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健梅
随着又一次高中数学改革的进行,教师的一个重要的教学目标就是加强培育学生的创新意识、提升学生整体的逻辑思维能力.而在此次改革中,也重点强调了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全面发展,这就对教师的课堂教学提出了更多的任务与要求,促使教师利用课堂上的一切资源来科学、有效地发挥学生的作用,让学生真正投入到课堂的学习中去,从而改变学生消极被动地学习习惯,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一、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不能只是停留在表面上,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更应注重数学规律及数学方式方法传授,学习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做到的,需要学生与教师长期地坚持下去.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会让学生全面提升学习效率,并在解決难题的过程中得以突破.学生优秀的学习习惯也能带动其逻辑思维能力及数学理念的提升,学生能够真正学会“学习”,借此培养学生真正的主体意识,并在今后数学学习中收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例如,在“方程的根与函数零点”的教学中,教师应当让学生从特殊例子学起,扩大到一般规律,从特殊二次函数着手,建立二次函数零点与对应二次方程的关系.同时,结合数学当中几条重要的思想——“数形结合思想”和“转化与化归思想”,对其进行解答.
二、以兴趣为引导,加强学生积极性
兴趣作为学生的最好的老师,能帮助教师快速提高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而只有学生在对数学产生浓厚兴趣的前提下,学生的学习热情才能被全面激发出来,课堂教学氛围也能活跃起来,从而让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与教师的教学质量得到充分提高.鉴于高中数学知识的庞杂,内容比较抽象,不够具体化,定理、公理繁多且内容比较严肃,缺乏趣味性,因此学生会面临很大的学习压力.由此,教师应首先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利用各种有趣的数学定理、数学曲线及一些数学史上的有趣轶事,进而激发学生对数学的热情,也让学生对学习数学拥有信心.学生只有在建立兴趣之后,才能在完成课堂学习与课后作业的过程中坚持下去,并在此基础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激发自己的创新意识.这就需要教师在讲解课堂内容之前做好充分的准备.
例如,教师可以从充分发挥数学魅力角度出发,在讲解过程中利用数学的各种图案、曲线及各种数学规律,使得学生能够直观地体会到数学之美.如在对几何物体的三视图的考查中,教师可以将三视图用各种颜色标记出来,以便对原来消极的教学方法进行改良.教师也可以通过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场景,在场景之中让学生与学生之间进行积极的互动,加强交流沟通,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表达与沟通能力.最后教师利用若干历史故事及数学家研究、解决难题的往事,促进学生加入到课堂中去,以此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三、充分调动课堂气氛
教师的教学方法在很大程度上受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影响,教师对这些教学方法的充分运用也会引起学生的好奇心,让原本枯燥的高中数学教学活跃起来.由于我国传统教育思维的固化,课堂教学比较沉闷,而且考虑到数学学科比较枯燥,高中数学的教学进程比较缓慢,教学效果也不乐观.因此,高中教师更应审视自身教学能力,改变传统教学观念,通过个性化、多样化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能在多样化的教学过程中体会数学符号的魅力.教师对课堂氛围的充分把握也能够激发学生对有些数学难题研究的积极主动性,让学生在面对不同的问题时能有着自己的观点与解决方案.与此同时,部分学生积极性不高,很少发表自己的意见或是看法,甚至对自己的能力有所怀疑,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应该亲自鼓励学生勇于发表自己的意见,也让他们学会关注其他同学的答案,取长补短,在增强自己信心的同时也能够完善自己不足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