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培育视域下的高中美术教学实践探析

2020-07-04 13:07李琼
中学课程辅导·教育科研 2020年18期
关键词:教育实践高中美术核心素养

李琼

【摘要】  高中课程长久以来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美术学科因其是副科,长久以来都存在错误的教学观念,虽然开设了美术课程,但学校、教师、家庭等都对其存在错误认识,教师未能认识到美术学科对于学生身心发展的重要性。随着核心素养教育理论的提出,美术学科逐渐受到越来越多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当前环境下,学生的核心素养,是决定其今后社会竞争实力的重要因素,美术学科作为素质教育的一部分,应当采用科学的教学理念、多元的教学方式,提升美术教学课堂质量,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本文结合美术核心素养培养的理论优势,从自身教学现状及问题入手,深入研究了核心素养视域下高中美术教学的实践与优化策略,力求实现教学任务,推进教育转型。

【关键词】  核心素养 高中美术 教育实践

【中图分类号】  G633.9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20)18-160-01

前言

素质教育的意义在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让学生成长为优秀的人才,核心素养教育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手段,借助高中美术课堂培养学生美术学科核心素养,就是提升学生图像识读、美术表现、审美判断、创意实践、文化理解等能力,为其今后的学习与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1.在高中美术教学课堂强化核心素养教育的重要性

从传统教学到素质教育,高中教育经历了转型,当前新形势下的人才培养机制更是强调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美术学科作为高中学科中的一部分,虽然在高考笔试中不进行成绩考核,但对于学生审美能力、思维能力等的培养仍然具有重要意义,为了提高高中美术学科教学的有效性,就应当结合素质教育大纲与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导入核心素养教育,让学生摆脱传统教育高分低能的问题,真正在素质教育的落实过程中感受到益处,帮助学生在今后激烈的人才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

2.当前核心素养视域下高中美术教育新问题

2.1政策未能落到实处

虽然国家大力推进核心素养培养,并发布了一系列的政策,但在具体的推行中仍然未能落到实处,学校对于核心素养的培养不够重视,仍未能转变传统教学理念,对于美术教学的认识不充分,仍然认为美术教育对学生发展意义较少,更未能深入研究美术课堂核心素养教学,导致教学流于表面,教学质量低。

2.2学校教学资源不足

当前多媒体教学模式在高中课堂的运用已较为常见,但美术课堂教学由于学校重视程度低,常存在资源不足的问题,教师难以展开多元的教学模式,更多的仍然采用传统理论教学与学生鉴赏共行的方式,教学设备、器具等准备不充分,更难以将核心素养教学融入到课堂中去。

3.核心素养视域下优化高中美术课堂教学实践的方略

3.1转變传统教学理念,提升教师职业素养

高考制度对于美术的要求较低,除了艺考生之外,大部分学生对于学习美术知识的重视程度低,家长也认为此时不是培养学生美术兴趣点好时机,更可能扼杀学生对于美术的兴趣,为了实现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首先应该转变传统美术教学理念,传统美术教学采用一言堂式教学手段,忽视了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沟通,在核心素养视域下,教师应当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与教学能力,明确美术教学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在言传身教中,产生学习美术知识的积极性,并在宽松自由的氛围中感受到美术学习的快乐。教师需要对待工作充满热情,从高中生的兴趣爱好与美术能力等出发,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提高自己的教学品质,同时需要不断提高自身能力,打好扎实的理论基础,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教师要具备各项综合能力,如个人专长是设计,但对素描、油画、建筑等方面也要有所涉猎。

3.2运用多元教学实践,培养学生综合素养

在沉重的升学压力影响下,教师在开展美术教学时也常感到被动,美术课堂学习氛围僵化,师生缺乏教学、学习热情,多种教学实践更有助于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启发学生感受美术的魅力、知识的内涵,要让学生提高综合素养,教师需要从生活、自然等方向入手,启发学生进行思考。如教师通过多媒体教学等为学生展示自然景物与所欣赏美术作品等的相似之处,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注自然,从生活中发现美,产生创作的灵感,也在鉴赏中产生个性化的体悟,明白作品的内涵。同时在学生鉴赏时为学生提供文化背景教学,帮助学生全面感知作品核心,也促使学生形成判断力,这个过程中,学生将接触各种文化元素。教师必须让学生树立正确的判断标准,为高中美术教育创造良好的环境。

3.3挖掘美术人文特性,丰富学生感知

美术的表现形式在于视觉形象,但视觉形象中包含着丰富是人文资源,教师可以结合不同的美术资源,为学生展示多种文化、多个国家的相关美术作品,引导学生提升自己的文化认知,对优秀文化产生精神共鸣。如在学习宗教文化作品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回顾自己生活、旅行等途径见过的宗教美术作品,像寺庙雕像、敦煌莫高窟壁画、四川大佛等;国外有印度教美术、基督教美术、伊斯兰教美术等,再让学生自由讨论,形成整体性的认知,并引发思考和探究。以美术学科教育带动学生全面发展,也为学生的思维能力奠定基础,最终也能为其他学科增添助力,更有助于学生终身鉴赏、学习美术知识与技能,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4.结语

在高中美术课堂导入核心需要培养内容,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理解能力与思维能力,同时美术学科作为艺术学习的基础,也有助于学生提高美术水平、人文修养与文化素质,在当前美术课堂,教师应当重视美术核心教育,不断更新教学理念与实践范式,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为学生今后的生活与发展打下美术学习的基础,更为我国美术人才的培养助力。

[ 参  考  文  献 ]

[1]苏林.基于核心素养下的高中美术课堂的教学思考[J].华夏教师,2018(23).

[2]丁迎春.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美术课堂教学探研[J].成才之路,2017(35):45-45.

[3]罗咏科.高中美术教育新课改下的现状与策略探究.黑龙江科学,2018(23).

[4]黄明坤.新课改下高中美术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课程教育研究,2018(11).

猜你喜欢
教育实践高中美术核心素养
何谓教育理论联系实践
大班幼儿感恩教育实践与探讨
对高校传统音乐教育落实到教育实践的思考
新课改后的高中美术教学反思
顶岗实习支教学生评价问题探究
谈高中美术鉴赏教育中审美价值的研究
民间剪纸在高中美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