。
奥斯特罗夫斯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卡泰耶夫:《我是劳动人民的儿子》。
克雷莫夫:《油船德宝特号》。
伊萨柯夫斯基:※诗选。
盖达尔:《铁木耳及其伙伴》。
西蒙诺夫:《日日夜夜》,《等着我》。
吉洪诺夫:《基洛夫和我们在一起》。
柯尔纳楚克:《前线》。
爱伦堡:《暴风雨》。
潘诺瓦:《旅伴》。
布宾诺夫:《白桦》。
卡查凯维奇:《星》。
巴甫连柯:《幸福》
阿扎耶夫:※《远离莫斯科的地方》。
巴巴耶夫斯基:《金星英雄》。
尼克拉也娃:※《收获》。
波列伏依:※《我们是萨维埃人》,※《斯大林时代的人们》。
安东诺夫:※短篇小说集。
冈察尔:短篇小说集。
苏洛夫:《曙光照耀着莫斯科》。
索夫洛诺夫:《莫斯科性格》。
四、参考资料
马克思主义与文艺(周扬编)。
高尔基:《苏联的文学》,《论社会主义现实主义》。
爱伦堡等:《作家与生活》。
法捷耶夫:《苏联文学批评的任务》。
维诺格拉陀夫等:斯大林论语言学的著作与苏联文艺学问题。
文艺理论学习小译丛第一、二、三、四辑。
附录三:
俄罗斯、苏联文学季度政治学习计划
(一)本季度学习《苏联共产党(布)历史简要读本》。
(二)通过联共党史学习了解苏联的历史发展概况和联共党建设社会主义社会的经验,加强马克思列宁主义基础理论的素养及加深我们对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理解。同时也便于深入地学习“俄罗斯、苏联文学”。
(三)时间:一九五四年九月一日—十二月三十一日。每星期三整天为学习时间。
(四)学习方法及步骤:
以自学为主,讲解为辅。
为学习方便起见,分为三个单元进行学习:
第一单元学习(共五周):
《为俄国建立民主工人政党而斗争》—《布尔什维克正式形成为独立马克思主义政党》(第一—四章)。
第二个学习单元(共五周):
《布尔什维克党在第一次帝国主义大战前工人运动高涨年代》—《布尔什维克党在外国武装干涉和国内战争时期》(第五—八章)。
第三学习单元(共八周):
《布尔什维克党在过渡到恢复国民经济的和平工作时期》—《布尔什维克党为完成社会主义社会建设而斗争和新宪法之施行》(第九—十二章)。
由于学习时间和资料不足,联共党史第十二章以后各章不进行学习。
每学习单元由教员就该时期的主要问题作报告一次。进行一次小组讨论会。
本季度学习结束时举行测验。
中国作家协会文学讲习所教务处
一九五四年七月
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