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茶叶出口现状的影响及对策建议

2020-07-09 19:56吕昌明
中国商论 2020年1期
关键词:绿色贸易壁垒

吕昌明

摘 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以及对环境日益关注,国际贸易合作往来越发地密切,这也使得一些国家与我国茶叶出口交易产生了许多问题。其中,绿色贸易壁垒问题是不可忽视的一部分。一些国家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通过绿色贸易壁垒,企图控制我国的茶叶出口,影响我国的茶叶出口量,对我国不同茶类的出口量等方面产生了不同影响。我们唯有严格控制茶叶生产步骤以及监督机制,在茶叶的审核标准上与国际接轨,积极地反抗不合理的绿色贸易壁垒,加速拓展茶叶国际市场的业务。

关键词:绿色贸易壁垒  茶叶出口  应对意见

中图分类号:F75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20)01(a)--03

在这几十年里,绿色产品就一直被大众所关注,健康有益的食品正是新时代人们所追求的,市场上绿色产品的需求量也是居高不下,而我国的茶叶作为一种具有养生等功效的食物,其在全世界的市场影响力也是非常大的。據统计,2018年全国茶园面积达4395.6万亩,同比增长2.9%。从90年代开始,一些国家和地区以保护自然资源和人类健康为主要理由,对我国茶叶出口实施不合理的绿色贸易壁垒,让我国茶叶出口难度加大,但这也从侧面反映出我国茶叶行业存在较多问题。我们应该在解决自身问题的同时,积极面对不平等的绿色贸易壁垒。

1 主要的绿色贸易壁垒措施

1.1 日本

日本在2006年5月底正式实施农业化学品残留限量的“肯定列表制度”。其中对茶叶中的残留限量有着十分严格的规定,让我国茶叶出口遭到前所未有的冲击。其中,我国的国家标准(GB2763—2005)只对九种茶叶农药规定了最大残留限量标准,但日本制定了276条关于茶叶的最大残留限量要求,这很大程度阻碍了我国茶叶出口。

1.2 欧盟地区

欧盟地区一直都是对茶叶农残要求最严格的地区,从2000年7月初开始实施新的茶叶农残限量措施,而修订间隔时间一般为一到两年。

在有关茶叶农药残留最高限量标准方面,欧盟地区有着自己的一套标准体系。

例如,2014年8月再次提高农残项目,出现了嘧霉胺、啶氧菌酯、异丙隆等检测。2016年欧盟对来自中国的茶叶抽检比例提高到10%,并且延长通关时间。2017年检查项目增加到216种。

茶叶中环酰菌胺、醚菌酯双辛胍胺、甜菜胺和甜菜宁限量由0.1PPM加严至0.05毫克/公斤,啶酰菌胺限量由0.5毫克/公斤加严至0.01毫克/公斤,甲基立枯磷、硝磺草酮由0.1毫克/公斤加严至0.05毫克/公斤,福赛得(乙磷铝)的最大残留由5毫克/公斤加严至2毫克/公斤。

1.3 美国

美国对茶叶检查的法律依据是《茶叶进口法案》,对进口茶叶的包装、认证及检验方法有着明确的要求。美国茶叶进口的检测项目虽不像欧盟那么多,但对单项的要求特别严格,必须经过美国食品管理局、药物管理局(FDA)以及卫生人类服务的抽样检验,对质量低于法定标准的、变质或纯度不符消费要求的产品,全力拒绝进口或者扣留。对于茶叶的农药残留量,必须经过出口国环境保护部门的允许,或证明残留量在允许范围内。

2 在绿色贸易壁垒的影响下我国茶叶出口的现状

2.1 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茶叶产量和出口量的影响

如图1所示,2008—2018年,虽然我国茶叶产量增加了108.02%。但是,我国的茶叶出口增长幅度波动大,甚至出现了茶叶出口负增长约2万吨。2008年,我国茶叶产量为125.76万吨,2018年,产量为261.6万吨,增长率为108.02%。2018年,我国茶叶出口量为29.69万吨,2018年增加到36.47万吨,增长率为22.84%。茶叶出口量的增长率约占茶叶产量的增长率的五分之一。

出口占比:2008年出口占比为23.61%,而到了2018年,出口占比降低到13.94%。其中,2014年茶叶出口量下降幅度最大。根据世界市场行情分析,这11年间,正是欧美日实施绿色贸易壁垒的时间,我国茶叶出口量占比减少,增长速度减慢,很大程度受这些因素的影响。

2.2 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出口茶类的影响

中国的茶叶产业具有明显的资源生态优势,是世界茶叶种植区分布最广泛,拥有最繁多的茶叶种类的茶叶种植国家。茶叶出口主要分为5大类,分别是绿茶,红茶,乌龙茶,花茶和普洱茶。中国是乌龙茶和普洱茶的唯一生产国和出口国。

从出口的所有茶类数据显示,我国出口量最大的茶叶品种是绿茶,出口量占比大约在75%~85%,而红茶、乌龙茶、花茶和普洱则占比很小。

从图2我们可以看到,2008年,有三种茶叶呈负增长,其中普洱茶负增长率高达28.92%。2012年,也是有三种茶叶呈负增长,而正增长的红茶和普洱茶的增长率只有0.76%和0.31%,与2011年相比,不升反降。2014年,我国茶叶出口量约为30.15万吨,同比减少了7.5%,而所有的茶类出口增长率都呈负增长,平均降低14.36%,最高达25%。2012年和2014年无疑是受绿色贸易壁垒影响最严重的两年。

而从2015年开始,有了越来越多的正增长。可以认为,2015年是中国茶叶出口发生重大转变的一年。2015年之后中国茶叶出口增加,可能是与“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有关,这个倡议刺激了我国茶叶的对外出口。

2017年和2018年这两年,我国茶叶出口只有一类是呈现负增长的,而且正增长的幅度也越来越大,有三类茶叶出口增长率超过百分之十,相信以后正增长覆盖率和增长比率会持续提高。

2.3 我国茶叶分布情况

中国2018年茶园面积已经达到了4395.6万亩。茶区分布广阔,南自海南岛,北到山东省荣成市,东起台湾省东部海岸,西至西藏自治区,南北跨纬度19度,东西跨经度27度。全国分四大茶区,即江北茶区、西南茶区、江南茶区和华南茶区。

2018年,全国干毛茶产量为261.6万吨,比上年增加12.0万吨,同比增长4.8%。产量排名前五位的省份是福建、云南、湖北、四川、湖南;而贵州、四川、湖北、湖南这四个省相对于去年都有超过一万吨的增产。全国名优茶的产量增加超过4万吨,茶叶产业效益稳健升高。

从统计局统计的数据我们可以知道,福建、云南、湖北、四川、湖南这五个省的茶叶产量加起来就已经达到162.3万吨,超过我国当年茶叶产出的60%,而这五个省都是在南方。这些省份都属于亚热带气候,湿润且温暖,在15℃~25℃中,在年温差较小、降水充足、光照条件好和霜期短的条件下,能够得到最优质的生长环境,有利于提高茶的品质。最适合茶树生长的地质条件分别是:酸性红黄壤、红壤、黄壤的土壤条件,和高山、丘陵等优质的地理条件。

所以要使茶叶产量有所提升,首要任务就是保护好茶叶生长发育所需要的环境,规划好具体措施、具体工作的安排,让我国茶叶产业能持续发展。

2.4 綠色贸易壁垒对我国主要茶叶出口国的影响

2014—2018年,我国茶叶出口的三大国分别是:摩洛哥、乌兹别克斯坦和塞内加尔,进口量分别是34.39万吨、11.11万吨、8.07万吨。

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到,只有摩洛哥一个国家的茶叶进口量在不断上升,2018年进口我国茶叶量高达7.8万吨。其余国家的进口量都有或多或少的起伏。其中,日本、阿尔及利亚、多哥、德国5年来进口我国的茶叶量都有所下降。2014—2016年,多哥、阿尔及利亚、日本这三国进口量连续下降;2016年,乌兹别克斯坦进口量下降幅度大,同比增长-28.50%;2017年,塞内加尔进口量下降幅度也很大,同比增长-23.03%;2016—2018年,俄罗斯联盟增长率几乎为零;在2018年,德国、加纳、毛里塔尼亚这三个国家的茶叶进口量不升反降。

欧盟国家(如德国)进口我国茶叶量非常少,2018年进口我国茶叶量仅仅不到1.1万吨,是摩洛哥进口量的0.14倍。

归根到底,与近年来各国对我国茶叶检测标准的提高有很大关系。

3 我国茶叶出口应对绿色贸易壁垒的对策建议

我国茶叶出口的现状要想得到改善,一方面要增强茶园生产过程的管理水平,增加科技投入,增强农药残留标准意识,提高我国出口茶叶品质,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另一方面,我国要以积极的态度面对多重的环境保护标准和要求。从自身产品的竞争力入手,增强我国茶叶的国际竞争优势,但在面对不平等的绿色贸易壁垒面前,我国应充分利用多边贸易协定据理力争,通过国际社会的照顾政策和法律法规进行贸易磨合。积极反抗不合理的绿色贸易壁垒,丰富我国茶叶出口品类,并积极拓展国际市场。

3.1 政府方面

政府应充分发挥其监督引导的功能,加强对茶叶产地产源的规划,制定合理的生产步骤,严格对茶叶包装、规格的管理,对茶叶生产的各个环节,一一审核通过,务必达到国际标准。进一步完善环保和检疫制度,加强对质量的标准要求。另外,可以建立绿色贸易壁垒的预警机制,对于国际市场上对茶叶标准要求的改变能第一时间了解,并及时对茶叶的质量标准作出调整,以免产生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积极履行环境标准制度和环境认证制度,制定的茶叶农药残余检测标准能与国际接轨,主动建立和开展SQF、GMP、HAC-CP、GAP及ISO 14000认证,争取拿到进入国际市场的“绿色通行证”。

抓住“一带一路”机遇,积极加强与“一带一路”沿途国家的合作,寻求新的茶叶出口市场。

3.2 行业方面

应该把重心转移到调整茶业产业结构上,进行茶业产业供给侧改革;增加茶园绿色防控技术的科研投入,加快提升茶园监督管理制度的落实速度,真正做到有效、高效的管理体制。

加强茶叶产业链的清洁化生产,提高茶叶质量和茶叶安全生产意识,减少农药的使用,注重生态安全,务必要注意茶叶从生产到销售等环节产业链的清洁化,提高茶叶质量。

3.3 企业方面

要从种植茶叶开始,切实按照政府所规定的要求,对茶叶的生产、加工、运输等方面做到极致,树立绿色生产、经营理念,改变传统的营销方式,树立品牌意识,为我国茶叶出口贡献自己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梁娟娟.欧美日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茶叶出口的影响与应对[J].广西职业技术学学报,2018(4).

肖新越,陈微.日本“肯定列表”制度对我国茶叶出口的影响[J].北方经贸,2009(01).

张贵生.国内外茶叶标准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卫生学分册),2009(06).

思雨.加拿大:呼吁政府对含糖饮料增税[J].中国食品,2016,(5).

江南,徐元锋,赵鹏,等.茶叶出口跨槛难[J].品牌与标准化,2011(22).

刘建华.中国输美茶叶贸易影响因素实证研究[D].杭州:浙江工商大学,2013.

阮越香,饶志坚.中国茶叶出口竞争力分析[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8(18).

王建平.绿色发展视阈下重振江西茶产业的思考[J].企业经济,2018(8).

郑国建,陆小磊.国内外茶叶标准分析研究[J].中国茶叶加工,2014(03).

黄艳.国际贸易中绿色贸易壁垒的应对策略[J].现代商业,2016(09).

李冬梅.福建省茶叶出口贸易现状与发展对策[J].福建农业科技,2018(11).

童小麟.输日茶叶农残标准分析与对策研究[J].检验检疫学刊,2007(z1).

夏树,李春艳,王琦琪.一片叶子,从大山里走来——第三届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会采访记[J].农村工作通讯,2019(12).

猜你喜欢
绿色贸易壁垒
中国企业如何应对“绿色贸易壁垒”
国际环境下绿色贸易壁垒成因分析及法律应对
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法律的影响及对策分析
我国绿色贸易壁垒法律制度构建策略探究
特色农产品出口贸易如何拓展国际市场
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外贸的影响及法律对策究
中国农产品出口遭遇绿色贸易壁垒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