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贤波
摘 要 融资是保证企业正常经营的关键经济活动,无论是大型企业还是中小型企业,其内部流转资金都可能无法完全满足企业在经营过程中的部分资金需求,因此,融资活动对于企业的发展来讲必不可少。国有企业通过融资活动能够得到较多的发展经营资金,但是在融资过程中伴随着较高的风险,给国有企业的发展带来较大的威胁。国有企业应当提高对融资风险防控的重视,提高融资水平,在满足企业资金需求的同时避免融资风险对企业发展造成较大的不利影响。本文主要从國有企业融资风险防控的重要性入手,分析了国有企业融资风险防控现状,并且对于优化融资风险防控提出了相应的措施。
关键词 国有企业 融资风险防控 现状
一、国有企业进行融资风险防控的重要性
融资风险防控是指企业相关人员根据风险特点以及影响范围等因素,采取有效措施减少融资过程中的风险,降低因融资方式、融资成本发生风险的可能性,尽可能减少企业的损失。国有企业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以及政府政策的变化,在经营过程中,由于国家对国有企业的扶持力度逐渐减弱,少数国有企业为了扩大发展规模不断进行融资活动,导致企业过度举债,承受较高的融资风险,因此,为了有效管控融资风险保证企业健康发展,国有企业应当进行融资风险防控,降低融资风险对企业的影响。国有企业通过融资风险防控能够保证融资活动正常进行,避免企业的资金管理出现较大的问题[1];同时国有企业通过融资风险防控能够有效提升内部资金的利用率以及使用效益,降低融资成本。
二、国有企业融资风险防控现状
(一)融资风险防控意识不足
国有企业展开融资风险防控工作,最基础的是要提升融资风险防控意识,提高对融资风险防控的重视程度。但是由于国有企业具有较强的行政属性,而且国有企业对政府较为依赖,在融资活动中倾向于选择政策性融资、政策性银行以及商业银行融资,并且财政部门对国有企业的资金支持,使得企业在经营发展过程中,依赖于政府,导致其对融资风险防控工作的重视程度较低。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下,国有企业习惯的融资方式已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融资风险问题也更加严峻,国有企业应当加深对融资风险防控的认识,避免对企业的经营造成较大的不利影响。
(二)缺乏融资分析
国有企业在融资之前缺乏有效的融资分析,对于融资活动中的融资成本、融资风险以及融资效益等因素分析不到位;而且部分国有企业在进行融资活动之前,对市场分析不准确,将重点放在国家政策方面,忽略了市场经济环境,导致其在融资活动以及企业资金管理方面存在较大的风险。此外,部分国有企业在未充分了解自身实际情况的前提下,盲目进行融资,导致企业大量举债,影响企业内部资金流动。
(三)治理结构不完善
部分依赖于政府政策性融资的国有企业,其治理结构并不完善,且没有完善的融资管理体系;还有部分国有企业在融资过程中缺乏专业人员对融资活动进行有效管理,出现融资行为不规范的行为,使得企业管理层人员制定的融资决策缺乏合理性。由于企业的治理结构不完善,导致企业并未针对融资风险提前制定风险应对方案,以至于融资风险给企业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
(四)融资风险防控工作缺少制度支持
融资风险防控制度是保证国有企业有效防范融资风险的关键,但是结合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部分企业的融资风险防控制度并不完善,在进行融资风险管控过程中,通常都是财务部门作为担任主要角色,市场部门、投资部门以及其他管理部门对于融资风险管理的参与相对较少,使得企业所面对的融资风险居高不下[2]。比如部分国有企业在进行融资活动时,缺乏严格的融资风险防控制度对融资风险管理防控进行约束,导致融资风险解决不及时,反而使影响范围进一步扩大,给企业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例如辽宁丹东港就因十亿元票据违约给企业造成了非常严重的损失。
三、国有企业融资风险防控优化措施
(一)强化融资风险防控意识
对融资风险防控的高度重视以及加强的风险防控意识,是提升企业融资风险防控能力的关键。国有企业的融资风险管理人员应当积极改变传统的管理思想,树立正确的风险防控意识,明确融资活动对于企业经营的重要意义,选择合理的融资方式,拓展融资渠道,最大限度的避免融资风险的发生。特别是企业的管理层以及决策人员,需要端正对融资风险防控的认识,加强对融资风险防控方式的学习,以便于能够对企业的融资风险防控工作提出指导性意见。
(二)完善融资分析机制
国有企业进行融资是为了给企业的经营提供更多的资金支持,但是如何融资,如何控制融资行为带来的风险,是企业管理层人员应当重点考虑的问题。鉴于当前的经济形势,国有企业应当加强融资分析,完善融资分析机制,组建专业的融资分析小组,对融资的目的、企业的实际情况以及市场经济环境进行全面且详细的分析,避免出现盲目融资的情况,立足于企业和市场实际情况预估融资行为能够给企业带来的收益。企业融资的预期收益越高,其所伴随的融资风险也就随之提升,而完善的融资风险机制则能够协助管理人员找准融资收益和风险的平衡点,确定有效的融资方式,有利于国有企业规避融资风险。
(三)完善治理结构
国有企业在展开融资活动时,若是缺少完善的治理结构以及管理体系,则会使员工在参与融资活动过程中出现不规范行为,企业决策者获得的信息可能会失真,容易出现决策失误的情况。国有企业需要重视完善治理结构,建立融资风险预警机制,首先,国有企业要加强对融资平台管理人员的培训以及规范管理,严格约束管理人员的行为;其次,国有企业要完善治理结构,加强对基层员工的管控约束,全面提高工作效率以及融资水平;最后,国有企业可根据企业的内部需求,引进专业化人才,调整内部融资管理人员结构[3]。另外,国有企业可在现有的风险预警系统中增加有关融资风险预警指标,以便于融资风险管理人员能够及时发现识别融资风险,避免风险给企业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
(四)健全融资风险防控制度
国有企业要重视融资风险防控制度的完善,通过制度的约束提升国有企业的融资风险防控水平,并且规范企业的融资行为。结合企业的融资现状,对融资风险防控制度中的缺陷进行改进完善,鼓励企业员工积极参与融资风险防控工作,构建完善的制度体系,并且要严格落实制度,确保制度能够对融资风险防控起到积极作用。
(五)加强对融资过程的事前、事中以及事后风险管控
国有企业要加强对融资风险的事前、事中以及事后防控。提前安排融资方案,利用资金预算管理合理安排融资得到的资金。企业在融资过程中应当注重降低企业的融资违约风险,在融资合同中明确融资双方的责任和权利,而且企业要根据合同中的各项条例确定融资成本,同时加强对融资过程以及资金使用过程进行监督,有效防范风险。国有企业在融资行为结束之后,要对企业的资本结构进行改进优化,结合国有企业的实际情况控制企业的融资规模,避免融资规模过大,企业承受的债务压力增加。国有企业通过优化资本结构,根据企业经营发展不同阶段的资本机构,控制负债融资在企业总融资中的比重,根据负债融资的实际情况为企业规划融资方式,最大程度的减少企业的融资风险。国有企业要对融资资金进行合理规划,避免在短期融资形势下,企业集中还款导致企业的资金短缺,甚至资金链断裂。
四、结语
加强融资风险管控是提高国有企业融资水平的有效手段,国有企业应当重视融资风险,深入分析融资过程中由融资方式、外部环境、内部资金情况等因素引起的融资风险,通过加强融资风险防控意识、完善的融资风险机制、健全的治理结构、完善的风险防控制度以及风险预警等方式,有效提升企业的融资风险防控水平。总而言之,国有企业需要在经营发展过程中加强融资风险防控,严格规范融资行为,促进国有企业的健康发展。
(作者单位为诸暨市文化旅游集团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 吴玉玲.国有企业融资现状及风险防控措施探析[J].商讯,2019(27):99+101.
[2] 姚大蔚.国有企业融资风险防控现状与措施分析[J].财会学习,2018(28):174-175.
[3] 张小慧.国有企业融资现状及风险防控措施[J].现代经济信息,2017(19):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