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微课的小学教育专业教学技能训练模式研究

2020-07-06 06:26谭林春唐盈盈
教育观察 2020年9期
关键词:师范生微课技能

谭林春,唐盈盈

(广西科技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广西来宾,546100)

2001年,各大高校经教育部批准纷纷开始增设小学教育专业,这是我国在培养小学教师五十多年的经验基础上的一次重大改革。最初的小学教育专业一般分为文科、理科以及英语三个方向。近年来,尤其是2014年8月《教育部关于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意见》的提出,使全科性质的卓越小学教师成为小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大势所趋。从原先只需担任一个或几个学科的教学工作,到现在需要承担多个甚至全科的教学任务,小学教师的教学技能需要有较大的提升和转变。这无疑对小学教育专业师范生的教学技能训练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和挑战。

一、小学教育专业教学技能训练的现状与困境

教学技能是教师运用已有的教学理论知识,在教学活动中通过练习而形成的稳固而有效的促进学生学习的活动方式。[1]教学技能外在表现为成功地达到教学目标、创造性地完成教学任务和获得有效的教学方法,内在表现为完成教学任务所必需的知识、能力、技巧、心理特征和个性特征等,是教师的个性创造与教学要求的内在统一。从小学教育专业师范生的角度来看,教学技能是他们毕业后从事教学工作必备的职业能力,对其专业素养的培养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目前大部分高校对小学教育专业师范生的教学技能培养缺乏完整的训练体系,其教学技能没有得到充分的训练,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训练内容繁多,学生实践机会少

小学教育专业的“全科”性质决定了这个专业的师范生需要涉及众多学科,语数英、音体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等学科的教学技能都需要掌握。而从师范专业自身固有的特性来看,他们也应当掌握教学设计、课堂管理、教学媒体使用、教学评价等各项教学的基本技能。如此繁多的训练内容,再加上小学教育专业师范生的人数逐年增多,如果单纯依靠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根本无法满足每位学生在课堂中充分实践每项技能的需求。教学技能训练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而师范生教学技能的形成与发展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一个不断实践、循序渐进的过程。如果将课堂作为教学技能训练的唯一场域,会导致学生的实践机会不足,无法真正提升自身的教学技能。这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值得高校教师深思。

(二)忽视理论指导,学生反思不到位

教学技能训练与其他教师教育课程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它的实践性,把理论知识的学习融合到实操训练之中。这样进行课程设计和实施的目的是强化课程内容与实际教学工作之间的关联性,从而提高师范生的职业能力。但如果将实操训练作为教学技能训练课程的唯一目标,忽视教法理论等基础知识的积累,将不利于学生今后进一步的职业发展。现在小学教育专业的教学技能训练课程,教师一般都会在某项教学技能正式操练之前进行适当的讲解,其中也涉及了相关的理论知识。但此时的讲解大部分是操作层面的、零散的和不全面的,不能帮助学生形成深层次的系统知识体系。对于学习能力强并且学习主动性也较强的学生来说,他们能够总结归纳训练的实际经验,并上升至教学理论知识的高度;但对于学习能力差或是学习主动性较差的学生来说,他们可能只会按部就班,不能将学到的教学技能自如运用、融会贯通。

同样,由于教学技能课程的训练时间有限、训练内容繁多和学生人数众多,在某项教学技能训练开展之后,很多教师都是直接点评,忽视了学生之间的互评和学生的自我反思。要知道,教师直接点评虽然可以帮助学生快速知晓自身的优势与不足,但毕竟只是指导教师的“反思”,无法取代学生的自我反思。学生如果不能对自己的教学技能进行全面、客观、系统的反思,不能与他人进行深入的交流与评价,就会使教学技能训练的效果大打折扣。

(三)过分强调学生主体,教师主导地位弱化

教学技能的训练主体是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他们自主练习、相互评价的做法无可厚非,但这并不代表不需要教师了。“教学有法,但无定法”,教学是一项极富创造性的活动,需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课堂情境进行不断的调整。因此,小学教育专业师范生在不同学科、不同课文的教学技能训练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各种无法预料的问题,遇到各种困难和疑惑,这个时候就需要教师的适时指导。教学技能训练的课堂不仅需要表演者,更需要答疑解惑的引导者。

但现实的情况是,部分教师过于强调学生的主体性、过分依赖微格教学等现代技术,给学生划分好小组后往微格教室一放便撒手不管,让学生“自主练习”“自主评价”,甚至还出现了教师不点评、不总结的现象。这种对学生放任自流的做法使得教师的主导地位弱化甚至消失了。笔者认为,在教学技能训练的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是不可替代的。毕竟,教师的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都比学生系统和规范,缺少了教师引导的教学技能训练,只能是无目的、不系统的练习,不能称之为“训练”。

二、小学教育专业教学技能训练中微课的应用

微课创生并发展于信息技术时代,日新月异的现代信息技术使每个人都能成为微课的创作者,同时微课也迎合了人们碎片化的学习需求。从微课的核心本质来说,它是为支持翻转学习、混合学习、移动学习、碎片化学习等多种新型个性化学习方式和网络教研方式,以短小精悍的微型流媒体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针对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精心设计开发的一种情景化、趣味性、可视化的数字化学习资源包。[2]微课的技术门槛低、开发成本低、知识粒度小、实用性强,具有扎实的自下而上的群众基础,因而为小学教育专业教学技能训练新模式的构建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思路。

(一)微课的优势

掌握教学技能对于小学教育专业师范生来说是基本任务,同时又是一大挑战。正如前文所述,小学教育专业需要进行训练的学科多、技能多,因此,在新课程改革和教师资格考试改革的背景下,利用微课创建新的教学技能训练模式,不仅关涉师范生教学技能的有效提升,更关乎小学教育专业的生存与发展。

首先,微课能提供内容丰富的学习资源。微课是一种数字化的学习资源包,其主要载体是微型流媒体教学视频。但除了微视频外,微课还包含了与教学主题相关的教学设计、课件、学习素材及其源文件、测试、学生反馈及教师点评等辅助性教学资源。这些丰富的学习资源借助网络平台强大的聚合及放大功能,再经过学校和教师的系统设计与开发,可以形成系统性的“微”课程,而学生基于这种“微”课程的“微”学习也能够达到系统化的学习成效。

其次,微课促进了方式灵活的自主学习。在教学技能训练课程中应用微课,拓展了原本只能“按课表在教室里上课”的时间和空间,将教学活动的重心从“课上”转移到了“课下”。对于一些基本理论知识的学习和简单的基础练习,学生可以在课前自定时间、自选地点借助微课进行学习和训练;对于一些拓展性的知识与技能,学生也可以根据自身的特点和兴趣,借助微课在课后学习与巩固。这样,学生在整个教学活动中的角色就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其主体地位更加突出,自主性也更强了。

总之,利用微课对小学教育专业教学技能训练进行改革,能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提供人性化的学习支持,拓展学习时空,化抽象为直观、化静为动,帮助师范生提高教学技能训练的效率、效果和质量。

(二)应用的基本模式

鉴于微课的各项优势,借鉴国内外微课教学的应用案例,结合小学教育专业师范生的实际情况,本研究构建了全新的教学技能训练模式,如图1。

图1 基于微课的小学教育专业教学技能训练模式图

1.课前

在课前,教师首先要预先设计合理的导学方案。国内的微课多为零散的课程,一般没有导入和总结环节,需要配合导学方案的指引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因此,教师需要预先设计和编制导学方案(最好有学生的参与),内容至少应包含训练内容、训练目标、训练路径、评价标准、课前测评等。导学方案可以以任务单的形式下发给学生,让学生明确每个训练环节有哪些学习资源可用、怎样运用这些学习资源、怎样评价自己的训练情况等,同时还要进行实时监督,从而保证学生课前的自主学习与自主练习。

此外,教师还需要提供优质的微课资源以支撑学生的课前学习与训练。课前推送的微课应定位为助力学生完成训练任务的导学资源:一种方式是教师自己录制一段教学视频,可以是技能训练项目中的某个相关知识点,也可以是在实际操练中的一些注意事项;另一种方式是精选一些现成的微课,既要涵盖教学技能的原理和方法,又应包括具体学科、具体项目的真实教学案例。除微视频外,教师还需要提供各类辅助学习资料,如教学大纲、知识逻辑概念图、PPT课件等。做好这些教学准备之后,学生就可以利用微课实现教学技能训练的“翻转”,在“课下”完成理论知识的学习与教学技能的基础训练。

(1)微课导学。传统的教学技能训练,教师一般都会先上一两节理论课,然后才开始让学生进行实际训练。然而,通过一个学期的实践,笔者发现一些关于教学技能的基础理论知识,完全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学习。这既是对他们学习能力的锻炼,又能培养他们的学习责任感。在微课导学环节中,学生在任务单的引导下利用微课完成理论知识的课前学习。这种课前学习是自主控制的,比如:在观看微课时,看哪部分内容、什么时间看、要不要反复看等都由学生自己决定。如果对微课中的某些内容不能理解,可以自主查阅教师事先提供的补充资源;如果还是无法解决问题,可以把问题反馈给教师或在线上与同学讨论等。这种自主控制的学习方式,可以更好地适应每一位学生的自我认知、学习风格和偏好。

(2)基础训练。长期的教学实践表明,教学技能训练课堂的教学容量有限,根本无法满足每位学生在课堂中充分练习每项技能的需求。将一些基础的教学技能练习由课堂“翻转”到课前,为这一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法。学生在学习基本理论知识、观看教学案例的微课之后,就可以针对某一项教学技能进行模仿性的基础训练,在哪里训练、每次训练多长时间、单独训练还是小组训练等也可以由学生自主决定与控制。将基础训练前置,改变了教学技能训练一定要在课堂中进行的传统观念,拓展了训练的时空和方式,因此,也赋予了学生更多的学习主动权。但是,让学生自主练习绝不等于放任自流,为了保证基础训练的质量,应该要求学生向教师展示自己课前学习和训练的成果,这个展示可以有学习心得或教学设计(电子文稿)、PPT课件、教学小视频等形式。

2.课中

教学技能训练的课堂虽然应以学生实际操练为主,但在训练内容、训练流程等方面,更需要教师的精心设计。首先,学生在课前学习微课和进行基础练习,并不代表他们真正领会和掌握了某项教学技能,这常常表现为不能将这项技能迁移到不同学科、不同课文和不同情境中。所以,教师必须事先有针对性地挑选不同学科、不同课文甚至不同情境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训练,才能帮助学生从不同角度去领会和掌握某一教学技能。其次,教师还需要针对上面这些教学内容挑选或录制微课(主要是教学示范视频),并根据学生学习能力的差异设计多个不同层次的课堂提问,例如:示范视频中的教师采用了哪些教学方法/技能?他使用的这些方法/技能与同学们自己的教学设计相比,哪些方面值得借鉴,哪些方面需要改进?案例中蕴含了教师的哪些教学思想?等等。教师通过将学生实践和微课示范结合起来,使二者优势互补、相得益彰,以达到传统教学技能训练课堂无法实现的效果。

(1)技能展示。教师在教学技能训练的课堂中应该多安排一些不同学科、不同课文和不同情境的教学内容让学生进行技能展示。“课上”的技能展示可以以“个人思考—小组讨论—代表展示—全班交流”的合作互动方式进行:先给每个小组下发不同类型的教学内容,让学生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和学科性质在规定时间内独立思考,并用笔记录下来;学生独立思考后与小组其他成员交流讨论,共同完成教学设计;然后每个小组派代表陈述本组的教学设计理念,并进行技能展示;每个小组的技能展示之后是各小组之间的相互质疑、反馈与评价,形成集体层面的协作探究。由于学生在课前已经进行了充分的学习与练习,是“有备而来”的,再经过课堂上的变式练习和思维碰撞,最终就能够形成对某项教学技能的多元化理解和多方面巩固。

(2)微课示范。波斯纳的教师成长公式告诉我们“成长=经验+反思”,教学技能的熟练掌握也需要不断的反思与总结。在微课示范这一环节,教师回放学生技能展示的视频、播放事先准备的教学示范微课,通过二者的对比指导学生进行更深层次的反思与总结,以达到理论升华的目的。正如不是饭吃得越多身体就越健康一样,也不是课讲得越多学生能力就越强。因此,在小学教育专业教学技能训练的课堂上,教师需要考虑的不是“我有没有把内容讲全面、讲明白”,而是如何教会学生对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方法、言语表达、教姿教态、技能技巧等各方面进行系统而客观的反思,留给学生更多的反思空间,让他们通过反思来不断总结与提升自己的教学技能。

3.课后

在课堂教学结束之后,教师首先需要根据学生的课前训练成果以及课堂技能展示对每一个学生作出评价。此外,教师要对不同学习程度或存在相同问题的学生进行分类,为每一类学生准备不同难易度的微课及相关辅助学习资料,以备课后补充学习的需要。

(1)强化训练。通过课堂中的技能展示、微课示范和反思总结,学生已经形成了关于某项教学技能的心智技能,因而,强化训练的环节被安排到了课后。在课后,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可以使强化训练的活动不再局限于固定的时间和场地,学生可以随时随地进行练习并录像,之后还可以反复观看自己的教学录像,反思存在的问题。教师也可以在不同时间、地点灵活观看学生的教学录像,给出更加细致的评价和建议。学生结合自身的反思和教师的建议继续完善教学设计,再不断地进行巩固练习,这样才能实现教学技能的不断强化和趋于熟练。在这一阶段,教师应该制定更高的训练目标,不仅要追求各项教学技能在运用过程中的熟练性、适切性与流畅性,更要引导学生关注自身教学技能的系统化和迁移。

(2)微课拓展。在传统的教学技能训练中,每个学生都学习着同样的知识,进行着同样的练习。但是,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和能力基础不同,让全体学生无差别地练习同一难度的同一教学技能,极有可能导致教学基本功好的学生“吃不饱”、基本功差的学生“跟不上”的后果。因此,在课后,教师应该给每位学生制定一份有针对性的、定制化的微课学习单。比如,对于还不能很好掌握某项教学技能的学生,教师可以准备一份“补充学习单”,给学生补充一些基本理论、基础应用的微课,并布置一些基础的练习任务。而对于基本掌握了某项教学技能的学生,教师则应准备一份“拓展学习单”,借助微课拓展该技能的应用范围、国内外相关的知识更新和应用前沿等,帮助学生更全面地掌握整个教学技能体系。

总而言之,在小学教育专业教学技能训练中应用微课,拓宽了学生学习知识和锻炼能力的途径,使学生脱离了对教师的过分依附,可以从教师之外进行基础性和拓展性的学习,学生的主体地位也因此得到了充分体现。但也要注意,教学技能训练的目标达成离不开教师的主导,无论是微课的录制、筛选及上传,还是训练进程的规划、训练活动的组织、训练方法的指导以及训练成果的评价等各个环节,都需要教师的统筹与指导。因此,微课在小学教育专业教学技能训练中独特作用的发挥,需要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需要主观意识和客观条件的密切配合。

猜你喜欢
师范生微课技能
构建“两翼三维四能”师范生培养模式
微课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
微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略论师范生儿童文学核心素养
2018年公费师范生招生专业及计划数
劳动技能up up!
秣马厉兵强技能
拼技能,享丰收
浅析师范生PCK知识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