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根姜黄汤联合复方天麻蜜环糖肽片治疗颈源性眩晕的临床观察

2020-07-09 03:09邢福娅张维维宋银枝李亮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0年7期
关键词:糖肽葛根姜黄

邢福娅, 张维维, 宋银枝, 李亮

(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宝安中医院,广东深圳 518000)

颈源性眩晕(cervical vertigo,CV)是指由于颈椎结构的异常导致颈部血管、神经受压,从而引发的以眩晕为主的一组临床综合征[1]。除眩晕外,其症状还包括颈肩背痛、头痛、恶心呕吐、胸闷心悸、耳鸣、乏力,严重者可发生猝倒、昏厥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随着现代生活方式的转变,颈源性眩晕的发病率也越来越高,且发病渐趋低龄化。导师宋银枝教授临床采用经验方葛根姜黄汤加减联合复方天麻蜜环糖肽片治之,疗效显著。本研究进一步采用随机对照试验,观察葛根姜黄汤加减联合复方天麻蜜环糖肽片治疗颈源性眩晕的临床疗效,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及分组选取2018年10月至2019年4月深圳市宝安中医院收治的86例明确诊断为颈源性眩晕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将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3例。

1.2诊断标准

1.2.1 西医诊断标准 参照吴江主编的《神经病学》[2]中颈源性眩晕的诊断标准并结合临床拟定:(1)既往有颈椎病史,发作时以眩晕为主症,多伴有恶心欲呕、耳鸣等交感神经症状;(2)体格检查可有项背部肌肉僵硬、压痛,臂丛神经牵拉试验阳性、屈颈试验阳性等;(3)颈椎X线、CT或MRI检查符合颈椎病影像学表现;(4)经多普勒超声(TCD)检查提示椎—基底动脉血流动力学异常。

1.2.2 中医辨证标准 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3],辨证为肝肾亏虚、痰瘀互结型。症见头晕、头痛时发,颈项酸痛,长期伏案劳作后症状加重,视力减退,少寐健忘,心烦口干,耳鸣,神倦乏力,腰酸膝软。舌红,苔薄,脉弦细。

1.3纳入标准①符合上述中西医诊断标准,确诊为颈源性眩晕;②无用药禁忌症;③无严重肝肾功能障碍及恶性肿瘤;④能配合治疗和随访的患者。

1.4排除标准①妊娠期或哺乳期妇女;②合并有肝、肾疾患或其他原因不能坚持治疗和临床观察的患者;③中枢性眩晕、前庭性眩晕患者;④资料不全影响疗效或安全性判断的患者。

1.5治疗方法

1.5.1 对照组 给予复方天麻蜜环糖肽片治疗。用法:复方天麻蜜环糖肽片(山西康欣药业有限公司生产,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14022945;规格:0.5 g×6片),口服,每次1 g,每天3次。连续治疗4周后统计疗效。

1.5.2 观察组 给予葛根姜黄汤联合复方天麻蜜环糖肽片治疗。(1)复方天麻蜜环糖肽片用法用量同对照组。(2)中药治疗。葛根姜黄汤组成:葛根30 g、姜黄10 g,威灵仙10 g、天麻30 g、法半夏15 g、白术15 g、泽泻30 g、炒蔓荆子10 g、甘草片5 g。每天1剂,常规煎取400 mL,分2次温服。连续治疗4周后统计疗效。

1.6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

1.6.1 眩晕症状评分 参照文献[4]。3分:头晕,伴有视物及自身旋转,或头身不敢转动,严重影响工作;2分:头晕并伴有视物晃动或自身旋转,影响活动,但不影响生活且能坚持工作;1分:头晕,但无视物及自身的晃动感或旋转,或单纯头晕但不影响活动;0分:无症状。

1.6.2 临床疗效评定 参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量表”,采用显效、有效及无效3级标准对2组进行疗效评价[5]。显效:眩晕及其他症状消失,日常工作正常;有效:眩晕及其他症状明显改善,不伴有旋转感,能坚持正常工作,但生活工作仍然受影响;无效:眩晕及其他症状无改善或者加重,严重影响日常生活。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病例数×100%。

1.6.3 眩晕缓解天数和生活质量评价 观察2组患者治疗后的眩晕缓解天数和和生活质量评分情况。其中生活质量运用Spitzer指数进行评价[6],包括生活感受、活动能力、健康感受等方面评分,总分范围为0~10分,分数越高,生活质量越好。1.6.4 实验室指标检测 分别于治疗前后晨起空腹抽取静脉血5 mL,由宝安中医院检验科辅助化验检查。其中血液流变学指标(血浆比黏度、全血高切黏度)采用贝克曼血液流变分析仪检测,C-反应蛋白(CRP)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浆内皮素(ET-1)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

1.6.5 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检测 分别于治疗前后在本院影像科检测2组患者双侧椎—基底动脉的最大血流速度。

1.6.6 复发情况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随访半年,观察2组患者的复发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其中不良反应包括失眠、焦虑、嗜睡等。

1.7统计方法采用SPSS25.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的统计分析。计量资料数据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治疗前后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或构成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颈源性眩晕患者基线资料比较观察组43例中,男21例,女22例;年龄最小35,最大71岁,平均年龄为(54.02±10.76)岁;平均病程为(17.47±5.62)个月。对照组43例患者中,男22例,女21例;年龄最小35岁,最大70岁,平均年龄为(53.48±8.89)岁;平均病程为(16.83±5.46)个月。2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等基线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2 2组颈源性眩晕患者治疗前后眩晕评分比较表1结果显示:治疗前,2组患者的眩晕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的眩晕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且观察组对眩晕评分的下降作用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表1 2组颈源性眩晕患者治疗前后眩晕评分比较Table 1 Comparison of vertigo scores in the cervical vertigo patients of the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s,s/分)

表1 2组颈源性眩晕患者治疗前后眩晕评分比较Table 1 Comparison of vertigo scores in the cervical vertigo patients of the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s,s/分)

①P<0.05,与治疗前比较;②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

治疗后1.39±0.58①0.42± 0.50①②<0.01组别对照组观察组P N/例43 43治疗前3.37±1.36 3.33±1.30 0.872

2.3 2组颈源性眩晕患者临床疗效比较表2结果显示:治疗4周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5.35%(41/43),对照组为74.42%(32/43),组间比较,观察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4 2组颈源性眩晕患者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CRP及ET-1水平比较表3结果显示:治疗前,2组患者的血浆比黏度、全血高切黏度、CRP、ET-1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的血浆比黏度、全血高切黏度、CRP、ET-1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且观察组对血浆比黏度、全血高切黏度、CRP、ET-1水平的下降作用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2组颈源性眩晕患者临床疗效比较Table 2 Comparison of clinical efficacy in the cervical vertigo patients of the two groups [n/例(p/%)]

2.5 2组颈源性眩晕患者治疗前后双侧椎—基底动脉最大血流速度比较表4结果显示:治疗前,2组患者双侧椎—基底动脉最大血流速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双侧椎—基底动脉最大血流速度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的改善作用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3 2组颈源性眩晕患者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CRP及ET-1水平比较Table 3 Comparison of hemorheology indexes,CRP and ET-1 levels in the cervical vertigo patients of the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s)

表3 2组颈源性眩晕患者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CRP及ET-1水平比较Table 3 Comparison of hemorheology indexes,CRP and ET-1 levels in the cervical vertigo patients of the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s)

①P<0.05,与治疗前比较;②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

组别对照组观察组ET-1[ρ/(ng·L-1)]147.14±10.75 115.65±6.70①146.98±10.85 96.19± 6.98①②N/例43 43 43 43时间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血浆比黏度[η/(mPa·s)]1.81±0.37 1.72±0.34①1.82±0.37 1.61± 0.31①②全血高切黏度[η/(mPa·s)]6.76±0.35 6.09±0.36①6.74±0.36 5.51± 0.38①②CRP[ρ/(mg·L-1)]3.79±0.83 2.70±0.63①3.75±0.75 1.69± 0.51①②

表4 2组颈源性眩晕患者治疗前后双侧椎—基底动脉最大血流速度比较Table 4 Comparison of the maximum blood flow velocity of the bilateral vertebrobasilarartery in the cervical vertigo patients of the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s,V/(cm·s-1)]

表4 2组颈源性眩晕患者治疗前后双侧椎—基底动脉最大血流速度比较Table 4 Comparison of the maximum blood flow velocity of the bilateral vertebrobasilarartery in the cervical vertigo patients of the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s,V/(cm·s-1)]

①P<0.05,与治疗前比较;②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

组别对照组观察组P治疗后49.59±8.54①53.68± 8.11①②0.025 N/例43 43基底动脉治疗前43.05±5.25 41.25±7.47 0.199治疗后47.1±3.94①49.1± 5.26①②0.048左侧椎动脉治疗前31.93±11.48 34.52±11.27 0.295治疗后36.59±13.04①42.43± 9.88①②0.022右侧椎动脉治疗前42.83±13.37 44.68±14.99 0.546

2.6 2组颈源性眩晕患者治疗后眩晕缓解天数和生活质量评分比较表5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的眩晕缓解天数明显短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

2.7 2组颈源性眩晕患者的复发率比较治疗后随访半年,观察组复发4例,复发率为9.30%(4/43);对照组复发10例,复发率为23.26%(10/43)。观察组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8不良反应情况治疗期间,2组患者均无明显不良反应情况发生。

表5 2组颈源性眩晕患者治疗后眩晕缓解天数和生活质量评分比较Table 5 Comparison of the days for vertigo relief and the scores of quality of life in the cervical vertigo patients of the two groups after treatment (±s)

表5 2组颈源性眩晕患者治疗后眩晕缓解天数和生活质量评分比较Table 5 Comparison of the days for vertigo relief and the scores of quality of life in the cervical vertigo patients of the two groups after treatment (±s)

①P<0.01,与对照组比较

组别对照组观察组P生活质量评分(s/分)5.56±1.18 7.88±1.30①<0.01 N/例43 43眩晕缓解天数(t/d)4.42±0.63 2.35±0.57①<0.01

3 讨论

颈源性眩晕是临床多发病之一。随着电子产品的普及,颈性眩晕的发病逐渐年轻化。该病以颈椎退行性改变为基础,导致椎—基底动脉痉挛或血管本身病变,进而导致血流动力学改变,从而引发眩晕等相关症状[7]。目前,临床对于颈源性眩晕尚无统一的标准治疗方案,针灸、推拿、牵引及药物等中西医手段均有所应用,均能取得一定疗效[8-9],但其病情容易反复发作,迁延难愈。因此,探讨针对颈源性眩晕的疗效好、副作用少、复发率低的治疗方法仍然是当前的研究热点之一。

祖国医学无“颈源性眩晕”一词,但根据其临床表现,可将其归为“眩晕病”范畴。眩晕一病最早可追溯到《黄帝内经》。《灵枢·口问篇》记载:“上气不足,脑为之不满,耳为之苦鸣,头为之苦倾,目为之眩”,不仅提出了眩晕病的病名,还具体论述了眩晕病的临床特征。关于其病因病机,历来论述颇多。《黄帝内经》责之于风,提出“诸风掉眩,皆属于肝”;仲景责之于水,完素责之于火;景岳责之于虚,而仁斋则言“瘀滞不行,皆能眩晕”,认为痰瘀致眩;可见其与肝、脾、肾、心关系皆密切。宋银枝教授在临床上发现,眩晕者多肝肾亏虚,痰瘀胶结,故提出治疗上应调补肝肾、活血化瘀、熄风化痰,方选葛根姜黄汤加减。

葛根姜黄汤中,葛根为君,甘辛性凉,轻扬升散,功能解肌发表,“能鼓舞正阳驱除邪风,又能曳带阴精滋泽燥火”,用于缓解外邪郁阻、经气不利、筋脉失养所致的颈背强痛,尤其适用于高血压、颈椎病等引起的颈项强痛伴眩晕者。有学者[9]研究表明,葛根在颈性眩晕的临床应用中使用频率高达75%。现代研究[10]也表明,葛根的有效成分葛根总黄酮可明显扩张脑血管,改善颈—脑循环,且能抑制血小板聚集、修复内皮细胞,从而抑制血栓形成、降低血液黏度、增加颈部血管血液流速、改善脑缺血,减轻眩晕。姜黄,素称“破血”之药,其性辛散苦燥温通,其活血效专,既能破血行瘀,又兼疏通经络而止痛,外散风寒湿邪,内行气血,通经止痛,尤长于除痹痛。《证治要诀》记载:“片子姜黄能入手臂治痛,其兼理血中之气”,为主治“漏肩风”之要药。此方用姜黄取其活血之意,用治颈椎病引起的头晕兼肩臂疼痛每获良效。威灵仙辛散温通,性猛善走,通行十二经,既能祛风湿,又能通经络而止痛,用以缓解颈椎病之肢体麻木、筋脉拘挛、屈伸不利等症状。《神农本草经疏》云其:“主诸风,而为风药之宜导善走者也”。此处用之既可增葛根祛风除湿之功,又可助姜黄活血通络而止痛。天麻平肝熄风止眩晕,法夏燥湿化痰止呕逆,两药合用,相辅相成,正如李东垣所云:“足太阳痰厥头痛,非半夏不能疗;眼黑头眩,风虚内作,非天麻不能除”。又合白术补气健脾化痰涎,三药为臣,风痰并治,肝脾并调,标本兼顾,共治风痰眩晕头痛。现代药理研究[11]表明,天麻的主要成分天麻素、天麻多糖在血管不同舒缩状态下,可不同程度地调节血流速度,并能促进内源性舒血管物质的生成,抑制内源性缩血管物质释放,一定程度上改善血管病变,调节血管舒缩平衡。泽泻味甘性寒,可渗利湿热、健脾制水,蔓荆子辛能散风,微寒清热,轻浮上行,主清利头目之用,此二药一升一泄,使经络疏通,运行有序,共为佐药。现代研究[12]表明,蔓荆子扩张血管,用治高血压、颈椎病引起的神经性头痛,具有镇静止痛,稳定脑血管的作用。甘草调和诸药。全方配伍严谨,升降相因,诸脏共调,共奏活血通络解痉、健脾化痰止眩之功效。临床上,宋教授常根据整体观原则及辨证论治原则进行随证加减,如肝肾亏虚偏重者加山药、石决明以平补肝肾,血瘀重者加鸡血藤、桑枝以活血通络,痰浊重者则伍温胆汤加减以清化痰浊,每获良效。

复方天麻蜜环糖肽片的主要成分为天麻蜜环菌提取物和黄芪、当归提取物。其中,天麻蜜环菌提取物能有效降低脑、冠状动脉及外周血管阻力,增加血流量,改善微循环;黄芪多糖可以降低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改善微循环,同时可以降低血小板聚集率和血液黏度,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清除氧自由基,减少血栓形成;当归提取物能抑制由二磷酸腺苷、胶原诱导的血小板聚集作用,三者协同,共同发挥改善脑供血供氧的作用[13],用于治疗高血压病、脑血栓、脑动脉硬化等引起的头晕、头胀、头痛、目眩及肢体麻木,临床效果颇佳。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5.35%,对照组为74.42%,观察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联合使用葛根姜黄汤,可发挥其补益肝肾、活血化瘀、化痰熄风之效,可以进一步加强复方天麻蜜环糖肽片治疗颈源性眩晕的疗效。同时,2组患者治疗后椎—基底动脉血流量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血浆比黏度、全血高切黏度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观察组对椎—基底动脉血流量的升高作用及对血浆比黏度、全血高切黏度的下降作用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说明葛根姜黄汤联合复方天麻蜜环糖肽片可以明显改善血流速度,降低血液黏度,也进一步提示葛根姜黄汤中葛根、天麻、姜黄、威灵仙、法夏、泽泻、蔓荆子等成分能有效改善血液流变学,发挥活血化瘀的功效。另外,2组患者治疗后的CRP及ET-1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观察组的降低幅度优于单纯使用复方天麻蜜环糖肽片治疗的对照组,这一结果提示,葛根姜黄汤联合复方天麻蜜环糖肽片可在一定程度上调节血管舒缩平衡,减轻局部炎症反应,从而减缓患者的眩晕程度。

本研究结果还显示,观察组在降低眩晕评分、缩短眩晕缓解时间、提高生活质量评分和降低复发率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提示联合应用两种药物在缓解眩晕症状、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患者的远期疗效方面更具优势。

综上所述,葛根姜黄汤联合复方天麻蜜环糖肽片治疗颈源性眩晕疗效满意,可降低血液黏度,改善血液流变性,保持血管舒缩平衡,减轻局部炎性反应,使瘀血得行,痹阻得通,晕眩得止,在近期疗效和远期预后方面均有较大优势。

猜你喜欢
糖肽葛根姜黄
上海药物所在复杂糖肽合成方面取得进展
水产品中三种糖肽类抗生素检测方法的优化
Curcumin in The Treatment of in Animals Myocardial ischemia reperfusion: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姜黄提取物二氧化硅固体分散体的制备与表征
姜黄素对人胃癌AGS细胞自噬流的作用
基于网络药理学的葛根抗肿瘤潜在机制探讨
云芝糖肽水提醇沉提取工艺
均匀设计法优化葛根半仿生提取工艺
灵芝多糖肽对培养乳大鼠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的保护作用
姜黄素与p38MAPK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