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相比西方的分餐制,中国人更习惯聚餐。呼朋唤友围坐一桌,摆上好菜好酒,大家举筷分享美食、举杯畅饮美酒,真是人生一大乐事!
但实际上,在有史可查的5000年里,分餐制至少统领了中国3500多年。
分餐制是本土文化
东、西方在历史上都实行过相当长时间的分餐制,但相同的表象下,文化根基完全不同。西方受基督教影响,强调个体的独立,也出于饮食卫生的需求而设。从文艺复兴末期开始大规模推行分餐制算起,不过几百年的时间。而中国早在3000年前就有分餐的记载了。比起西方人分餐“分盘”,中国古代分餐“分桌”是阶级差异在分餐制中极致的体现。
在原始氏族公社制社会里,可以看到这样的现象:氏族内食物是公有的,食物烹调好了以后,按人数平分,没有饭桌,各人拿到饭食后都是站着或坐着吃。饭菜的分配,先是男人,然后是妇女和儿童,多余的就存起来。这是氏族社会的分餐制,与后来等级制森严的文明社会的分餐制虽有本质的区别,但在渊源上考察,恐怕也很难将它们说成是毫不相关的两码事。
这种原始的分餐制,随着餐具等器物的改进而升级。最初,先民们将有足的饮食器直接放到席上,后来每人面前放一个食案,各吃各的饭菜。据考古学研究,这种方式至迟在龙山文化时期便已出现。考古专家发掘到公元前2500年时的食案实物,虽然木质已经腐朽,但形迹相当清晰。
中国古代饮食礼仪制度
古代的分餐制在生产力的助推下,逐渐有了阶级之间的“礼”。《礼记》记载:“天子之豆二十有六,诸公十有六,诸侯十有二,上大夫八,下大夫六。”“豆”是一种盛装食物的容器。当时,分餐制度中所用餐具的多少,需与身份、地位匹配,有钟鸣鼎食之家,亦有箪食瓢饮之户。
进食者一般端坐在铺于地面的席子上,上身挺直、双膝着席、臀部挺立或压在双脚上。 主人与宾客通过方位、座次区分身份、地位,每个人面前擺着各自的食物,一人一份。这种充满仪式感的进食方式,非常符合进入阶级社会后人们区分尊卑贵贱的需要,即儒家提倡的“夫礼之初,始诸饮食”。
现在说的“宴席”是由“筵”“席”发展而来的。“筵”是类似于“席”的东西,不同的是,“筵”比席大,一般铺在“席”下。没有椅子,只能席地而坐;没有桌子,只能用低矮的小食案。在这样的情景下用餐,想多人围拢一起聚餐,并不方便。
到了春秋战国、秦汉及三国时期,分餐制依然继续,尊卑观念及进餐礼仪,依旧蕴含在宴席的程序里。《礼记》中“夫礼之初、始诸饮食”的教义,人们也一直在遵守。在许多关于那些历史时期的壁画上,都描绘着宾客“一人一案”的情景。
从分餐向合餐的转变
中国从分餐走向合餐的转变,始于隋唐的权贵士绅,直到明清时期,才在民间百姓中大规模流传开来。这样粗算下来,中国人“相濡以沫”的吃饭,也不过1000年左右的历史。
促使这种转变发生的原因众说纷纭。一种认为是“胡床”“胡凳”等高脚家具引进所致。高脚家具带来的空间结构的变化,打破了固有的进食方式,为人们提供了合餐的契机。不过也有人质疑,这种说法就像“筷子的出现导致中国人开始吃米饭而不是面包”一样站不住脚。毕竟西方在实行分餐制之前,就有悠久的使用高脚家具的历史了。
比较令人信服的说法还是少数民族内迁带来的文化冲击。西晋时期,鲜卑、匈奴、羯、氐、羌等少数民族陆续迁徙中原,并建立政权。政权更迭的同时,也为农耕民族开启了新的生活方式。游牧民族大多逐水草而居,烹饪和饮食器具尽量精简才好携带。众人围坐、共享酒肉的合餐制被奉为主流。
同时,常见的跪姿坐式受到更轻松的垂足坐姿的冲击,这就促进了高足坐具的使用和流行。公元5-6世纪新出现的高足坐具有束腰圆凳、方凳、胡床、椅子,逐渐取代了铺在地上的席子,“席不正不坐”的传统要求也就慢慢失去了存在的意义。
现在很少有人不喜欢火锅,但这种共享模式在当时中原却被视为野蛮作风。而自殷周建立起来的中原文化,当然也没那么容易妥协。于是在两种文化的碰撞与融合下,出现了一种分餐与合餐的混合模式。这种模式有点像今天的自助餐,即众人围坐,从形式上奉行合餐制,但食物实则按份摆放,各取所需,互不影响。
诞生于唐朝的合餐,至宋代才真正流行
在晚唐五代之际,表面上场面热烈的合餐方式已成潮流,但那只是一种有会食气氛的分餐制。人们虽然围坐在一起了,但食物还是一人一份,还没有出现后来那样的津液交流的事实。这种以会食为名、分餐为实的饮食方式,是古代分餐制向合食制转变过程中的一个必然发展阶段。
到了唐代,合餐制越来越受欢迎。随着社会趋向稳定繁荣,物资越来越丰富,不必再忧心家破人亡、流离失所的唐朝人开始关注生活质量。
首先,要吃得开心。合餐制更有利于营造欢乐气氛,有利于人们的情感交流。对于许多饮宴活动,交际比享用美食更重要,合餐制无疑顺应了人们的这种需求。
其次,要吃得丰富。早前食物种类较少,分餐也分得容易。得益于经济和贸易的繁荣,食材和菜肴品种越来越多,如果仍采取分餐制,难以满足唐朝人的胃口。比如,10个人吃15道菜,合餐一张桌子摆出15个盘子,各自取用,就能保证每个人吃到相同品质的菜品;若还分餐就很难办到,要想享受同样种类的美食,至少得动用10倍以上数量的餐具,试想一下10个人被150只盘子包围的场面,这得需要多大面积!
在这种情况下,合餐越来越普及。当然,变化不是瞬间完成的,唐和五代时期,分餐制并未完全消失。
在南唐画家顾闳中的名画《韩熙载夜宴图》中,韩熙载和其他4名官员一边听琵琶曲一边宴饮,其中有一大一小2个食桌,韩熙载和3名官员围坐在大桌旁,另一名官员则独自坐在小桌旁,分中有聚、聚中有分,体现出用餐方式正处于变化和过渡当中。
宋朝以后,合餐制逐渐定型。
在宋代名画《清明上河图》中,我们可以看到东京开封府餐馆里摆放的大桌、高椅,人们围桌进食,这时,经济又舒适的合餐制已经在民间普及。在家中用餐,人们也习惯了合餐的形式。
到宋代时,具有现代意义的合餐出现在餐厅里和饭馆里。陆游的《老学庵笔记》说北方民间有红白喜事会餐时,有专人掌筵席礼仪,谓之“白席”。白席人是会食制的产物,他的主要职责是统一食客行动、掌握宴饮速度、维持宴会秩序。现代虽然罕见白席人,但每张桌面上总有东道主一人,他的职掌基本代替了白席人,他要引导食客一起举筷子,一起将筷子伸向同一个盘子。
明清时期,合餐制一直是主流用餐方式。清代出现的“满汉全席”将聚餐的内容与形式推向了高潮。明清时期,合餐制日渐成为社会和家庭的主流。《红楼梦》里贾府众人团聚、共同举箸的盛大场面,无论是形式还是气氛,均与今日极为接近。
中国有句老话叫“民以食为天”,引申下去,又有了“民以食为天,食以味为先,味以和为贵,和以筵为尊”,将人的社會关系和人情礼仪都与集体用餐环环相连。
中国家庭做饭以“户”开火,一家人不会“另分炉灶”,“共食”的家宴象征团圆美满;留客人吃饭时的劝说词也是“多添一副碗筷的事”,深层次流动的是“以衣衣人,以食食人”推心置腹的待客之诚;特别是在婚丧嫁娶、生日节庆等宴席上,让座、上茶、敬酒、布菜,吃得热热闹闹,人们已经习惯通过“共食”的仪式加深感情。
但人们习惯的“共食”与分餐制并不绝对矛盾。我们可以用“分餐”和使用公筷公勺的方式来“共食”,是值得推广的家庭餐方式。
现代社会如何实现分餐制
复旦大学国家文化创新研究中心主任孟建认为,“合餐制既然已经进入到文化层面,要改变它,就不是太容易,需要在更深的问题上去进行思考。但,并不是不可以改变的。”
他提出,要采取不同的细化方案,以令分餐制在更大范围有可行性,并具体推荐了三种方式:
第一种,围桌分餐制。由于中国天人合一的思想,大家不坐在一起,情感的交流、家族的交流都受影响。因此,我们还是可以围着圆桌坐下去,但是坐下后采取分餐。实际上,我们现在接待重要的外宾,大部分都是采取这种分餐制。
第二种,非纯粹的分餐制——公筷制。公筷制虽然没有这么纯粹,但是中国的烹饪审美得以保留的程度比较高。为防止桌子上放两双筷子容易搞混,公筷可以设计特别一点,容易辨认。
第三种,自助餐式分餐制。这个可作为一种特殊场合的方式,选择的余地也比较大。可以根据不同的客人、不同的活动要求等,采取不同的方式。
孟建相信,分餐制作为科学的饮食方式,在大家讨论的基础上,通过方方面面的协调和努力,可以得到良好的践行。