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九玲
(安阳职业技术学院,河南 安阳 455000)
随着社会信息化的快速发展,网络、计算机、智能型移动终端变得无处不在,技术的进步改变了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带来了阅读生态的变化,推进了阅读的普及和发展,使阅读和学习变得形式多样、无处不在。但同时,在这个科技时代,人们在阅读方面也面临着很多问题和挑战。现代人普遍缺乏对阅读的专注力,缺乏逻辑思考能力,缺乏对信息的处理和甄别能力,读书读不下、长篇论谈听不完、抓不到重点等等正在制约着对阅读品质的培养。在当前信息泛化、信息不断更新迭代的时代背景下,人们接收的信息量越来越多,我们需要具备快速学习的能力,这样才可以在需要增加新领域的知识储备时,做好充分准备。思维导图正是一种有效提升大脑对知识记忆和吸收的思维工具,能让我们把自己的原有思维迅速与新知识体系融合,提高阅读和复习的效率[1]。在阅读过程中运用思维导图,能提高阅读专注力、促进对信息的理解和甄别、促进逻辑思考能力的提升,进而提升阅读品质。本文在简要介绍思维导图定义、特征、绘制步骤的基础上,论述了思维导图在提升阅读品质中的意义和作用,提出了思维导图阅读法的概念和操作步骤,并概况梳理了阅读思维导图的分类和绘制步骤。
1.思维导图的定义
思维导图是一种将抽象的思维过程以文本、符号、图像的形式展示出来,将信息和内容图像化,以清晰的脉络来呈现思维的图形。概括而言,思维导图的定义是:思维导图是用于记录发散思维的笔记工具,是一种新的思维模式。它结合了全脑的概念,增强思维能力,启发联想力与创造力[2]。思维导图让知识突破设限,增加了思维的广度和深度。从本质上来讲,思维导图可以称作是一种有生产力的笔记,这种笔记方式通过将复杂的信息和资料进行反复思考和整理,来促进对知识的理解和认知。
2.思维导图的结构
思维导图是一种记录发散思维的笔记工具,结合个人思维的独特性,绘制思维导图具有很强的个体差异性,但是所有的思维导图都遵循固定的基础结构模式。制作思维导图首先要确定主题,在图画中央用图片或者文字表达主题;然后再将主题逐渐分解细化,在下一级目录确定主要重点;再在主要重点下分解次要重点,并用关键词与次要重点连接。从层次结构分析,思维导图是在主题基础上的层次结构的不断延伸,但需要注意的是,为了便于阅读,思维导图的层次最好少于4到5层,必要的时候可以采用超链接的形式来扩展思维导图的内容。另外,要说明的是,思维导图的阅读顺序为顺时针阅读。思维导图结构如图1所示。
图1 思维导图结构
3.思维导图的绘制步骤
简单而言,绘制思维导图主要包括六个步骤:①工具准备;②纸张横放;③绘制中心图;④绘制主干;⑤绘制分支;⑥美化修饰。工具准备主要包括纸张、彩色笔、手写板等,纸张常用的是A4或A3大小的白纸,彩色笔可以使用多色水彩笔、马克笔或彩色铅笔等。纸张横放指的是绘制思维导图时,建议大家将纸张横放,纸张横放有利于开阔视野和拓展内容。绘制中心图指的是找到纸张的中心位置,并画上中心图或标注主题内容。绘制主干是依据思维导图从主要到次要、从核心到细节的理念,找到阅读材料的主要重点和次要重点,自由绘制,将核心步骤分列为主干,主干要由粗到细,一脉一色,线条呈现放射状。最后,绘制思维导图的分支,并将提炼出的有效关键词或图示承载其上。美化修饰指的是在将主要内容呈现完全之后,可以通过添加配图、图标、图表等来美化修饰或对关键词进行形象化的表达,来促进对知识的理解和吸收。至此,思维导图就绘制完成了。思维导图的绘制步骤如图2所示。
图2 思维导图绘制步骤
学习需要技巧,阅读同样需要技巧。阅读,不只是阅读实体的书本,看一部电影、开一场会议、听一场讲座、制作规划总结等等,这些众多信息的吸收,都可以称为广义的“信息的阅读和输入”。
网络、计算机、智能移动设备的使用拓展了现代人接收信息的途径,但同时也严重影响了人们在理解和处理信息过程中的理解力和专注力。在阅读的时候,人们常常会感到读起来津津有味,可是事后却回忆不起来,再次看到又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从教育目标分类学的视角来看,“似曾相识”说明学习者达成了“提取”中的“再认”目标,回忆不起来说明尚未达成“提取”的“回想”目标。“回想”要比“再认”更困难,需要更为丰富的线索。
阅读的过程是信息输入的过程;笔记、交谈、绘制思维导图等等是将输入的信息进行加工和表达,是信息输出的过程。如果只阅读而不思考、不整理,就是只输入却不输出,这样的阅读是无意义、无价值的。阅读和学习过程应该是阅读/听讲(输入)——整理数据——记忆重点(累积背景知识)——输出(下次在同领域的内容上,能掌握到更精准的重点,或是能写出、说出自己的想法)四个阶段周而复始的循环过程,能力才能在这个过程中得以渐渐提高。
思维导图的核心定位是帮助大脑快速收集信息和传递信息,因此,思维导图最传统的用途就是用于阅读。在阅读中运用思维导图能够完成对知识的深层次构建,提取更为丰富和有效的线索,帮助读者整理和回忆先前知识。绘制思维导图的过程就是循序渐进的思考过程,从阅读和接收信息开始,提取重点、梳理重点关键词之间的逻辑关系,再将之图解绘制成思维导图,最终,复习绘制的思维导图,加强对知识的吸收和记忆。因此,在阅读过程中绘制思维导图能够使人们从众多的信息中抓到重点,增强专注力,加强记忆力,增进脑力,提升逻辑思考能力。
阅读是信息输入的过程,表达是信息输出的过程,很多时候我们还以为读懂了阅读材料,实际上却是一种假懂的状态,当需要回忆或讲述时,抓不到重点或无法用自己的方式描述。这种情况多是因为没有真正从阅读中抓取到重点,没有将作者的想法跟自身知识、生活经验结合,更谈不上去实践或是运用。思维导图阅读法是用思维导图抓取重点及逻辑的思考技术,将思维导图运用到阅读层面,了解和掌握思维导图阅读法的内容和步骤,能在很大程度上增进阅读能力,提升阅读品质。
1.思维导图阅读法的内容
思维导图阅读法,源自四种高效的阅读方法:基础阅读、检视阅读(略读)、分析阅读和主题阅读[3]。通俗地讲,就是读者在正式对阅读材料进行阅读之前,先快速浏览了解阅读材料的主要内容,然后用较少的时间进行检视阅读(略读)来获取阅读材料的要旨和自己需要的内容,再进行有意识的分析阅读来精准确定所需信息和资料,最后对觉得最有价值的部分进行主题阅读,放慢速度进行细致、思辨地研读。
思维导图是支持分析阅读和主题阅读的有效工具。对于分析阅读来讲,思维导图能够帮助梳理知识间的逻辑关系,帮助读者建立起整体认知,降低阅读的负担。对于主题阅读来讲,思维导图把相同主题的阅读材料整理归纳到一张大图中,帮助读者建立起对一个主题(领域)的整体感知。另外,主题阅读的思维导图通常不是单幅的,而是一组相互关联的思维导图。
2.思维导图阅读法的步骤
利用思维导图阅读法的理念指导阅读时,阅读的步骤可以概括为以下四个过程:①快速阅读,在阅读的同时划出关键词;②制作思维导图,这时只需要确定主干和枝干,主干一般为章、节的标题,枝干一般为次要的标题或者说一些重要的概念;③对思维导图进行整理,整理通常为两部分,一部分为上色,不同枝干用不同颜色勾画出来,然后在重点的枝干旁边或者易忘的枝干旁边进行加图,以便刺激、吸引大脑的注意力,进而轻松地回忆起相关内容;④定期的复习,很多人容易忽视这个环节,认为思维导图做好了就万事大吉了,其实不管什么方式的学习,大脑在学习的过程中是一边吸收新知识,一边遗忘旧知识。我们只有定期进行复习,才能把已学的内容彻底掌握并理解。
1.阅读思维导图的分类
思维导图应用到阅读上,主要是为了增进从文字化到图解化的能力,通过整理思维过程,提升阅读品质。阅读思维导图主要分为文字型、插图型、图解型、图像记忆型四种类型。文字型思维导图主要是由文字关键词构成,通过线条把关键词链接起来,建立彼此间的逻辑关系。插图型思维导图常借助插图的形式来展示人、事、物的模样,文字+图像的结合能促进对知识的理解,看起来也比较有趣。图解型思维导图是关键词、插图、表格等的结合,借助图表、图示等将文字内容进行图解表达。图像记忆型思维导图是将一条关键图结合成一个有前因后果及关联性的记忆图像,兼具图像及整理记忆的思维导图[4]。这四种类型思维导图,代表了绘制阅读思维导图从文字化到图解化的重点演变。
2.阅读思维导图的绘制步骤
除去无意义的消遣阅读之外,知识类阅读、技能类、考试类阅读等常常带有目的性,我们往往是希望通过阅读来获取知识、提升技能。对于带有目的性的阅读,我们可以借助阅读思维导图来增进对知识的理解,提升阅读品质。阅读的过程可以分为准备阶段和分析整理阶段,因此,我们可以通过两种类型的阅读思维导图来整理阅读过程。
(1)阅读准备图
阅读准备图是启动阅读的思维导图,强调正式阅读之前对目标和知识的概括和梳理。绘制阅读准备图的基本思路是:①明确阅读方向。包括阅读的目的是什么、为什么要看这本书、阅读目标是什么,以及具体的阅读时间目标和内容目标,做到“知己”。②明确目标阅读材料的特征。这个过程需要读者快速浏览阅读材料的整体结构,以助于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和制定阅读计划,做到“知彼”。③提取自身相关的知识储备。这个过程要根据阅读材料的特征,思考和整理自己看过哪些同类材料、知道哪些相关知识,做到“回忆先前知识”。④制定行动计划、为开始阅读做准备。这个步骤是非常重要的,阅读是一个系统的行动,合理严格的时间计划是快速阅读和高效阅读的基础。我们需要明确什么时候开始阅读、用多长时间读完、何时进行复习等,制定细致、精确行动计划,这样才能保证阅读的效率,做到“知将来”。阅读准备图的内容如图3所示。
图3 阅读准备图
(2)阅读分析图
阅读分析图是整理阅读的思维导图,是对阅读过程和阅读结果的整体记录和梳理。绘制阅读分析图的基本思路是:①快速阅读,掌握阅读材料的结构和内容;②分辨重点与次重点,确定主干和枝干,绘制思维导图;③将阅读材料的重点文字化,确定关键词,并图解关键词彼此的关联性;④对思维导图进行整理,整理通常包括上色或添加图示,通过图解化的过程刺激、吸引大脑的注意力,加强记忆,进而日后复习时能够轻松地回忆起相关内容。我们以基础类书籍阅读为例,将阅读分析图的内容和结构概括为如图4所示。
图4 阅读分析图
另外,需要强调的是,根据阅读材料的类型和特征的不同,如论点式、叙事性、报道类、科普类等等,阅读分析图可以呈现出多样的形式,即使同一阅读材料也可以通过绘制阅读分析图进行多角度分析。比如我们可以根据一本书的目录来概括阅读分析图的主干和枝干,也可以根据书中的故事情节的发展过程来概括阅读分析图的主干和枝干,还可以根据书中的角色人物来进行整理等等。总之,思维导图是一种灵活的思维工具,可以帮助我们进行多角度阅读,既可以锻炼我们的思维能力,也可以锻炼语言分析和组织表达能力。而且,在对阅读材料进行多角度分析之后,我们更容易掌握阅读材料的信息,知识越咀嚼越熟悉。
在阅读过程中借助思维导图可以帮助人们总结阅读材料的精髓,加深对阅读材料内容的理解和记忆。通过绘制思维导图也可以便于日后的定期复习,复习时只需浏览思维导图,而无须再重复阅读原材料。通过思维导图进行复习,有助于将信息内化成自己的知识,并将知识进一步外化成为自己的能力,提升阅读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