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兵
(连云港市海州区人民医院,江苏连云港 222023)
腰椎间盘突出症在临床上的发病率较高,发病后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腰部及下肢放射性疼痛,如果不及时治疗,极易造成患者肢体功能丧失,因此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日常肢体活动能力及生活质量。 而针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在早期应积极采取科学合理的康复治疗,对有效控制病情发展尤为重要,从而减轻疾病对患者健康及生活质量的影响[1]。 所以,该文详细分析了针灸联合康复训练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有效性, 以2017 年12 月—2019 年12 月为研究段,详情如下文。
该文选取的分析病例为该院收治的100 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将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和对照两组,每组患者50 例。 对照组患者中包括29 例男和21 例女患者,年龄25~77 岁,平均年龄为(51.0±2.4)岁;观察组中有28 例男患者、22 例女患者,年龄25~78 岁,患者中位年龄为(51.5±2.5)岁,组间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纳入标准:参与该次研究的两组患者均已通过临床诊断符合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标准; 患者均伴有不同程度的腰部疼痛、一侧下肢或双下肢麻木、肢体功能障碍等症状;纳入的患者智力和语言功能均为正常;所参与治疗的患者和家属军队该次研究内容进行了解后,自愿签署治疗研究执行书; 并且能积极配合完成所有治疗流程;排除标准:患者存在智力和语言功能障碍;患有严重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以及肝肾脏器疾病患者;患有恶性肿瘤以及哺乳期患者;依从性较差的患者。
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和针灸治疗,给予患者每周一次硬膜外注射地塞米松与2%利多卡因的混合液,共治疗3 次。 牵引治疗:患者取仰卧位,牵引力量为自身体重的1/3~1/1,每次治疗20 min,1 次/d,连续治疗15 d。
观察组治疗则加入针灸联合康复训练治疗,(1)针灸取穴为:后溪、腰阳关、大肠俞、悬钟、环跳、申脉、委中、殷门、昆仑、膈俞及阿是穴,选取1.5 寸毫针,每个穴位进行消毒处理后,以平补平泻直刺穴位,留针30 min 每日一次连续治疗6 d,休息1 d,共治疗4 周。(2)康复训练:根据腰间盘突出症疾病的临床特征、患者功能障碍情况以及心理状态,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康复方案,训练强度采取由弱到强,并要根据患者的承受能力随时调整,每日训练一次,连续训练10 d 为1个疗程,共治疗2 个疗程。 方法:指导患者睡硬板床,体位采取仰卧位全身放松,首先采取自我锻炼方法,增强患者腰背部肌力、腰椎活动度以及腰脊柱稳定性[2]。指导患者采取仰卧抬起骨盆,双膝自然屈曲,用背部和足部进行支撑,将骨盆缓慢抬起,然后慢慢落下,反复训练20 次。 侧卧位抬腿:指导患者采取侧卧位,微屈下侧膝,上侧腿伸直抬起停留3 s,然后缓慢放下,反复操作10 次。 直腿抬高:指导患者采取仰卧位,将双手放置臀下,缓慢抬起双下肢使膝关节微屈,停留3 s后缓慢放平身体,反复操作15 次。 压腿训练:指导患者坐在床上一侧下肢微屈,另一侧下肢伸直,向前倾压躯干,完成后交换成另一下肢,反复操作10 次。 膝仰卧起坐:指导患者采取仰卧位,双膝自然屈曲,缓慢收腹排体躯干达到双手触碰膝部为宜, 反复操作15 次[3]。
(1)采用视觉模拟(VAS)疼痛评分法将两组患者腰椎疼痛程度进行评分对比,总分值为10 分,得分越高则表明疼痛越严重。 (2) 腰椎功能评分采用Fugl-Meyer 评分系统,总分值为10 分,分数越高表明腰椎功能恢复越好。 (3)采用Spitzer 量表对两组患者生存质量评分,100 分为满分,生存质量越好总分值越高。
治愈:治疗后患者腰椎功能完全恢复,腰腿痛完全消失,生活恢复正常;好转:腰腿痛减轻,腰部活动功能改善;未愈:症状、体征无改善,总有效率等于治愈加好转例数。
通过记录结果显示,两组患者通过治疗后,临床症状均有所改善, 但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更佳,治疗有效率已达到了总例数的94.00%,而相比之下,对照组治疗效果并不理想,结果仅为80.00%,两组之间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详情
记录结果显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治疗后前腰椎疼痛程度、腰椎功能及生活质量各项指标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上述指标均得到了改善,但通过对比发现观察组患者的各项指标改善程度更佳,组间患者的资料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组间患者各项评分指标对比[(±s),分]
表2 组间患者各项评分指标对比[(±s),分]
组别疼痛程度治疗前 治疗后腰椎功能治疗前 治疗后生活质量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n=50)对照组(n=50)t 值P 值8.1±0.8 8.2±0.9 0.587 2 0.558 4 4.0±0.2 6.5±0.7 24.282 1 0.000 0 6.8±1.8 6.3±1.6 1.468 0 0.145 3 9.1±1.2 8.4±0.8 3.432 0 0.000 9 54.9±2.7 55.2±3.3 0.497 5 0.619 9 89.5±5.8 72.2±4.1 17.222 6 0.000 0
腰椎间盘突出症在临床上的发病率较高,其主要是由于慢性劳损、姿势不正确所导致的腰椎间盘发生退行性病变,因此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日常肢体活动能力及生活质量。 以往临床针对该病常采用药物和牵引等保守治疗, 通过治疗虽然能够缓解神经根压迫症状,改善腰椎血液循环,减轻组织水肿症状,但治疗仍无法达到最佳效果[4]。 中医认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生主要是由于肝肾亏虚、精血不足及风寒湿邪导致的气血不足、气滞血瘀及经络受阻,因此导致腰府气血运行受阻、经络不通而引发腰腿疼痛症状。 因此治疗应以舒筋通络、活血化瘀、调和气血及消肿止痛为主要目的[5]。 因此,该篇文章中详细分析了针灸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 针灸是我国传统中医治疗中的一种,通过刺激患者局部穴位,能够有效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可达到提高人体阳气、疏通经络以及气血运行的作用,从而使患者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得到良好改善[6];同时配合康复训练可以有效改善身体平衡、增强局部肌肉以及腰背肌力,从而能够达到缓解肌肉紧张痉挛、放松腰背区肌群、纠正腰椎畸形、减轻疼痛及腰椎负荷的作用;同时基础上配合临床常规基础治疗, 能够使治疗效果得到有效提高,帮助患者尽早改善临床症状,从而最终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7]。
综上所述,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通过添加针灸联合康复训练疗法进行治疗,可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患者尽早改善腰椎疼痛症状,从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但由于该次的分析数据依然有限,所以还望广大专家与学者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疾病的临床护理治疗再做深入的研究讨论,通过多方研究帮助最大限度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从而尽早帮助患者尽早将疾病治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