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静静,周甜,李玉娇
(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山东滨州 256600)
小儿属于较为特殊的群体, 由于小儿的年龄比较小, 有关自主感觉的表达能力和自理能力相对比较差,所以当小儿患者患病之后的临床护理工作一直以来属于临床儿科护理重点。 最近几年以来,临床小儿护理工作中引进品管圈活动,使临床儿科护理质量获得了明显的提升,品管圈指的是组合工作性质相关的人员,产生一个集体,重视团队力量,最大化发挥集体思维,及时发现并且统计临床护理工作中所产生的各类问题,进行互相探讨制订相应的整改计划,保证集体中的每一位成员都能够参与到其中,从而显著提高临床护理质量[1]。 因为小儿患者的自身抵抗能力下降,患病之后病情快速发展,不但造成小儿患者护理难度升高,还会因为小儿患者家长的担忧以及焦虑情绪导致医患纠纷。 品管圈站在临床护理工作人员的角度出发, 将以往护理工作中存在的缺陷进行不断改进,显著提高临床护理质量,保证护患关系和谐,该文选取接诊的小儿患者80 例作为该文观察对象,有关小儿康复护理工作中应用品管圈对于护理质量所产生的作用进行探讨。
选取接诊的小儿患者80 例作为该文观察对象,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选小儿患者加以分组,给予其中40 例小儿患者临床常规护理服务, 将其纳入对照组,给予剩余40 例小儿患者品管圈护理措施,将其纳入研究组;对照组40 例小儿患者中男性22 例,女性18 例,最小年龄区间值为7 个月,最大年龄区间值为8 岁,平均年龄(4.14±1.34)岁,其中包含呼吸道感染小儿患者12 例,支气管肺炎小儿患者20 例,流行性脑膜炎小儿患者8 例; 研究组40 例小儿患者中男性23例,女性17 例,最小年龄区间值为6 个月,最大年龄区间值为8 岁,平均(4.18±1.17)岁,其中包含呼吸道感染小儿患者14 例, 支气管肺炎小儿患者18 例,流行性脑膜炎小儿患者8 例。
对照组40 例小儿患者接受临床常规护理服务:护理工作人员严格监测小儿患者各项生命体征,确保小儿患者呼吸道畅通,仔细观察小儿患者病情改变情况,倘若产生异常现象需要马上汇报主治医生,采取相应的处理对策。
研究组40 例小儿患者接受品管圈护理服务:选择八位具有丰富临床护理经验的护理工作人员组建品管圈小组,在小组中选择一位作为组长,关于临床儿科护理工作中所具有的问题和缺陷进行探讨,关于统计出的问题制定改进方案,从而显著提高临床儿科护理效率;品管圈小组成员需要不断深入探讨临床儿科护理相关问题,关于其中典型问题制定有针对性的护理计划, 能够从护理工作人员和小儿患者的沟通、住院环境以及护理工作人员护理态度方面加以探讨,为小儿患者制定全方位护理计划;护理工作人员需要充分落实护理计划,首先护理工作人员和小儿患者与家长保持积极主动的沟通,缓解小儿患者与家长的不安以及紧张情绪,需要耐心为小儿患者家长介绍疾病基本情况,对于家长提出的疑问及时进行解答,另外护理工作人员需要对小儿患者所在病房环境加以改善, 对于小儿患者来说病房属于相对陌生的一个环境,小儿患者处在陌生环境之下会产生哭闹以及不适感,无法良好的配合临床治疗与护理,对此护理工作人员需要在小儿患者所在病房张贴卡通人物,从而缓解小儿患者对于陌生环境带来的恐惧感;每周科室需要选出护理满意度最高的护理工作人员,为其提供奖励,积极调动护理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从而保证护理工作人员之间的良好合作[2]。
利用问卷调查形式记录研究组与对照组小儿患者接受各自护理服务之后对于住院环境、 护患沟通、护理态度以及护理技能的评分情况,其中每一项总分60 分,得分越高代表临床护理质量越高[3]。
通过该院自制临床护理满意度调查量表记录研究组与对照组小儿患者临床护理满意度情况,将结果划分为满意、一般与不满意。
该文两组对比所获各项数值利用SPSS 16.0 统计学软件加以计算,利用(±s)对于计量资料加以表示,利用[n(%)]对于计数资料加以表示。 通过χ2与t检验开展统计学处理,结算所得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研究组与对照组小儿患者接受各自护理服务之后的住院环境、护理态度、护理技能以及护患沟通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研究组与对照组小儿患者对于临床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小儿患者住院环境、护理态度、护理技能以及护患沟通评分对比[(±s),分]
表1 两组小儿患者住院环境、护理态度、护理技能以及护患沟通评分对比[(±s),分]
组别住院环境护理态度护理技能 护患沟通研究组(n=40)对照组(n=40)t 值P 值45.11±1.69 32.03±1.38 9.651<0.05 55.21±2.73 41.22±1.67 10.713<0.05 51.33±3.67 36.18±3.45 4.638<0.05 47.57±2.69 33.24±1.78 8.784<0.05
表2 两组小儿患者临床护理满意度比较[n(%)]
小儿属于相对特殊的群体, 因为小儿年龄比较小,自理能力以及表达能力和成人相对比更弱,因此小儿患病之后的临床护理非常重要。 小儿患病之后,家长因为担忧小儿患者身体情况会产生非常大的负性情绪,十分容易和临床医生与护理工作人员产生纠纷,小儿患者来到陌生环境之后,会产生恐惧以及害怕等情绪, 导致小儿患者无法良好的配合疾病治疗,护理工作不能够顺利开展,因此对于小儿患者的护理康复工作配合品管圈活动十分必要[4]。
品管圈活动作为一项新型护理模式,也可以称之为质量控制圈, 属于一类较为活泼的品管活动方式,品管圈指的是通过相似工作场所或是相同工作场所的人员组建的小团体,通常为6 名左右,小组成员集思广益并且共同合作,根据相应的程序解决所产生的各类问题,品管圈的应用目的为提升工作质量以及工作效率,在临床小儿康复护理工作中应用品管圈存在下述优势: 显著提升临床护理工作人员的护理水平,品管圈能够及时解决并且改善护理问题,护理工作人员在品管圈小组进行探讨期间,能够充分表达自身意见,认真聆听其他小组成员的观点,从而使自身护理水平以及护理能力获得提高。 强化护理工作人员之间交流,品管圈小组属于一个整体,对于临床护理工作人员之间的交流进行增进,品管圈可以使护理工作人员的努力获得改善,在完成自身护理工作期间,同时能够协助其他小组成员完成工作,促进了护理工作人员之间的相互沟通,从而提高临床护理工作人员的团队合作能力以及沟通协调能力。 保证每一位护理工作人员的分工更为明确,品管圈小组组长可以对每一位小组成员的分工进行明确分配,从而显著提高临床护理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与工作质量,防止由于分工不明确导致的工作失误以及秩序混乱[5]。 通过该文对比研究资料可见, 选取小儿患者80 例作为该文观察对象, 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选小儿患者加以分组,给予其中40 例小儿患者临床常规护理服务, 将其纳入对照组,给予剩余40 例小儿患者品管圈护理措施,将其纳入研究组,比较研究组与对照组小儿患者接受各自护理服务之后的护理效果,结果表明,研究组与对照组小儿患者接受各自护理服务之后的住院环境、护理态度、 护理技能以及护患沟通评分比较差异明显,研究组与对照组小儿患者对于临床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比较差异明显。
综上所述,临床中对于小儿康复护理工作中应用品管圈活动, 可以显著提升小儿患者的护理效果,改善住院环境,提高护理工作人员的护理技能,保持和谐的护患关系,提高护理工作人员的护理态度,从而提升临床护理满意度,具有推广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