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校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策略研究

2020-07-09 21:13张晓莉
兰台内外 2020年9期
关键词:信息化建设高校图书馆新时代

张晓莉

摘 要:信息化时代发展背景下,高校图书馆传统知识服务模式难以满足当前读者的阅读需求,智能化与信息化逐渐成为了主流,可是因为人力资源、技术以及认知理念等方面的影响,在信息化建设进程中,高校图书馆依然面临着服务方式单一、共享性差以及管理人员技术水平低下的实际问题,因此,本文从这些问题出发,多角度分析了新时代高校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的相关策略,旨在为高校图书馆信息建设的有序发展贡献力量。

关键词:新时代;高校图书馆;信息化建设

2018年,公共图书馆法颁布,这是我国第一部针对图书馆的法律条款,标志着当前我国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有了法律保障,我国公共图书馆事业也将会逐渐步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伴随着社会信息化程度的加深以及信息技术变革的加快,图书馆信息化速度与水平获得了较快的发展,图书馆职能也在不断的调整与拓展,图书馆馆藏当中数字资源所占的比重日益增加,网络化与数字化服务手段与方式更加丰富,图书馆推广、宣传方式与渠道得到了显著变化,高校图书馆亟待转变传统管理模式,融入信息化技术。公共图书馆法中多个条文提及公共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的相关问题,这对于明确图书馆信息化建设发展方向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与理论价值。

一、新时期高校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

1.提升管理效率。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传统以人力为主体的图书馆管理工作逐渐无法满足高校师生学习以及科研的需求。目前,图书、期刊、报纸以及档案等信息数量不断增加,资料管理模式也发生了深刻变革,大量的文献资料不再需要人工点阅,单纯依托二维码以及条形码就可以实现扫描存档,将所有资料账目清晰、分门别类以及信息完整的加以记录,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管理的质量与效率,防止无序与混乱局面的产生。只需要在平时的信息管理工作中对相关软硬件进行及时升级维护就可以了,不需要像传统图书馆那般将文献存放在专门的区域。

2.丰富资源内容。传统纸媒背景下,因为受到媒体材质以及性质的影响,图书馆工作包含了购买图书、人工录入数据、典藏借阅,订阅相关报纸期刊等服务以及修建场馆设施等实体建设。信息化时代背景下,图书馆主要工作都要依托计算机与相关的软硬件才能够实现。线下实体建设基础工作只需要占据少量的资源,更多的是线上的服务工作与非实体建设,比如布置自主借还系统、购买数据库以及构建借阅服务平台等,在某种意义上实现了图书馆建设内容的极大丰富,信息的质量与数量都获得了提升。

3.节约人力资源。传统图书管理工作当中,因为受到文献资源数量增多、管理水平以及管理人员数量等方面的约束,文献资源采购与入库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图书管理工作中融入信息化技术以后,能够将过去人工完成的工作,转移到一个统一化的信息平台当中,由网络系统以及计算机替代人力资源,在平台中实现轻量化运营,只需要少数懂得技术操作的专业人员操控就能够完成复杂的运营以及管理工作。信息化不仅提升了图书馆的管理效果,防止出现资源存放无序、重复采购以及检索困难等实际问题,同时还能够节约大量的人力、财力与物力。

二、高校图书馆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1.资源交互、共享性较差。为了满足用户移动化的阅读需求,高校图书馆在信息化建设的进程中,需要将各种纸质文字转变为数字化资源。可是,因为这些资源内容太过丰富,数字化整合进程中要耗费大量的人力与物力,存在转化率低的问题,同时一些文献以及研究资源主要是孤本,如果损坏或者是遗失将会导致难以估量的重大损失,这无疑会提升数字化资源整合难度,对数字化资源建设产生影响。同时,受到高校资金、人力以及场所等诸多因素的限制,在信息化网络、阅读终端以及计算机设备等信息化建设方面存在着滞后性,再加上大量的文献资源要分类别存储、整合,对于图书馆软硬件设备、数据库存储容量、服务器响应能力等都提出了相对较高的要求,如果单纯依靠高校本身完成数字化资源整合,将很难支撑起这项复杂而又协同的工程。

2.管理人员素养低下。管理人员作为图书馆信息建设进程中的重要力量,其主要承担了数字化资源转换、日常运营维护以及系统开发等方面的工作,可是这些职能的实现需要管理人员具备良好的管理水平与较高的专业素养。从当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多数高校在图书馆建设过程中依然没有摆脱过分关注藏书,忽视用书的理念,在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的关注度上存在着严重不足,即便是牵涉到信息化建设方面的内容,也主要集中在采买、编目、流通、检索等表层阶段,很少会从整体上加以统筹,从细节上安排数据库建设、机构设置以及公共检索等内容,多数高校图书馆信息化建设只是停留于表层,管理人員信息化管理技术与水平无法得到有效锻炼提升。

3.服务模式单一化。高校图书馆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理念落后、技术投入不足等方面的问题,最终造成了信息化建设水平低下,软硬件设施过于陈旧,缺少新型的设备服务以及技术加以支撑,很难开展形式多样的阅读服务,使得服务模式过于单一。新时期,高校图书馆建设过程中,依然将服务对象局限于学校的教师与学生,服务范围狭窄,同时资源的使用效率低下。在不断倡导个性化的新时期,不同群体存在着不同的图书阅读需求。可是,由于高校图书馆的信息化建设工作过于滞后,软硬件设备和资金投入不足,无法进行实时跟踪,也不能根据用户需求提供个性化的服务。

三、新时代高校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策略

1.实现图书馆资源共享。高校图书馆和公共图书馆之间可以实现图书互借,学校图书馆针对性相对较强,多数资源为学术期刊和专业杂志、图书等内容,公共图书馆则与大众接触较多,因此其资源更加贴近大众,二者之间实现资源互通可以有效的弥补对方的不足。此外,共同编写图书、杂志文献等资源目录,开展馆和馆之间的资源采集、互借,合作清理、保管与存储图书,还能够反映不同地区人文概貌,不管何时何地都可以充分满足用户对于地区风貌与地域等历史文化背景的实际需求,这对于资源共享有着深远的影响。高校图书馆建设馆和馆之间资源管理互动系统,全面拓展图书管理服务。互动管理系统能够将各种分散的资源进行统一与搜集,产生统一而又庞大的信息源,然后利用专业化的调度系统,实现图书的跨馆交流、合作,对图书管理业务进行优化,实现双赢。在图书信息管理互动系统的构建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图书馆的实际情况,从多方面加以系统化分析,坚持资源共享的基本原则,构建统一、和谐和有效的一体化图书信息资源共享机制。

2.提升管理人员素质。图书馆作为高校中最为重要的一种基础设施,管理人员素质将会对图书馆氛围以及学生学习状态产生直接影响。信息化时代的发展也使得图书馆信息化进程不断加快,可是信息化并不代表管理人员作用会得以降低,相反,图书馆管理人员的作用反而更加重要。传统管理模式下,管理人员只需要掌握基础性的图书管理技能就可以应付日常的工作,图书管理工作并非是一项技术含量较高的工作,但是随着图书馆信息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管理人员的基本素质要求也不断提升,管理人员不单单要掌握基本的管理流程,同时还需要了解基础信息技术,可以充分结合工作职能,强化图书馆日常管理工作,充分提升图书馆运作效率。

要组建一支具备较高信息化建设水平的人才队伍,按照人员的特点与优势,保证人才与岗位能够实现高度匹配。高校图书馆管理人员要转变陈旧的观念,全面提升网络信息的应用能力。提升对从业人员计算机技术的培训质量,提升人员的操作能力与水平,提升管理人员信息化素养,采用多种形式的培训方法与手段,不仅要关注理论知识的学习,同时还要加强专业技能的培养。此外,要构建更加完备的人才评价机制与体系,除了考核员工日常工作以外,还要将实践能力、创新工作以及敬业程度也归入到考评体系当中,提升从业人员责任心,构建人才循环良性机制,积极探索图书馆专业人才的培养、发展道路。

3.创设多元化服务模式。新时期,学生阅读资源的获取路径更加的多元化,高校图书馆作为学生学习的第二课堂,如何能够引导学生阅读方向,提升学生阅读质量是提升其服务质量的关键所在,实现这一目标的前提在于,图书馆可以有效识别学生的真实阅读水平与需求,为其推动针对性与个性化相对较强的阅读信息内容,创设更加多元化的服务模式。由此可见,今后高校图书馆在信息化建设进程中,需要充分使用大数据技术与数据挖掘技术,深度分析学生的阅读习惯与行为,对学生个性化阅读习惯与方式进行及时性的反饋,并且充分融合图形化、多媒体和智能终端进行直观呈现,以此保证图书馆可以自动化与智能化发展。

结语

新时期,高校图书馆需要从设备、资源以及人员等多个层面渗透信息化技术,转变传统管理模式,将大量的文献资源作为基础,采用数字化阅读方式实现移动化推送,覆盖更宽的地域与群体,为人们带来更加便捷、高效的阅读体验。

参考文献:

[1]陈玉婷. 基于读者服务的高校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策略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8

[2]牛兰金. 搞好高校图书馆的信息化建设增强可持续发展的能力[J]. 科技视界,2013

(作者单位:河南工程学院)

猜你喜欢
信息化建设高校图书馆新时代
事业单位人事管理信息化建设策略研究
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研究
新时代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研究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案例分析
微信公众平台在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中的应用研究
新时代特点下的大学生安全管理工作浅析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实践探讨
高校图书馆电子资源的宣传与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