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式学习在高职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2020-07-09 03:16甘承凯
广西教育·C版 2020年4期
关键词:混合式学习计算机应用基础应用

【摘 要】本文分析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中存在的教学难度较大、教师教学优化意识不强、教学方式难以促进学生共同进步、单一的考核方式無法有效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等问题,提出混合式学习的应用策略: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重设教学内容,构建混合式学习体系;开展移动式学习,推动班级学习共同体的形成;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提升学习效果;实施过程性学习评价,促使学习效果评价全面化。

【关键词】混合式学习  计算机应用基础  课堂教学  应用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0)04C-0158-02

在网络时代,各类信息资源呈几何级增长,学习资源以海量而著称,外加手机、平板等移动智能终端的普及,人们获取知识的途径越来越便捷。海量的学习资源、便捷的获取方式、高效的共享途径,给教育带来的不仅仅是视觉上的冲击,更是思想上的震撼。教与学,不再限于一种模式,多元化推动着教与学的发展。混合式学习模式作为多种学习方式的集合体,引起了教育界的关注。基于当前高校课堂教学改革的需要,笔者近年来以混合式学习理论为基础在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堂教学中就学生课堂学习与网络学习的有效性融合进行了实践性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一、混合式学习的内涵

对于混合式学习的定义,国内外学者尚无统一的说法。2002年印度《Blended learning 白皮书》中教学设计专家认为:混合式学习应该被定义为一种学习方式,包括面对面学习、在线学习、E-learning和自定步调的学习。英国学者Michael Orey则从学习者、教师及教学管理者三个角度对混合式学习进行了解释。2009年,美国学者Bonk则提出混合式学习是面对面教学和计算机辅助在线学习的结合。2010年,英国学者Paechter指出混合式学习是在线学习与面对面学习二者优势的结合,是学生和教师在同一时间对学习信息进行的交流与反馈。2015年美国学者Stockwell则进一步提出混合式学习是整合各种学习资源,构建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环境,从而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找到最佳的学习资源和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何克抗认为,混合式学习指把传统学习方式的优势和网络化学习的优势结合起来,既发挥教师引导、启发、监控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又充分发挥学生作为学习过程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华南师范大学教授李克东、赵建华认为,混合学习基本形式是在线学习与面对面学习的混合,是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结合,但它不是两种形式的简单组合,而是要充分发挥和利用在线学习和面对面教学的优势。

基于国内外学者对混合式学习的定义,我们不难认识到,混合式学习是对各种有利于优化学习效果的要素的混合,它可以是离线和在线学习的混合,也可以是多种教学资源或多种学习环境的混合,还可以是个体学习与实时协作学习的混合。其内涵丰富,具有扩容性与多元性的特点。随着课程教学改革的深入,新技术、新媒体的发展,网络学习必将与课程教学深度融合,而混合式学习则为二者的融合提供了理论基础、方法指导和实践路径。

二、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计划课时少、教学内容多,教学难度较大。计算机应用基础在高职院校中是一门公共必修课,只在一年级第一学期开设,计划课时只有32个课时。该课程教学内容分为计算机基础、办公自动化软件应用基础、计算机网络与多媒体技术应用三大模块,涉及计算机基础知识、Windows操作系统及应用、文字处理与编辑(Word软件操作、电子表格与数据处理)、Excel软件操作、Powerpoint软件操作、计算机网络基础及应用、多媒体技术基础等具体内容。由于课时少、内容多,教师要有效完成该课教学任务难度较大。

(二)教师教学任务重,教学优化意识不强。虽然计划课时少,但由于计算机应用基础课教师相对较少,开课班级多,不少教师周课时16节以上,加上教研室工作,繁重的教学任务通常使教师应接不暇,缺乏精力对课程教学进行精心的设计。他们更多地囿于传统教学方式,课堂上以理论讲解为主,学生在实践操作时也多是按照教师教授的步骤进行重复训练,缺乏对知识的理解和消化。这种不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发展,无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造成教师疲于授课、学生疲于听课的“两疲”境地。

(三)教学方式难以促进学生共同进步。高职学生往往来自不同地域,受当地教育水平的影响,学生使用计算机水平参差不齐,甚至呈两极分化。如部分来自农村的学生在上大学之前根本没有接触过计算机,对计算机基本操作完全不了解;但部分来自城市的学生因在高中阶段已接受过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对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已较为熟练。此时教师若仍以传统单一的方式进行教学,必然出现计算机基础好的学生因教学内容浅显而疏于听课,计算机基础差的学生因跟不上学习进度无法有效掌握教学内容而放弃听课的状况,教学效果差强人意。

(四)单一的考核方式无法有效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在评价学生学习效果方面,当前的评价模式虽然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传统以考试成绩为主的考核模式,而以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各占一定比例作为考核学生学习效果的依据,但考核方式仍显单一和不足。因为过程性考核比重低,往往无法推动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另外,为了让学生顺利通过考试,教师在考试命题上也往往将考核重点放在考查学生记忆、简单理解上,未能对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进行综合考核和评价,其最终的结果必然是教学质量的下降。

三、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中混合式学习的应用策略

(一)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重设教学内容,构建混合式学习体系。首先,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是开展混合式学习的前提。以学生为中心,首要任务就是把激发学生学习动力作为整个设计的指导原则。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指引下,教师根据学生的认知及行业用人需求,紧扣学生的关注点—— 就业,按企业用人标准对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进行有效重组。其次,建立良好的网络学习平台,为学生开拓多种学习渠道,满足“学会”“会学”“会教”三个层次的学习需求,是教师开展混合式学习的基础。为此,教师可借助“学习通”“蓝墨云”等平台建立课程学习网站,上传课程导航、学习方案、工作任务、电子教材、微课视频、教学PPT、在线测试等学习资源,架构起促进学生课前高效预习、课中自主学习、课后精准复习的线上线下混合式学习体系。在学习体系中,学生可根据企业工作任务的要求对知识点进行取舍及自主安排学习的先后顺序,从而完成从“学会”到“会学”再到“会教”其他同学方法和技巧的学习跨越。而教师可通过对平台大数据的实时分析,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二)开展移动式学习,推动班级学习共同体的形成。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资源库的建立、云端的共享、校内网络信号的全覆盖为学生进行移动式学习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为了引导和督促学生养成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的学习习惯,教师可在课程平台上把学案中的PPT或视频设置为“任务点”,要求学生充分发挥智能手机的积极作用,在课前或课后的某一时间段进行任务点的学习,促使学生有针对性地自主学习。对于部分自我管理能力差的学生,教师可通过加强团队建设和团队督促的方式予以引导。同时,教师在课前、课后不同时段公布各班各小组的学习任务点完成数据,以学习竞赛的方式激励学生进行组间竞争。对于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学生可以通过参与线下课堂讨论来解决,这既可以增强学习体验和学习效果,也便于培养小组成员间的相互帮助、平等相待、分享知识、荣辱与共的意识,从而逐步实现班级内学习共同体的形成。

(三)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提升学习效果。混合式学习最本质的核心,就是将教与学的所有要素进行合理选择与优化组合,从而促使学习效果最优化。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中,教师不应拘于一种或两种教学方法,可在采用任务驱动式教学前提下,根据任务的特点辅以情景教学、案例教学、小组教学等教学方法。如在学习“Excel 2010”内容时,教师可在课程教学中安排2个工作任务,即制作销售数据统计表、制作财务数据的管理和分析表。让学生在工作任务驱动下,代入销售员、会计等角色,根据典型工作岗位的特点,完成数据的统计、管理和分析。需要注意的是,会存在部分操作能力差的学生无法在规定时间完成工作任务的情况。此时,教师可进行一对一重点辅导,以促使其快速提升。

(四)实施过程性学习评价,促使学习效果评价全面化。在混合式学习中,只有通过对学生学习过程数据的采集和分析,才能真实地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为此,教师应建立起依托大数据的成绩评定体系,挖掘教学工具潜能,建立混合式学习监控机制。教师可在学习平台将学生的线上学习行为按课前预习、课堂学习、课后复习三项,通过课程成绩初始化功能分别设定好权重,直接纳入平时成绩,在平台实时生成。如教师通过学案将课堂学习目标细化为若干子目标,并设定子目标完成的参考时间,然后借助“任务点”视频的浏览时长对学生学习进行量化监测并自动计入课程学习成绩,系统平台自动生成动态图表,实时记录学生学习轨迹与成绩。将过程性学习纳入课程教学评价体系当中,一方面顺应了混合式学习环境下课程改革的要求,另一方面也为师生提供了实时的、动态的、全方位的教与学的信息,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与学习效率。

混合式学习在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中的应用,大大提高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从学生的学习效果来看,学生的整体学习成绩明显提高;从学生对课程学习的满意度调查来看,学生认可度较高,满意度达到96%以上。但不可否认,学生自律性和习惯素养较差、学习平台不够优化、在線学习视频的趣味性不足等问题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混合式学习在教学中的应用效果。但精品学习资源的不断优化和共享,教师的精心设计和引导,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和自主学习习惯的养成,必将促使教育质量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刘潇.基于混合学习的成人教育教学模式探究[J].当代继续教育,2012(5)

[2]詹泽慧,李晓华.混合学习:定义、策略、现状与发展趋势——与美国印第安纳大学柯蒂斯-邦克教授的对话[J].中国电化教育,2009(12)

[3]裴光钢,高兆君.信息化背景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误区与反思[J].课程教育研究,2018(18)

[4]Smckwell BR,Stockwell MS,Cennamo M,et a1.Blended Learning Improves Science Education[J].Cell,2015,162(5)

[5]何克抗.从Blending Learning看教育技术理论的新发展(上)[J].电化教育研究,2004(3)

[6]李克东.赵建华混合学习的原理与应用模式[J].电化教育研究,2004(7)

【作者简介】甘承凯(1974— ),江西丰城人,柳州城市职业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计算机辅助教学。

(责编 苏 洋)

猜你喜欢
混合式学习计算机应用基础应用
基于MOOC的混合式学习模式的设计与研究
基于Moodle平台的混合式教学设计
开放大学:过去充满传奇但前景依然未卜?
混合式教学法在《现代通信技术》课程中的探索与应用
《计算机应用基础》微课设计与制作实践
中职学校会计专业《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任务驱动和专题式相结合教学法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中的应用
GM(1,1)白化微分优化方程预测模型建模过程应用分析
煤矿井下坑道钻机人机工程学应用分析
气体分离提纯应用变压吸附技术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