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女性普通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临床特征及转归分析

2020-07-08 05:36李传香郭红荣郑泉黄波何芳徐建群王红娟方思黄雅丽程津津周利君李庆云
国际呼吸杂志 2020年13期
关键词:条索普通型淋巴细胞

李传香 郭红荣 郑泉 黄波 何芳 徐建群 王红娟 方思 黄雅丽 程津津 周利君 李庆云

1武汉市第三医院呼吸内科430000;2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200025

2019年12月出现的不明原因病毒性肺炎病原体确定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后可引起发热、乏力、咳嗽等临床症状及胸部影像学异常改变,其所致肺炎命名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1-4]。关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临床特征已有报道[5-6],但尚未见青年女性普通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临床特征独立研究。本文回顾分析30例具有完整临床资料的住院治疗的青年女性普通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治疗与转归,以期指导临床诊治和预后判断。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纳入2020年1月3日至2020年2月5日在武汉市第三医院住院诊治的40岁以下依据《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三版)》[7]、《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四版)》[8]确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女性患者30例。年龄(32.57±4.67)岁,年龄范围为24~39岁,均为普通型,所有患者未吸氧状态下指端血氧饱和度均>95%,均无合并基础疾病。本研究通过武汉市第三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武三医伦KY2020-009)。

1.2 研究方法 回顾分析30例确诊普通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青年女性患者发病特点、临床症状、外周血检验结果、肺部影像学改变、临床用药及转归。

1.3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9.0的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以x-±s描述,计数资料以例数 (%)表示。

2 结果

2.1 流行病学史 30例患者均为当地人,其中26例(86.67%)有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或疑似病例接触史,4 例 (13.33%)无明显病患接触史。潜伏期(7.07±4.08)d,最短1 d,其中2例患者在14 d以后发病,最长17 d。从首发症状到胸部CT 有明确病灶时间为(5.00±3.39)d,确诊时间范围为1~14 d;从出现临床症状到核酸检测确诊时间为(7.66±3.73)d,确诊时间范围为3~15 d。2.2 临床表现 青年女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临床症状具有多样性,常见症状包括咳嗽、发热、呼吸困难、乏力、纳差等,其中咳嗽27 例(90.00%)、发热25 例 (83.33%)、呼吸困难24例(80.00%)症状更为多见(表1)。

2.3 外周血检查 青年女性普通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外周血检查以白细胞、淋巴细胞及白蛋白降低为主要表现,少数患者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轻度升高。其中,白细胞计数≥3.5×109/L 17例(56.67%), (2~3.5)×109/L 13例(43.33%),未见白细胞计数<2×109/L 患者。淋巴细胞计数≥1.1×109/L 4例 (13.33%), (0.5~1.1)×109/L 22 例 (73.33%),<0.5×109/L 4 例(13.33%)。5 例 (16.67%)出现降钙素原升高(0.07~0.47 μg/L)。C-反 应 蛋 白 升 高17 例(56.67%)。白 蛋 白 降 低25 例 (83.33%)。2 例(6.67%)患者出现谷丙转氨酶及谷草转氨酶轻度升高,D-二聚体轻度升高4 例 (13.33%),未发现凝血酶原时间延长、肾功能指标及心肌损伤指标异常。

表1 女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症状 (n=30)

2.4 胸部CT 表现 30例患者起病时胸部CT 主要表现为分布于肺外带斑片状影或磨玻璃影,其中多发病灶28 例,单发病灶2 例,伴结节影 (4例)、实变(3例)或网格影 (2例),未见胸腔积液及气胸等改变。随着疾病发展,胸部CT 逐渐出现渗出病灶向纤维条索样病灶演变,经治疗后渗出病灶、纤维条索样病灶吸收,不同形态病灶及过程可共存(图1)。

2.5 治疗 30例患者均接受抗病毒治疗 (奥司他韦/阿比多尔、连花清瘟颗粒)。24 例 (80.00%)患者接受抗生素治疗,单药口服莫西沙星19 例(63.33%),其中5例(16.67%)联合使用头孢曲松或头孢哌酮舒巴坦。23 例 (76.7%)患者接受免疫球蛋白治疗(5~10 g/d,5~7 d)。因白蛋白低于30 g/L输注白蛋白治疗10例(33.33%)。因肺部病灶渗出明显接受糖皮质激素治疗 (甲强龙20~40 mg/d,疗程3~7 d)18例(60.00%)。其他治疗包括止咳、止泻、调节肠道菌群、保护胃肠道等对症治疗。此外,所有患者均进行心理疏导治疗。

图1 39岁女性普通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胸部CT A:病程第3天,以急性渗出斑片状磨玻璃影为主;B:病程第6天,渗出病灶呈加重趋势;C:病程第13天,可见纤维条索病灶,渗出与纤维灶并存,以纤维条索病灶改变为主;D:病程第29天,纤维条索病灶较前明显吸收

2.6 转归 30 例患者均满足出院标准顺利出院[7-8],住院时间 (15.26±2.13)d,住院时间范围为11~20 d,无危重及死亡病例。

2.6.1 临床症状 经治疗后25例发热患者体温在1~10 d [(4.72±2.41)d]降至正常,咳嗽、呼吸困难、纳差乏力等症状在病程 (8.62±2.16)d得到改善,5例患者出院时遗留少许咳嗽及活动后稍胸闷不适。

2.6.2 病原学检测 所有患者出院前均满足连续2次核酸检测阴性[7-8],转阴时间10~15 d。

2.6.3 白细胞及淋巴细胞变化趋势 本文中青年女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中,白细胞计数降低及淋巴细胞计数降低发生率分别为43.33% 和86.67%。白细胞计数下降以轻度下降为主,均自行升至正常;淋巴细胞计数呈轻度下降,最低淋巴细胞水平(0.5~1.1)×109/L为主(73.33%),少数降至0.5×109/L 以下 (13.33%),总体呈现下降-回升的趋势,在病程的6~9 d出现淋巴细胞计数回升(表2)。30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在病程1周内呈下降趋势,多于1周左右开始回升,在这一转变过程中伴随着发热、咳嗽、呼吸困难、纳差、乏力等临床症状的改善[(8.62±2.16)d],同时伴随着胸部CT 影像学由急性渗出向纤维条索样病灶改变 [(10.67±4.90)d]。

2.6.4 影像学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肺部病灶起病初期以渗出病灶为主,主要表现为斑片状影或磨玻璃影,多见于肺外带,可多发,亦可单发,可伴有实变、结节或网格样改变[9]。随着病程进展,磨玻璃影可向间质纤维条索样病灶转变,继而纤维条索病灶吸收,部分磨玻璃影或实变影可不经纤维条索样改变而直接吸收。本研究纳入的30例患者胸部CT演变特征,在病程的3~10 d[(6.82±2.48)d]渗出加重,表现为斑片状影或磨玻璃影扩大或出现新发病灶。25例患者在病程中出现斑片状影或磨玻璃影向纤维条索病灶转变,这一转变过程发生在病程的6~22 d [(10.67±4.90)d]。在病程17~35 d [(24.86±6.96)d],纤维条索病灶明显吸收。综上所述,本研究30 例青年女性患者胸部CT 影像学改变呈现2个转变,一是渗出病灶向纤维条索病灶转变,发生在病程的10 d左右,伴随着症状的改善以及淋巴细胞计数的回升,提示病情趋于好转;二是纤维条索病灶吸收的转变,病灶明显吸收发生在病程的25 d左右,随访发现纤维条索病灶可基本完全吸收,不遗留间质纤维化(图1)。

表2 30例青年女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淋巴细胞变化 (x-±s)

3 讨论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由新型冠状病毒所引起的主要累及肺部的传染性疾病,该病毒属于β属的新型冠状病毒,有包膜,颗粒呈圆形或椭圆形,常为多形性,直径60~140 nm。其基因特征与SARSCo V 和MERS-Co V 有明显区别。目前关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临床特征分析已有报道[5-6],但鲜有关于青年女性普通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临床特征及治疗转归报道。本文通过回顾性分析临床资料发现,青年女性具有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普遍性特征,同时具有特殊性。

青年女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临床表现同样具有多样性,可出现文献中报道的发热、纳差、乏力、咳嗽、胸闷、恶心呕吐等症状。本文发现青年女性更易出现咳嗽症状 (90%),明显高于群体报道的59.4%[5]和76%[6],而咳嗽作为呼吸系统常见症状,易被忽视而延迟就诊。通过回顾本组病例发现,自患者出现症状至发现肺部异常改变时间为(5.00±3.39)d,最长可达14 d,在此期间患者作为传染源可能导致疾病的播散,所以对于青年女性患者,特别是有可疑接触史的抗疫一线医护人员,咳嗽症状应引起重视,及时就诊完善检查做好鉴别诊断。需要注意的是,30 例患者均属普通型患者,但80%患者出现不同程度呼吸困难 (气促、喘息、胸闷等),远高于文献报道的31%[5]和55%[6]。然而,所有患者均未出现指端血氧饱和度<93%,呼吸困难症状可能与该病本身有关,亦可能和女性患者易出现焦虑等相关[10]。30例患者中将近90%表示病程中出现紧张、焦虑、担心、不安等情绪,在接诊此类患者过程中应更加强调心理疏导,同时对胸闷、气促、呼吸困难要加以鉴别,及时完善指端血氧饱和度检测,必要时进行动脉血气分析,减少重症漏诊。

此外,本文30例患者病程中显示2个病情转化时间点: (1)急性期向恢复期转变,表现为发热、纳差、乏力等症状改善 [(8.62±2.16)d]、外周血液淋巴细胞计数回升、胸部CT 由渗出病灶向纤维条索病灶转变多提示疾病好转,该转变发生在病程的7~10 d。若在病程7~10 d未出现上述转变,需警惕病情可能进一步进展,可作为对病情预判的指标;(2)胸部CT 病灶明显或完全吸收需要(24.86±6.96)d。

综上所述,青年女性普通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咳嗽、呼吸困难症状较为突出,外周血检查以白细胞及淋巴细胞轻度下降为主,极少合并凝血功能异常及心、肝、肾等重要脏器损伤,对治疗反应性好,预后良好。同时,淋巴细胞计数和胸部CT影像学改变可考虑用于疾病转归的判断。临床实践中,对于起病时为普通型患者,应重视血常规、胸部CT 的监测,及时对病情转归做出预判,及早发现转化为重型和危重型之风险。诚然,本文样本量有限,相关结论待大样本研究进一步完善。

利益冲突 所有作者均声明不存在利益冲突

猜你喜欢
条索普通型淋巴细胞
遗传性T淋巴细胞免疫缺陷在百草枯所致肺纤维化中的作用
普通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胸部HRCT影像分析
调峰保供型和普通型LNG接收站罐容计算
复合震动筛选机常见故障排除
心慌胸闷,弹拨极泉
探讨CD4+CD25+Foxp3+调节性T淋巴细胞在HCV早期感染的作用
康复新液治疗普通型手足口病112例临床观察
离断眶隔脂肪与上睑提肌腱膜之间的纤维条索治疗轻度上睑下垂
乳腺癌原发灶T淋巴细胞浸润与预后的关系
小鼠脂多糖急性肺损伤后γδT淋巴细胞与肺巨噬细胞的相互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