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就业时代,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大学

2020-07-06 20:42施炜
教育家 2020年18期
关键词:能力教育学生

施炜

新冠肺炎疫情延缓了高校应届毕业生返校的步伐,却无法阻挡春招季的到来。数据显示,2020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达874万人,创历史新高。处于中国经济的历史性转型、科技革命的先导性冲击和世界发展的深层次演变的背景之下,高校应如何进一步提高学生就业能力?面向未来,人才培养的取向是什么?高等教育应如何改革?

每年六月都会出现一波“最难就业季”的感叹,然而回溯历年数据,似乎没有最难,只有更难。当下,如何破解就业难题,应首要明晰和廓定就业之内涵,而这必须置于时代背景中去探讨。

时代为就业赋予新内涵

时代的可变性。人工智能、物联网、智联网等智能科学和技术不仅颠覆了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也深刻影响着人们看待世界的角度。而今,世界的变化是随时随地的,信息技术的互联互通更让这种变化以数字化的形态迅速向全球扩散,留给我们思考和适应的时间越来越少,而我们要面对什么样的未来,将更加难以预测。“变”成了最大的“不变”,这让习惯为已有工作做预先性准备的教育者和学习者感到无所适从。

时代的风险性。今日,风险已然成为一种常态。以往不必担心的问题,如生态环境、就业稳定性等,已成为人们担忧的日常。而人工智能技术的迅速兴起、中国经济改革所面临的叠加风险、世界经济的疲软和逆全球化的发展态势,无疑增加了人们未来可能面临失业的压力,稳定工作已成为稀缺资源,绝大部分求职者无可奈何也必须接受现实。

时代的机会性。新技术发展催生了一系列新经济形态,共享经济、数字经济、平台经济等新形态又孵化出更多的新就业形态,这些新形态的层出不穷改变了传统的劳动力市场格局和资源分配方式,也冲击着传统的就业观念。面对不确定的未来和层出不穷的新就业机会,顺势而变者与故步自封者将在职场上呈现马太效应。

新就业时代,叩响教育本质之问

我国就业难题主要表现为结构性矛盾。很多人将希望寄托于教育上,认为更多的教育和职业培训将会为技术性失业提供长期而系统性的解决方案。然而当今社会已进入工业革命4.0时期,高校的职业训练不能也不应保证学生从业的终身性。对此,有人痛诉“教育无用”,也有人质疑就业是否为教育的应有之义,面对新就业时代,教育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要回答这一问题,必须回归教育本质。

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人。201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的《反思教育》报告指出:“教育要尊重生命、尊重公正、平等,使人們过上有尊严和幸福的生活。”从这一意义上讲,教育在人才培养方面最本质的价值指向就是促使学生未来能够过上有尊严和幸福的生活,成为社会生活中一名积极而富有个性的成员,为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大学生想要成为现代社会一员,必须在社会生活中扮演一定的角色,而这种社会角色的扮演通常与某一特定的社会职业紧密联系,由此可见,从事某一职业是学生获得生命价值的必由之路。因此高等教育应通过人才培养活动促使学生为未来的职业做好准备,这符合教育本质。

然而,这是一个不接受教育一定不会获得好就业的时代,也是一个接受更多教育不一定会带来更好就业的时代。那么,高等教育之“高”体现于何处?牛津大学高等教育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国际著名高等教育专家大卫·帕尔菲曼认为:“高等教育如果真的是名副其实的‘高等教育的话,就应该以自由教育作为教学与学习的过程,通过反思性学习及深层次学习逐渐形成终身受用的批判性思维能力,进而培育出理性思维及创新思想。”因此,无论是专业教育还是自由教育,都是符合教育本质的,两者应相互交叉、渗透、融合,从而达到培养具有批判和反思精神的专业人才,实现人的自由解放。为了实现此教育目的,高等教育需要的不仅仅是“新技术+教育”,而是教育范式上的彻底转型。

面向未来的教育,高校应实现范式转型

面对未来的教育,高校应该教什么?这是教育培养目标的问题。传统教育以传授知识、培养已有岗位要求的技能或能力为核心,如今,很多传统工作迅速消失,而未来会出现什么样的新工作则难以预测,如果仍以传统教育来应对未来社会,恐怕学生能力和岗位需求之间的结构性矛盾会进一步凸显。因此,我们需要培养学生的新就业能力。新就业能力是在继承专业核心能力和必要通用能力基础上的超越和拓展,应包含四个方面:专业核心能力和必要通用能力,是为适应未来的底气;主动寻找机会,发挥自己的优势与才能,是为开创未来的锐气;发现有价值的问题,用创新方法去解决,是为挑战自己的勇气;了解自己,彰显个性,面对质疑或失败依然执守自己选择的那份静气。因此,传统的面向所有学生的同质化教学应向个体化、差异化的新就业能力教育模式转变。

围绕新的教育目标,高校应该怎么教?这是教育培养方式的问题。当教育的目标发生转变,未来的课堂组织、学校组织也会有所变化。这体现在四个方面:谁来教、教什么、怎么教、在哪儿教。首先是“谁来教”。未来教师的角色依然是不可或缺的,但是师生传统的授受关系将转变为合作关系,教师将去权威化,承担起为学生设计合适学习环境、引导学生如何正确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在学生遭遇困难时出手帮助等角色,与学生一起构建学习共同体。其次是“教什么”。此处的逻辑起点应是以学生的兴趣和能力为内驱力,是学生自主选择和自我管理的结果,目的是帮助学生实现自身价值和能力。再次是“怎么教”。未来的教与学不再是预备性的,而是一种及时性、开放性的学习,学生成为最主动的学习者,而学校所要做的就是当学生有了问题去学习时为他们提供一个各方资源汇聚的平台,为他们的扬长教育和个性教育创造条件。最终落在“在哪儿教”上,应创设人人可学、处处可学、时时可学的教育环境。

面对变革,高校应如何组织?其一要注重学习的延展。对于学生学习的组织应打破现有的正式学习与非正式学习的边界,围绕促进学生主动学、重构人才培养的模式与流程,营造及时学习支持环境,尤其应重视对学生的休闲教育。休闲教育对学生认识自我、超越限制、突破发展、追求自我解放具有重要意义,然而以往学校的休闲教育多见于零散的活动或讲座,尚无有组织、有目的的培养方案,导致大学生的休闲学习质量不高、层次偏低,呈放任自流态势,学生易产生茫然感、空虚感、无力感等消极感受。未来的高校人才培养应在打造无边界学生学习模式上下功夫,构建无缝对接、随时“在学”的校园氛围和支持系统。其二是学校的延展。未来人才需要的能力是综合性的,因此,高校应进一步打开边界。现实中很多学校已在学科、专业、院系等内部进行破除壁垒、跨界重组的改革,对外进行产学研合作,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未来,高校延展的改革步子应迈得更大一些。例如:高校应该与高中阶段的教育进一步衔接,不仅是在课程上,更应在生涯设计、人生意义追求等方面有更深的合作;高校应延展大学后教育,当职场人士想转型、提升时,高校应给他们提供回炉深造的多元渠道,或短期或长期、或职业或通用,成为学习型社会的动力中心和支撑平台;高校还应注重分层。2017年教育部发布 《关于 “十三五”时期高等学校设置工作的意见》,提出将我国高等教育分为研究型、应用型和职业技能型三类。这标志着我国高等教育生态系统的重构,但在分层基础上还应重视流通和互换,不论是学生、教师还是学分、学历,都可以在这三个高等教育类型中自由切换,真正回归教育为培养人而服务的本质。

(作者单位:中国矿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责任编辑:王梦茜

猜你喜欢
能力教育学生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赶不走的学生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你的沟通能力很好吗?
学生写话
2020未来教育新思维
教育教学
聪明的学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