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凌霄
摘 要:随班就读经过这些年的发展,残疾儿童随班就读已成为我国残疾儿童教育的主要方法之一。但由于我国开展随班就读时间较晚,相关措施还不完善,随班就读推进还存在一些困难。开展随班就读应根据学生自身情况采取个别化教学、推进家校合作等形式,此外,应通过政策制定,完善随班就读的相关措施,为中小学校开展随班就读提供保障。
关键词:随班就读 个别化教学 对策建议。
一、随班就读的含义
随班就读,指让部分肢残、轻度弱智、弱视和听力残疾等残疾儿童进入普通中小学校班级接受教育的一种方式,在普通中小学开展随班就读目的就是要让这些有特殊困难的学生能够与普通学生一起进行学校开展的学习活动、在相互学习、相互交流的环境下获得必要的,有针对性的教育,以及必要的身体康复和补偿训练,以便使这些轻度残障的儿童在未来能够更好的融入社会,进而为为他们今后平等地参与社会生活打下基础。目前,残疾学生随班就读是我国解决残疾儿童教育问题的一项重要措施,也是我国发展全纳教育的重要方式。近年来,国家为了保障特殊教育的质量,不断完善随班就读的法规政策以及相关措施。在2017年,国务院印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教育条例》中明确提出要积极推进融合教育,鼓励优先采取普通教育方式,对随班就读资源教室也提出了相应的规定。[1]
二、我国开展随班就读的现状
从我国进行随班就读的发展来看,我国最早开展残疾儿童随班就读的目的是为了使有特殊需要儿童进入学校学习,保障其顺利入学。而目前随班就读的主要目标还是提升残疾儿童的入学率,随着特殊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我国已形成囊括义务教育、高中教育等各个学段的随班就读体系,随班就读的融合教育模式在各个学段发挥着重要作用。[2]
由于目前我国残疾学生随班就读制度体系还不够完善,缺乏严格的工作监测制度和完善的评估机制等原因,还存在不能保障随班就读的残疾儿童能够接受的教学质量,以及社会、家庭对随班就读的支持体系不健全等一些现实问题。
1.随班就读相关政策措施还不完善
我国在2017年印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教育条例》《关于开展残疾儿童少年随班就读工作的试行办法》等相关政策法规中对残疾儿童进入普通学校进行随班就读工作作出了细致明确的规定,通过政策支持使残疾儿童随班就读工作得以在全国充分开展。根据政策要求,为实现普及义务教育的目标,推进随班就读进一步完善和發展,各地方也根据自身的不同情况对随班就读加以规定,如在贵州省出台的《贵州省特殊教育提升计划实施方案》中提到“将随班就读工作纳入县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发展规划,明确发展目标,采取具体措施,落实工作团队,建立工作制度”。总体而言,目前关于随班就读的政策性文件大多是包含在特殊教育的相关政策之中,也就是说目前的政策大多是从学校教育层面对随班就读作出了规定,但是尚未有明确的政策措施对家庭、社会和社区参与残疾儿童随班就读作出规定。对如何贯彻落实和实施国家、省级相关政策则缺少相应的配套政策和措施,导致一些地方对随班就读工作不够重视。另外,在相关的政策法规中没有提及随班就读质量的考核问题,如未把随班就读纳入学校教育工作的考核指标之中,这就导致许多学校不愿意接收随班就读的学生。[3]
2.普通学校参与随班就读教师专业性还有待加强
目前,中小学校开展随班就读十分普遍,但是很少有教师接受过特殊儿童教育的在职培训。因此,中小学普通班级中如果有随班就读的学生进行就学时,因为大多数普通学校教师没有经过特殊教育相关的训练,缺乏相应的教学经验,导致教师无法确定随班就读学生的教学和方法。并且现实中,许多中小学教师对特殊学生存在刻板印象,对这些学生参与随班就读对正常教学环境表示担心,从而对随班就读也持反对态度,对特殊学生产生消极情绪。所以,从现实出发,增加普校教师与特殊学生的接触,改变中小学教师的观念,帮助中小学教师认识开展残疾学生随班就读的重要性对于我国发展特殊教育、实现教育公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3.普通学校供随班就读使用的资源相对不足
资源教室等其他必备的为残疾儿童提供随班就读的基础教学设施是做好随班就读必不可少的外部条件。如果没有这些支持条件,而是部分区别将所有学生放入统一的教学环境,对于随班就读学生是不公平的。这就需要国家出台相应的政策给予保障。从现有的政策来看,《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教育条例》、等《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等政策性文件没有对学校提供残疾人随班就读所必需的设施作出相应的规定。我国在1994年颁布的《关于开展残疾儿童少年随班就读工作的试行办法》也只是提到了应当在教学用品、图书等其他资料等方面照顾随斑就读工作的需要。再加上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导致学校教学资源也参差不齐,使得随班就读的质量不能保证。
三、中小学开展随班就读的建议
1.强化激励措施,保障随班就读教师的积极性
残疾儿童随班就读的开展,离不开参与随班就读工作的教师,制定有效的激励措施,激发教师参与随班就读教学的积极性显得十分必要。针对现有政策中随班就读教师的激励措施不足,导致教师对随班就读存在疑虑的情况,有学者提出,教育行政部门及学校须根据规定按时足额发放随班就读教师特殊教育补贴,有条件的地区应对中小学参与随班就读的教师适当提高补贴的相关标准。目的在于通过各种奖励措施,激励在职教师参与对残疾儿童进行教育的工作积极性,并不断吸引优秀的特殊教育人才从事随班就读工作,最终落脚点在于逐步建立起一支数量充足、师德高尚的教师队伍。因此建议在政策中建立随班就读教师的激励机制。具体措施可以依据教师的工作表现给予相应的奖赏,如:提高参与特殊教育教师的师资薪酬水平、保障普通学校参与随班就读教师的相关待遇补偿,在教师晋升过程中加入相关随班就的指标等。这种激励机制不仅能够提高教师参与随班就读工作的积极性,对于教师个人的工作状态也起到了监督和约束作用。[4]
2.根据学生自身情况,分门别类开展个别化教学
个别化教学是针对残障及患病儿童特殊教育的模式之一,采用个别化教学能满足像自闭症一样特殊学生复杂多样教育的需要。2007 年教育部在印发的《培智学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中明确指出,应在中小学校中因地制宜地推进个别化教学,为每个残疾学生制订和实施个别化教育计划,满足各类残疾儿童的不同教学需求。
在政策指导下各地区和学校也针对自身的不同情况开展个别化教学活动,取得了一定成绩通过对某学校对随班就读学生的调查,有教师提到“通过个别化教学我才发现学生們这么富有想象力和表演力,看到他们的表演,我更多的是感动。让我感到最惊讶的是袁老师,她既当编剧又当导演,真的不错。我以前总感觉袁老师是个听障者,和我们这些老师之间是不一样的,现在才发现袁老师有些地方比我做的好多了,她充满着激情,勇于去尝试,真的挺不容易的。袁老师小时候接受过个别化训练,现在她各个方面发展的都很好,如果我们班的孩子们也能和袁老师一样这么有出息,能够融入正常人的生活,那该有多好。还有学前班背诗的那个女娃娃,看起来和普通孩子没什么差别嘛。看来接受个别化训练对学生的影响真的还是蛮大的。”因此中小学校在开展随班就读时,应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采用不同的方式分门别类开展教学。[5]
3.加强家庭和学校之间的联系
除了知识以外,家长应注重于培养儿童良好的道德素质和心理素质,比如通过分配适当社区活动、家务劳动训练,已实现提高儿童独立生活的技能的目的。另一方面,学校应鼓励轻度 残疾的随班就读学生积极地参与各类集体和班级活动中,增加其在班级中的认同感和获得感,并通过举办亲子活动等形式建立家长和学校交流学习的机制,为随班就读的学生灵活地调整教育策略。
参考文献
[1]段雨佳.融合教育背景下随班就读教师教育的思考[J].课程教育研究,2018(02):11-12.
[2]吴亚东.我国残疾儿童受教育权保护的法理探析——以残疾儿童“随班就读”问题为研究对象[J].2017.
[3]常建文.从随班就读的现状看特殊教育学校的发展[J].绥化学院学报,2014,34(10):23-26.
[4]刘智芝.小学随班就读轻度智力障碍学生识字成就测验的编制[D].华东师范大学,2014.
[5]欧阳叶.论随班就读智障儿童的融合教育及实施策略[J].绥化学院学报,2020,40(01):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