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鲁,刘国世
(中国农业大学,北京 100193)
2016年12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1]此后在2019年12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给全国涉农高校的书记校长和专家代表回信,提出希望农业院校“继续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强农兴农为己任,拿出更多科技成果,培养更多知农爱农新型人才,为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提高亿万农民生活水平和思想道德素质、促进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不断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2]作为农业院校,中国农业大学为贯彻总书记的指示设立了“专业课发挥思政教育功能”课程改革项目,以此为契机,进行了在动物繁殖学课程中融入思政教育的探索,已在2017级、2018级本科生教学中实施。
动物繁殖学是动物科学本科生的核心课程,讲授动物繁殖的基本生理过程和生产应用,理论性和实践性结合紧密,在畜牧学科中起核心作用。动物繁殖学的知识又可以拓展到更宏观的生物学领域,毕业生可以从事人的辅助生殖和转基因动物生产等工作,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意识,培养学生遵守法律和规范,重视社会伦理和职业操守的意识。为此采取教师讲解,结合动物繁殖界典型人物、热门事件和学生进行讨论的形式,在动物繁殖学的课堂教学中贯穿法律教育、行业规范和职业道德要求。
在胚胎移植、人工授精和配子与胚胎工程等章节,以安民、董伟和郑丕留教授的人生经历为例,重点介绍了动物繁殖领域专家矢志报国、服务社会主义建设的故事,着重强调将个人命运融入国家发展的重要性,以及动物繁殖领域专家的奋斗精神。
安民教授在青年时期投身抗日救国活动,加入党的外围组织“新青社”,领导学生运动,之后在英国达廷顿农业研究所继续学业,学习家畜人工授精技术及动物繁殖学理论,1949年回国后受聘到北京农业大学畜牧系任教。建国后百废待兴,安民教授克服各种困难,开展教学、科研和实践活动。1965年,带领研究生在我国首次成功进行家兔胚胎移植,1976年主持“奶牛同期发情和提高繁殖力的研究”,1983年主持以黄牛作为奶牛受体的胚胎移植工作,在国内首次用黄母牛生产出奶犊牛,为推动我国奶牛产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1981年,安民教授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82年经国务院任命为北京农业大学校长[3]。安民教授重视教学工作,除教授动物繁殖学课程之外,还主编了多部教材,如《家畜生殖生理和繁殖学》《家畜繁殖学》《大家畜繁殖和改良》等,翻译了H.H.柯尔和P.T.考普斯的《家畜繁殖》、哈弗斯的《家畜繁殖学》等,为本领域的人才培养奠定了重要基础。纵观安民教授的一生,在民族危难之际,不畏艰险投身抗战一线;国家建设时期,不顾个人荣辱,全身心奉献到畜牧科研、生产和教育中,为国育才、为民解忧。
郑丕留教授,为实现“科学救国”和“实业兴邦”的理想,几次转变学业和职业方向。他于1931年考入清华大学心理学系,获理学学士学位后,先后在中央大学、清华大学和西南联大任助教、教员等职位。1943年,郑丕留受清华大学选派,赴美国康奈尔大学改学动物学,期间认为畜牧业更贴近生产,进而转学畜牧并获硕士学位。后又认为仅有畜牧学知识尚不能满足其实业救国的理想,还需掌握奶品生产加工技术,于是前往美国威斯康星大学农学院学习家畜生殖生理,同时研究育种学。郑丕留用3年时间完成了有关哺乳动物精子的研究,获得博士学位,时年37岁[3]。1948年,郑丕留回国并担任南京中央畜牧实验所家畜改良系主任,建国后转任华北农业科学研究所畜牧系副主任[3]。建国初期,国家需要恢复和发展畜牧业,急需大批技术人员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家畜改良,他秉持着“知识源于人民,要还于人民、用于人民,要为农业生产的发展做出贡献”的理念,积极参与培训畜牧专业技术人才。1950年,郑丕留调到北京后,立即参与马人工授精训练班的教学工作,随后参与在全国各地举办的人工授精训练班和讲习会教学和技术传授工作。郑丕留为国家培训了大批家畜人工授精技术人员,为大规模地推广人工授精以快速改良家畜作出了重要贡献,是中国家畜人工授精的开拓者和传播者。
董伟教授,1946年从西北农学院畜牧兽医系毕业后,到北京华北农业科学研究所工作。20世纪50年代初,随着新中国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马匹需求量快速增长,而人工授精是提高马匹生产的好方法。董伟教授和同事们在河北省张北县建立了我国最早的马匹人工授精站。1951—1955年,克服各种现实条件的限制,他最先采用直肠检查的方法判断母马发情状态和进行妊娠诊断,以准确判定授精时间,减少授精次数,降低精液的用量。采用该项技术后马匹受胎率由原来的30% ~40%提高到50% ~70%,达到了当时的国际先进水平[3]。因此,该项技术被快速推广到全国所有马匹配种站。1956年董伟教授被选派到前苏联全国畜牧科学研究所生殖生物学研究室学习,期间系统地进行了猪人工授精技术和受精的试验研究。董伟教授在研究中发现,猪卵子受精率与输精量有密切关系。就这个主题董伟教授先后发表了3篇学术论文,获得了生物科学副博士学位。回国后,董伟教授到北京农业大学畜牧系任教,一直活跃在教学和科研一线。1978年董伟教授牵头主编了全国农业高等院校畜牧专业统一教材《家畜繁殖学》,并主持了后续的修订工作,为我国畜牧人才的培养做出了突出贡献。
这些故事充分表明我国动物繁殖领域一批优秀的科研和教育工作者如何将自己的命运与国家和民族的命运相连接,不断调整自己的学业和事业发展轨迹,矢志不渝地投身民族独立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课后要求学生撰写文章,表达自己的感想,同时查找和讲述更多科学家的故事,建立相关专家的事迹资料库,在潜移默化中升华自己的思想觉悟。同时,通过在线问卷对教学效果进行了评估(见表1~3),大部分同学表示这些人物故事能提高自己的学习动力,对家畜繁殖学更感兴趣了,还表示要继承先贤的风骨、以强农兴农为己任做知农爱农新型人才,为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贡献力量。
在受精和胚胎发育章节,介绍人类解答“生命是如何诞生的”这一古老课题的过程,简述推动人类对生殖认知的关键人物,从希伯克里克解剖鸡胚胎实验、亚里士多德的先成理论、列文虎克发现精子,及后续发现卵子、受精活动,到现代科学发展阶段张明觉和C.R.Austin发现精子获能现象,直到试管婴儿的诞生和近年来相关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同学们认识到科学总是在螺旋式上升中不断深化人类对自然现象的了解[4],同时从科学家艰难曲折的研究历程中习得坚韧不拔的意志和为真理献身的科学精神。
表2 动物繁殖领域专家的人物事迹给你的印象是(多选)
表3 通过完成作业和查阅相关人物故事的体会(多选)
在配子与胚胎生物部分介绍科学技术运用的法律和伦理规范,结合本部分与辅助生殖技术、干细胞和基因编辑技术的应用,向学生介绍相关法律和行业规范。结合热点事件,讨论转基因基因编辑动物发展的现状和趋势,相关法律规范和背后的原因,回顾贺建奎基因编辑人类胚胎事件的整个过程,分析其在技术上的不足、法律上的限制、潜在的危险和对社会伦理的冲击,使学生清晰地认识到基因编辑技术使用的界限。首先,基因编辑不是阻断HIV垂直传播的必要手段,这些胚胎是健康的,母婴阻断完全能使胎儿免受HIV病毒感染,没有做基因编辑的必要。其次,科学上尚不能完全解析HIV病毒的受体蛋白CCR5基因的生物学功能,这个基因的缺失在小鼠上有一系列心脏病、心血管疾病的表型,基因编辑可能引起相关的疾病。第三,贺建奎所采用的基因编辑工具会有脱靶效应,产生基因变异,而且大规模的染色体变异还不容易被目前的测序技术发现,会给基因编辑婴儿带来巨大的健康风险。同时需要向学生强调,目前以体细胞的编辑用以治疗疾病在伦理上是允许的,但是生殖细胞的编辑以及生殖细胞再发育成成体是基因编辑应用的红线,绝对不能逾越。人的胚胎体外培养不能超过14 d,更不能进行胚胎移植。此外,通过体细胞基因编辑来治疗疾病是允许的,但是通过基因编辑获得增强的机体能力是不允许的。邀请学生讨论他们认为基因编辑用于人可能带来的挑战,技术的运用对社会的影响,启发学生思考;课后学生通过查阅文献和书籍并撰写相关讨论文章,熟悉有关生殖医学和生物技术应用有关的法律规范、行业准则和伦理规定,在学生内心树立规则意识。在调查问卷(结果见表4、表5)中,学生普遍认为基因编辑人类胚胎是极具争议的话题。通过课题介绍和讨论,使得他们了解了更多相关知识和规则,启发他们主动获取更多的相关信息。
表4 在动物繁殖学课堂上是否有必要讨论科学技术应用的伦理问题(单选)
表5 讨论基因编辑等技术应用的法律和伦理规范是否影响你以往的认知(多选)
结合中美“贸易战”的背景,介绍我国畜牧业发展的现状和瓶颈[5]。目前畜牧业高度依赖进口大豆,这在“贸易战”中成为我们的瓶颈,亟需养殖方式转变和开发替代技术。此外目前我国畜牧业缺少自主培育的具备优良性状的家畜品种,作为动物资源大国不应该缺少核心家畜品种。鼓励作为畜牧业未来领军人才的同学们,振兴民族种业的信念,刻苦学习先进的繁殖技术,靠专业和实业报国。
通过本项目的实施,在动物繁殖学课堂上向本科生介绍本领域专家事迹,建立相关学者的人生事迹资料库,以鲜活的故事增进学生对畜牧业的认同感,让学生知农爱农;回顾学科发展历史,增加科学认知事物发展规律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结合社会热点,和学生一起讨论繁殖技术应用的法律和伦理规范,树立学生的规则意识;最后,结合当前畜牧业发展的现实,鼓励学生勇挑重担,投身畜牧生产一线,将满腔的爱国热忱转化为推动我国农业进步的实际工作。通过思政教育的加入,实现全过程的育人,为培养知农爱农新型人才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