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 政
(宿迁学院 建筑工程学院,江苏 宿迁 223800)
SQ学院信息工程学院2016—2019届毕业生总数分别为416人、434人、429人和460人。2016—2019届毕业生人数及男女生占比情况,如图1所示,这四届毕业生总人数变化不大,男生人数占比呈下降趋势,女生人数占比呈上升趋势。
图1 2016—2019届毕业生总人数及男女生比例
SQ学院信息工程学院2016—2019届毕业生党员人数分别为85人、77人、72人和64人。2016—2019届毕业生党员人数占比,如图2所示,毕业生党员人数整体占比呈下降趋势。
SQ学院信息工程学院包含五个专业,分别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软件工程和金属材料工程,大部分专业都是信息类专业,所以,计算机等级通过情况一定程度反映了毕业生的专业技能水平,近四届毕业生的计算机等级证书通过情况,如表1所示,2016—2019届毕业生获得计算机等级证书的人数整体呈明显的上升趋势,虽然2019届整体证书数量较2018届有小幅下滑,这与整体生源质量小幅波动有一定关联,但整体呈上升趋势。
图2 毕业生党员比例
表12016 —2019届毕业生取得各类计算机等级证书情况统计
SQ学院信息工程学院2016—2019届毕业生协议就业率分别为99.2%、98.6%、97.2%和96.3%,如下页图3所示,近四年来,毕业生就业率呈逐年下降趋势,这与多个因素有关,比如,全国大学毕业生总人数逐年增加,就业竞争加剧,考研热带来的毕业生二次考研人数增加,对于首次就业率都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另外,信息类专业就业主要流向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行业,部分毕业生选择参加3—6个月的培训后再就业,也使毕业生协议就业时间有所延迟。
图3 2016—2019届毕业生就业率
SQ学院信息工程学院2016—2019届毕业生“高质量”就业去向情况,如表2所示,从总人数上来看,“高质量”就业人数是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其中考取研究生人数从2016届的37人,增加到2017届的56人,近三年升学率也是稳中有增。
表2 2016—2019届毕业生“高质量”就业去向统计表
SQ学院信息工程学院2016—2019届毕业生整体升学率呈现上升的趋势,近四年基本稳定在13%左右,高质量就业比例也呈现逐年上升趋势,整体“高质量”就业人数比例稳定在22%左右,详情如图4和图5所示。
图4 2016—2019届毕业生考研升学率
图5 2016—2019届毕业生“高质量”就业比例
SQ学院信息工程学院2016—2019届毕业生各专业平均薪酬统计情况,如表3所示,2016届和2017届毕业生平均薪酬在4 000元左右,2018届和2019届毕业生平均薪酬在5 000元左右。软件工程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平均薪酬相对较高,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平均薪酬相对较低。
表3 2016—2019届毕业生各专业平均薪酬统计(单位:元)
1.就业总体情况
近年来,毕业生就业工作受到经济社会发展中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但毕业生就业总体情况比较平稳,年终就业率持续保持在 96%以上,绝大多数毕业生都能比较顺利地就业。
2.就业对口度情况
近四届毕业生中,研究生录取率都在13%左右,专业对口度方面,专业对口或从事相关专业的比率在90%左右,学生整体就业专业匹配度比较高。
3.本地区就业情况
从近四届毕业生就业地区分布来看,超过一半人选择在南京、苏州、上海等软件服务和信息行业发达地区就业,由于宿迁学院地处苏北,城市经济发展相对较弱,用人单位吸引力不足,所以只有少量的毕业生选择本地区就业。但是,随着本地区经济发展速度较快,近年来,毕业生对本地区就业认可度越来越高,选择本地区就业人数也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就业待遇也有一定的提高。
1.就业通用能力不高
新时代背景下,用人单位对大学毕业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学生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毕业生需要全面发展,提升自身的素质,在校期间要充分锻炼自身的各种通用能力,积极参加各类活动和技能竞赛来提升自身的综合实力,目前,大多数毕业生在通用能力方面还需要进一步提高。
2.各专业学生专业能力发展不充分不平衡
在不同专业,与专业技能深度相关的专业技能证书持有情况不平衡。信息类专业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软件工程专业,目前,毕业生持有的技能证书只局限于计算机二级、三级为主,而含金量更高的软考工程师、系统分析师、思科证书等证书持有量很低,还需要进一步加强专业技能的培养。
3.校企合作程度较低
信息类和材料类专业属于工科类,学生的技能操作水平对于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至关重要。但因学习地域劣势,行业发展不足,导致本地可以接纳企业实训的企业相对较少,学生通过企业实践锻炼的就会不足。
4.人才培养质量仍有上升空间
在麦可思公布的相关研究报告中,信息类和材料类专业均属于绿牌专业,即属于失业量较小,就业率、薪资和就业满意度综合较高的专业。但宿迁学院毕业生的求职情况并不太理想,薪资水平也和行业平均薪资水平有一定差距,这说明人才培养质量仍有进一步提升空间。
学院实行为毕业生“主体,学校、企业、专业教师、辅导员、家庭共同配合,全员参与”的就业工作机制。一是学校负责制定和完善就业相关政策,为全校就业工作开展垫定基础;二是企业要从人才需求的角度给高校提供建议并加强与高校的合作,共同参与培养所需人才;三是专业教师要加强对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不仅要上好专业课,更要做好毕业生的就业导师,结合学生自身特点引导好就业方向;四是辅导员要全程指导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并在学生四年生涯中结合实际进行不断的完善和指导;五是家庭要积极配合高校做好子女的就业指导工作,结合家庭实际情况,给予学校相关意见反馈,密切关注子女就业目标,并做好坚强的后盾,给予更多的鼓励和支持。“一个专,四个一” 的人才培养模式指的是打造“一专”特色人才,让学生成为各自专业领域某种专业技能突出的“一专”人才[1]。
“四个一”是让学生在大学期间努力考取一个专业技能证书、参加一个高水平技能竞赛、参加一个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在专业教师指导下完成一个专业科研项目,通过“四个一”来实现“一专”,让更多的毕业生成为应用型人才。
一是不断完善就业指导服务机制,定期开设具有专业特色和指导性强目标明确的就业指导活动和专业讲座。二是通过各级学生组织和就业指导小组开展各类就业类比赛,通过就业相关比赛活动提高大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就业竞争力。三是通过校级就业指导部门做好服务工作,设立专门的咨询服务办公室,给大学生提供就业信息服务和就业指导帮助。四是以信息化平台为依托,做好毕业生个人电子档案,及时整理专业匹配的用人单位需求信息,及时向毕业生发布。五是进一步做好考研服务和引导工作,通过提升考研升学率来提高我校毕业生整体就业质量。
一是开展学科技能竞赛、引导考级考证,提升就业竞争力。信息类专业主要以计算机类资格证书考试、软件技术水平考试等为载体;材料类专业以见习热处理工程师认证等为主,通过考级考证来提升大学生的专业技术水平。二是加强校企合作和就业实习基地建设,在嵌入式招生合作办学、共建实验室、申报网络技术学院、申报协同育人项目、学科技能竞赛指导、学科前沿讲座等方面加强与北京中关村、南京达内、江苏万和、苏州高博、中科君达、甲骨文(江苏)等企业的合作,使校企合作向纵深推进,为本院学生争取更多的就业机会。三是积极推动“专业学习型组织”活动,通过组织学生参加各类专业学习兴趣小组,开展各类专业技能活动,有效提升学生专业技术能力。四是严格学生组织发展,对学生党员严格管理,充分发挥学生党员在就业创业工作中的引领作用,在毕业生的党员发展中,除了符合基本发展条件,对于拥有更多专业技能证书和相关专业竞赛获奖的学生,作为考察的重要依据,这样可以提高毕业生党员的专业能力素质,同时可以塑造良好的考级考证和专业技能竞赛的氛围。
1.优化课程体系,提升人才培养市场契合度
首先,结合江苏经济发展及行业、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梳理出关键知识和技能,围绕这些知识技能优化现有的理论和实践教学体系,提高毕业生知识及能力结构与当前社会需求的契合度。为此,本学期制修订了各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并邀请兄弟高校、企业高管、技术负责人等组成专家组对方案进行论证。其次,创新教育教学方法,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从而提高毕业生对专业核心知识的掌握。最后,整合校内资源,引入校外资源,重构层次化、模块化、项目化的实验课程体系,提升人才培养的市场契合度[2]。
2.完善学科竞赛工作机制,营造技能育人氛围
调查显示,参加信息类技能大赛的薪酬比平均薪酬高出2 477元,优势非常明显。学院应该进一步推进小微学习型组织建设,完善学科技能竞赛工作机制,加强学科技能竞赛导师团队建设,以学生兴趣为导向,以“师带徒”的模式为学生提供专业培训与指导,突出理论联系实际,使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充分展现。通过学科技能竞赛的辐射效应,以带领少数、培训多数到激励提高全体学生的金字塔式的培养模式,营造覆盖全体学生的技能育人氛围。
3.构建“校内仿真实训室”,提升学生市场适应能力
我院专业主要以信息类为主,学生的实践技能水平对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至关重要。但多种原因导致学生实训偏少,当下学校正在建设工程中心,学院可以在一些专业构建“校内仿真实训室”的教学模式,引进企业,建成设施先进、技术含量高、具有真实工作环境的,融教学、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于一体的实训基地,进而成为面向市场、面向行业、面向区域的专业人才的培训基地。根据不同专业所对应岗位的工作职责和所需知识和技能,及相关企业对人才规格的要求,以岗位能力为主线,以岗位职业要求为标准,以课程模块为内容对学生进行仿真实训。
4.改革学习考核评价机制,关注学生应用能力
根据学校的应用型定位发展目标,建立相应的考核评价机制,教育教学的改革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上,探索新的培养和考核方式,形成注重学生应用能力、实践技能、专业技能、职业能力、就业能力等标准评价体系。
我院的中青年教师大多是从学校到学校,尽管学历水平在提高,但普遍缺乏工程实践经验。虽然近几年学校开展“双师型”教师培养,但总体比例还是偏低,这对于扩大小微学习型组织覆盖面,指导提升学生实践技能还是存在一定困难的,建议从以下方面加大应用型师资培养力度。
1.完善激励机制
学校要出台一些政策,体现奖勤罚懒、奖优罚劣,站在优化师资队伍结构基础上精准分析把握教师的心理状态,激发师资队伍活力,实现有效激励。首先,通过建立科学合理的分配方案,充分发挥师资队伍的积极性。其次,注重专业队伍教师的培养和成长机制,加强专业性强应用型强的交流学习,切实提高就业师资队伍的服务和指导水平。
2.建立健全师资培训机制
应用型师资培养除了“外引”,更应该注重“内培”,要加大现有教师的培训力度,始终围绕促进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的提升开展培训。继续加强学校双师型队伍建设,鼓励就业指导教师加强自身学习和资质提升[3]。
嵌入式人 、形式和目标。鼓励和支持嵌入式合作企业深度参与学院教育教学改革,以多种形式实际参与学院的专业规划、课程设置、实习实训等人才培养环节[4]。大力推行工程教育模式改革,建立健全校内教师和企业教师联合制定培养方案、授课、指导实习和毕业设计等运行机制,借助嵌入式合作企业资源,完善“3+1”校企联合培养方案,联合建设实践教学基地,推进校企协同育人。
SQ学院地处华东地区,信息类产业发展蓬勃。专业又以信息类为主,应充分利用地域优势,关注社会需求,突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尤其随着人工智能领域的快速发展,其在医疗、教育、工业、通讯、金融贸易等方面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在不久的将来,人工智能必将渗透到社会中的各行各业,“智能+”将有望走进千家万户,因此,未来对人工智能人才的需求将会持续增长。SQ学院应该充分重视人工智能相关领域的人才培养,诸如信息、计算机、通信等人工智能相关领域人才,注重学科的交叉融合[5]。此外,SQ学院目前学生持有技能证书出现专业分布不均衡,证书等级不高的问题。这需要精准了解企业对相关技能的需求,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积极引导学生报考认可度更高技术水平更高的技能考试,有效提高大学生专业技能和应用水平,培养应用水平更高专业能力更强的应用型大学毕业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