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广告语的文化差异现象及翻译策略探讨

2020-07-04 11:24郭洪菲吕楠
写真地理 2020年5期
关键词:翻译策略

郭洪菲 吕楠

基金项目:本文系辽宁对外经贸学院2015年度校级教学改革项目《以“项目导向式”教学模式为基础,构建应用型本科学校翻译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编号2015XJJGZXXM06)》以及辽宁省2018年度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一带一路”倡议下实现“文化包容”的翻译策略研究(编号201810841029)》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 在英汉广告语翻译中,由于东西方文化体系的差异,包括地理位置、价值取向、价值观、思维方式及心理特点等方面的差异,存在文化冲突,译者必须有效化解这一冲突,方可保障翻译质量。在翻译过程中,应确保语言的精简凝练,并富有创意,基于目的语受众群体的语言文化,合理应用直译、意译、创译、音译、增补与套译等方式,作出文化认同翻译。

关键词: 英汉广告语;文化差异现象;翻译策略

【中图分类号】H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733(2020)05-0220-02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市场经济从买方市场逐步转化为买方市场,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企业要想生存并发展下去,就必须合理应用广告手段,开拓市场,争夺消费者,提升市场占比。现代广告学研究认为,广告的作用在于传递信息(Information)、说服购买(Persuasion)保持需求(Maintenance of Demand),开辟市场(Creating Mass Markets)、确保质量(Quality)[1]。在商品进出口贸易中,与商品购买售卖相伴随的,是广告语的传播,为了保持广告语的原意及创意,在英汉广告语翻译中,应该重视其中存在的文化差异现象,采用科学合理的翻译策略,确保译文能够被受众理解、认可并接受,发挥广告语应有的引导、刺激消费的作用。

1 英汉广告语的文化差异现象分析

1.1 地理位置的文化差异

地理位置的差异,导致了文化的差异,以东风、西风为例,在英国,西风(zephyr)代表着温暖、和煦的风,正如英国著名诗篇《Ode to the West Wind》中所言:“Its a warm wind,the west wind,full of birds' cries.”因为英国位于西欧,东林北海,西临爱尔兰,濒临大西洋,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受盛行西风控制,西风从大西洋吹来,温暖沁人,因此在英国,有一款汽车名为“zephyr”(西风)[2]。但是在中国做商标就成了自然又可以理 解和接受的事情。而在中国,西风是寒冷的风,东风才是带来温暖的风,我国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的汽车,名为“东风”。

1.2 价值取向的文化差异。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不少词汇都有着独特的含义,例如,红豆,乃是象征爱情、相思之情的物品,出自王维的《相思》:“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在我国,红豆是一个贴身衣物的服饰商标,有私密亲密之意,与这一商品的消费习惯吻合。在将这一商标翻译为英语的过程中,由于价值取向的文化差异,无论是直接音译为“HONG DOU”,或是直译为“Red Bean”,或是意译为“Love Pea”,都失去了原本的蕴意。

1.3 价值观的不同。广告语的研发创造,在于迎合受众群体的价值观,从而达到触动人心、引导消费的作用。不同的国家,存在不同的价值观,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大同社会是国家发展的理想,在广告语中常出现群体字样,诸如“共同为人类医疗健康事业而努力”,而在西方国家,尊重个体的差异性、独立性,崇尚个人主义,因此广告中极少出现群体的字样。在我国,政府有着绝对的权威与统治力,因此我国的广告语中常利用“国优”、“部优”、“获某某金奖”等获奖情况来宣传商品品质,而在西方国家,人们对于权力的认可度、接受度相较更弱,人们更愿意相信自己的判断而不是官方的评判,因此其广告语会更加注重事实而不是称号。

1.4 思维方式的不同。思维方式决定了一个人的言行举止,在英汉广告语翻译中,应关注中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作出合理翻译。以“绿茶”、“红茶”为例,汉语中,根据茶叶冲泡后茶水的颜色,将其分为红绿两种,而在英语中,则直接按照茶叶颜色分类,因此“绿茶”翻译为“green tea”,“红茶”翻译为“black tea”。以“秒表”为例,汉语中这是用来衡量人们跑步速度快慢的工具,但是在西方,人们更为强调工作成果,“秒表”被翻译为“stop watch”,意指它在人们开始跑步时工作,在人们停止跑步时停止工作[3]。

1.5 心理特点的不同。东西方文化差异巨大,人们呈现出不同的心理特点。例如,在我国,人们并没有年龄上的忌讳,广告语中常出现“老少皆宜”等词汇,而在西方,人们忌讳于被询问年龄,故此广告语中会避开年龄、老少等词汇,广告语中常出现“efficacious for grown-ups and children”、“for the growing children and the all family”等表达。

2 英汉广告语的翻译策略分析

2.1 翻译原则

在英汉广告语翻译应有敏锐的文化嗅觉,思维灵活,知识丰富,方可保障翻译质量。在这项翻译工作中,应遵循以下原则:①语言精练。广告语长度有限,多为6到12个字,语言精简凝练,这样宣传起来朗朗上口,消费者也更容易记住,在英汉广告语翻译时,也应该确保用词的凝练、精准;②富有创意。要想引起消费者的注意,广告词必须富有创意,而不是平铺直叙,在进行英汉广告语翻译时,应该抓住原文的精髓,应用疑问展开创新,确保广告词译文也能够令消费者感到眼前一亮,从而产生购买欲;③文化认同。英汉广告语翻译涉及两种语言,不同语言背后存在文化沖突与碰撞,为了发挥广告语应有的宣传效用,翻译人员必须处理好其中的文化冲突,考虑到消费者的语言文化,作出合理翻译,以引起消费者的心理共鸣[4]。

2.2 翻译策略

2.2.1 直译

所谓直译(Literal Translation),就是原文与译文在语法结构及词汇上的一一对译,包括语义翻译、异化翻译两种类型。直译时,无需考虑上下文,应该最大限度保留原文的句式结构与表达方式,不过,也要考虑到译文受众的思维方式、阅读习惯和理解方式,比如说在“To kill two birds with one stone”,可以语义翻译为“一石两鸟”,或异化翻译为“一箭双雕”。

2.2.2 意译

意译(Free Translation)是一个与直译相对的概念,舍其形而取其意,无需保留源语言的结构形式,秩序保存其基本信息,而且翻译人员可以在此基础上进行创造,其翻译手法相对自由、灵活,例如百事可乐的广告语“For next generation”,可以翻译为“新一代的选择”。

2.2.3 创译

创译,顾名思义就是创造性翻译,是指基本脱离翻译范畴,进行再次创造的翻译过程。例如,雀巢咖啡的广告语“Good to the last drop”,被翻译为“滴滴香浓,意犹未尽”,新加坡航空的广告语“A good way to fly”,被翻译为“飞越万里,超越一切”[5]。

2.2.4 音译

音译是品牌名称英汉翻译时常用的一种翻译手法,一方面,很多国外品牌或外来词汇无法在汉语中找到相对应的词语,一方面,这样能够最大限度建立起源语言与目的语的联系,利于品牌效应的传递,比如说“Subway”,翻译为“赛百味”,“Adidas”,翻译为“阿迪达斯”,“Philips”,翻译为“飞利浦”,“COACH”,翻译为“蔻驰”。

2.2.5 增补与套译

所谓增补,是指充分挖掘原文中某些关键词内涵,在译文中进行引申、扩充,使其深层语义得到表达、凸显的翻译方式,例如,大韩航空的广告语“Beyond your imagination”,被翻译为“意想不到的天空”。所谓套译,是指套用目的语中的成语、诗句、名人名言、歌词来表达源语言词句内涵的翻译方式,比如说效救心丸的广告语“随身携带,有备无患;随身携带,有惊无险”,被翻译为“A friend in need is a friend indeed”,比如说伏特加的广告语“Tasting is believing”,被翻译为“百闻不如一尝”[6]。

2.3 关注修辞手法

2.3.1 夸张

夸张是一种基于语言表达需求及意向效果夸大、缩小事物外形、特点及作用等因素的修辞手法,在英汉广告语翻译中,也应该延续原文中夸张的修辞手法,来留存广告语的创意,比如说《环球》杂志的广告语“The Globe brings you the world in a single copy”,就被翻译为“ 一册在手,纵览全球”,形象生动地概括了这一杂志内容之丰富。

2.3.2 排比

排比是由一连串结构相似、内容相关、语气相同的短句结构组成的句式,阅读起来,朗朗上口,语义层层递进,具有增强表达的效果,在广告语中较为常用,一般这类广告语的翻译,会采取直译的方式,留存与词语结构及意思。比如说高露洁牙膏的广告语“牙齿好,身体好”,可直译为“Good teeth,good health”,IBM 的广告词“No business too small,no problem too big”,也可以直接翻译为“没有不做的小生意,没有解决不了的大问题”。

2.3.3 双关

双关是一种在特定语言环境下利用词语的同音或多义,来表达双重意义的修辞手法,这种方式能够丰富广告语的内涵,令广告语更为含蓄、有趣。比如说,雪碧的广告语“Obey your thirst”,可以翻译为”服从你的渴望”,百事可乐的广告语“Ask for more”,可以翻译为“渴望无限”,广告语中都有“渴”这个字,一语双关,既表达了“口渴”的意思,同时也表达了“渴望”的意思[7]。

2.3.4 比喻

比喻是一种借助两种不同事物讲的相同特征,将其联系在一起的修辞手法,应用比喻的广告语,能够令人产生联想,从简短数语中产生对于这个产品的想象,从而产生深入了解甚至购买的欲望。比如说丰田汽车的广告语“Poetry in motion,dancing close to me”,将“汽车”比喻成“诗”,充满诗情画意,可以翻译为“动态的诗,向我舞近”。

3 结语

综上所述,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世界各国文化、政治、经济交流加剧,高质量的英汉翻译,成为了我国与应用英语国家交流的纽带。英汉翻译难度较大,因为不同地区不同国家有着不同的文化体系,在自然环境、政治环境、经济环境、文化环境上存在差异,这导致不同国家在语言、宗教信仰、思维方式、价值取向、语言表达、风俗习惯、饮食服饰上各有特色,在英汉广告语翻译中,不仅要传达文字原本的信息,同时还应该注意文化信息的传达,达到同等的信息传递功能[8]。为了达到这一目标,英汉广告语翻译人员必须深入了解两种语言背后的文化体系,掌握相同字面含义在不同文化背景下所传达信息的差异性,结合译文语言背景,作出科学合理的翻译,确保广告语中的内涵与美好寓意得到传递,避免产生文化冲突。

参考文献

[1] 黄燕平.基于建构主义的多模态英汉翻译教学模式探究——以“英汉口译实践与技能”课程为例[J].英语教师,2020(07):165-170.

[2] 郭欣悦.“目的论”视角下从“可读性”出发浅谈汉译英歌词翻译技巧——以华晨宇的歌词为例[J].英语广场,2020(05):16-17.

[3] 蒋婷,余笑.功能对等理论指导下《红楼梦》显式复合报道动词翻译策略研究——以“冷笑道”为例[J].戏剧之家,2020(01):175-176.

[4] 李子荣.论《骆驼祥子》汉英翻译过程中动态与静态的转化——以葛浩文和施晓菁的翻译为例[J].现代商贸工业,2019(32):181-182.

[5] 朱雯莉,周绵绵.功能对等理论视角下英汉破折号功能对比及翻译研究——以小说《Black Beauty》为例[J].大众文艺,2019(23):191-193.

[6] 鞠曾.国际食品贸易中商务英语翻译的文化误差分析——书评《外教社英汉汉英百科词汇手册系列:食品科学词汇手册》[J].肉类研究,2019(10):92-93.

[7] 曾文斯.基于功能对等理论探析英汉互譯中误译问题[J].戏剧之家,2019(36):238.

[8] 张星宇.从主动与被动角度看英汉句式翻译对比差异[J].现代商贸工业,2019(35):180-181.

猜你喜欢
翻译策略
浅析《书剑恩仇录》英译本的翻译策略
翻译目的论指导下的英语电影片名翻译
浅谈青岛市公共标识语英译现状及翻译策略
《作者自述》两个译本的对比赏析
奈达翻译理论关照下的翻译策略
原型理论和广告英语的翻译
旅游景点名称翻译的原则与策略研究
汉语叠词及其英译
国际会展用语特点及口译策略
商务英语翻译中的文化差异及其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