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庆松
摘要:新媒体时代,媒体工作者在民生新闻写作中应该要以把握人文关怀为主线,从而给受众更为正确的舆论引导,让读者融入情感阅读新闻,增强媒体社会责任,优化媒体行业发展环境。本文简要地阐述了民生新闻写作的特征、民生新闻写作过程中需要的问题,从而积极探索了民生新闻写作中的人文关怀,以此来优化新闻媒体环境,推动媒体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化发展。
关键词:民生新闻写作;人文关怀;研究
新闻工作者要坚持百姓情怀、人民本色,忧患着人民的忧患,欢乐着人民的欢乐,感动着人民的感动,努力推出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作品。在新闻写作过程中,民生类新闻主要是以基层群众的生活现状和工作现状为主,通过新闻媒体工作者的传播反应当下的社会发展现状。所以说,民生新闻工作者如果想要提升新闻信息的传播效果以及在整个媒体市场中的重要作用,就需要在民生新闻写作过程中,把群众放在首位,时刻突显出人文关怀的重要价值。
合肥报业传媒集团旗下的《合肥晚报·巢湖晨刊》作为一份立足于巢湖市的时政类综合媒体,始终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并致力以“办实实在在的新闻为读者服务”为宗旨。近年来,《合肥晚报·巢湖晨刊》专门开设民生专版,并精心打造“第一资讯”“权威发布”“市场传真”等资讯类栏目,及时发布与市民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资讯,深受读者欢迎。
所谓民生新闻,它是社会新闻类别中的一个分支,以人民群众为主体,着力反映社会呼声、百姓生活的一种新闻表现形式。民生新闻与时政新闻或者经济新闻等有着本质区别,更不能与娱乐新闻等混为一谈。近些年来,民生新闻逐步得到了群众的认可和欢迎。“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新闻工作者在采访中,要深入基层、深入一线开展调查研究,练就过硬的脚力、眼力、脑力、笔力,通过与基层群众采访交流后获得第一手素材,然后再用人文敘事的方式呈现给更多的受众,具有如下特征:
其一是内容大众化。民生新闻内容来源于基层群众,主要就是群众的生活琐事,在细节上突显出当代群众的精神面貌,但是其中的新闻内容也不全然是群众的基础生活,还贯彻了相应的民生政策,让群众在阅读新闻同时,也了解政府民生政策和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合肥晚报·巢湖晨刊》从2012年开始就设置了“新闻热线”专栏,着力对读者反映的问题全力追踪,为读者解决了切身实际问题;记者在报道新闻时,还贯穿了民生政策内容宣讲,让百姓更加清晰了解民生内容。
其二是新闻形式朴实多变。相对比传统的新闻写作来说,民生新闻在形式上逐步趋于多元化和多样性,海南电视台制作播出的“直播海南”这一民生节目,不光给群众呈现出了整个海南发展的面貌,还开设了电话热线、手机短信以及网络热线互动平台,让群众与民生新闻工作者直接互动,从而给新闻工作者提供更多的新闻素材,强化新闻写作效果。而且这样的新闻信息更具有时效性,也非常符合当下新闻媒体行业的发展主流,对媒体行业的发展非常有利。
虽然说民生新闻在新闻领域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但是在民生新闻写作过程中依然存在诸多问题。我们要立足于基层群众的实际发展现状,对民生新闻加以分析,优化新闻品质,提升民生新闻信息传播重要价值。特别是在人文关怀理念的影响下,读者主体地位需要逐步被提升,同时推动媒体行业健康发展。
(一)新闻内容碎片化
虽然说民生新闻内容所反映的事件都是来源于百姓生活,但是在新闻写作时,记者也需要衡量新闻素材的传播价值大小。特别是像传统媒体报纸,民生新闻题材报道往往较为单一,主要集中在居民生活垃圾、城市建设设施破坏、噪音污染等;公安题材的民生新闻,又集中于盗窃、违章等内容。这些报道经常性报道内容呈现碎片化,时间一长,很容易让读者产生排斥心理,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新闻媒体社会价值,如果这样的琐碎内容报道形式不改进,也会导致新闻媒体失去固有市场。
(二)新闻取材庸俗化
在当下媒体行业的发展进程中,各个媒体想要在市场中占领一席之地,就需要重视市场中的竞争。特别是对于民生新闻而言,不同媒体都会强化民生类新闻板块,而且为了吸引更多受众的眼球,媒体会抛出各种点子,于是一些民生类新闻开始转向报道婚外情、家庭矛盾、情感纠纷等内容,这种庸俗化的民生新闻虽然满足了一部分读者看热闹的心理,但在新闻价值、传播导向上会造成一定负面影响;还有一些民生新闻专门报道一些暴力的场面,这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以及社会的发展是不利的。
在民生新闻写作中,越来越多新闻工作者开始把人文关怀放在重要的位置,从而提升新闻内容质量,让群众在关注民生的基础上,提升其精神文化生活。所以说,只有在民生新闻写作中添加人文精神,才能够避免民生新闻内容的低俗化、庸俗化,并且借助人文关怀吸引读者,提升新闻社会传播效果。
(一)抓住弱势群体的精神需要
近些年,民生新闻工作者把角度转向了弱势的基层群体,开始关注其精神文化生活,特别是一些音乐大赛的推动下,农民工群体又一次得到了社会的关注,这次关注的是其精神需要。所以说,在民生新闻写作中,编写人员需要充分了解基层群众的精神诉求,只有这样才能够寻找适合的素材进行创作,在思想情感中贯穿群众的勤劳、勇敢、坚毅的品质,只有这样才能够让其他群众与之产生共鸣,从而得到社会的关注和保障,以此来提升基层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二)重视以小见大的写作技巧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闻宣传是否善于创新,是否能够做到常做常新,是其发展壮大、保持强大生命力的关键”。在民生新闻写作的过程中,新闻工作者要善于内容创新,重视以小见大的写作方式,也就是通过群众身边事物的描写,反映出当代群众的问题。但是在此基础上,记者要注意避免琐碎生活的报道,而是需要从小事写起,反映大的精神问题。以婚姻为例,在百姓生活中家庭矛盾不断出现,大小不一,更严重的还会酿成家庭悲剧,那么民生新闻就可以以此为出发点,来反映当下群众的婚姻观和家庭观,从而引发群众的共鸣,减少家庭婚姻悲剧的发生。
(三)提升新闻的社会责任感
如果想要提升民生新闻写作对人文关怀的重视,就需要从民生新闻的社会责任感入手,突显出群众在民生新闻中的主体作用,而且在此基础上抵制商业化、娱乐化、庸俗化,保持高度的社会责任感。
新冠疫情暴发后,口罩成为市民最为重要的防护措施之一,棉纱口罩、普通医用口罩、医用外科口罩、N95口罩……面对众多口罩,市民应该如何选择使用?巢湖官方微信公众号“巢湖发布”在2020年1月底,紧急发布了“扩散!口罩,你应该这样选择”,帮助市民分析如何选择适合的口罩、如何佩戴口罩。这篇微信语言朴实,如实地把新闻事件实际情况真实地展现出来,呈现给观众,以此来影响社会舆论。因此民生新闻写作时,对新闻事件描述不需要添加包装和色彩,而是把真实的民生情况展示给读者,从而增强媒体社会责任感。
民生新闻在新闻媒体行业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在新媒体市场环境下受到了更多读者的支持和认可。所以说,在民生新闻写作过程中添加人文关怀是必要的。人文关怀不仅能够反映真实的民生问题,也能够站在人民的角度上去探索问题,以此来优化媒体环境,为社会的和谐发展做出巨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