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顾李丹 吴新林
现代社会中,环境的多维性、复杂性和开放性进一步增强,环境影响的功能正在不断强化。要准确把握当代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生成和变化特点,必须在研究主体性因素的同时,深刻把握环境因素在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
本文从社会、学校、家庭等三个维度对影响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的环境因素展开研究,探索大学生在就业抉择过程中的外部模式,从而发现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的环境因素及其影响特点。
本次调查以浙江省内宁波大学、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等高校在校大学生和毕业生为调查对象,通过问卷星发放线上调查问卷530份,有效问卷529份,有效率99.81%;男生225人,占42.53%,女生304人,占57.47%;大一学生占48.58%,大二学生占19.09%,大三学生占22.5%,大四学生占6.99%,毕业生占2.84%。
本次调查采用自编的《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调查问卷》,内容包括影响被试者就业价值取向的主体因素、环境因素信息以及就业价值标准、就业目标期望等就业价值取向部分信息。本文主要就影响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的环境因素展开系统分析。
1.家庭所在地对于月薪期望的影响
由于地域的差异,位于城市的学生对于薪酬的要求会更高,月薪希望为10000元以上的达20.34%,2000元~4000元的仅有4.52%。而农村的学生希望月薪为2000元~4000元(10.71%)和10000元以上(12.5%)相近,有一部分人对薪酬的要求较低。
2.家庭经济水平对于月薪、就业地域等就业价值取向的影响
被试者中家庭经济水平属于特困的占2.65%,贫困的占11.34%,一般的占59.55%,小康的占20.6%,中产的占4.54%,富裕的占1.32%。家庭经济水平在月薪、就业地域、就业单位等就业价值取向上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3.父母任何一方的最高教育水平对于就业单位、就业地域等就业价值取向的影响
被试者父母任何一方的最高教育水平为小学及以下的占7.75%,初中的占43.86%,高中的占31.57%,大学的占16.45%,研究生及以上的占0.38%。通过单因素分析不存在统计学意义。
4.父母所属的主要职业对于月薪期望的影响
图1 父母不同职业对于月薪期望柱状图
被试者父母不同的职业对于月薪期望的分布如图1所示。父母为企业经理人员的学生中45.45%希望月薪为10000元以上;父母为专业人士与技术人员的学生中选择4000元~6000元和6000元~8000元并重;父母为城镇户口的商业服务员工的学生中,选择4000元~6000元占37.5%,6000元~8000元占37.5%。
5.父母所属的主要职业对于就业地域的影响
父母所属的主要职业对于就业地域的影响,其显著性差异主要体现在私营企业主、城镇户口的产业及其他类工人两大分类上。
1.就读的院校对于就业地域的影响
被试对象就读于“211”工程院校(包括“985”高校)的占1.32%,一般本科院校的占28.17%,独立院校的占27.22%,民办院校的占3.59%,高职院校的占39.7%。单因素分析可知,一般本科院校、独立院校、民办院校、高职院校之间就业地域的选择上存在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民办院校中63.16%的学生选择二线城市,其余均占少数。一般本科院校学生选择二线城市居多(46.98%),一线城市次之(24.83%)。高职院校选择家乡的达到30.48%。
2.所学的学科类别对于就业地域、月薪的影响
被试对象所学学科为理科的占19.85%,文科占51.8%,工科占24.95%,医科占0.76%,农科占0.19%,艺术、体育类占2.46%。由于存在个案样本,因此在分析时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3.学校的因素对于就业价值取向的影响
针对“学校哪些因素对就业选择产生了影响”这一问题,选择“专业知识”占36.11%,“毕业生从事职业情况”占26.65%,“就业指导课程”占12.85%,“人才培养质量”占16.26%,“学风、校风”占8.13%。分析发现学校因素对于就业价值取向无统计学意义。
1.就业形势对于月薪、就业地域的影响
被试者中认为当今社会就业形势比较严峻,对于月薪的标准,36.33%希望为4000元~6000元,35.97%希望为6000元~8000元。认为就业形势较好的学生中有36.36%希望月薪在10000元以上。认为就业形势偏向于严峻时,对于薪酬的预期要求也会偏向低。认为就业形势良好,对薪酬的标准也会提高。选择二线城市占绝大部分,当认为就业形势偏好时,选择一线城市会偏多。
2.就业相关信息对大学生就业形势和月薪期望的影响
对于大学生就业的行业热点、前沿动态、国家政策等相关信息,3.21%表示非常了解,24.39%表示了解,63.71%表示不太了解,7.37%表示不了解,也有1.32%表示与其无关。通过分析,是否了解大学生就业的行业热点、前沿动态、国家政策等相关信息对于就业形势和月薪期望等就业价值取向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通过以上数据分析显示,“95后”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的环境因素呈现出一些特点,如大学生家庭所在地、父母所属的主要职业、就读的院校以及就业形势等外部因素对大学生就业选择产生一定的影响。
家庭背景所包含的因素其实是很多的,但是产生显著性影响的主要有两个,一个是大学生家庭所在地,另一个是学生父母所属的主要职业。调查显示生活在城市的学生对期望薪水的要求明显高于农村地区的学生,而父母职业背景的不同也显示出大学生对薪水的期待。由此可见,大学生的家庭背景在其就业价值取向中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家庭背景对于大学生看待事物的视野、对未来的期待以及性格等社会性因素产生深刻影响,可以说是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中最具有内在性的外部影响因素。因此,在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和择业咨询的过程中,应适当了解大学生的家庭背景因素,善于调动学生的家庭背景因素帮助学生树立正确合理的就业价值观。
我国高校具有多层次多类型特点,客观上看不同类型不同层次高校满足了广大青年求学深造的愿望,但是高校层次的差异在大学生职业选择上带来了一定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一般本科院校学生在就业地域选择上以一、二线城市为主,民办院校学生则主要选择二线城市,高职院校学生选择回家乡较多。高校的层次和类型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了就业市场上企业用人的门槛,虽然这个门槛不是铁板一块,客观上给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形成了条件性影响因素。总体而言,大学生在这一点上表现出较大的理性。但是从社会的角度而言,除非专业技术程度很高的企业,应该逐渐打破选人用人简单看出身的固有成见,给各种层次和类型的优秀大学生以机会[1]。作为学校而言,在就业指导中,应该帮助大学生分析自身优势,合理定位,树立信心和勇气,鼓励大学生敢于挑战争取更好的就业机会以充分展示自身的本领。
一般而言,就业形势是影响大学生就业的重要环境因素。那么就业形势如何影响大学生的就业价值判断呢?通过调查数据得出的结论是,当大学生认为就业形势偏向于严峻时,对于薪酬的预期要求也会偏向低,并倾向于选择二线城市;而当他们认为就业形势好,对薪酬的标准也会提高,选择一线城市就业的就会偏多[2]。就业形势是大环境,从总体上对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形成一定的影响,具体表现在就业形势的好坏会影响大学生就业的预期,并进行适当调整。因此,在大学生就业指导过程中,应帮助大学生正确分析就业形势,引导大学生作出合理的就业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