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靖雯
现今,多媒体技术已经成为使课堂教学生动活泼、高效顺利进行的重要辅助工具。在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方针指导下,研究如何让多媒体技术在课堂教学中发挥更大作用这一课题,对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优化课堂教学效果、提高学员综合素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多媒体技术在士官课堂教学中的特点
(一)多媒体技术的概念和特点
多媒体技术是一种利用计算机对文字、图像、声音、动画、视频等信息进行综合处理,建立一定逻辑关系,实现人机交互作用的技术。多媒体技术主要有以下特点:
一是集成性。多媒体技术能够对信息进行多通道统一获取、存储、组织与合成,从而提高学员学习的自由度和有效性。
二是可控性。多媒体技术是以计算机为中心,综合处理和控制多媒体信息,并按人的要求以多种媒体形式表现出来,同时作用于人的多种感官。
三是交互性。交互性是多媒体应用有别于传统信息交流媒体的主要特点之一。传统信息交流媒体只能单向地、被动地传播信息,而多媒体技术则可以实现人对信息的主动选择和控制,从而使教学双方更加有效地使用教学信息。
四是非线性。多媒体技术的非线性特点将改变人们传统循序性的读写模式。以往人们读写方式大都采用章、节、页的框架,循序渐进地获取知识,而多媒体技术将借助超文本链接的方式,把内容以一种更灵活、更具变化的方式呈现给学员。
五是互动性。它可以形成人与机器、人与人及机器间的互动,互相交流的操作环境及身临其境的场景,教员可以根据需要进行控制。人机相互交流是多媒体最大的特点。
二、多媒体技术在士官课堂教学运用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多媒体技术在课堂教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但在具体运用过程中还存在诸多问题:
一是忽视教学实际需要和课堂教学中教员的“主导”性、学员的“主体”性。
多媒体技术应用于教学重在“实用价值”,并非其技术含量的高低。但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发现有的教员在制作教学课件,特别是一些比赛课件时,一味的追求最新的“高科技”,认为软件越高级、会用的人越少越好,把教学课件设计搞成信息技术成果展览,其实这偏离了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的初衷。多媒体技术应用于教学毕竟只起辅助作用,在课堂教学中起主导作用的是教员。
二是滥用多媒体信息技术,摒弃传统的教学方法。
有的教员不管什么课都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有人甚至认为只要课堂里有电脑、多媒体点缀,就是一堂“好课”、就是教育信息化。至于媒体信息与教学内容的组织是否符合现代教学理论要求、是否符合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原则、多媒体信息的运用实际和方式是否恰当,这些都可以避而不谈,其结果必然事与愿违。作为传统教堂教学象征的黑板和粉笔,其作用在某些地方仍是现代媒体无法替代的。如数学和物理公式、定理的推导与证明逻辑推理和逻辑思维很强的教学内容,是否需要采用现代多媒体投影教学,或者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利用现代教学手段和工具等问题,都是非常值得探讨和研究的。
三是对现成的教学课件采用“拿来主义”。
有人认为教育信息化的捷径是由软件公司或组织一批专家教授开发设计一批“封闭式”的多媒体CAI教学软件供教员课堂教学使用,别人的东西虽好,但不一定适合,要用批判的眼光来看,懂得取舍,不要拿来就用。最好的教学软件只有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消化吸收、合理利用,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其作用。要知道,教学设计与教学实施是课堂教学不可分割的两个环节。
多媒体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并不是传统教学工具的终结,二者应该取长补短、相辅相成,共同促进学员全面发展。媒体无好坏之分,新旧媒体也不存在绝对替代,关键在于能否取得最优教学效果。
三、多媒体技术在士官课堂教学中运用的注意事项
一是重视教学效果,避免本末倒置、喧宾夺主。教员在制作多媒体课件时,不能过度采用与教学内容无直接关系的图像、音乐、动画等,而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员的认知规律适当选用多媒体技术,紧紧抓教学的主题,不能本末倒置,更不能喧宾夺主。
二是注重多媒体技术与传统教具的结合。课堂教学并不是现代媒体技术的“一枝独秀”,而是现代媒体与传统教具的“百花齐放”。 尽管传统教学媒体在功能和使用上与现代教学有部分不相适应的地方,但它们能够被保存和传承到现在,也有其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教员应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时,应将其与传统教具结合起来,各显其能、优势互补,这样才能更好地提高学员的学习效果。
三是注重对教学内容的分析和整合。教员在应用多媒体技术时,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上应依照“适时、适当”的原则,在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广度上,在课件结构和布局上充分考虑学员的认知水平,这样才能在学员头脑中形成稳定牢固的知识建构。
四是正確处理人机关系。教员在应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要认识到学员是认知和建构的主体,是具有独立地位和创造潜能的实践者,应不断引导学员主动探究、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以开发他们无限的潜力与智慧。另外,多媒体的播放和演示要符合教育活动发展的固有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