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伟民
【摘 要】农村小学课堂文化是农村小学的教师和学生在长期的课堂生活中形成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情感趋向以及行为习惯的总和。具有差异性、动态性、现实性、自觉性、内隐性、稳定性的特点。
【关键词】农村小学;课堂文化;教师
在新课程改革影响下,农村小学课堂面貌发生了很多改变:小组合作学习的应用、学生在课堂评价中的参与,使其课堂文化表现出尊重学生在课堂中主体地位的思想意识,这些改变令人欣喜。
一、农村小学课堂文化的内涵及其特征
(一)农村小学课堂文化的内涵
农村小学课堂文化是在当地农村文化传统和学校文化的影响下,农村小学的教师和学生在长期的课堂生活中形成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情感趋向以及行为习惯的总和。
(二)课堂文化的特性
1.差异性
课堂文化存在于课堂这一特殊情境之中,具有差异性。存在于不同学校、不同年级和不同班级中的课堂文化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之下,如受长期的教育实践活动、教学方法、教育理念与学生学习背景、学校环境等因素影响,存在明显的差异。
2.动态性
课堂文化是特定群体所创造的,具有動态性。文化总是人的文化,文化因人而生,文化总以特定的人群为单位,这个群体有学校层次、地区等差异,如小学的课堂文化与中学、大学的课堂文化之间由于学生群体心智、年龄等区别,课堂文化也有群体属性。
3.现实性
课堂文化是当下的,具有现实性,具有共时态的本质。课堂文化不是凭空而来,而是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积淀和创造出来的,因此,要尊重其现实和传统,正确处理其继承关系,重建要建立在继承之上,不能完全推倒重来。
4.自觉性
课堂文化具有自在与自觉性。每个进入课堂生活的主体都怀有一种期望,这种大多数人的文化包含课堂中习以为常且自然存在的各种因素而形成的有机整体,包括课堂主体自觉地思维、判断和行为。
5.内隐性
课堂文化的内隐性是指课堂文化内隐于课堂的物质环境与课堂制度或动态的课堂教学活动中。
6.稳定性
课堂文化的稳定性是指一旦形成,很难在短期内使其发生改变。
二、农村小学课堂文化存在的问题
尽管新课改给农村小学课堂带来很多转变。但通过对课堂教学活动的观察,笔者认为目前农村小学课堂文化仍具有如下突出问题:
(一)课堂整齐划一,忽视个性思维
农村小学教师素质的现实状况,使教师倾向采用整齐划一的思维方式来组织课堂教学活动。课堂上学生回答老师提问时步调一致的举手,以维持整齐的课堂秩序;老师对问题答案的统一设定,都是这种思维方式的表现。
(二)重学习成绩忽视人文关怀
农村小学对学习成绩的重视是师生普遍的表现,哪怕平时的一个小测验,老师也会让班长在讲台上报告全班同学的考试成绩,考好者得意洋洋,考差者默默流泪、沉默不语,可谓众生百态。
(三)疏远农村文化的情感取向
从教材来看,虽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了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的构想,但实际教学中地校课程并未有效实施,教材的城市化趋向也因为农村小学校本教材和乡土教材的缺失没有得到相应的缓解。具有城市化倾向的国家课程在课堂上经过教师的传授,必然使城市生活对农村孩子产生无形的吸引力,进而使农村孩子产生在未来的学习中为追求高品质的城市生活而努力的倾向。
(四)强调教师权威,忽视学生权利
无论是在课堂知识的传承过程中、规范行为的塑造上还是在课堂环境的布置上,总能觉察到教师力量的强大和与之相对的学生因无权决定什么而不得不认同的无奈感,不管是出于自愿还是被迫,学生最终总是按照教师的意愿作出相应的行为和反应。
三、改进农村小学课堂文化的对策
(一)唤醒教师群体的文化自觉
教师是营造这一文化的主角,唤醒教师的文化自觉意识是安全的课堂文化最困难也是最本质的建设。当下的课堂中弥漫着太多的权威文化,牺牲了太多理解、分享和创造,因此教师应当首先意识到自己的教育文化使命,认识到教师不是知识的权威掌握者。此外,每个学生在人格上都是独立的,有独属于自己的思维方式和情感体验。知情合一构成了师生双方完整的交流与人格形成。因此师生之间的交流应该是一种平等的真正的交流与沟通,教师与学生之间应该形成一种互惠友好的师生关系。
(二)创建共有、共享、共管的课堂规则
首要考虑的是什么样的课堂规则才能形成积极的、活跃的、创新的和友好的的课堂性格。课堂规则应当建立在全体课堂成员的正当权力基础上,是师生所共有的,既符合人性的自然,也具有牢固的合理性和执行力。教师要建立课内、外长效对话机制,保障学生有独立学习、自由探索的权利,保障学生有发表不同意见和观点的权利,共享课堂规则的积极影响。
(三)建立一种求异、宽容的课堂氛围
当下的课堂氛围总是求异不足,求同有余,课堂中所教出来的学生同质化倾向严重,学生们接受着相同的教育影响,深受相同的教育价值观渗透,学生的学习往往被引导到同一个方向中,学生在课堂中的所思所想和所得结论也大致雷同。课堂活动要鼓励学生对同一问题发出不同的声音,形成不同的看法,对待学生认知、性格和情感的不同采取宽容的态度,不同的声音之间可以讨论、辩论,确保每一个学生都不会因为教师的个人偏好和随波逐流的课堂习惯淹没在课堂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