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岩 丁静云
摘 要:课堂教学应该是高效、有效地,老师要有效地讲,学生要有效地学,课堂的交流也应该是有效交流。首先教师要转变观念,由课堂“主讲人”向“主持人”转变,课堂由“讲堂”变为“学堂”,学生在教师设计的方法的指点下进行学习,教师精当、适时点拨、引导,让学生体验学习的喜悦。其次要进行有效地“讲”和“做”,只“讲在该讲之处”,“说在该说之点”,让学生进行课堂评价与总结,教师备好环节的引导点拨明确,适时、精当,精炼。
关键词:学习目标;主持人;有效精讲;有效交流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指出:“要改变课程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我们应充分认识到传统教学“重知识传授,轻方法指导”的弊端,冲破传统教育理念的惯性束缚,多学习先进的、类似建构主义的教育教学理论以及一些经典的教学案例,并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不断反思、总结,实现有效课堂。课堂教学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也是有效教学的途径,那么,如何进行有效课堂教学呢?
一、变“教学目标”为“学习目标”
教师应由关心教学内容向关心教学对象转变。教学目标是指教学活动的主体在具体教学活动中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标准。教学目标具体而精确地表达了教学过程结束时教师和学生共同完成的教学任务,由于它是预先设定的,故而也是衡量教学任务完成与否的标准。学习目标是学习的出发点,也是学习的归宿。确立具体明确的学习目标是每位学生的首要学习任务。目标越明确、越切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其学习行动的每一次努力越能够获得成功。在成功中体验学习的喜悦,人生从此充满了活力、激情和有意义。如果单从定义上来看,我们可以很清楚的看出,教学目标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完成的教学任务。而学习目标是学生通过学习最终实现的目的。教师同时备好“教学目标(学习目标)”的合理取舍,备课时,教学目标的确定是否合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这节课的成败。制定学习目标时我们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面面俱到,有舍才能有得,根据共性和个性确立好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每节课的学习目标一定要有重点,重点突出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并注意知识点的衔接。
二、教师由“主讲人”向“主持人”转变
教师应由课堂的主讲人、主角向课堂的主持人、参与者转变,学生由“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大胆放手让学生去探索。由于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我们在教学中已形成了一种思维定式.总是不停地满堂灌,唯恐学生不掌握,结果到头来学还是一窍不通,自己累的不行,有时也想让学生自主学习,但又怕时间不够,学生不理解,完不成任务,这都是目前我们教师的通病,我们要改变想法,大胆放手让学生去探索交流,不要再“包办”。
如果教师在课堂上少一些“认真”,多一些“懒惰”,把课堂还给学生,让他们成为课堂的主人;如果教师只负责搭建一个让学生展示能力的舞台,让学生尽情展现自己,只在学生确实有困难时给予精当适当指点,那么厌学人数就会减少,课堂学习效率就会提高。其实,改变学生的学习模式,就能确立课堂学生的主体性,使每个学生都成为发现者、研究者、知识的主动探究者。培养学生的能力,提高课堂学习的效率并不是一件很难的事,有时我们只要略加改变就能实现。老师是设计者,学生是实践者,学生是“主角”,老师是“配角”。
三、有效地“讲”和“做”
教师应由重知识传播的教学模式向重学习习惯与学习方法培养模式的转变。
新型课堂提倡把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自己去探究新知、解决问题。既然主动权已交学生,就应该充分相信他们,放手让学生去尝试完成,对学生已掌握的知识点,不再去重复讲。课堂不说废话,只“讲在该讲之处”,“说在该说之点”,特别备好环节的引导点拨明确,引导适时,点拨精当,语言精炼准确,老师就扮演好“主持人”的角色,让学生有发展的机会,从而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课堂焕发生机与活力。首先,要防空讲。讲可以分为教师讲和学生讲。教师精讲点拨引导,学生多讲学习,课堂中先把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教学重难点以及知识要点讲给学生听,然后由学生回顾所学知识,并把这些相关联的知识点表述出来,整理在脑子里,然后请各组派发言人发言,并进行单元组交互和补充来防止空讲,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其次,我们的讲要“精”,讲在关键处,讲学生讲不到的,讲不透的,或需提升、拓展、升华的地方。最后,要重点培养和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学习能力。“做”是课堂中的关键要素,也是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途径,学生的实践能力、运用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等的培养都是要通过“做”(运用)来实现的。老师教方法,学生自学,之后运用实践,教师引导点拨,让学生来评价、归纳总结。指点放手让学生利用学习小组运用交互,优势互补,使学生思维向纵深发展,让学生在自主学习、自主创造的同时,所学知识得到强化,能力得到迁移。学生进行点评。
四、开展分组教学,进行有效交流
要想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还需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应用更加有效的分组教学模式,传统教学中一般都是让学生听从教师的讲解,每个人按照自己的情况来学习,学生之间很少产生交集,学生们只是局限在小的区域内,对于能力以及学习效率的提升产生了一定的阻碍作用。每个班集体组建学习小组,每月学习小组根据月考成绩进行均衡组合,以不断变换组员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并由大家选出主持人(组长)一名,进行课题有效、高效交流。既要有能力稍强的学生也要有能力稍差一些的学生,组内选出的小组长,当遇到学习上的问题时就可以在他的带领下来进行自主的探讨和分析,这样的分组能够让学生在小组内形成互帮互助的局面,这样一来学生氛围就被调动了起来,学生在这样的课堂氛围下也更乐意学习,另外对于一些比较复杂的问题,學生也可以在小组内展开讨论学习,组内每个人都献计献策,为完成同一任务而努力,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也会逐渐的形成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效的提高自身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玮 张. 新课程标准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研究[J]. 2020.
[2] 蔡宝来,车伟艳. 课堂有效教学:内涵、特征及构成要素[J]. 教育科学研究,2013,000(001):12-17.
[3] 孟宪明. 指向有效教与学的课堂观察策略[J]. 体育教学,2020,40(3):4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