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斯淇
摘要:卢西奥,封达那【Lucio Fontana】是二战后意大利兴起的现代艺术流派-----空间主义的创始者和倡导者,是二十世纪伟大的空间主义大师,他从传统雕塑入门,学过建筑,又接受过正规的美术教育,和贾科梅蒂、亨利摩尔、毕加索与杜尚属于同一个时代的杰出艺术家。
本文通过对封达那艺术生涯三个重要阶段的梳理,力图勾勒出一个艺术家在艺术创作与探索中的脉络,而这个脉络的找寻则主要分布在以年份为索引的时间中,对于一个大师来说,我更感兴趣的不是其在艺术史上的地位,而是他作为个人对艺术的变化所作的努力或推进。了解他,既是我开拓艺术之路的途径,也是我在寻找路标的黑暗中可以喘息的栖息地之一。
关键词:白色宣言 空间观念 当代艺术
“我不想画一幅画,我要打开空间,为艺术创造一个新思维,让艺术扩展到无限的宇宙,超出平面画面的范围。”这是封达那曾经说过的一段话,作为二十世纪伟大的艺术家,他终其一生践行的就是怎样在机械时代,如何发挥自己的热力,摆脱一切传统美学观点,从而发现属于自己的艺术空间。
初识封达那的熟悉感与亲切感应该来源一些杂志片段介绍,因为看到其标志性的用刀和锥子创作的作品往往令人过目不忘,但容易被疏忽是它的作者,而当我深入了解并静心揣味其作品时,我仿佛窥到黑暗中的一道亮光,反观一下现在占领我们视野的大都是一些肤浅与功利之作,肤浅是因为虽然极力与哲学或观念扯上干系,其实往往掩盖不了命题的薄弱,功利则不要多说,如果把艺术与生意等同,这其中便索然无味。
封达那的世界,既有西方人惯有的丰富与深刻,又有如杜尚作品的禅机,那在画布上的温柔一刀,仿佛一下就洞开了与未知世界的堵塞。
一、封达那的生平、艺术主张及其艺术地位
卢乔,封达那,1899年生于阿根廷,1914年—1917年,在米兰建筑专业学校学习,1920-1922在米兰布雷拉学院学习,随后回到阿根廷,创作出第一批雕塑作品,1928年回到米兰,他是意大利“抽象小组”的创始人之一。1946年,发表《白皮书》,宣布绘画的终结和活动艺术的来临,1947年發表《空间宣言》。1968年,在意大利瓦莱斯去世。享年69岁。
封达那得一生,是充满探索的一生,他即是意大利抽象雕塑的先锋,在绘画和多种媒体上也有划时代的创举,作品数量多,质量精,尤其是发表了“白色宣言”以及多次的空间宣言,建构了他一生贯彻实践的信念:空间观念。封达那的刺穿、割破、影像装置作品,结合了雕塑、绘画、陶塑、行动艺术、公共艺术、以及时尚设计等领域,真可谓是一位个性强烈,创作旺盛的重量级全方位艺术家,特别是他继承传统并转换到前卫,以及他对其他当代及之后艺术的影响和启发,使我们有必要捋清其艺术实践的脉络,让他的身影更加清晰。
二、以年份为索引的创作生涯的三个阶段
1、1930-1934
封达那11岁就曾经跟作为雕塑家的父亲开始学习雕刻技艺,26岁开始拥有自觉地工作室,但对于他来说在青年时期真正关键的时间确是1930年,这一年,封达那首度参加威尼斯双年展,而他的艺术语言已经显现出部分与传统的决裂,开始探索具象与几何抽象的转换,开始尝试传达自由形体与空间之间的关系。这个时期,他主要以雕塑为研究造型实践理念的手法,而这段时间的作品也主要以抽象浮雕方块为主,他在上面通过符号,图形,笔迹以及流利的书体暗含了偶发与空间的玄妙关系。艺术批评家莫罗西尼评价其作品以其观念冲击,经由反转深思熟虑,在日常生活中游戏体验,充分运用媒体创作延伸的可能性,汇集文化原型并从中积蓄能量,从而共鸣出新的创作能量。
2、1935-1948
1935年,封达那开始在意大利海滨小城阿比索拉致力于陶塑创作,并制作了数量可观的陶塑,包括海藻、蝴蝶、花、龙虾、螃蟹、鳄鱼、海豚、马、静物以及肖像等,每件陶塑充满了原始粗犷的视觉震慑。而更为有意味的事情是尽管封达那专注探索实验陶塑达10年之久,但他从没有认为自己是陶艺家,而是雕塑家,封达那以赤陶伟素材,跳脱传统陶艺技巧的迷惑,企图找寻出深藏于质朴材质里的质感效果,从而实践其蓄势待发的雕塑空间概念。
3、1949-1968
1949年,封达那完成了艺术史上划时代的举动,朝画布戳入“洞”孔,打破了二度空间的规范,迈向另一新的里程碑。从此以后,封达那开始了一系列的创作,如《洞》《切割》《小剧场》《椭圆》等重要的作品,这些探索,是一个全方位,多角度的尝试,而封达那得“空间观念”也在这个工程中得到进一步的完善和丰富。
三、封达那与当代艺术
从杜尚把小便池搬到博物馆,从达明-赫斯特把大鲨鱼泡在福尔马林溶液里,在到蔡国强的火药艺术,艺术的变化真的如同黑格尔预言的那样变得越来越哲学化,但单纯的平面无法负载艺术家的期望,当安迪,沃霍尔和波依斯把艺术的神圣降低到普通百姓,艺术或艺术家的精英身份就被逐渐取消了,尽管很多人毫不吝啬的把名声与贡献的花环献给了那些不断制造效应得捣乱者,但我更愿意把鲜花送给封达那,特别是他作品里的玄机与潜藏的能量,正逐渐的改变着后来者的观念,他串联的不仅仅是传统与当代,还将指向遥远的未来。
结语:
对封达那艺术的梳理不无难度,而且从一个后学者的角度,我刻意的回避了他的几次宣言和他参与的艺术活动与大的展览,当然这样做的目的是希望仅仅把他作为一个在艺术上苦心经营的劳作者,他的作品和作品之间的联系更为重要,至于要给他什么地位,那是艺术史家的事,我们要做的只是从他作品中那一个个小洞或那一个个豁口中聆听到属于他自己的隐秘的回声,并心存喜悦的告诉自己,无论身边的世界多么喧哗与浮躁,艺术的本质从来也没有变过,它从来都关乎人们的情感,冥想与智慧。
参考文献
[1] G 拉斯科尔,《卢乔,封达那得洞和缝隙》
[2]《卢乔,封达那》巴黎现代艺术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