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大钊
(赤峰学院附属医院骨三科,内蒙古赤峰 024000)
在临床中, 骨关节损伤是一种常见的骨科疾病,骨关节损伤的临床诊断方法以及治疗方法比较成熟,经过手术治疗可以取得显著的疗效,不过,在术后,不少患者会出现诸多的后遗症,其中,运动障碍就比较常见,不仅影响了患者的生活活动,也影响了患者肢体运动功能。 在该研究中,选取了2017 年5 月—2019年5 月收治的38 例患者,经过康复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在该院骨科选择38 例骨关节损伤运动障碍患者,以此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并且自愿配合此次研究。 在此次研究的38 例患者中,女性患者18 例,男性患者20 例,年龄在20~75 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0.5±5.2)岁,病程1 d~12 个月,平均病程(1.3±1.8 )个月。 骨关节损伤类型:关节脱位12例,骨折26 例;骨关节损伤原因:高处坠落12 例、摔伤10 例,跌伤10 例、车祸3 例,其他3 例。
1.2.1 消除水肿 所有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方式,对术后水肿进行消除的时候,使用超短波治疗机,治疗时间控制在10~15 min/次,1 次/d,同时,在肿胀处放置低频交变磁治疗机,将表面磁感强度调整在0.6~0.9 T 之间,治疗时间0.5 h/次,1 次/d。
1.2.2 康复训练 第一,针对未被固定关节、肌肉展开功能训练,指导患者进行正确的关节活动,将关节外展50°、前屈20°,内旋、外旋均为25°,对肘关节进行康复治疗,活动范围为屈120°、伸60°,重点练习手臂旋前功能活动。 对于颈骨骨折者,在治疗3~4 d 之后,要对患者的腕部、肘部伸肌群进行主动和抗阻训练。
第二,刺激固定肌群的等长收缩、肌电反馈点,对于Colles 骨折患者要进行手握拳屈腕肌静力性收缩练习, 在固定1~2 d 之后开展康复训练, 收缩练习为10 次/d,练习时间为10 s/次。
第三,固定关节应该重点训练,对于内固定术治疗效果良好的患者来说, 在术后2~3 d, 对患者展开CPM 训练,连续练习6~8 d,速度为每秒20,每次练习45 s,在运动的范围方面要从小到大,从患者的实际耐受情况出发,每天逐渐提升100,如果关节达到了正常的活动度,此时可以停止训练。 不仅如此,对关节面进行固定2 周之后,可以逐渐解除固定,让患者主动、被动接受康复训练活动。
1.2.3 推拿治疗 在早期的康复训练中, 对患处关节、肌肉进行按摩,以揉、拿、理、点等手法为主。 在后期的康复训练中,对患处骨内收肌实施揉、拿按摩,并且,选取伏兔穴、阴陵泉穴、骸关穴、阳陵泉穴、足三里穴、膝阳关穴、委中穴等实施点、理,弹拨肌腱粘连的软组织,进一步松解梨状肌、骼腰肌。 对患处肌肉、关节周围实施揉法按摩,进而缓解患者的不适症状。 在推拿治疗中,1 次/d,每次治疗时间在0.5 h,合理控制力度,以患者耐受、轻微疼痛为标准。
1.2.4 心理干预 对于骨关节损伤运动障碍患者来说,经常会出现焦虑、紧张,甚至恐惧等诸多的不良情绪,为了保证手术治疗效果以及康复训练效果,需要对患者提供心理干预。 医护人员要让患者正确面对自身疾病,积极参与康复训练,让患者充分认识到康复训练的重要性,进而积极配合临床治疗工作。
观察骨关节损伤运动障碍患者的恢复效果,痊愈:局部没有压痛,骨关节活动恢复正常,在X 线照片中,无变形,总评分大于90 分。 显效:骨关节局部压痛有所好转,骨关节活动功能基本恢复,在X 线照片中,无变形,总评分为80~89 分。 在劳累时,又或者异常天气时,会偶感不适。 有效:骨关节偶尔感到疼痛,不过,可以忍受,骨关节外形没有发现异常,运动障碍有所改善,日常活动未能完全自由,总评分为71~79 分。 无效:局部压痛未能减少,骨关节运动功能也没有恢复,活动受限, 日常生活能力未能恢复, 总评分低于70分。 在治疗前后,根据SHEF 表评价患者的运动功能,根据ADL 表评价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评价患者的生活质量。
在该研究中, 组间数据的统计处理均运用SPSS 20.0 统计学软件, 组间计量资料比较运用t检验,用(±s)表示,在计数资料方面,用[n(%)]表示,通过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患者经过康复治疗之后,痊愈21 例,显效10 例,有效6 例,1 例无效,总有效为97.37%。
患者在康复治疗之前,ADL 评分和SHEF 评分分别为(60.21±11.30)分、(21.46±10.12)分,经过康复治疗之后,ADL 评分和SHEF 评分分别为(90.14±20.08)分、(76.48±3.74)分,在康复治疗之后ADL 评分以及SHEF 评分均明显优于治疗之前,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经过康复治疗之后,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明显改善,各项评分均明显优于治疗之前。 详情见表1。
表1 比较患者治疗前后的生活质量改善情况[(±s),分]
表1 比较患者治疗前后的生活质量改善情况[(±s),分]
组别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功能 物质生活治疗前(n=38)治疗后(n=38)t 值P 值51.22±6.02 70.54±16.21 6.89 0.00 37.75±6.09 56.17±11.62 8.66 0.00 47.85±11.14 65.66±16.52 5.51 0.00 30.48±8.14 45.63±7.15 8.62 0.00
对于骨关节损伤患者,如果存在运动障碍,尽早实施康复治疗对预后效果十分重要, 需对患者进行3个阶段的康复治疗,一是早期治疗;二是中期治疗;三是后期治疗[1]。 其中,早期康复至关重要,在康复治疗中发挥着基础性作用[2]。 在中期治疗中,主要包括两项工作,一是功能训练;二是物理治疗,经过功能训,可以改善肢体的血液循环, 避免出现肌肉萎缩现象,动脉以及静脉的血液流动情况可以得到改善,在肌肉运动下,其代谢产物可以扩张血管,改善血液循环,进一步吸收血肿物质,有助于加快骨折愈合,防止出现关节粘连[3]。 对于物理治疗来说,经过大量的临床研究可知[4],对骨关节损伤给予物理治疗,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帮助患者恢复运动功能,加快损伤的愈合。 在物理疗法中,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第一,微热量高频电疗,这种方法可以减少骨关节的肿胀,缓解疼痛,还可以预防感染现象的发生。 不仅如此,还可以改善骨关节的血液循环,减少痉挛、疼痛,再加上针对性功能训练,可以发挥相辅相成的作用[5]。 第二,微电流疗法,在骨折后, 对于骨关节组织不愈合以及延迟愈合的患者,经过微电流疗法,可以取得良好的康复疗效[6]。 第三,温热疗法,主要包括:辐射热、蜡疗以及水疗等。 第四,紫外线疗法,若患者的伤口具有感染现象,可以使用此方法。 第五,超声波疗法,能够有效减少关节粘连以及挛缩等。 在实际康复治疗中,在选择物理治疗方法的时候,还应该从患者的具体病情出发[7]。
在该次研究中,患者经过康复治疗之后,总有效为97.37%,ADL 评分和SHEF 评分分别为 (90.14±20.08)分、(76.48±3.74)分,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明显改善,各项评分均明显优于治疗之前。
综上所述,对于骨关节损伤患者来说,在运动障碍的影响下,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让患者尽早接受康复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康复治疗中,早期要制订合理的康复计划, 中期要以功能训练为主,配合实施物理治疗方法,尽可能消除运动障碍,从而帮助患者尽早恢复骨关节损伤处的生理功能、运动功能,从而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