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保荣
摘要: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发展,人们也逐渐注重学生的教育。学生是祖国未来的栋梁,是时代发展的动力,因此创新完善学生的教育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时间马不停蹄,科技日新月异,小学作为学生教育路程的重要阶段,更要受到老师家长的重视。随着教育的不断创新进步,教育观念也在不断变化。而如何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成为当前语文教育的热门话题。而本文即对小学五年级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研究进行分析。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性;教学研究
引言:
怎样能学好语文?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许多同学。在小学的众多科目中,语文属于好学的一门科目,但是却有很多学生不能取得满意的成绩。事实上,这主要是因为学生在语文这门学科上花的时间是少之又少,大多数语文知识都是从课堂的45分钟得来的。因此,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帮助学生提高语文成绩的重要方式。
一、提供方法指导,让学生会上语文课
正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事实上,学生的成绩好坏往往取决于学生的听课效率。因此,教师应告诉学生在听课时应注意的事项。首先要听清楚老师讲课的内容,抓住重点、难点,及时反应自己的疑问。在小学的高压环境下,听课更要以理解为主,死记硬背的知识是不能长久的。其次,要鼓励学生积极举手发言,一般来说,积极发言的学生学习成绩都很好,因为学生在发言的过程中,不仅可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也可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同时也能保证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在听课过程中养成随时记笔记的习惯也是非常重要的,小学语文的知识点不仅多而且杂,学生不仅需要理解,也要学会掌握运用知识点,因此学生需及时整理笔记,梳理知识点,形成系统。在复习和做题中注重归类整理。例如:在复习成语时,可以利用每一个文段编织知识网,对经常出现的成语必须牢记其常见的词义,对经常出现的成语则要把这个词的所有用法和意义重现一遍,建立牢固的知识网络。
二、提高学生的语文兴趣
语文教学不断创新发展渐渐脱离了传统模式,随着新潮思想的涌现,语文教育也逐渐将课堂从“知识课堂”走向“生命课堂”,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更多的是感悟反思生命的价值,探索生命的意义。而兴趣是获取知识,拓展思维的关键,因此要提高语文课堂效率,就需要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老师可以使用创设场景这一方式。例如:在学习《草船借箭》时,老师可以通过环境描写进行教学切入。比如: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将草船借箭发生的时间特点,环境特点与其他主人公进行对比,让学生带着思考进入阅读当中,在这个过程中,老师要不断的提醒与要求学生们主动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并让学生自主探索问题,最终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此外,让学生在教学中能够养成反思的好习惯是不容忽视的,这可以极大地提高学生學习语文的能力。阅读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多样化的阅读方式拓宽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学习的能力。而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让其在反思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三、带领学生制作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并不是将知识点简简单单地堆到一起,而是由一个点或者一个关键词出发向四周散发的知识网,思维导图也是一种思想的延伸,使得学生对于教学内容有一个更为宏观的概念,形成更为宏观的知识体系。例如:在学习《军神》时教师可以与《青山处处埋忠骨》相联系,让学生总结两篇文章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教师可以带领学生一起制作一个思维导图,便于学生理解两篇文章的脉络和传递的精神。
四、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作用
随着信息化社会的不断发展,多种先进的教学方式逐渐走入课堂。例如,微课就是时代背景下新的教学手段,它可以在提供高效的教学信息资源的基础上,充分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效率。微课教学有效地将教学理念与实际教学情况相联系,大大提高了教学质量,也促进了科学技术与教育的有效结合。
在传统的语文课堂上,老师和同学都是抱着书本不放,不论是讲的还是学的,主要还是书本上的知识,孩子的知识储备远远不够,常常由于课堂时间的缘故很多文章也无法让学生全面深刻地了解。但是微课的提出便带来很多便利,老师可以在学习新的课程之前让学生自己回家看视频,对要讲的新内容有一定的了解。同时老师也可以在知识讲解时用到微课,例如:在古诗的学习时,微课不仅会阐述诗人的背景,也会根据诗的不同意境进行不同的学习方式。这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也能感受语文的独特魅力。
结语:
小学语文教育对学生的未来学习教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提高课堂效率,让学生在语文教育中感受到语文的魅力是非常重要的。总之,老师需要在不同主题中找到结合点,让学习训练更加有意义,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实现素质教育,让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邱子艳.体验,让语文课堂彰显生命的活力[J].小学生作文辅导(上旬),2019(10):27-28.
[2]王丹丹.单元主题阅读教学中的方法策略——小学语文五年级(下)教材为例[J].天津教育,2019(28):108-109.
[3]李艳芹.小议小学五年级语文的创新教学[J].华夏教师,2019(26):3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