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精蒸汽防御病毒传染与使新冠病毒失活而产生抗原提呈形成获得性免疫的研究

2020-07-09 22:18杨益文杨向峰杨佳珍黄家颂陈金瓯
昆明医科大学报 2020年2期
关键词:乙醇

杨益文 杨向峰 杨佳珍 黄家颂 陈金瓯

摘要:本文概述了酒精抗疫的发展历史,并重点提岀利用含量75%酒精度酒精蒸汽(乙醇)防御病毒传染与使新冠病毒失活而产生抗原提呈形成获得性免全过程内在机理的研究。

关键词:酒精蒸汽(乙醇);新冠病毒;抗原提呈;获得性免疫

【中图分类号】R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107-2306(2020)02-336-01

酒精(乙醇)防御瘟疫早在三国时期(东汉末年)神医华伦发明了“屠苏酒”以用于防疫,后经唐朝人称为药王的孙思邈在《千金方》中详细记载其药酒抗疫的作用。从中国几千年的艰难抗疫历史中,其酒有着不可磨灭的影响和作用。至今每年冬未春初即瘟疫易发的季节,武当道人仍酿造“屠苏酒”用以消灾避难,迎接新年。“屠”即屠杀鬼气(瘟疫)“苏”复苏人气(战胜瘟疫,身体得以康复){1}。屠苏酒虽属药物配置酒,但主要配伍的原料及起主要作用的乃是酒精。故,用酒精防御瘟疫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

岁值己亥未庚子春,新冠病毒肆虐全球,来势凶猛,万民惶恐,皆闭户,道无舟车,万巷空寂,其传染性之烈,死亡率之高,前所未有。虽有口罩,防护服对病毒的传播起到了一定的抑制作用,但防不胜防,一些医护人员即使配戴了全套的防护用品,但仍然被传染的例子告诉我们对病毒的防御一定要釆用切实有效的方法与措施给予阻止病毒对人体细胞的侵入与损害。本文作者根据“相似相溶”原理{2}以及酒精的脂溶性及能使病菌脱水的特性,提出利用吸入含量75%酒精度酒精蒸汽的方法来防御病毒传染与使新冠病毒失活而产生抗原提呈形成获得性免疫全过程的内容。

病毒对人类的侵袭以及高传染性是由于病毒特定的特征所决定的。冠状病毒主要由四种结构蛋白组成,包括刺(S),膜(M),包膜(E)和核衣壳(N)。刺突是冠状病毒的三聚体糖蛋白,可确定冠状病毒的多样性和宿主嗜性,并介导冠状病毒结合宿主细胞的表面特异性受体和病毒-细胞膜融合。当前的研究发现新冠病毒属于β冠状病毒属,并推测它可能通过刺突蛋白与人细胞表面的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2)相互作用,从而感染人呼吸道上皮细胞。冠状病毒刺突蛋白在病毒感染的早期阶段起关键作用{3};另外,由于病毒的体积尺寸较仅小为0.1nm 左右,如此微少的病毒颗粒(汽溶胶)会随着空气的气流流传到有效空间的各个地方;再者、由于病毒的结构是单螺旋式,极不稳定,在复制繁殖过程极易發生错误(也就是所谓的变异)当一种疫苗试验成功后,随着病毒复制的错误(变异)使人难以捉摸与对付。

因此本文作者提出:利用含量75%酒精度的酒精蒸汽(可以用加温雾化器使酒精雾化或直接把酒精倒入手掌心,利用人体的温度使酒精蒸发)把这些酒精蒸汽经常用鼻吸入经呼吸道进入人体防御病毒感染,使病毒失活而产生抗原提呈形成获得性免疫。当病毒进入人体细胞之前或病毒从细胞复制繁殖出来之时。由于病毒的体积较少,这时如果碰到酒精蒸汽颗粒。由于酒精蒸汽的颗粒远远大于病毒,其酒精蒸汽颗粒就会把病毒覆盖住,由于酒精的脱水,脂溶性,根据“相似相溶”的原理,酒精能够破坏掉病毒由磷脂双分子层构成的脂质包膜;同时,在接触到病毒包膜表面的糖蛋白时,使蛋白质脱水变性即酒精颗粒的脂溶性使病毒的刺突蛋白脱水,溶解从而使病菌失活。这失活的病菌在人体內成为抗原提呈(抗体)使人体免疫细胞产生记忆,从而在人体内产生获得性免疫反应,从而启动、调控和维持免疫应答继而使人体发动更为精准的免疫攻击{4},用这方法不论病毒如何变异,人体同时对应产生不同的免疫应答杀灭病菌(包括一切经呼吸道感染的一切病毒)这时如再以中药调理,修复受损的机体,使人体器官的各个功能得以恢复,增强人体自身免疫力而使身体康复及不受病毒的侵害。

参考文献:

{1}百度百科

{2}百度百科

{3}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药学院湖北省天然药物化学与资源评价重点实验室李华团队于中国科学院科技论文预发布平台ChinaXiv上发表了一篇名为《Furin, a potentialtherapeutic target for COVID-19》的论文摘录

{4}秦志海,顾漩《叩开免疫之门》057-067

猜你喜欢
乙醇
乙醇的学习指导
基于乙醇偶合制备C4烯烃的研究
乙醇和乙酸常见考点例忻
乙醇性质检验实验创新设计
《化学必修二 认识有机物——乙醇》教案
俄罗斯:2019 年起禁止生产和流通含粉末乙醇的产品
补充—个Cu催化(脱氢)氧化乙醇的实验
世界主要国家乙醇燃料生产情况
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第一课时)学案
“乙醇的性质和用途”探究式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