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奎松
【摘 要】 本文主要围绕电教手段在初中數学教学中的应用展开研究,通过分析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结合电教手段的具体应用方式,探究多样化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学习更多知识。
【关键词】 电教手段 初中数学 教学应用
初中数学难度较小学明显增加,部分学生可能会出现不适应等现象。同时,由于初中数学涉及许多立体知识,对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也提出了一定的挑战,通过引入电教手段可以有效改善该类问题,帮助学生更好地发展。
1. 引入动画,扩展学生思维
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会涉及多类知识,但是知识对学生的吸引力存在差异,当教师的教学方法与课程内容衔接不紧密时,则有可能出现学生注意力不集中问题,影响课堂教学质量。同时,当学生学习的知识需要空间想象能力和其他能力时,由于学生未受到相关指导,可能会在思考过程中出现问题,不利于学生学习。为此,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引入动画等手段,利用动画,将学生想象不到的知识表现出来,同时可以通过“慢动作回放”向学生讲述空间形成的方式,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在此过程中得到了明显的锻炼,学习难度大大降低,后续学习将会更加轻松。
例如在引导学生学习“全等三角形”的过程中,受到思维方式等的影响,学生可能对全等三角形性质等产生误解,并不能真正理解全等三角形的意思。教师通过使用电教化手段,可以将全等三角形与其他三角形展示出来,引导学生观察三角形之间的不同。同时,教师还可以将三角形进行拆分,引导学生观察全等三角形角度和边长的关系,在此基础上,结合三角形学习重点,引导学生一一学习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其他知识,学生的学习难度明显下降。同时,教师还可以向学生展示三角形动画,将全等三角形的性质等知识编成顺口溜,在动画中向学生展示出来,可以降低学生的记忆难度,加深学生的学习印象。在学生习题练习出现问题时,学生自然会利用学到的口诀解决问题,不仅实现了知识复习的目的,也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可以减轻学生对学习的畏惧心理。
2. 巧设情境,吸引学生学习兴趣
受到学生性格和教学时间等方面的影响,学生在上课后不能很快将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上来,听课过程中也有可能出现走神等问题,影响其听课质量。为此,教师必须加强对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视,通过使用电教手段,使学生将学习的知识和生活及其他熟悉的情境结合起来,后续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吸引力将会明显增加,知识表达也更加直观。教师要加强对所使用的电教手段的重视,设置多样化情境来引起学生兴趣,提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代入感,走神等现象的出现几率明显降低,与教师的互动也会随之增加,可以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例如在引导学生学习“平面直角坐标系”的过程中,学生在此前并没有接触过该类知识,在学习过程中可能出现畏惧心理,同时,由于学习难度加大,学生的学习信心也会受到影响。教师在此过程中应当关注到学生的变化,从学生生活出发,设置合理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一步步降低、解除对学习的畏惧。教师可以首先为学生设置教学情境,一个初中生正在骑自行车上学,提问“如果图中的初中生保持匀速行驶,一分钟骑行200米,那么在三分钟、五分钟、八分钟之后,他分别骑了多少米。”利用该类简单问题对学生进行引导,学生可以积极地参与到课堂中来。在得到答案之后,教师再在直角坐标系中引导学生找到问题中对应的点,直接将三个点连起来,即可绘制成一条函数线。通过该方式,学生对函数变量关系和直角坐标系都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教师再通过设置其他问题,引导学生在此基础上练习,即可收到不错的教学效果。教师在此过程中还应当加强对知识细化的重视,在学生了解基本的观念之后,及时对学生进行细节引导,帮助学生全面了解问题,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
3. 利用电教手段复习训练
传统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进行训练需要搜集资料,打印、搬运等多个流程,而学生在看到大量的习题之后,很容易出现畏惧、厌烦等心理,影响其作业质量。在电教化手段的帮助下,教师可以在学生学习知识之后直接引入训练,通过趣味化的教学情境向学生展示问题,学生会主动投入到练习中,学习质量自然提高。例如教师在引导学生掌握了“平移与旋转”的知识之后,可以向学生展示不同的图形,引导学生集体回答,找出可组合的新图形。同时,教室还可以向学生展示图形的一半,引导学生想象这种图形是怎么形成的,可以锻炼学生的想象能力,在学生回答结束之后,利用电教手段向学生展示正确答案及图形形成过程,可以加深学生的印象,保证学生学习质量。
4. 小结
初中数学教学相对比较复杂,对教师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加强对电教手段的重视,结合学生学习存在的问题,利用电教手段对其进行引导,提高学生的学习代入感和空间想象能力,逐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轻松的课堂氛围,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推动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新国.电教手段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中旬,2019(3):112.
[2] 包彦平.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电教媒体的运用[J].考试周刊,2019(4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