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分析探究农村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能够有效地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并且增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由于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可能会对教师个人的工作水平以及教学质量有着极为重要的促进作用,分析当前我国人口农村人口占绝大部分比例。由于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农村教师是否能够在新的教育环境中保持良好的心态,以积极健康的心态投入到教育工作中,是当前农村学校生存发展的重要前提,所以本文基于此情况下分析探索农村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并提出具体的促进对策。
关键词:农村教师;心理健康状况;教育工作
一、 引言
当前我国电力事业逐步发展,现在义务教育的发展对于教师的个人教学水平以及综合素养要求也逐步增高,所以教师素质不仅要包含教育观念以及较高的知识水平。同时也应当具备科学的职业理想以及较强的操作能力。这些都紧密依赖于教师健康的心理水平,所以分析探究教师的心理健康影响因素,有助于促进教育事业的协同发展。由于当前农村义务教育存在一定的特殊性,所以教师必须要承担起更多的角色,在教育过程中也应当勇于承担个人压力,由于受到农村教师和社会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所以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引起我们的广泛重视。
二、 分析农村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现状
由于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可能会直接间接地影响学生的学习情况,也对教师的教学水平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当前学术界对于教师心理健康研究理论相对较多,但是却并没有对教师的心理健康标准构建完善的看法,所以结论出现不统一情况难以真实地反映出农村教师的心理发展现状,我们必须要正确地认识并合理界定心理健康教育标准,科学合理地应用该项标准,解决实际问题。由于教师职业存在一定的特殊性,我们必须要确保教师的心理健康,体现出教师的工作特殊性,心理健康的教师自身必须要正确地认同该行业,切记不要有较多的职业倦怠感,同时要对自身有着正确全方位的认识,同时要具备较强的调试能力、抗压能力以及社会交往能力,熟练地与学生和家长以及同事领导进行沟通交流。在此工作中必须要有平衡心态,积极向上的工作态度,良好的工作意志,才能够提高工作效率,并且摆脱心理健康问题的有效束缚。
三、 农村教师心理健康问题表现
根据上述标准,我们能够了解到当前我国农村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发展情况不容乐观,例如农村教师在日常工作中可能会出现精神不振或者是教育抑郁等各类情况,甚至会出现安全感缺失以及精神疾病,这也是当前难以忽略的重要心理障碍,出现该问题的原因在于部分教师可能会存在日渐严重的职业倦怠感,由于职业倦怠是教师行业中最为常见的问题,分析问题的原因,在于部分教师对于自身的地位产生极为严重的怀疑,久而久之便会产生厌倦感,从而疏远学生会,千方百计地调离岗位,缺乏工作主动性和创造性,导致工作教学效率相对较低。在此工作中,由于课余时间較忙,大部分教师可能会打发时间或者是参与赌博,如果长此以往地发展下去,会对教师工作岗位产生厌倦感。
在此工作中,由于抗挫折能力较差,所以有的教师感觉到工作较累,难以承担起压力,可能担心自己被社会淘汰,或者是产生恐怖心理,担心学生出现安全问题,或者是教学出现问题。久而久之出现了焦虑烦躁,郁郁寡欢的情况,甚至会出现神经质等各项心理问题,无法正确地对待工作,以及日常生活中存在的各类挑战,一旦遇到困难便会心态失衡,甚至有的教师会走向极端。
再加之大部分教师通常扮演多重角色与学生和学生家长以及学校管理人员其他教师保持良好的人际交流关系,但是部分教师缺乏沟通水平难以与同事以及家长或者是领导进行熟练沟通,在处理人际关系过程中可能会存在一定的紧张不安等情况,甚至会产生矛盾冲突,如果心理压力过大,并且缺乏倾诉的对象,会使教师的人际关系十分紧张,久而久之便会积压在心底,一旦爆发将严重影响着教师的职业生涯发展。
四、 农村教师心理健康问题原因分析
(一)工作压力太大
由于农村教师存在一定的心理问题,主要划分为外因和内因,主要指的是教师自身存在问题,由于教师对于自己的工作压力较大,社会对于教师的工作期望相对较高,所以教师可能会潜移默化地承担一些任务,使教师可能感觉不负重负,再加之,大部分家长十分关心孩子的学习情况,却并没有正确认识到学生意志能力培养以及思想品德的培养,但是由于当前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随着务工人数的不断增多,留守儿童的数量也在不断地涌现,由于留守儿童的出现导致了教师的教学压力更大。再加之升学压力和成绩排名,职称评定等等,这些也为教师的工作发展产生了众多的压力,导致教师身心疲惫。
(二)社会政府以及学校对农村教师关心不足
再加之当前社会发展以及政府对于农村教师的关心力度不足,教师承担了较多的社会责任,但是工资待遇相对较低,缺乏社会地位,工作条件不容乐观,由于部分学校的简单设施以及各项指标成为考核教师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但是却忽略了教师自身的心理健康问题,由于社会舆论过重,社会对于教师的要求过于严苛,如果教师出现工作细节问题,社会舆论可能会对教师起到极大的影响作用,甚至有的教师发疯自杀。
(三)少数农村教师人格缺陷,缺乏心理调适能力
由于部分教师难以从农村教育的实际发展情况入手,可能会存在一定的发展目标,不明确,现实差距与理想差距相对较远,有的人们虚荣心较强,可能会瞧不起农村教师,导致农村教师自尊心受到打击,自卑心理十分严重。也有的教师缺乏自我调控能力,无法更好地适应环境以及工作需求,部分教师缺乏正常的人际交往能力,在日常交往过程中可能会存在各式各样的问题。
五、 改善农村教师心理健康状况的具体建议
(一)优化农村教师工作以及生活社会环境
教师在教学过程当中要体会学生的健康状况,了解环境对于学生的影响,通过正式对环境的塑造,为自身乃至学生搭建一个良好的教学情景,从而促进教学的科学发展。由于教师教学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学校领导要充分地重视教师的教学环节,通过为教师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从而理解教师在工作过程当中的各项处境,通过减轻教师的教学负担,提升教师在教学活动当中的灵活性,新闻媒体要时刻关注农村教师在教育教学当中的各项困难,从而给予一定的支持和帮助,使农村教师教学环境受到社会的持续关注,从而为农村教师教学环境的改善做出正确的帮助作用。
(二)强化教育主管部门以及学校对于教师的人文关怀
有关教育部门与学校要充分地重视对教师人文性的关怀和引导,由于教师是学生成长和发展的领头羊,具有深化教育改革和引导,才能够注重对教师的人文关怀进行科学的帮助,使教师在教学过程当中的心理水平和思维状态能够有效地提升。政府部门要关注教师在教育活动当中的各项综合素质,通过加强对于农村教育的资金投入和政策投入,来完善教师在教学培训当中的综合素质,当然有效地减轻教师在农村教学过程当中的各项心理压力,有效地改善教师在教学当中的各项待遇,端正教师的教学心理。通过建设科学合理的教师评价体系,科学合理地配置。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比例,通过尊重教师的主体地位,为教师搭建更加和谐的教学环境,从而促进教师心理的平衡感,有效地提升教师在教学过程当中的主动性。
(三)提高教师自身修养
教师自身修养对于学生的引导有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内外结合真正地提升农村教师的心理健康,使农村教师依靠自身积极地努力对学生实施健康的教学策略。教师也要清楚地认识到自身教学的不足,并且依靠现有的教学环境和教学条件,及时发挥教学的主导性优势,改变悲观消极的教学心态,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化道德水平,提高学生综合素养,通过响应国家的教育号召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频率。教师也可以通过积极地与学生家长进行沟通,增强学生家长对于学生的关爱程度,以及对学生学习的认可程度,转变教学观念的同时来提高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四)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培训教学中
教育部门要充分地重视对农村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的疏导,通过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教师培训的必修课程当中,使农村教师在教育教学当中的思维得到提升。教师也要在课程設计上通过实践与理论相互结合对农村教师进行心理上的辅导,使农村教师在教育教学中逐步地树立教学自信心。在课程设计时也要将心理诊断、心理辅导、心理卫生等一系列课程来进行系统性的整合和渗透,通过递进式的引导,掌握当前农村教师在教育中的普遍问题,使农村教师把握更多的心理健康知识,通过改革式的教学模式突出教育的主体性作用,引导学生学会自我反省,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心理辅导活动,帮助教师能够及时地化解自身不良情绪,有效地促进教师在教学中的效率。
(五)建立心理档案
教育部门要充分地重视,对农村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的问题,通过建设心理健康教育档案,根据农村教师在教学当中的状况进行及时的记录,教育部门也要与高校进行积极的合作,通过高校现有的心理测评软件来进行教学。教育部门也要投入一定的人力和物力,根据农村部分地区教师心理健康的基础状况进行方案的完善和提升,使每一个农村教师都能够得到科学的帮助和引导。通过构建科学完善的心理档案,能够有效促进教育工作的合理开展,并且针对教师在日常工作中存在的心理问题,能够进行合理的指挥,促进教学工作的合理开展。
六、 结束语
结合上述内容,我们能够了解到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合格教师的必备品质,由于当前农村教师承担着较多的压力,例如来自社会学校以及学生家长等众多方面,如果难以及时有效地发现解决问题,可能会使教师产生职业倦怠,严重影响着教师的工作热情,也无法保障工作水平。
参考文献:
[1]刘英杰,孙永泰.提升农村体育教师教学心理自信心的策略研究[J].体育科学研究,2017(2):64.
[2]刘英杰.农村教师在教学当中自信心的策略[J].体育科学研究,2017(3):94.
[3]张立新,杨静.农村小学教师教学心理素养提升策略[J].武汉学院学报,2018(9):84.
[4]傅芳香,宋允清.关于农村教师教学自信心的问题分析[J].山西师大学院学报,2017(4):152.
作者简介:
柳满珍,甘肃省兰州市,甘肃省兰州市红古区花庄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